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10.14亿平米,同比增长11.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30亿平米,约占72%。下半年我...
2021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10.14亿平米,同比增长11.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30亿平米,约占72%。下半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周期,企业资金偏紧,房地产行业新开工和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下降,房屋新开工面积19.8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1.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4.6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9%。
图1:202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新开工面积走势图
图2:202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从地区分布来看,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投资额为77695亿元,占全国比重的52.64%;其次为西部地区,投资额为33368亿元,占比22.61%;中部地区投资额为31161亿元,占比21.11%;东北地区投资额仅为5378亿元,占比3.64%。
2021年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相比2020年增幅依次为4.2%、2.2%、8.2%、-0.8%。
图3:房地产开发投资地理分布
建筑市场作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阵地,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为建筑业提供难得的转型发展机遇。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同时在国家稳增长的基调下,基建投资发力,城市更新、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主旋律。房地产业有望回暖并进入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阶段。
因此,建筑爬架行业迫切需要树立新发展思路,将扩大内需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寻求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发展新路。
一
爬架行业整体情况
1.新增企业数量降幅较大,以产租承包一体化企业为主
由于房地产投资下降,融资渠道受限、竞争激烈、回款难,传导到爬架行业。爬架行业供求关系往往以承租方为主导,虽然原材料大幅涨价,但租赁价格持续逆势下行,企业利润不断萎缩,影响了市场投资热情。
2.市场机位存量同比略有下降,增量以产品升级为主
表1:爬架市场存量表
图4:爬架市场存量图
3.爬架企业营业收入与2020年持平
2021年爬架行业实现销售及租赁、承包营业收入约300亿元,其中销售占比15%,与2020年持平。
4.爬架生产企业产能发挥不足,企业发展意愿趋于谨慎
与2020年相比,调研爬架生产企业年爬架产量有增有减,7.19%的企业变化不大,36.04%减产,56.77%产量扩大。企业生产产能普遍发挥不足,平均44.34%,最高的能达到60%,最少的仅为13.5%。
经调研2022年有40%的企业有扩大产量的意愿,33.33%减少,26.67%保持。企业发展意愿趋于谨慎。
图5:爬架产量现状及预期
5.大部分租赁企业持有爬架机位继续增长,有加大投资意愿
持有机位与2020年相比,21.43%的企业维持不变,7.14%同比减少,71.43%同比增加。
经调研2022年有50%的企业有扩大持有量,增加投资的意愿。11.11%减少,38.89%保持。
图6:持有爬架现状及预期
6.爬架评估及检测项目大幅增长
截止到2021年底,共有341项爬架项目通过了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评估,其中2021年113项,同比增长82.26%。截止到2022年一季度,全国累计评估铝合金爬架项目9项,分别在广东3项,山东1项、广西1项、云南1项、河北1项、安徽1项、浙江1项,其中2021年6项,2022年一季度1项。
图7:历年通过住建部爬架评估项目数量
图8: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历年型式检验数(整架检验)
通过爬架评估和检测的产品逐年增长,有些地方政府虽然对于爬架评估不做强制要求,但在招投标中依旧作为重要的前置条件,特别是总包单位为国企央企的工程。在爬架安全问题日益重要的情况下,评估的重要性依旧无法替代。
二
企业经营情况
1.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与去年同期相比,57.89%的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1.58%的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0.5%的企业营业收入基本持平。
图9:调研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2.爬架销售价格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
企业销售价格在低于5000元/延米区间占13.86%,5000-6000元/延米占58.57%,6000-7000元/延米区间占18.43%,7000元/延米以上占9.14%。
33.33%的企业销售价格同比增加,50%的企业价格基本持平,16.67%的企业价格同比减少。不同的销售条件、产品质量、以及品牌因素等造成爬架的销售价格差距较大。
图10:爬架销售价格
图11:爬架企业销售价格变化
3.爬架租赁价格继续低位运行,行业利润下降
企业租赁价格(半年起租,不含劳务)在2300-2600元/延米区间占44.2%,2600-3200元/延米区间占38.8%,大于3200元/延米占9.5%,小于2300元/延米占7.5%。
64.36%的企业租赁价格同比下降,6.19%的企业租赁价格同比增加,29.45%的企业租赁价格变化不大。爬架销售价格总体上涨的同时,租赁价格却逆势下行,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图12:爬架租赁价格
图13:爬架企业租赁价格变化
爬架租赁市场竞争激烈,短期租赁价格将持续低位运行。爬架的租赁价格受建筑工程的高度、租期、结构型式、付款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的项目往往相差较大。另外爬架周转次数增加、折旧、成本摊销,租赁价格也相差较大。随着国家房地产行业回暖,地方推广爬架政策支持下,爬架专业化承包企业将继续成为市场主流,服务和管理将是市场竞争的核心。
4.承包市场价格同比下降,回款难依旧是行业普遍问题
考虑到爬架进出场、转运、搭设人工等成本,工期少于半年,低于18层的建筑,爬架的经济性不明显。一般情况下:18-25层,承包价格16000-17000元/机位;25层以上承包价格18000-20000元/机位,对于特殊层高、运输成本高的地域价格还会有所增加。
图14:专业分包价格
2021年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人工成本约占承包成本的40%左右,地域不同会有所差别),但承包价格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有总包单位设置价格上限、市场价格竞争等多方面原因。
5.行业人均产值高于建筑业平均水平
企业人均产值70.11万元/人,高于建筑业人均产值47.32万元/人。调研爬架企业有52.6%的企业人均产值高于平均数,行业内龙头骨干企业人均产值在百万元以上。行业平均管理人员与工人比1:4.5。
三
行业问题及现状
1.疫情常态化、企业普遍面临原材料上涨与租赁价格下行的矛盾。企业的投资回报周期拉长,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经营风险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钢材、配件、人工等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但是成本上涨未能有效的传导到租赁、承包市场,租赁价格和承包价格逆势下降。
2.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加强。去年住建部等15部门出台限制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最高不超过18层;发改委出台不得新建500米+超高层等政策。房地产行业在规范治理下的泡沫阵痛,爬架市场需求收缩,为爬架经营带来挑战。大部分爬架企业以消化库存和架体的翻新改造为主,新架体投入减少,扩张乏力,大部分企业都在减产状态。
4.受地区经济、房地产投资力度等原因影响,爬架地域发展不均衡,企业盈利水平不均衡。从爬架科评及检测看,爬架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区,其他地区很少;爬架市场正逐渐向有创新成果储备、服务体系健全及资本运作能力的大型爬架企业集中,他们盈利情况较好。
5.建筑业资金状况不理想,现金流水平下降,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加剧。爬架企业回款难度加大,模架产品无法抵押,企业融资难。
6.施工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施工总承包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专业公司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存在脱离工程实际的问题,专业分包存在管理不健全问题。另外,行业二手爬架交易增长较快,要注意质量管控。
7.现行标准升级与实际相脱节,国家与地方政策不统一。给企业产品的使用造成影响,各地爬架政策不一,甚至相悖。
四
行业展望及发展建议
房地产行业经过近5年来的高位运行以及持续调控,市场趋于理性增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房地产行业释放了积极信号,信贷环境有望明显改善,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因城施策效果将不断显现,房地产市场供给逐步优化,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的房地产市场供给格局将逐步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在探索中成型,房地产投资有望回归到平稳健康发展阶段。近期已有广西、湖北、山东等多地城市相继下调了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房贷市场政策暖风不断。
作为切合国家绿色建造、节能减排大政方针的爬架产品,市场空间依旧巨大。对于行业共性问题,应积极面对,加强上下游合作和产品升级,练好内功,寻求突破。
1.注重产品质量和精细化管理。爬架进入存量时代,增量将主要体现在产品升级换代、非标补充方面,要正确看待价格波动是市场竞争下的正常规律,同质化竞争局面难以一时改变,在利润空间压缩的情况下,爬架的二次周转、维修翻新、库存管理、运输,以及爬架运营成本的核算、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服务体系健全及具备资本运作能力的企业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服务力,拉开与同行的差距,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2.增强创新能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爬架行业的未来会朝着材料多样化、操作智能化、信息化、稳定性好、安装便利、周转次数高的方向发展。行业要注重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安全性和便利性,如液压提升体系、升降警示装置、远程监测系统等。强化行业效能的提升,如运维管理、安监管理、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能力等,以提高产业周转效率、降低行业成本。引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工地技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品升级、提升客户体验。
4.爬架“互联网+”融合。爬架进入存量时代,在存量且下行的市场变化中寻找突破口,立足行业而非个体,优化现有资源错配和提升行业效率应是解决途径之一。爬架市场要立足整个行业的资源整合,而非个体林立的单打独斗,做到资产及资源的最优配置,发挥最大价值和最大效能。在这一进程变化中,资产的数字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不仅可以解决资产的准确记录、实时共享、有效监督,还能够在大数据层面将资产的规模效应发挥价值,并带动新型应用的推广和使用,最终实现行业效率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