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根据《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佛山市顺德区供水专项规划修编(2015-2020)》等地方规划,顺德区将通过开放合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该等规划的制定及逐步落实,为公司业务的巩固及进一步扩张提供有力保障。
从2014年至2019年,顺德区常住人口数量从2014年的251.00万人增长至2019年的278.32万人,复合增长率为2.09%,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我国的能源结构看,一次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中的生物质能源。
根据顺德区城管执法局统计,顺德区生活垃圾日均收集量(以每年365日计算)从2014年的3,329.35吨/日增长至2019年的4,267.53吨/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9%,呈持续增长态势,2020年1-7月,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顺德区生活垃圾收集量有所下降,但仍然达到平均3,642.24吨/日,均已经超过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的设计产能,可持续满足项目经营需求。目前,顺德区超出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能力的生活垃圾,则主要运往高明垃圾填埋厂进行填埋处理。
(2)运营管理优势
(3)综合服务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自来水制售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以及环境检测服务等领域,并致力于发展成为城市综合环境服务商。目前,尽管公司经营范围集中于顺德区,且部分业务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已初步具备综合服务能力。未来,随着该等业务的不断成长,公司综合服务优势将更为凸显,并为公司跨区域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营风险
(一)供水价格调整受限的风险
(二)可能无法持续取得特许经营权的风险
公司自来水制售业务及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均属于公用事业范畴,须基于依法取得的特许经营权开展日常经营。根据公司与顺德区环运局签订的《佛山市顺德区城市供水特许经营协议》,公司享有对顺德区全境的供水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且经营期限届满后,公司可报请顺德区人民政府延长特许经营期限,在同等条件下,顺德区人民政府优先授予公司特许经营权;根据公司与顺德区环运局签订的《顺德区生活垃圾焚烧及生活污水厂污泥处理特许经营合同》,公司享有顺德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特许经营期限届满终止或者提前终止,在同等条件下,公司有权优先获得本项目的特许经营权。
尽管该等规定为公司经营的稳定性提供一定保障,但是,若上述特许经营协议届满时,公司因自身未能满足续签条件或由于政策变化等无法预测因素而导致其未能持续取得特许经营权,届时将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三)部分房地产存在权属瑕疵的风险
(四)市场集中的风险
公司的自来水制售业务和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均在特许经营范围内开展,业务集中于佛山市顺德区,较强的地域性对公司未来发展存在一定制约。
根据2018年、2019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顺德区近年来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区GDP从2014年2,419.7亿元,增长至2019年3,523.2亿元,平均增长率达7.77%,增速高于全国及广东省水平。受益于顺德区扎实的经济基础及活跃的市场环境,当地工业规模及常住人口数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对供水及垃圾处理等城市公用事业的服务能力亦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从而为公司自来水制售及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奠定良好发展基础。然而,若顺德区出现国民经济增速放缓或常住人口数量下降,将对公司业务规模及持续经营能力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
(五)电力供应的风险
(六)水质控制的风险
(七)生活垃圾供应量及热值不稳定的风险
(八)龙江水厂、乐从水厂取水口迁移的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一)供水行业监管体制及政策变化的风险
目前,我国供水行业由于公用事业属性较强,仍存在供水价格调整受限等行政管制,受行业监管体制及政策的影响较大。参考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我国供水行业将不断扩大开放程度,目前市场投资主体已由单一政府主导逐步扩展为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市场化发展趋势亦在不断加强。未来,行业监管体制及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二)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变动的风险
(三)行业标准变化的风险
公司日常经营中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行业标准。上述标准执行以来,对供水行业整体水质的提升以及居民用水安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用水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未来,在上述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供水行业标准可能亦将逐步提高,从而导致公司等供水企业须通过更新供水设施、改善供水环境等方式全面提升供水水质,进而将抬高供水业务成本,并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四)环境保护政策的风险
公司所从事的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涉及垃圾的接收、焚烧等环节,受到环保部门的严格监督和管理。未来,若国家有关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公司须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从而对该项目盈利能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变化的风险
若未来国家对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发生变化,将对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六)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享受多项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依据《关于继续实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9号)、《关于继续实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67号),公司及子公司水业控股向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取得的自来水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依据《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财税[2015]78号),顺控环投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其发电收入的增值税按100%即征即退,其垃圾处理收入和污泥处理收入的增值税按70%即征即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顺控环投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税收优惠政策体现国家对公用事业、环保领域的大力支持,也对公司日常经营及业务扩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若该等政策未来发生变化,则对公司及子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三、财务风险
(一)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32%、14.90%、16.13%、5.95%,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20元、0.32元、0.41元、0.17元。本次公司拟公开发行6,200.00万股,预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较2020年6月末增加11.16%。鉴于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一定的建设周期,短期内尚无法投产及产生经济效益,公司将面临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
(二)利率水平波动的风险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合计85,200.00万元,占公司期末负债总额比例为48.87%,有息负债金额较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11%、59.80%、53.96%、46.04%,流动比率分别为0.64、0.93、0.97、0.75,速动比率分别为0.61、0.91、0.94、0.71。尽管公司总体资产负债率适中,且2018年末、2019年末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偿债指标有所优化,但由于公司目前有息负债均为银行借款,受基准利率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未来若我国宏观调控方向、货币政策发生变化,致使基准利率水平持续上调,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负面影响。
(三)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四)其他应收款回款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面原值分别为4,945.10万元、3,764.57万元、3,299.78万元、3,329.67万元,主要为应收管道迁改补偿款。其中,2019年末、2020年6月末,公司应收管道迁改补偿款分别为3,175.69万元、3,227.66万元,分别较上一年末增长729.87万元、51.97万元,且部分应收款项账龄较长。尽管公司管道迁改补偿款提供方主要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开展公共市政业务的国有企业,该等主体信用状况良好,并且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已针对其他应收管道迁改补偿款计提坏账准备1,707.92万元,计提比例达52.92%。但是,如果上述应收款项出现无法收回的情况,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控股股东控制的风险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本公司控股股东顺控集团直接持有公司87.88%股份,本次发行后,顺控集团持股比例仍超过50%,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可对公司董事人选、经营决策等重大事项施加较大影响。尽管为保障中小股东利益,本公司已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制定和完善了《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公司控股股东亦存在利用其控股地位,促使本公司作出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决定,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控制的风险。
五、募集资金投资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部围绕公司自来水制售业务实施,该等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增强公司供水能力、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管理效率,具体包括顺德右滩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右滩水厂DN1600给水管道工程、乐从至北滘DN800给水管道连通工程、北滘出厂(三乐路至环镇西路)DN1200给水管道工程、陈村三龙湾DN600给水管道(含加压泵站)工程、陈村碧桂园DN600给水管道工程和顺控发展信息化建设项目。
尽管公司基于顺德区经济发展形势及规划、当地供水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自身在供水行业的积累和项目建设经验,对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但鉴于该等项目受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监管部门的审核、地方经济的发展等复杂因素影响,其建设周期及运营效益可能与原预期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