多领域“万象更新”活力迸发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外贸“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势头逐步显现

今年1月份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份数双增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月28日举行发布会,今年1月份,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和份数呈双增长趋势。

2024年1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62.01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21.68%。其中,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325.48亿美元,同比增长9.12%;签证份数38.24万份,同比增长14.36%。

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60.88亿美元,同比增长7.13%;签证份数为16.95万份,同比增长37.41%。

2024年1月,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份数为18709份,同比增长15.08%;办证企业3640家,同比增长10.40%,出口目的国包括日本、印尼、韩国、越南等13个成员国,预计共为我国产品在RCEP进口成员国减免关税0.09亿美元,RCEP的政策红利在持续释放。

贸促会高频组团“出海”抢抓外贸订单

在2月28日的贸促会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将更好发挥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作用,积极推动稳外资。

一是启动2024年外资企业“地方行”系列活动,首场外资企业“海南行”活动定于3月中下旬举行,助力外资企业抢抓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

二是持续收集外资企业诉求并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可通过中国贸促会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投资中国”诉求直报平台、外资企业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反映诉求。

三是深入开展外资营商环境调研,了解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现状及期盼,研提政策建议,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4年,贸促会将大力开展“千团出海”行动,组织超过1000批次企业团组赴海外参展办展和考察洽谈。

一组数字看我国新基建强劲发展势头

新基建是支撑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的战略性基石。

去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6.2%,其中5G、数据中心等投资增长13.1%,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投资增长34.1%。当前,超过300个城市启动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经达到17个。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性能优越的数字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交通网络更强

我国综合交通网里程超过600万公里

五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2019年—2023年,我国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万亿元。交通运输在“大”的基础上向“强”迈进一大步,在“有”的基础上向“好”又迈进一大步。交通运输服务更细更好。2023年,全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5亿人次,同比增长30.9%。2024年春运前33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72.04亿人次。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紧紧围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安徽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安徽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2月27日开工建设。工程批复总投资25.1亿元,建设任务为实施新安江干支流河道堤岸加高加固、保障防洪安全等。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新安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显著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

狮子洋大桥西锚碇顺利完成封底

狮子洋通道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西锚碇2月27日顺利封底。狮子洋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计划2028年建成通车。通车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开辟新的通道。

打牢能源基础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新春伊始,我国一大批新能源项目先后开工。多地积极部署扩大新能源项目投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积极部署扩大新能源项目投资,纷纷亮出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甘肃公布2024年度省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草案,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内蒙古提出能源重大项目力争完成投资超过3360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力争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浙江发布政策加快清洁能源和新型电力基础建设,新增新型储能150万千瓦。广东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高地,目前在建、已签约待建的储能重点项目共计146个,总投资额约2787亿元。

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再创新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加快迭代升级,行业应用加快融合创新,产业规模实现进一步增长。据测算,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行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

2027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将超8000万千瓦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出台文件,提升我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到2027年,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安装就位

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总重量超过1.4万吨的“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在海南崖城海域全面安装就位。二期工程年内投产后,可使“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年产量从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

“春风”行动促就业招工团跨省千里“送”岗不停歇

又是一年春来早,更有人勤万象新。春节后已经进入了找工作的高峰期,各种招聘活动密集登场。东部多个省份的人社部门和企业组成招工团,采取更多元、更主动的方式到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招工。

一大早,在山西运城的“春风行动”招聘现场,江苏镇江招工团队员一刻不停地在人群中穿梭,给求职人员讲解招工政策和企业用工信息。

本次招聘会集结了山西、江苏、山东等6省300多家企业,在镇江市提供的3700多个岗位中,涉及生物医疗、金融通信等优质岗位,吸引了不少年轻的求职者。招聘会现场不少企业在食宿、福利待遇上开出了优厚条件吸引求职人员。

为了能够和当地长期合作,招聘会一结束,镇江招工团就到各县区走访调研、推介岗位。山西夏县劳务输出体量较大,在与县里沟通后,双方达成了输送劳务的长期合作意向。

THE END
1.五年来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稳步提升新华社天津9月10日电(记者梁姊、刘惟真)在10日于天津召开的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2024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为65.0,比2020年的63.2提升1.8,近五年来保持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 2024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选取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1038...http://www.xinhuanet.com/20240910/a716c33a951c4f299c4ddc3d49cab80f/c.html
2.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产经企业2023年是“十四五”中期之年,在“一带一路”倡议、 乡村振兴战略、“双碳”目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蚕桑产业在桑园面积减少、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局部地区洪水、农药中毒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生态建设;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中...https://news.foodmate.net/2024/03/682654.html
3.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docx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体验营销的主要原则1、适用适度体验式营销要求产品和服务具备一定的体验特性,顾客为获得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觉”,往往不惜花费较多的代价。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和消费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大多数消费者虽然逐步从温饱需要向感性需求发展,但还没到可以为一个愉悦的体验而付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9690054.html
1.多领域发展质效稳步提升触摸中国高质量发展强劲“脉动”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企业生产进一步回升向好。 上半年,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中小企业利润总额保持增长,增长面比一季度扩大6.5个百分点...https://i.ifeng.com/c/8c34IVwIuvF
2.媒体解读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复苏态势明显,发展动能集聚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经济增长实现了由负转正,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工业生产明显回升,能源生产加快恢复,新兴服务业逆势增长,整体经济稳步复苏态势...https://www.cqcb.com/wealth/2020-07-20/2712563_pc.html
3.中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改善路径冷链行业资讯2015年1月,美国提出《进口水产品安全标准法》,加强进口水产品监管力度、提高检测标准。总体而言,国际社会愈加重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标签问题已成为潜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国水产品出口行业发展造成严峻的形势。 三、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发展的改善措施...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24105.html
4.国家统计局蔺涛:市场销售持续回升消费方式创新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月份以来,随着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在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市场主体加快复商复市步伐,居民外出消费有序增加,市场活力逐步提升,市场销售持续改善。同时,消费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https://m.yunnan.cn/system/2020/07/17/0308064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