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高校辅导员

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需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清晰的认识,了解它们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培养这种意识。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也就是处理于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这是费先生身后的最大心愿。

2.文化自信

高校辅导员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自身素质,更加有效开展工作的需要。

1.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多紧迫。要迎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期待文化春天的到来,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必由之路。

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一个民族之所以异于别的民族,就在于文化的特殊性。著名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提出"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①这一著名论断。在他看来,民族、国家、社会的生命力皆来自于文化。文化若不朽,民族便有希望。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也曾把文化看成是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在整个人类社会中起最后的决定作用的根本力量。著名的社会学家提出"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无疑,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确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我们应该引以为豪引以为荣的可贵财富。一个没有文化是没有根的民族,一个只发展经济忽略文化发展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历史上从"焚书坑儒"再到西方列强的入侵,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更让我们认识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觉的重要性。若是只注重经济的速度发展,忽略了文化的发展,那么这样的发展也是有缺陷的断层式的发展。高校辅导员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重要一员,和谐的校园文化也是文化春天中的一部分。我们期待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文化春天的到来,我们就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每个人的高尚品格。

2.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尤其是思想观念深刻的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与文化大交融。这些变革给大学生们带了巨大的改变,他们自强而创新,但是也带来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缺乏的现象。这些问题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也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基于高校辅导员特殊的角色定位与岗位职责,辅导员素质要求在新时期也越来越全面。辅导员承担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担负着管理并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任。有句俗语是,什么样的辅导员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所以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对于学生工作的开展相当重要。

三、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

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笔者认为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1.深入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的精髓。高校辅导员要深入解放思想,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意识。结合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等具体的工作中,都要有这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能只盯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情况,而是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发展。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高校辅导员要破除原有的陈旧思想,不光认识到文化的教育作用,还要看到文化巨大的能动作用。要不断破除小文化意识,要全局看待文化,要把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作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新思维。

2.继承与创新的思想

注释:

①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

②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③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04年12月。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英语教学文化自信

1中国文化自信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中国文化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不仅对人们的精神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也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

1.1文化自信是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动力

1.2文化自信能够应对文化交流中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世界交流的不断加快,国外很多文化开始对本土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而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感和自豪感,能够应对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避免产生盲目崇外西方文化的现象发生。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过分崇拜西方文化,例如:忽视本国传统的节日,但是对国外的圣诞节、感恩节等非常崇拜。由于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很多学生没有对自身进行合理评估,就去出国留学。第二,文化交流是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为了更好地发扬本国的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必须要树立文化自信,对国外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学习优秀的部分,摒弃消极的部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三,文化自信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与国外有人进行文化交流,拓宽英语学习的途径,不断提高公共英语的应用能力,发现英语学习中的不足,推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2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象非常严重

对于大学生来讲,树立文化自信对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高职公共英语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首先,很多大学生对本国文化不够自信,盲目崇拜国外的文化,没有考虑到自身能力和家庭实际情况等,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国留学。然而数据显示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也无法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很多大学生盲目崇拜国外的节日,对情人节、圣诞节和感恩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趋之若鹜,但是对于本国传统的中秋节和春节等节日不感兴趣,认为这些节日已经过时。

2.2大学生英语教材缺乏传统文化

2.3高职院校没有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

3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策略

3.1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和语言学习的关系

3.2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加入传统文化

3.3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3.4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

一、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当前,通过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心态不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种功利主义思想不断滋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思想和心态难免会受到影响。另外,随着网络上各种西方思潮的泛滥,学生的文化思想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些都造成了当前部分学生心态不稳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不能沉下心来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课程教学效果不好,而且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古代文学课程的特殊性

(三)部分古代文学教师不重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当前,部分古代文学教师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不足,因此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样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会通过特定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效果自然不好。教师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不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不会刻意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学生就很难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文化自信的培养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

(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态

面对当前社会环境以及网络环境对学生心态造成的影响,学校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态。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及时的了解和监控,一旦发现其心态出现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教育,从而保证其有一个正确且稳定的心态。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传统文化当中,从而削弱外部环境对其心态的影响,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心态。相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沉下心来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从而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改善教学方式

针对古代文学课程学习难度较大的情况,教师应当通过改善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进行一些文言词汇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这些词汇的演变历史融合进去,详细解释同一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蕴含的意义,通过这种对比式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该词汇。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词汇的讲解还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其对该词汇在我国各个时期的运用情况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知,进而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一个粗略的印象,有利于激发其文化认同感,从而培养其文化自信。另外,我国所有学校都应当将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到必修课程当中,这样才能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在学校中的普及率,从而使学生通过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来建立文化自信。当然,可以根据学校类型以及学生专业课程的差别,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难度进行区别设置,这样才能保证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且帮助学生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

(三)教师应当增强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一、奠定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是中国人民内心正能量的表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儿女塑造优秀品格的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传统文化在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面临的形势极其复杂,但是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新时期我们每个人应该传承的文化的精髓,中华儿女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基因,一代一代地把优秀传统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二、要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在奠定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的科学基础的同时,要践行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就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把传统文化的弘扬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把树立文化自信进行全方位的实践,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中国梦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中国梦的实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也在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因此,这种内在的关联和一致性是他们能够统一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是共同价值观的集中统一,所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是树立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过程,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向繁荣发展的过程。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的树立,首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这样才能对于传统文化树立深厚的政治根基;其次,要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大力发扬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培养和实现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大力宣传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这是增强传统文化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步骤;最后,传统文化要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推动力,成为实现百年目标的精神力量,这是增强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关键,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力,也是提高文化自信,提升传统文化地位的重要方面。

三、要在文化交流中树立传统文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在不断地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应该向世界不断地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中国优秀传统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凝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是中国道德伦理的诠释,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共同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历久弥新的力量。但是在现实的发展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的缺失、对于传统文化践行的不足,对于国外文化盲目的崇拜,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l扬和发展面临着困难,重视并且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指出:“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加强文化交流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世界不断走向进步的需要,在文化交流中,文化逐渐地融合,在此过程中,可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吸收国外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格局,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文化自信就是在交流和借鉴中实现的,这是由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过程。

参考文献:

[1]邹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思想的逻辑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7.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文化自信

一、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三、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

本文系2015年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教改项目:“培育大学生信息素养问题研究――以金融专业大学生为例”(2015JGYB17)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8日

一、高等院校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高等院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思想阵地。指出:“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等院校是多种思想交集、多种意识形态交流汇合的场所,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思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使大学生信息获得数量和途径空前增加。因此,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播,对于其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培养也很重要,是塑造其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

(二)高等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并创新的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自信的提升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并且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大学生承担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其文化自信的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更需要文化自信。只有提升文化自信,大学生才能热爱传统文化,并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传播中华文化,实现文化创新,才能担负起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任。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承担了文化传承并创新的新功能。

(三)通过文化自信的塑造引导大学生合理应对多元文化冲击。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介高度发达,国际间交往不断深入,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汇集。而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环境中,强势经济的文化往往会强烈冲击弱势经济文化。中国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面临的世界文化冲击也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处于文化造就和创新的黄金时期,只有加强其文化自信的培养,才能帮助其辩证的对待多元文化,树立民族文化本位的观念,从而合理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相继把文化产业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面对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不断增强的新环境,只有塑造并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才能传承、传播和创新中华文化,抵制西方文化冲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激烈的文化国际竞争市场立足。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一)对本土传统文化认知缺乏。我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并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但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缺乏,认真研读传统国学的人只是少数。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诸如成语典故、历史事件、古典文学、传统礼仪、传统艺术等不感兴趣、不了解的状况,这样很难实现文化认同感的产生。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受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严重,而中华传统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渐渐丧失。这种情况已经引发重视,媒体开始以各种新颖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一些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也开始刻意增加国学内容。

(三)对外来文化盲目跟从。全球化的深入给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了便利,西方国家也从未放弃通过文化渗透来实现其文化霸权。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处于经济弱势地位,人民的物质富足程度不及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通过文化产品的传播同时也达到传播其思想意识、价值观等文化内容的目的,其经济强势地位使得其文化更容易建立认同并实现跟从。大学生中日益流行观看外国电影、过西方节日、热衷西方饮食等,这些都是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表现。

(四)容易形成文化迷茫。无聊、空虚、自责、迷茫等不良心态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存在,这也是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度的提高有助于找到个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尽管深处多元文化冲击的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基本对中华文化所倡导的思想和观念等有一定的认知,但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正是由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形成文化迷茫,无法做到辩证的对待多元文化并存的新形势,难以形成为自己发展道路上发挥支撑作用的观念和思想。

三、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一)高等院校设置的文化教育课程偏少。高校教育将会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现在高等院校大都从学生就业角度出发,重视专业技能教育成为普遍共识,对文化教育方面开设的课程很少,尤其理工类专业文化教育课程更少。近年来一些高校也有开设文化教育选修课以求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趋势,但多为选修课程,受到学生自我约束差的影响收效不大。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高校过分强化其人才技能培养功能,却没有很好实现其文化培养功能,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本土文化的推广力度不及外国文化。中华文化虽然占有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但由于推广力度大大低于外国文化,使得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机会和渠道反而越来越多。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渗透,甚至在经济竞争领域形成并建立了争夺国际文化市场份额的格局。国际范围内推广文化不仅有助于实现文化霸权,而且成为发达国家认可的新经济增长途径。因此,无论是外国国家政策还是外国文化企业自身都注重自身文化的国际推广、成本投入、宣传方式等各方面都呈现了很大推广力度状态。当前的国际文化贸易市场,发达国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我国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和推广的企业及其从业人数以及创造的经济价值都是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的。

(四)社会的不良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不断显现出来,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而中华传统的道德约束又深受冲击的阶段,即硬约束和软约束都不强的阶段。大学生的学习终究是要到社会中实现,他们看到了解到社会的文化状态,不诚信、利益至上、淡化精神追求等等,自然也会对其学习的取向产生重要影响,从而造成文化自信的缺失。

四、高等院校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六)把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实践环节中。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都属于实践环节范畴。大学生终是要走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尝试,社会的认可为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对社会陌生又充满期待的大学生很重视社会实践,乐于参加,其中获得的思想感悟对其学习的方向和主动性的调动意义重大,而且积极加以传播。如果能够把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实践环节中,对大学生及其身边群体的文化自信培育都很重要。具体包括:组织学生成立调研小组进行文化素质方面的社会调查并进行分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身体力行的做公益事情;鼓励发明和创新并加以宣传;各实践活动结束后集中讨论活动感受,总结其中蕴含的文化素质要求等。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帮助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而大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后,会增强其文化自觉的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雷彬.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途径探索[J].中外企业文化,2014.2.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路径

1大学英语课程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之余,应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以其所携带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弱化了学生的母语文化能力和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文化遭遇巨大冲击,母语文化的保持与发扬面临极大的挑战。[4]大学生是展现文化自信的主要群体,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延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对于大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培养民族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

3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

只有将中国文化知识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如何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必须对整体和局部、多层面和各教学环节做出相应调整。

3.1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促进中国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顺应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是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2)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版)进行的修订。院校在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时,应及时修订并且明确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所应完成文化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THE END
1.讲座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析蔷薇花开?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逐渐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逐渐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公民素质。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af102f8e01019xq2.html
2.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41期(总期91期)在线培训课程"总体看,实施《办法》对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响正面,将引导其健全风险处置机制,提高稳健经营水平,更加注重业务发展与风险抵御能力相匹配,有利于控制其非理性扩张和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促进其向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转型。同时,《办法》对标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实践,对我国银行参与全球化竞争也具有积极意义。"上述负责...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17.html
1.激发群内成员动力,实现社群口碑传播作为社群运营者,我深知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激发成员的参与热情,推动社群的发展。 1、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 我们可以根据社群的发展目标,设定一些具体的任务和奖励。比如,鼓励成员分享优质内容,对表现突出的成员给予积分、优惠券或实物奖励等。 https://www.batmanit.cn/blog/k/51482.html
2.如何看待加入行业的原因?这些原因对业发展有何影响?另外,收入水平也是一些人考虑加入行业的重要因素。高收入的预期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然而,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高收入而加入,可能会导致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不利于行业的稳定发展。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些原因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表格进行比较: https://funds.hexun.com/2024-11-20/215666723.html
3.企业营销管理客户关系(通用9篇)只有客户关系稳定,产品和服务销售量好,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高,企业才能够不被淘汰,继续前进与发展。在我国很多的企业,都将成本投入到对于新客户的开发上,但是根据调查和研究发现,对原有客户的有效维持才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美国某机构曾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系统性研究,最终给出的结论是维持一个原有客户...https://www.yjbys.com/bylw/yingxiaoguanli/86052.html
4.在农业工作会议上基层干部讲话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党建发展”的现象,部分村支部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高,对基层党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彻底,导致部分支部凝聚力不强,战斗力不高,堡垒作用发挥得不好。 (二)党员培训形式较单一、党员结构不合理。党员培训只注重了课堂培训,以会代训,在党员培训中主要集中...http://www.baifanwen.com/s/c594494479bc845a2d0d80b1e4a83d1a/909781/
5.蚂蚁集团品牌设计:追寻南京金融之路的璀璨明珠品牌建设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必要过程,它不仅仅是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更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和规划。品牌建设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自身的形象和信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而蚂蚁集团的标志设计案例则更进一步地阐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一个标志,更是企业文化、理念等多方面的体现。 https://www.rhtimes.com/brand/vi-Design-news8039.html
6.大学生的入党动机12篇(全文)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首先要解决好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近年来,“严进宽出”的政策并不能保证党员的纯洁性,石仲泉指出,“许多人入党并非出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中国的确存在有人‘入党动机不端正的情况。”(转引自钱亚平2011)大学生是党员的后备军之一,其培养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发展壮大...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h31j91e.html
7.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与作用(通用20篇)(三)企业文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强大牵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企业文化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不仅仅限于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的现时作用,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加入WTO后将起到的深远的“未来的意义”。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https://www.oh100.com/peixun/qiyewenhua/230254.html
8.党员座谈会会议记录范文模板(精选32篇)2、分析检查自身存在不足。 3、提出合理化推荐和意见,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一、由党支部书记传达相关上级精神。 1、强调认真开展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性 2、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主要方面:一是理论学习还不够;二是党员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够;三是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工作作风有待加强。 https://www.77cxw.com/fl/1659966.html
9.浅析幼儿园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的论文(通用11篇)二、采用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这也就导致了幼儿教学的不断发展。“寓教于乐”的理念越来越深得人心,针对幼儿集中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问题,游戏教学理念更加适合现代幼儿教学,为此采用游戏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理念。 https://mip.ruiwen.com/lunwen/2322507.html
10.精神科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精选23篇)本期教科室工作在县教科所的统筹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科研兴校,教研强校”的发展战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重心,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研、教学水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注重教研的实效性,积极发挥教科室的主导作用,为实现我校“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农村...https://mip.wenshubang.com/nianduzongjie/245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