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有效组织的案例研究
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金裕哲
关键词:户外体育活动个体差异指导策略
背景介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户外活动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能很好的融入、积极参与教师设置的各个游戏活动,而有的却躲在一旁不愿参与;有的幼儿能相对容易的完成既定目标,有的却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面对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教师常常感到困扰而无法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对此,本文以一次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为例,根据幼儿的差异性提出了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案例描述
案例分析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性格各异,能力有别,兴趣不同,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
1、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户外体育活动很多都是为了锻炼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指南》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达成度目标,如小班幼儿在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中的发展水平较低,在幼儿园中,幼儿的运动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幼儿的运动发展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
2、兴趣上的个体差异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兴趣参与的户外体育活动,自然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反之则意兴阑珊,甚至一听到活动的内容就产生的反感的心理而不愿意参与游戏活动。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同,幼儿园的每个户外活动自然不可能让每个幼儿都感兴趣,这就是兴趣上的个体差异。
3、性格上的差异
每个人的性格大致可以归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的幼儿对户外活动更富有热情,尤其是酷爱挑战新游戏、高难度的任务,而内向型的幼儿往往在户外体育游戏中表现为过于安静,对于稍有难度的游戏更是害怕、不敢尝试,就算在教师的鼓励下勉强参与也表现出不自信的、胆怯的心理。
教育对策
1、投放层次化材料适应不同能力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复杂的游戏材料会让幼儿望而怯步,同样,过于简单的材料也会使幼儿提不起兴趣。如何恰到好处的材料投放,需要教师根据各个年龄层,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投入具有针对性的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入适合幼儿而且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做到精益求精、合理投放。另外,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不明确指定游戏材料,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充分的让幼儿根据自身的能力来选择游戏材料
2、设置趣味性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单纯的动作技能训练对幼儿来说是枯燥的,自然无法激起他们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中,需要注意游戏的情景创设和情节创新,以此提高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的攀爬游戏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经常开展的活动,是幼儿户外锻炼的途径之一,但攀爬游戏由于情节简单,容易使幼儿的游戏热情无法持久。因此创设一个合适攀爬游戏的情节,可以极大的增加幼儿的游戏兴趣,例如小白兔要去田野里挖胡萝卜,但是去田里的路上要爬上栅栏,翻过山坡,山坡上住着讨厌的黄鼠狼,黄鼠狼随时醒来抓小白兔,只有跑的比黄鼠狼快才能达到安全地带采到萝卜。在这样的情节创设中,幼儿的游戏兴趣增强了,都争先恐后的要扮演小白兔,想要穿过黄鼠狼的封锁,在教师的情境创设后,幼儿们根据情节的故事,非常踊跃的参加追躲游戏。
3、开展多元化评价打动幼儿内心
教师要善用评价的艺术,肯定孩子的优点,并善意婉转的指出不足之处,激励幼儿改进游戏行为,以增强其继续游戏的兴趣和信心。尤其是那些内向的孩子,在户外游戏时容易退缩,教师的及时有效评价既能给幼儿以引导,又能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这次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我首先表扬了亮亮和航航等几个先爬上攀爬架的幼儿,称赞他们勇敢,并奖励他们每人一颗小小星。同时对瑞瑞、棋棋的勇敢尝试也表示肯定,并鼓励他们:“老师现在在下面保护你们,勇敢往上一层尝试吧”!在自己的鼓励与支持下,瑞瑞和棋棋也出色地完成了游戏任务。
事件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体性、独立性,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差异性,懂得让他们去自主活动而不是一味追求动作技能的发展。这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理解。让我们尊重每个幼儿的差异性,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发挥个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并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参考文献:
2、张琴琴.以兴趣为导向,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