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行业资讯

摘要: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绿色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十四五”开局之年,节能环保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政策驱动下加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动向。建议以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增强创新能力,打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生态圈”,推动新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绿动力”。

关键词:“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

Abstract:Theenergyconserva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isastrategicemergingindustryencouragedbythestate.Thedevelopmentofenergyconserva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iesisanimportantstartingpointforpromoting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cultivatingnewgreenkineticenergy,andenhancinggreencompetitiveness.Inthefirstyearofthe14thFive-YearPlan,theenergyconserva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hasaccelerateditsdevelopmentdrivenbymajorpoliciessuchascarbonpeakandcarbonneutralitytargets,andsomenewsituationsandtrendshavealsoemerged.Itissuggestedtotaketheenergyconservationandcarbonreductiontransformationoftraditionalindustriesasanopportunitytofurtherimprovesupportpolicies,enhanceinnovationcapabilities,createan"ecosphere"for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industry,promotetheindustrialapplicationofnewtechnologyandequipment,andaddmore"greenpower"tohigh-quality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s:14thFive-YearPlan;EnergySaving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High-qualityDevelopment;PolicySuggestions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现阶段也是扩大有效投资、振作工业经济、稳定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助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疫情,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反全球化浪潮抬头,发达国家普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实行贸易保护。我国亟需通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对经济体系的绿色化改造,破除绿色壁垒,提升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一、节能环保产业日益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动能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2021年,中央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节能环保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节能环保企业数量全年增加23%,推动“四新经济”快速发展。在节能服务产业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数量达到8725家,从业人员达到84.1万人;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6069亿元,同比增加2.6%;2021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新增1348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4369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10748万吨二氧化碳。2021年,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节能提高能效项目投资1384.2亿元,同比增速达11.1%。在生态环保产业方面,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较2011年增长近2.5倍;生态环保服务总产值超过1.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1.3%。

(二)新增订单数量总体上升,节能环保投资持续增加

《中国环保产业分析报告》显示,节能环保服务新增订单数量和投资金额总体上升,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2021年,生态环保产业大气、水、土壤、固废、环境监测、噪声等六大细分领域项目总数量达2万余个,总投资额超过1.1万亿元。其中,环卫、餐厨垃圾领域市场中标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实现双增长,垃圾焚烧中标项目数量、土壤修复投资额均实现两年连续增长。该报告预测,到2025年,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有望突破3万亿元。

(三)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较好,行业整体利润基本保持稳定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对生态环保六大细分领域、680余家会员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环保产业营收增长企业占比均超过40%,76.8%的企业营收同比增长或持平。利润方面呈“K”型分化态势,同比增长、持平、下降的企业各占三分之一左右,规模较大的企业利润情况总体好于中小微企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营收增长和利润情况均好于其他子领域。

(四)国企民企联动发展,产业链、“生态圈”呈健康可持续发展态势

近年来,节能环保行业加速“洗牌”,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投资参股、兼并重组等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进军节能环保产业,一批央企子公司、省级环保集团成为行业领军企业。此外,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市场灵敏、机制灵活、应变迅速等特点,在一些专业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国企民企之间既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更有携手共赢的合作,“国企总包、民企分包”“民企开发、央企运营”等多种合作模式不断涌现,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链、“生态圈”健康发展。

(五)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

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行业运行持续受到新冠疫情影响

2021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受此以及局部地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影响,节能环保产业遇到了原材料涨价、物流不通畅等问题的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有20%左右的企业因疫情、灾情关停项目,工程类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部分设备制造类企业出现缺货限产等情况。

(二)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上升,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

从2021全年来看,节能环保企业融资成本、应收账款、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较2020年均有所上升。其中,中等规模企业利润额下降、成本增长、应收账款增加情况较其他规模企业更明显,规模较小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员工数量减少,民营企业困难大于国有企业。受地方政府财力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有所增加,超过50%的中等规模企业出现应收账款增加的情况,甲方拖欠款、供应商款项支付等多重压力,对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缺少验证试错,产业化应用存在堵点

节能环保产业的核心业务是采用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装备进行改造升级或环境治理,需要使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和装备,而新技术装备的可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往往需要反复验证、试错,但现有科技研发体系和支持政策更加重视从“0”到“1”的原创研发环节,对从“1”到“10”乃至“100”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则重视程度不够,小试、中试等验证试错环节缺乏资金和场地支持。从事环境监测的企业反映,部分国产温室气体监测仪器精度不高,实验室样机质量尚可,但产业化后质量和性能不及国外产品,核心元器件技术依赖度依然较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拥有技术的企业求稳心态带来的投资决策趋于保守,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孵化投资意愿不高,导致先进技术装备难以实现产业化应用;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技术路线方面的标准指南或评价推荐,用户难以承担验证新技术装备的试用风险和成本。

三、“十四五”时期,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密集部署节能减污减碳、绿色发展等工作,为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政策组合拳有利于改善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节能环保产业多是中小企业。去年以来,国务院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从11个方面提出34条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政策支持的精准性、有效性,将惠及节能环保产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为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节能环保企业对“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形势总体持乐观态度:59.2%的企业预计2022年营收增长,其中17.4%企业预期营收增幅在20%以上;65.3%的企业预计“十四五”时期营收增长,其中20.9%企业预期营收增幅在20%以上。

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落实节能降碳改造系列政策,扩大节能环保市场空间

(二)引导国企民企抱团取暖,提倡包容性增长

(三)通过标准规范强化资质管理,优化市场环境

(四)加强针对性投资引导,推动新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

充分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主渠道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锚定新技术装备的验证、试错环节,加大对小试中试基地、产业孵化平台的支持力度,破解技术推广应用“中梗阻”;加强对节能环保领域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遴选评价,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和普及推广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责任编辑:LuYue

买车卖车养车维修疑难故障学大招

扫码加群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今年1-9月,金堂县三次产业实际到位内资61.8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31%,其中,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发展态势良好,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9个。节能环保产业是金堂的优势产业,建有成都唯一一个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今年西博会上,金堂一签下江苏鹏鹞集团中国西部环保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就引进了10多家环保企业集体入驻。截至今年9月,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共引进包括江苏鹏鹞集团中国西部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杭州士兰控股有限公司西部LED芯片制造基地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9个,协议引资527.85亿元。[详细]2012-11-0208:56

7月3日,中交天和为G219线昭温公路西天山平导隧道项目研制的敞开式TBM“温宿号”步进始发,标志着[详细]2024-07-0510:05

THE END
1.五年来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稳步提升新华社天津9月10日电(记者梁姊、刘惟真)在10日于天津召开的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2024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为65.0,比2020年的63.2提升1.8,近五年来保持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 2024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选取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1038...http://www.xinhuanet.com/20240910/a716c33a951c4f299c4ddc3d49cab80f/c.html
2.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产经企业2023年是“十四五”中期之年,在“一带一路”倡议、 乡村振兴战略、“双碳”目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蚕桑产业在桑园面积减少、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局部地区洪水、农药中毒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生态建设;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中...https://news.foodmate.net/2024/03/682654.html
3.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docx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体验营销的主要原则1、适用适度体验式营销要求产品和服务具备一定的体验特性,顾客为获得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觉”,往往不惜花费较多的代价。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和消费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大多数消费者虽然逐步从温饱需要向感性需求发展,但还没到可以为一个愉悦的体验而付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9690054.html
1.多领域发展质效稳步提升触摸中国高质量发展强劲“脉动”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企业生产进一步回升向好。 上半年,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中小企业利润总额保持增长,增长面比一季度扩大6.5个百分点...https://i.ifeng.com/c/8c34IVwIuvF
2.媒体解读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复苏态势明显,发展动能集聚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经济增长实现了由负转正,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工业生产明显回升,能源生产加快恢复,新兴服务业逆势增长,整体经济稳步复苏态势...https://www.cqcb.com/wealth/2020-07-20/2712563_pc.html
3.中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改善路径冷链行业资讯2015年1月,美国提出《进口水产品安全标准法》,加强进口水产品监管力度、提高检测标准。总体而言,国际社会愈加重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标签问题已成为潜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国水产品出口行业发展造成严峻的形势。 三、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发展的改善措施...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24105.html
4.国家统计局蔺涛:市场销售持续回升消费方式创新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月份以来,随着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在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市场主体加快复商复市步伐,居民外出消费有序增加,市场活力逐步提升,市场销售持续改善。同时,消费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https://m.yunnan.cn/system/2020/07/17/0308064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