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口诀,2020年二级人力资源考试高频考点24条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理论考试题型都为选择题,在复习的时候,概念题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熟悉关键点,可以选出正确答案即可。为了减轻考生们的记忆难度,提高复习效率,233网校特为考生们整理编写了记忆口诀篇。一句短短的口诀,便可记住考试的关键点。希望它可以帮到每一个正在努力备考的你!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记忆口诀重新编排,使它更适合自己。

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

一、组织理论的发展

①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

②近代组织理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

③现代组织理论:是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

【记忆口诀】:组织理论有大小,古典行政刚性强,近代行为强调人,现代权变重内外。

二、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

①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机构和规章等内容。

②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占主导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

【记忆口诀】:组织设计静动态,静动结合静为主。

三、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任务与目标原则(根本目的,最基本原则)、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有效管理幅度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记忆口诀】:组织设计五原则,任务目标为基本,专业分工和协作,幅度层次成反比,稳定弹性适应性,集权分权相结合。

四、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经历了由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发展的演变过程,60年代以后出现了超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组织、模拟分权组织、流程型组织、网络型组织。

【记忆口诀】:组织结构模式多,传统直线为基础,职能事业是趋势,新型组织六模块,一超二矩三多维,四模五流六网络。

五、组织的管理层次设计步骤和方法

①按照企业的纵向职能分工,确定企业的管理层次;②有效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③选择具体的管理层次;④对个别管理层次做出调整。

六、部门横向划分的方法

1.从企业总体结构来看,部门结构的横向设计方法可以分为: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业务流程法。

2.按照不同对象和标志,部门结构的横向设计方法有:按人数划分法、按时序划分法、按产品划分法、按地区划分法、按职能划分法、按顾客划分法。

【记忆口诀】:部门设计纵横向,纵向幅度和层次,横向划分有两种,企业结构上下分,业务流程看顾客,不同对象六分法。

七、企业各个管理和业务部门的组合方式

①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部门组合方式;②以成果为中心的部门组合方式;③以关系为中心的部门组合方式。

【记忆口诀】:部门组合有三种,任务为主稳定性,成果为主适应性,关系为主灵活性。

八、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

拟定目标阶段、规划阶段、互动阶段、控制阶段

【记忆口诀】:整合过程有四步,先拟目标再规划,互动之后要控制。

九、工作岗位设计原则

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泛指各种类型人力资源规划,而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特指企业人员规划,从时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区分为中长期计划以及按照年度编制的短期计划,一般来说,五年以上的计划可以称之为规划。

【记忆口诀】:广义为各种规划,狭义为企业人员,中长计划与短期,五年以上为规划。

二、狭义和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

狭义:人员配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晋升计划;广义: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其他人力资源计划。

【记忆口诀】:狭义按年有三种,配备补充和晋升,广义按年有七种,培训薪酬与职涯,还有其他如援助,剩下与狭义相同。

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

①外部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科技环境、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

②内部环境:企业的行业特征、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记忆口诀】:规划环境内外部,外有经济和人口,还有科技与文化,内有特征与战略,还有文化与管理。

四、企业各类人员计划的编制

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需求计划、人员供给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人力资源费用计划、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

【记忆口诀】:七种计划对企业,配置计划和需求,供给培训和费用,政调保发评对策。

第三节: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因素

顾客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生产需求(或者企业总产值)、劳动力成本趋势(工资状况)、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追加培训的需求、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员工的出勤率、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影响、工作小时的变化、退休年龄的变化、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记忆口诀】:人力生产与市场,在岗退休与福利,政府政策影响多。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定量方法

①定性:经验预测法、描述法和德尔菲法;

②定量:转换比率法、人员比率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经济计量模型法、灰色预测模型法、生产模型法、马尔可夫分析法、定员定额分析法、计算机模拟法。

【记忆口诀】:定性预测有三种,德尔经验描述法,定量预测有十种,比率回归马尔可,定员定额计算机,生产计量两模块,灰色预测加外推,还有转换比率法。

第四节: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求平衡

一、内部供给预测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必须考虑下述因素:企业内部人员的自然流失(伤残、退休、死亡等)、内部流动(晋升、降职、平调等)、跳槽(辞职、解聘等)

二、影响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地域性因素、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

【记忆口诀】:内部供给三因素,自然流失与跳槽,内部流动升降职,外部供给五因素,地域人口与市场,就业意识和偏好。

三、企业人员供给预测的步骤

①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盘点,了解企业员工队伍的现状;

②分析企业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历年员工调整证据,统计出员工调整的比例;

③向各部门的主管人员了解将来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状况;

④将上述的饿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得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的预测;

⑤分析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各种因素(主要是地域性因素和全国性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⑥将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进行汇总,得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记忆口诀】:供给预测六步骤,盘点现状统比例,了解状况汇数据,分析因素得预测。

四、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

①人力资源信息库:人力资源信息库是计算机运用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建立的、记录企业每个员工技能和表现的功能模拟信息库。

②管理人员接替模型: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各类管理人员的变动情况,便于企业进行分析,做好相应工作。

③马尔可夫模型:马尔可夫模型是分析组织人员流动的典型矩阵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发现组织人事变动的规律,推测组织在未来的人员供给情况。

【记忆口诀】:内部预测三方法,人力资源信息库,管理人员接替模,马尔可夫很重要。

五、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完全平衡这种情况极少见,甚至不可能,即使是供求总量上达到平衡,也会在层次、结构上发生不平衡。

【记忆口诀】:供需平衡极少见,供不应求调内部,技术人员要培训,内部晋升外招聘,延长工时加报酬,提高效率增设备,临时用工加返聘,调动员工积极性。供大于求要辞退,合并机构提前退,提高轮训自谋业,减少工时降工资,任务分解求平衡。

第五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一、制度化管理的特征

①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②按照机构、各层次不同岗位权力大小,确定期在企业中的地位;③以文字形式规定岗位特性以及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等要求;④实行制度管理的企业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⑤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有三个特点,因事设人、管理者均拥有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管理人员所拥有的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

【记忆口诀】:制度管理六特征,明确责任和地位,规定素质重服从,管理人员三特点,管理中心忠企业。

二、制度规范的类型

全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业务规范、行为规范。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②从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出发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③应当借鉴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④必须与国家劳动人事法律、法规的大框架内进行;⑤必须与企业集体合同保持协调一致;⑥必须重视管理制度信息的采集、沟通与处理。

【记忆口诀】:制度规划六原则,员工企业同利益,内外环境为依据,学习借鉴要创新,法律法规要遵守,集体合同要一致,重视信息与沟通。

四、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

【记忆口诀】:制度制定无要求,企业情况先考虑,实际需求要满足,符合法律和道德,注重系统和配套,保持合理和先进。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233网校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THE END
1.高级工商管理实务学习笔记:第一章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管理幅度:指一名管理人员直接有效的指挥下属人员的数量。 管理层次:指企业职责内部纵向管理系统所划分的等级数。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在企业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越宽,则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窄,则管理层次越多。 目前企业的趋势是,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使组织扁平化,以提高信息沟通和决策与执行...https://www.jianshu.com/p/fa4f012038a4
1.管理层次是如何划分的管理层次是指组织中不同层级的管理职位和职能。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层次的划分是为了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决策层级的分工。下面将详细介绍管理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最高层级是顶级管理层,通常由董事会或高级管理人员组成。他们负责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并决策重大事项。顶级管理层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能够预见和...https://www.dugusoft.com/zixun/zixun35052.html
2.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15.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D) 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B.法律的规定 C.组织规模 D.管理宽度的限制 16.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D ) A.管理培训 B.管理实践 C.劳动竞赛 D.心理革命 17.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52064.html
3.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参考15.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D) 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B.法律的规定 C.组织规模 D.管理宽度的限制 16.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D ) A.管理培训 B.管理实践 C.劳动竞赛 D.心理革命 17.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https://mip.ruiwen.com/shiti/1025161.html
4.标准答案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标签:习题答案 管理学基础 题目: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 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B.法律的规定 C.组织规模 D.管理宽度的限制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八字精批2024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姓名 性别 男女 生日 ...https://m.rwtext.com/27886.html
5.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整理「建议收藏」腾讯云开发者社区4、协议与划分层次的好处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2)灵活性好 3)结构上可分割开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 5、接口、协议和服务 接口:下层向上层提供的原语操作 协议:同一层之间,通信双方进行信息交换必须遵守的规则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63158
6.2024年高职升本科专业课考试《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三)管理幅度原则 (四)权责一致原则 (五)统一指挥原则 (六)精简高效原则 四、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横向和纵向 横向的分工 纵向的分工 (二)管理层次划分 1、管理幅度的确定(管理幅度的含义) 2、管理层次的划分 (三)部门划分 https://zhujiang.tjufe.edu.cn/zsxjgl/2023/1127/c796a24465/page.htm
7.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关系两者的内容区别一级建造师其编制内容通常包括该工程概况、施工中的难点及重点分析、施工方法的选用比较、具体的施工方法和质量、安全控制以及成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文件层次的划分 分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层次。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工程的战略部署,是宏观的部署,具有指导性;方案是每个分项工程战役计划,需要考虑细致、全面有针对性。https://www.educity.cn/jianzaoshi1/1794790.html
8.初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知识要点:组织职能2.组织工作:为实现既定目标,将有关的各项业务活动加以分类组合,并根据有效跨度原则,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部门,规定这些层次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将执行和监督各类活动所必需的职责、职权赋予各层次、各部门主管人员的活动。 组织工作的核心是建立有效分工、协作的关系结构。 https://www.yjbys.com/edu/chujijingjishi/4645.html
9.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图企业信息系统层次划分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图 企业信息系统层次划分 我国钢管制造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发展至今,钢管总体产能已经严重过剩,钢管行业整体将进入后装备时代,从投资、技术装备和产能的竞争转化为产品品种、质量和制造成本的竞争。 在这样一轮残酷的竞争中,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https://blog.51cto.com/u_16213706/7898738
10.2019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章节讲义第二章管理层次:是指组织中从最高主管到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不同管理层级。 管理层次的多少,受到组织的任务量与组织规模大小的影响。 规模较大和任务量较重的组织,其层次可以设定得多一些;规模较小的组织,可采用少层次的结构。 (三)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9-3/15520138703831.html
11.管理品牌资产企业战略这就是完整的CBBE模型,它提出了从消费者出发去审视品牌资产的大前提和独特视角,强调了品牌资产存在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和反应之中,对于品牌如何在消费者心理层面起作用进行了完整表述。 其结构是相当严密的,它不仅仅告诉了我们一个品牌由哪些要素所构成,还划分了不同构成要素的逻辑层次;不仅划分品牌要素的层次,还提...https://www.ceconline.com/strategy/ma/88001172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