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组织的_______,决定了各个阶级对同一种行政组织有着某些相同的评价。
2.构成行政组织精神方面的要素是_______、权责结构和人际关系。
3.在美国联邦行政机关中,________是最重要的行政机关。
4.生态理论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
5.马克思曾指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_______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
6.孔子提出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行政组织思想。
7.合理的_______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
8.美国的总统制是_______的典型。
9.管理业务具有综合性,管理对象跨部门、跨行业的机关是_______.
10.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组织首脑的权力来自_______.
11._______是一个国家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体现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
12.行政组织为了开展高效率的职能活动,顺利实现组织目标,需要良好的_______.
13._______是我国行政组织设置的根本宗旨。
14.事实证明,用_______手段管理编制,是实行精简节约原则的重要方法。
15.在行政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中,行政组织中的权力关系逐步由单纯的直线型权力关系向直线型权力关系和_______关系并存的状态改变。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行政组织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
A.管理学B.行政学
C.心理学D.政治学
2.奴隶制时期,雅典在梭伦改革后,最高权力机关是()
A.五百人议会B.元老院
C.公民大会D.十将军委员会
3.根据雷格斯的生态行政组织理论,工业社会的行政组织模式是()
A.融合型B.棱柱型
C.衍射型D.圆柱型
4.最早将一般系统论运用于组织研究的学者是美国的()
A.贝塔朗菲B.塔尔科特·柏森斯
C.卡斯特D.罗森茨韦克
5.当今世界上比较大的国家,其行政组织纵向结构一般的层级是()
A.二级B.三级
C.四级D.五级
6.以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各个行政部门所隶属领导的不同为标准分类,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
A.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B.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
C.层级制与职能制D.完整制与分离制
7.政策研究室是()
A.业务机关B.决策机关
C.执行机关D.辅助机关
8.在经济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中,直接决定着行政组织的性质和变化的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状况B.人口状况
C.基本的生产关系D.经济体制
9.出于“有善有恶,亦善亦恶”的人性假设,在行政组织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就强调外在强制与内在激发诸方法的灵活运用,这一管理方法在西方称之为()
A.X理论B.Y理论
C.Z理论D.超Y理论
10.日本完全确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是在()
A.1950年B.1955年
C.1960年D.1965年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构成行政组织的物质方面的要素包括()
A.职责B.人员C.经费
D.物资设备E.人际关系
2.古希腊、古罗马行政组织思想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是()
A.柏拉图B.梭伦C.亚里士多德
D.渥大维E.斯巴达
3.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种类有()
A.按业务性质分工B.按管理程序分工C.按管理职能分工
D.按管理对象分工E.按地区分工
4.行政组织的界线具有()
A.开放性B.封闭性C.循环性
D.可渗透性E.绝对性
5.“三E”管理理念包括()
A.效率B.成果C.效果
D.结果E.效益
四、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判断正确得1分,说明正确得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2分)
1.唐、宋、元、明、清各朝都沿袭了六部二十四司的机构设置。()
2.管理层次越多则管理幅度也越大。()
3.在行政管理中应排除掉一切感情。()
4.在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中,一般行政人员的关系是决定一个行政组织是否有内聚力的关键。()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行政组织功能
2.彼得原理
3.利益共享原则
4.规制型管理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分权制的优缺点。
2.简述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
3.简述古希腊雅典的行政组织的特点。
4.简述统率机关的职责。
七、论述题(第1小题9分,第2小题12分,共21分)
1.中国行政组织如何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
2.联系实际阐述行政组织编制设计的依据。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319
1.社会性
2.目标
3.部
4.系统理论
5.分工
6.礼
7.组织结构
8.首长制
9.综合性管理机关
10.世袭
11.国体
12.物质条件
13.为人民服务
14.经济
15.参谋权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2.C3.C4.B5.C6.D7.D8.C9.C10.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CD2.AC3.ABDE4.AD5.ACE
四、判断说明题(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2分)
1.答:错。
说明:六部二十四司是宋、元、明、清沿袭的机构设置,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
2.答:错。
说明: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是反比例关系。因此,管理层次越多则管理幅度就越小。
3.答:错。
说明: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行政管理学者发现,在组织管理中适当地运用一定的情感因素,不仅可以满足组织成员本身的需要,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4.答:错。
说明:在行政组织内部人际关系中,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一个行政组织是否有内聚力的关键。
1.行政组织功能是指国家行政管理主体的各种行政组织,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它反映着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与行为方向,是国家本质的具体表现。
2.美国管理组织学家彼得与记者霍尔在1969年合作出版了《彼得原理》,认为:“在实行梯层等级组织中,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层级。”这一观点便成了组织理论中的彼得原理。
4.答:规制型管理是一种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行政组织成员的行为,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
1.答:①分权制的优点:第一,地方政府能够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处理本地事务。第二,分权分工,可防止上级专断与个人独裁。第三,分级治事,符合民主原则,可发挥下级人员的主动性,激发其责任心,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
②分权制的缺点:第一,地方分权过度,易形成地方本位主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第二,分权过度,必导致全国各地经济的畸形发展,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第三,地方权限过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统一的政策、法律难以得到有效贯彻。
①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的反思和批判。
②主张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强调公共行政组织的变革。
③提出公共行政组织存在着分配、整合、边际交换和社会感情等四种基本动作过程。
3.答:雅典是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政体的典型。主要特点有:
(1)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
(2)是强调依法行政。
(3)是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
(4)是行政职能简单。
4.答:统率机关的职责有:
①计划决策
②组织指挥
③选人用人
④编制财务预算
⑤负有相应的行政责任。
1.答:促进国际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本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活动效能,为本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和平环境。
为此必须:①培养行政组织成员的国际意识,这是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前提。②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全方位交流。
2.答:行政组织编制设计分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
编制总体设计的依据,实际上是编制设计基本原则的具体化。主要包括:①职能种类②人口数量。③地域面积及地势地貌。④经济发展因素。⑤行政区划。
行政组织编制单元设计依据是指一级行政组织的宏观编制总体设计确定后,具体设计一级行政组织的各个部门机构和部门机构内部的编制。
部门设计的依据是:①要根据各地实际业务需要设置机构。②要将业务的种类与工作量大小相结合。③上下级业务对口,但机构不一定对口。④根据机关的不同性质核定编制。
机构内部编制设计的依据:①以最少的职位完成最大的工作量。②尽量将业务相同的工作任务交给一个具体单位或个人去完成。③员额的结构要合理。
全专业电子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上千+科次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五千+科次在线题库
全真呈现历年考试试题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