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能化:理论方法系统建设与发展路径

[摘要]管理工作作为人类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已经开始了智能化探索。管理智能化就是利用机器设备、软件程序等技术手段操控并完成管理工作的方法。管理智能化实现的基本逻辑是通过因素穷尽和持续优化找到准确计算方法,用准确计算方法来回答管理问题。通过这些可以固化到计算机软件之中的准确计算方法,让计算机软件实施自动管理就是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要坚持先应用成熟系统、再委托专业公司开发、最后自主研发的策略,系统开发要坚持由点到面、模块化、组件式、快速迭代原则。管理智能化的发展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国家直接采购的发展动力机制,并将其上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管理智能化的大发展并快速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管理智能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发展路径;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企业管理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编号:210203005)。

一、引言

管理智能化就是利用机器设备、软件程序等技术手段操控并完成管理工作的方法。管理智能化思想产生于1995年,当时国内许多学者从管理内容智能化[1]、智能化管理技术[2]、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化[3]、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4]、智能人机系统[5]、智能决策系统[6]、管理专家系统[7]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实践中,1991年之前的欧洲特别是法国就已出现以下事实:(1)在法国邮局的Minitel终端(一个当时在法国专用的互联网系统)上,用户可以直接订购皮尔卡丹公司生产的西装并能在提交订单之后的第二天下午2点之前就收到订购的西装;(2)用户在订购西装时,可以输入自己的身高、肩宽、体重等个人信息,系统会自动推荐多款西装,订购者可在终端上更改袖口、领口、颜色等,从而得到按自己尺寸和喜好设计的个性化的西装;(3)欧洲国家的报纸订阅已经出现了读者在头一天晚上10点之前下订单,第二天早上5点之后发行人就能将报纸送到预订者指定地址的情况;(4)法国尼斯晨报社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内部办公管理系统提出办公用品的领用申请,15分钟之内连接各办公室的自动传送管道可将所需办公用品送到申请人房间。这一系列事实表明,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

图1智能化是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管理智能化的理论与方法

(一)管理智能化的基本理论

管理是管理者使用管理方法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以实现某一管理目标的工作。在这里,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其核心是使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而能够确保不出现失误、全面实现管理目标的方法就是智能化方法。智能化方法就是利用机器设备、软件程序等技术手段来操控以完成管理工作的方法。智能化方法应用到企业生产制造领域就是智能制造,应用到企业管理领域就是智能化管理。目前,人们对智能化方法的应用效果存在不同看法:如果将智能化方法应用到企业生产制造环节,以此代替人类体力劳动,实现智能制造,则其工作的速度、效率和质量能远远超越人类自身,没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但是,如果将智能化方法应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之中,代替人类去从事脑力劳动,实现智能管理,其工作的速度、效率和质量是否也会超越人类自身,则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这一认识问题如果不解决,人们对智能管理的疑虑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以企业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为例,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千变万化的,但在每一个具体的时点企业需要面对和处理的客观现实情况只有一种,只要事先将这种情况遇到的管理问题的准确回答方法找到,将其固化到计算机软件之中,那么这个时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完全交给计算机来自动回答,在这个时点就实现了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将各个时点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方法穷尽,将其固化到计算机软件之中,就实现了管理工作的智能化。

(二)管理智能化的基本方法

1.准确计算

管理智能化的最主要方法是“准确计算”。我们日常工作中使用的计算器,就是将准确计算方法固化到软件芯片之中的典型例子。各种计算公式、统计模型和问题回答,只要已经证明其计算所得出的答案是唯一正确的、被公认且没有异议的,这种回答问题的方法就是“准确计算”法。这种能够“准确计算”的方法都可以固化到计算机软件之中,由计算机软件来自动回答。这里的“准确计算”不仅仅是指定量问题或者是数据用计算公式的准确计算,还包括只要输入任意一个问题或任意一组条件之后能够得出唯一正确结论的“一对一”的精准配对。凡是客观的、唯一的、公认答案的问题,其回答均可以归入通过“准确计算”的办法来回答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答方法可以固化到计算机软件之中,由计算机软件来自动实现。推而广之,任何一个管理问题,只要能够转化为一问一答并且能够得出唯一正确、没有争议结论的问题,无论回答的过程是定量计算还是定性描述,无论配对的过程使用了复杂模型还是简单的“一对一”对照,都可以将其归入“准确计算”问题,由计算机软件来自动作答。

对于许多管理问题的回答,只要我们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就能够找到准确计算方法。以企业还债能力的评价为例,过去由于没有准确计算方法,常常使用综合打分的方法来综合评价。但这种评价方法容易受打分指标的选择、打分权重系数的设置影响,难以得出准确的、唯一正确的评价结论。当我们冲破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努力去寻找准确计算方法的时候,便会发现企业能否还债问题的回答,可以通过计算“可用来还债的资金”这个指标,然后将计算结果与需要偿还的债务进行比较,也就是运用定量的计算方法就可以得出能否还债、没有争议的唯一正确的结论。这里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找到回答企业“可用来还债的资金”是多少的准确计算方法。[10]

寻找“准确计算”方法最大的阻力来自人们已经掌握的所谓“难以准确计算”的传统观念和知识。仍然以偿债能力评价为例,传统方法是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判断,也设计了加权打分法、信用评级法和内部评价法等较为复杂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只给出还债可能性大小的结论,而不能给出企业能否还债的准确结论,导致企业能否还债的最终结论还是需要依靠评价者的个人主观判断来给出。企业能否还债在客观上如何判断?要看企业在要还债的那一天能够回来多少资金可以用来还债,用可以还债的资金和需要偿还的资金进行数量比较,就可以得出企业能否还债的准确结论。即使不能还债,也能知道企业偿还到期债务还差多少资金。所以,只要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努力去寻找,就有可能寻找到准确计算公式。

企业的未来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但是,当我们抽象地假设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就是企业过去一年情况的重复,那么这时我们就能非常容易地计算出企业在未来某个时点能用来还债的资金是多少,它在数值上就等于企业未来资金周转过程创造的新增可动用资金总额与企业现在立即可以使用的还债资金的和。有了这个数值,就可以通过金额比较的办法准确回答企业债务到期时能否偿还的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计算方法,如果未来一年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了变化,只要我们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计算出未变化之后可以用来还债的资金数量,就可以准确回答在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能否还债的问题。这里的核心是,当有了这个计算公式之后,无论企业的经营形势未来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我们能够确定未来的各种可能情况,就能够通过准确计算的方法得出能否还债的明确结论。

2.因素穷尽

如果在现实中许多问题的回答找不到准确计算方法,暂时无法通过计算的办法来回答,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因素穷尽”的方法。“因素穷尽”方法的核心是要尽可能穷尽各种可能情况,然后在每种可能情况之下去寻找准确计算方法,再由“准确计算”方法来回答。进行这种穷尽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如果不区分各种可能情况,不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情况之间相互交叉,导致很难固定一种结果来作为唯一正确的“准确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未来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如果不充分考虑这些可能性,不针对每种具体情况找到准确、可靠的方法来回答,就可能产生一定比例的失误。“因素穷尽”的目的,是追求尽可能不出现失误,做到万无一失。

我国神州飞船的发射和收回,就是追求各种可能情况下“万无一失”的典型做法。长征二号F火箭目前发射的成功率是100%,安全系数为0.99996,确实已经达到了1万次发射中失败的概率不超过1次的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情况都要事先考虑,做到尽可能穷尽。要达到这种水平,就必须经过各种实验、试验,穷尽各种可能情况,并且把每种可能情况下的正确处理方法固化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由计算机系统控制、用技术手段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穷尽的手段是进一步细分、细化各种可能情况,穷尽的目的是最终达到准确计算、完全正确、不出错误的程度。而且,即使出现错误,也能够通过对各种情况进行回溯的办法找到具体原因,并进行重新细分和计算。

有了准确计算方法和“因素穷尽”方法,有了各种可能情况下的正确判断方法,就可以将这些方法固化到计算软件之中,由计算机软件来代替人去自动进行分析、判断、决策、控制等管理工作,实现管理工作的智能化。

尽管企业管理工作千变万化、企业实际情况在不断变化,但在每一个决策和判断时点,企业需要面对和处理的客观现实情况只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决策也只能有一个。管理过程为什么需要管理者去主观选择和决策,就是因为有多种情况存在,决策者并不知道每种情况下的可能结果,所以需要通过决策者主观判断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已经事先穷尽了各种可能出现的现实情况,并且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科学的、可以智能化处理的方法,我们决策者的主观决策和选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的、正确的决策只能是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一样是唯一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将各种可能情况下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固化到计算机软件之中,只要穷尽了各种可能情况,今后无论是出现了哪一种情况,都可以让计算机软件自动根据实际情况去搜寻、回答和解决,这就实现了管理问题回答的智能化。

如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已建立的现有的智能化管理软件就难以正确处理,在这个时候才需要管理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新出现的实际情况想办法去解决。但是,只要将解决新问题的新算法、新思路固化到计算机软件之中,就可以实现解决这个新问题的智能化。如果固化到计算机软件中的方法出现了错误,得出了与客观现实情况不一致的分析判断结论或处理办法,那么只要根据客观现实情况将错误之处纠正过来,而且在以后的分析判断中就不会再重复犯类似的错误了。准确计算方法与“因素穷尽”方法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各种管理问题智能化解决和回答的管理智能化核心方法。

3.持续优化

图2管理智能化实现的基本逻辑和方法

谷歌Alpha下象棋(围棋)软件,通过计算机软件相互之间及其与人类的对垒,最终穷尽了各种可能情况,即使过去人类象棋(围棋)大师没有使用过的高招、妙招、奇招也都被其穷尽,以至于发展到最终没有任何一个人类象棋(围棋)高手可以将其打败,就是这种准确计算和因素穷尽相结合的典型例子。在这里,能够穷尽的核心是下象棋的走棋步数、先后顺序组合(策略),尽管数量非常多,对人类目前的大脑来说是变幻莫测的、难以穷尽的,但对计算机来说却是非常有限的,可以穷尽的,甚至是极其简单的。这就是使用智能化方法与不使用智能化方法的差异之所在。

三、智能管理系统建设

(一)直接使用成熟的智能管理系统

建设智能管理系统并不一定需要企业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型,只需要企业有充分利用市场上已经成熟的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意识和理念。即使企业没有会计核算系统,但只要有电子表格式的财务报表,就能够通过报表数据的智能导入,实现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自动分析,甚至如果缺乏电子表格式的财务报表也没有关系,只要有手工录入财务报表的功能,就能使用智能化系统进行财务分析。当前一些专业智能管理软件厂商提供的智能化系统,已经变成了近似于“傻瓜式”操作的系统,未经过专门培训、不具备IT技术的人员同样能顺利使用。只有在外部市场不能提供企业所需智能管理软件的时候,才需企业自建智能管理系统(见图3)。

图3智能管理系统(以企业管理为例)

(二)委托外部厂商开发企业智能管理系统

企业自建智能管理系统首先遇到的是管理智能化实现的业务专家、技术专家短缺的问题,如果企业直接从零人才基础和零技术基础开始自建智能管理系统,则会增加大量“试错”成本,这种试错成本要比一般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的试错成本高出几倍或十几倍。这主要是因为智能管理软件需要先找到准确计算方法并通过因素穷尽方法将各种可能情况穷尽。在这种情况下,将自建系统的任务委托给外部智能化系统专业开发公司,使用专业公司的经验和力量更为合理。这些专业公司已经开发了大量智能化软件系统,已经积累了开发经验,通常也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开发团队,能够按时、按量、保质完成任务。

由于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涉及对企业传统业务、工艺的改造,涉及对传统业务逻辑、理论原理的推翻或突破,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就很难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和数据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建立一个信息化系统就会变成一个信息孤岛的问题,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应改变过去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期间形成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习惯,从最容易带来工作效率或经济效益提高的管理环节开始开发智能化系统,通过系统的快速开发应用、持续迭代完善,让企业快速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好处之后再扩大范围,开发新的智能化系统。

(三)自主研发智能管理系统平台

当外部市场、外部专业厂商不能开发或提供企业所需要的智能化系统的时候,企业可以自建团队、自主开发一个全新的智能管理系统。首先,新建智能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管理工作本身如何实现智能化的逻辑模型问题,需要开发出实现管理工作智能化的准确计算方法和因素穷尽方法,只有企业管理工作智能化的业务逻辑清楚了,实现流程明确了,才能开始进行技术开发。其次,智能管理系统难以通过依靠专家设计、依靠虚拟现实来实现系统开发的“一步到位”,需要通过试错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需要分解和细化开发单元,进行组件化、插件式的智能管理软件开发,通过小模块、组件化、装配式的开发模式建立其智能化管理系统。这种“小步快跑”的开发模式具有模块灵活修改而又不影响系统整体稳定性的特点,能够防止出现因为前期考虑不周而使整个系统需要推倒重来的风险。

四、管理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一)冲破传统观念束缚

1.“管理”是科学而非艺术

管理智能化的发展需要冲破的第一个观念束缚就是“管理是一种艺术”的认识,其实只有当我们面对未知的世界、需要个人发挥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去应对和决策的时候,管理才是一种管理者的“艺术”。但是,当我们将每一种管理情况、管理问题穷尽掉并给出相应的唯一正确的结论和实现方法的时候,管理就不是一种艺术而是变成一种科学,一种必须严格认真对待的科学。这时,它就像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一样,没有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2.重新理解“管理”内涵

智能管理的发展需要冲破的第二个观念束缚就是认为“管理行为是人的行为”,如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等是由人主动发起的行为,它难以实现智能化。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企业生产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过程就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并且使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了20多倍,但企业的管理效率却只提高了1.8-2.2倍。[1]智能制造效率明显高于智能管理效率的根本原因是,在制造领域实现了自动化,但在管理领域没有实现多少自动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自动搜索、自动寻址、自动瞄准、自动记录、自动分析、自动判断、自动控制、自动处理等能够代替人类从事脑力劳动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前管理工作已经完全能够交由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控制的设备或程序来智能完成。现在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计算机软件或硬件实现不了自动化、智能化,而是人们在管理智能化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3.归入“0”和“1”的世界

(二)形成我国特有的发展路径

1.勇于探索

2.增强自信

3.加强“产学研”合作

当然,我国目前存在的产学研相互脱节的现状阻碍了管理智能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建立发展动力机制。目前,我国缺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动力机制,而从事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公司,又缺少专业知识来认知智能化系统的价值。个别头部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投资管理智能化软件的价值,但他们又担心自己投入资金实现了系统软件商品化之后,在短期内就会出现大量模仿者和盗版者,即使有一个短暂的领先期,他们一般也很难收回投资,结果就是这些企业缺乏培育和引导产品与市场走向成熟的热情,他们更愿意在市场趋于成熟之后再行进入。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建立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

4.形成国家采购机制

参考文献

[1]邹惠卿.新技术革命与企业管理变革[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23-29.

[2]金泓泛.智能化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劳动价值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2):10-16.

[3]张耀清.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化途径[J].煤矿自动化,1991,(1):7-12.

[4]周广声.知识性工作与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J].交通与计算机,1992,(6):7-13.

[5]吕荣霞,张平安,李人厚.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人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控制与决策》编辑部.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哈尔滨:东北大学出版社,1992:419-422.

[6]吴智铭,钱大群.“人工智能及其工程应用”讲座第九讲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J].自动化仪表,1992,(1):41-43.

[7]吴新泉,刘国忠,朴学哲.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智能化方法[J].中国工程师,1994,(1):23-25.

[8]陈佳贵.智能化:企业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N].光明日报,2003-11-21.

[9]张金昌.管理智能化: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0):98-107.

[10]张金昌.偿债能力评价新方法[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7):60-62.

[11]张金昌,王大伟.财务困境预警:概念界定与理论辨析[J].财经论丛,2021,(12):61-69.

[12]张金昌.智能财务分析方法:准确计算法和因素穷尽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

张金昌.管理智能化:理论方法、系统建设与发展路径[J/OL].企业经济,2022(09):8-17[2022-09-21].DOI: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22.09.001.

THE END
1.12.4.1有哪些传统控制方法“互联网+”管理学就是拥抱互联网,探索管理与互联网融合再造的管理学——这是本课程的最大特色;“听故事,学管理”,实现理论情景化;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注重领悟,不背概念,重在践行,快乐学习,渗透生活。“互联网+”管理学将构建以互联网思维为灵魂、以管理职能为主体,管理职能与企业运营相渗透的应用型体系。https://article.xuexi.cn/html/3297213698325463584.html
2....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博客本准则第十三条说明了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进行控制的方法,指出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通过对业务的指导、监督与复核降低非抽样风险。 为了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控制。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就总会...http://blog.eastmoney.com/quakechina/blog_214148751.html
3.管理学:管理学控制技术与方法试题(题库版)考试题库25、多项选择题 传统的控制方法主要依赖() A.统计资料 B.现场分析 C.预算 D.时间网络分析 E.管理审核 点击查看答案 26、单项选择题 进行管理控制工作的最好方法是() A.PER T B.TQ C C.预算 D.全面应用管理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27、填空题 & 91EXAm.orgnbsp;___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与外部债权...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1/1071390.html
4.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效菌种的选育和新型发酵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包括: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产品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传统发酵产品的技术改造和生产新工艺等;重大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度,减少排污量的清洁生产新...http://www.miluo.gov.cn/25221/25222/26735/26740/27235/content_636356.html
1.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统工业控制模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主要依赖于固定的程序和规则来进行操作,而AI技术的引入,使得这些系统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响应变化和适应新情况。这种转变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https://www.0ctj6z4q03.cn/zi-xun/329397.html
2.管理学中传统的控制方法有哪些全国收入预算、投资预算、现金预算、实物量预算、资产负债预算、总预算 https://www.1633.com/ask/100319.html
3.无人驾驶之控制自动驾驶横向控制与纵向控制相对于传统的控制方法,智能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控制对象模型的运用和综合信息学习运用上,主要有基于模型的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深度学习方法等,目前这些算法已逐步在汽车控制中广泛应用。 基于模型的控制 基于模型的控制 , 一般称为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又可称为滚动时域控制(Moving horizon contr...https://blog.csdn.net/He3he3he/article/details/83178376
4.Win10系统恢复传统Win7控制面板的方法windows10Windows系列Win10的控制面板被虚拟化了。Win10已经没有像Win7、Win8那样的控制面板了,若要恢复传统Win7的控制面板,可以看看下面的方法 GPT4.0+Midjourney绘画+国内大模型 会员永久免费使用! 【如果你想靠AI翻身,你先需要一个靠谱的工具!】 很多Win10用户发现找不到控制面板了,这是因为Win10的控制面板被虚拟化了。Win10已经...https://www.jb51.net/os/win10/335086.html
5.圆盘剪传统控制方式的缺陷及优化方法【摘要】:以韶钢热轧宽板厂用于切边的圆盘剪为例,分析了圆盘剪在传统恒速控制剪切模式下存在的各种缺陷,结合韶钢对圆盘剪控制模式的优化实践,详细介绍了圆盘剪变速控制剪切模式的优点和具体的实现方法,为同类型生产线减少圆盘剪设备故障、提高有效作业率提供一种新思路。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YJZD200905001039.htm
6.智能控制综合方法——21世纪的先进控制方法专家控制是将人的感性经验(浅层知识)和定理算法(深层知识)相结合的一种传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在层次结构上、控制方法上和知识表达上的灵活性较强,既可以符号推理,也允许数值计算;既可以精确表达推理,也允许模糊描述演绎。但灵活性同时带来了设计上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而且控制知识的表达、获取和学习,以及...https://worldscience.cn/c/1998-08-28/628124.shtml
7.智能汽车新技术!横向控制是现代自动驾驶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种常见的传统横向控制方法是车辆动力学控制,通过分析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动力学特性,可以确定合适的横向控制策略,虽然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提供较好的操控性能,但是在应对复杂路况和临界情况时,效果却有限,例如,在湿滑的路面上或者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传统的动力学控制方法可能无法满足对车辆横向稳定性的要求。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60824170421027340
8.公考笔试考前必看系列之管理公文管理组织决策行政理论(二)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早期产生:亚当斯密—劳动价值和劳动分工理论、巴贝奇—“边际熟练”原则、罗伯特.欧文—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三)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要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https://www.fenbi.com/page/fenxiaozixundetail/22/58/407717833650176
9.《兽用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四个指导原则...兽用中药新药药学研究应体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药材、饮片、中间体、制剂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并随着对产品认知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持续改进药品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促进药品质量不断提升。 https://www.yt1998.com/hqMinute--503665.html
10.价值链成本控制与其他成本控制的比较分析论文传统成本控制基本遵守制定标准——核算成本——计算差异——控制差异这一成本控制程序。”价值链成本控制的控制方法则非常灵活,既包括会计的方法也包括非会计的方法,既包括经济的方法也包括工程技术的方法,既包括管理的方法也包括非管理的方法,既有战略控制的方法也有战术改进的方法。所以,价值链成本控制实际上是一种...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91216122751_2267899.html
11.比例阀怎样调节大小比例阀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MAIGOO知识比例阀与比例放大器安置距离可达60m,信号源与放大器的距离可以是任意的。 4、控制加速度和减速度的传统方法 控制加速度和减速度的传统方法有:换向阀切换时间迟延、液压缸缸内端位缓冲、电子控制流量阀和变量泵等。用比例方向阀和斜坡信号发生器可以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可以提高机器的循环速度并防止惯性冲击。https://www.maigoo.com/goomai/92184.html
12.企业如何成本控制论文(通用18篇)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迎接各方的挑战。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23778.html
13.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探索3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分析 3.1仪表检测方法 在具体运营过程中,石油化工企业管道以及现场使用设备的内质温度通常都保持在-300~1 800℃,这种条件下,热电阻和热电偶代替了传统玻璃温度计,通过智能型的变送器可以快速将热电阻和热电偶这两种信号转换成电流或者电压信号。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对压力要求很高的...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191003152753_375587.html
14.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资料汇编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6)无形资产摊销 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https://cxcyxy.xhu.edu.cn/6a/ec/c3946a92908/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