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控制改进方法(精选5篇)

预算控制是企业通过预算的形式来规范各级管理者的经济目标和经济行为的过程,调整与修正管理行为与目标偏差,保证各级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控制具有狭义和广交之分。狭义的预算控制是指利用预算对经营活动过程进行控制,也就是事中控制。广义的预算控制是将整个预算系统作为一个控制系统,通过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环节来实施预算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控制系统。上市公司的预算控制是建立在广义预算控制的概念之上,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二、上市公司预算控制的特点

与一般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首先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规范运作;其次要切实履行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信息批露义务,确保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地批露可能对股票交易产生影响的重要信息;再次,还必须按照《公司法》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共同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保障股东的利益。正因为对上市公司有如此规范要求,所以在预算控制方面的特点主要有:

1.全面预算控制的理念是被认同的,认为预算对实现战略目标、合理配置资源、控制成本费用,调整经营策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大部分上市公司是采用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即母子公司,一般先由子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分月编制预算,集团公司汇总后,形成总预算。采用由下而上的方式。

3.由财务部编写财务分析,分析预算完成情况。

4.一般按财务指标对子公司或个人进行考核。

三、上市公司预算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是在执行预算控制,但在部分上市公司预算控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主要有:

1.组织结构不完善

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或设置了管理机构但未履行其职责,还是由财务部负责预算控制的全过程。虽然财务部对公司的预算制定情况比较熟悉,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也很了解,是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但靠财务部来推动预算管理,对处理好各部门、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不利的,同时预算的权威性也被降低了。

2.预算目标不合理

3.预算分析不深入

4.预算考核指标不全面

预算考核指标多以财务指标为主,如市场占有率、老客户挽留率、新客户获得率、客户满意度、员工能力的培养、团队的管理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的考核常被忽略。

四、改善上市公司预算管理的对策

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就必须在预算编制环节、执行环节、考核环节加强控制措施。

1.预算编制环节的控制措施

(1)要完善组织结构,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应在董事会下设立预算委员会,负责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对董事会负责。一般应由公司的管理层人员组成,其职责是审议、确定公司预算政策及程序;制订公司战略规划;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评价有关预算与执行的业绩报告,并根据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提出考核和奖惩意见。预算委员会可以下设预算管理工作小组,做为日常管理机构,由主管财务总裁及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子公司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按经审批的公司战略规划,组织审核、评议、上报、下达子公司年度预算目标;对子公司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查;监督、控制、反映、考评总部职能部门和子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总结分析预算编制、执行情况,接受预算委员会对预算实施过程的考评和监督,解决或协助预算委员会处理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2)战略先行才能制定出合理的预算目标。预算目标是公司战略意图的体现,所以首先要制订战略规划。应由集团公司组织内外研究力量,对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确定长期发展方向,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战略规划。各子公司依据集团公司战略规划制定年度预算目标,制定预算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因素,还要考虑与资源占用相配比,充分挖掘资产的盈利能力。集团公司审核子公司预算目标后,再汇总调整确定集团整体预算目标并下达预算指令,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程序,编制年度全面预算。

2.预算执行环节的控制措施

3.预算考核环节的控制措施

五、结语

总之,全面预算控制是通过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考核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全员”、“全额”、“全程”特征的控制活动。上市公司在实施全面预算控制过程中,应首先针对自身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同时还要不断吸收管理学中新的控制理念和控制方法,如用平衡计分卡实现战略和年度预算的对接,利用ERP系统对预算执行、分析、调整的动态管理,借鉴经济增加值(EVA)的业绩评价方法来完善预算的考评制度等。只有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才能增进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

[2]孙晋步:浅析全面预算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J].中国总会计师.2012(04):82-83.

[3]王颖:浅谈企业预算控制工作[J].大科技.2012(15):313.

「关键词预算控制模式预算紧控制预算松控制超越预算控制模式

一、预算控制模式的概念预算作为一种控制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预算松控制(loosebudgetarycontrol)是近年来国外企业逐渐兴起的一种预算控制模式,其典型代表就是在欧洲一些大公司实施的“超越预算(beyondbudgeting)”模式。所谓“超越预算”。确切地说应该是超越预算紧控制,在该模式中预算主要用作沟通和计划的工具,每年管理人员会照样编制、复查、修订、批准预算,每年或每季会将实际业绩与预算比较,分析和解释差异,但是预算并不被视为是对预算执行者约束和评价的标准。随着经营环境和预测前提条件的改变,初始的预测和预算可以修改,预算目标没有达到并不意味着业绩不佳。预算松控制源于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其主要控制对象由紧控制中的内部组织单位和人员转向组织外部的环境变量。

二、预算紧控制模式的弊端

预算紧控制意味着管理人员甚至包括一般员工的工资、奖金、可利用资源以及职业前景等高度依赖其完成预算的能力,如果没有完成预算,不仅会失去奖金,严重的甚至会失去工作。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管理者为了保护自己会寻求一些降低风险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往往会引起功能失灵问题。另外,预算紧控制还意味着预算被用来同时满足两方面的需求:财务预测与计划,目标管理。齐默尔曼对此问题有专门论述,他认为企业预算的上述两种职能会相互抵消。因此,预算紧控制可能会带来组织两方面的矛盾或失调,一是预算系统本身的目标失调,二是组织内部责任单位的职能失调。

(一)预算系统内的目标失调

(二)预算责任单位及个人的职能失调

詹森教授认为,预算紧控制即以预算为基础进行评价并实施奖惩,实际上是“付钱让员工说谎”,会使报酬计划的激励作用失效,同时很多人认为以固定的预算目标为依据进行业绩评价,会给组织行为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预算制定中发生更多的讨价还价,下级希望留下更多的预算余宽,同时增加责任单位更多的短期行为。

管理者为了实现预算目标而作出种种非理性的短期行为会直接影响公司价值。如某公司的管理者为了实现本年预算目标曾在9月份宣布将于来年的1月份将产品价格提高10%,虽然产品价格需要调整,但1月份并不是最佳时机,但是为了刺激公司顾客为避免价格上涨带来损失从而提前定货,管理者已无暇顾忌其行为的战略影响。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得以目标实现为基础的奖励所致。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不尽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和报酬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失去其行为激励的初衷。

三、组织创新对预算紧控制模式的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预算紧控制模式对预算系统以及组织行为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削弱了预算紧控制对组织的效用,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的柔性化趋势

(二)组织关键竞争因素的变化

(三)组织内部控制重点的转移

(四)非正规控制作用的增强

四、国外企业“超越预算”的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

鉴于预算控制与环境变化的不适应以及预算紧控制自身的弊端,一些国外的大公司如svenskahandelsbanken、ikea、skf、borealis、fokusbank等都已经以不同的方式放弃了预算管理模式,在实施或尝试着“超越预算控制”的管理控制方法。他们认为传统预算管理不仅不能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妨碍组织的变化与创新,甚至对组织经营有危害作用。他们主张只将预算的作用、内容和范围局限在了对现金流量的预测和计划上,而传统预算的控制与激励作用则由其他的绩效管理制度来替代。

bbrt研究项目通过跟踪调查发现,超越预算模式为企业事业来卓越业绩,如svenskahandelsbanken银行在二十多年前就放弃了传统的预算控制,从那以后,他们成为全欧持续赢利最高的银行,并保持最低的成本——收益比率,同时也成为瑞典国内顾客满意度最高的银行。又如volv0汽车公司在经历了1990——1992年的亏损和1993年的微利之后,进行了管理和控制方式的创新,放弃了传统预算机制,如今其规模在世界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十六,而其盈利能力(资产利润和销售利润率)却排名第二,仅次于福特汽车公司。

超越预算模式代表着组织管理控制的发展趋势,能够为组织带来更多的造就性和增值性。但是就目前而言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运用这一模式,超越预算模式意味着放弃传统的业绩管理框架,意味着对诸多管理控制方法的有效整合,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转化或整合成本,因此在决定是否运用这一先进管理控制模式时,需考虑两大影响因素:第一,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组织目前预算程序的运行状况,低效和耗时的预算生成程序是采用超越预算的最大障碍,因为超越预算模式的核心部分是频繁的滚动预测,通常由过去的预算计划程序来实施,因此,预算编制过程低效则不能为超越预算提供一个良好基础;第二个影响因素则是组织的经营特征,一般来讲超越预算模式适合于经营环境变化快,产品经营范围广阔或增长迅速,同时无形资产对经营极为重要的企业,如高科技产业,而经营的可预测性较强,经营产品范围相对稳定的企业运用改进后的预算控制模式更好。最重要的是不能毫不改变,固守传统预算控制模式。

国外一些企业实施的“超越预算”模式对我国预算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都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都普遍强调预算紧控制,认为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风格正在由粗放转向集约、由“人治”转向“法治”,建立规则是头等大事,因而在预算管理中强调紧控制,增强其约束与激励作用是一个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预算控制给予企业带来较高的边际效益容易使人们忽略预算紧控制对组织可能的负面影响,上述分析和“超越预算”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了预算紧控制模式,并根据组织特性权变选择预算控制模式。

参考文献

1.罗伯特n.安东尼、维杰伊。戈文达拉扬。1999.管理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1.

2.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邱寒等译。2000.决策与控制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91.

3.paulm.hyaly&jamesm.wahlen,王学军、译,曲晓辉校。2001.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期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会计研究,11.

4.保罗。s.麦耶斯主编,蒋慧工等译。1998.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珠海出版社,96.

5.a.hopwood.1972.anempiricalstudyoftheroleofaccountingdatainperformanceevaluation.journalofaccountignresearch,10:82-156.

6.wima.vanderstede.2000.therelationshipbetweentwoconsequencesofbudgetarycontrols:budgetaryslackcreationandmanagerialshot-termorientation.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25:609-622.

7.alisonkennedy&daviddugdale.1999.gettingthemostformbudgeting.managementaccounting,february.

8.janetkersnar.1999.re-inventingthebudget.asiacfo,july-august.

9.michaelc.jensen.payingpeopletolie:thetruthaboutthebudgetingprocess.hbsworkingpaper,01:172.

10.dentonb.walkerericn.johnson.1999.theeffectsofabudget-basedincentivecompensationschemeonthebudgetingbehaviorofmanagersandsubordinates.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11.

11.janetkersnar.1999.timetobinthebudget.cfoeurope,may.

12.jeremyhope&robinfraser.1997.beyondbudgeting:breakingthroughthebarriertothethirdwave.managementaccounting,december.

13.o.arwidi&l.a.samuelson.1993.budgetarycontrolinsweden.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4:93-107.

14.johnfanning.2000.budgeting:evolutionorrevolution.acountancy,october.

关键词:模糊数学评价;预算控制模式;评价体系

引言

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中,企业不但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竞争手段,先进的管理同样可以使的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企业的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企业的预算控制模式更体现出企业的合理性与前沿性。企业依据战略导向和财务导向进行财务预算,不同企业不同时期所采取的财务预算控制模式有所不同。我国企业当前采用的预算模式主要分为:集权预算模式、分权预算模式、折中预算模式(混合预算模式),三种财务预算控制模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在以往研究中,虽然学者提出了预算控制模式的优劣,但是对于量化的评价研究却很少。本文依据前沿的研究选取指标,通过模糊数学方法构建对预算控制模式的数学评价,从而把三种预算控制模式的评价以量化表示。

一、财务预算控制模式评价指标

预算控制的模式反映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财务控制和决策权的控制。母公司通过财务控制实现对子公司的控制,并给予子公司一定的活动范围。这样通过财务预算实现集团的协调,实现集团利益。集权控制模式是母公司对各个子公司的财务进行严格控制统一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母公司。分权控制模式是母公司给予子公司权利,母公司只进行监督和审核。折中式控制模式是母公司与子公司同时参与财务预算和决策,形成上下信息的互动沟通。

本文将从五方面对财务预算控制的三种模式建立评价体系,分别对集权、分权、折中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的指标(如表1所示)。

二、指标的权重确定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两两之间相互比较,通过判断矩阵进行计算指说娜ㄖ怠2愦畏治龇ㄌ氐闶撬悸芳虻ァ⒉愦畏置鳌⑹褂梅段Ч愕龋算法的核心是权重的计算,特别适用于多方案问题、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是将问题转化成定量研究的数学方法。

(一)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比较两者的相对重要性来构造判断矩阵。例如,取两个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用aij表示,那么所有的因素进行比较之后可以得到判断矩阵A。其表示如下:

aij两者比较的重要性用量化值描述,用1―9数字进行描述,数字代表的含义如下:

由以上方法对五方面的指标是否有利于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否发挥子公司的潜在活力、是否有利于母子公司之间的协调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如下:

(二)权向量和最大特征计算

首先,将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进行列向量归一化;其次,按行求和再次进行归一化,可得到权向量。根据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关系可以求解特征值,实现方法如下:

即求得一级指标的权向量为:

w=(0.1960.0970.1920.1190.395)

(三)一致性检验

求得矩阵R1的最大特征值λmax,其计算方法如式所示:

计算一致性指标CI,其计算方法如式所示:

式中,n代表指标的个数,所以对判断矩阵来说n=5,计算一致性比率CR,其计算方法如式所示:

其中,RI代表RandomConsistencyIndex值(如表3所示)。

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性不可接受。当CR

0.076

(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三、控制模式的模糊评价

(一)模糊数学

模糊数学概念是1965年查德(L.A.Zadeh)教授提出的,模糊数学对应的是精确数学,它通过非精确的计算找出隐私之间的模糊关系。模糊综合评价应用模糊理论,通过确立指标度评语的隶属度,确定评价结果的一种方法。

1.建立评价对象的因素论域U,U=(u1,u2,…,un)。

2.确定论域中因素的定性评价语的等级V,V=(v1,v2,…,vn)。

从专家角度将评语设定为非常有利、比较有利、有利、一般、不利,分别指某种财务预算控制模式对指标的影响,为便于计算,评语分别对应10分、8分、6分、4分、2分五个等级。

3.通过因素对应评语论域的隶属度rij,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其中:

将三个准则下的指标隶属度构成三个隶属函数矩阵,矩阵形式:

其中,rij表示指标对于评语等级论语中的隶属度。

(二)建立模糊矩阵

对指标进行专家评分后整理得到三个模糊矩阵分别(如表6至表8所示)。

(三)评价结果

通过以上办法计算可以得到向量w。将w和R利用合成算子M(,?茌)合成得到综合评价的最终计算结果,向量表示为

[1]李玲.关于企业财务预算控制模式的探讨[J].时代经贸,2008,(6).

[2]向敏.关于我国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的思考[J].学术交流,2012,(12).

[3]徐国兵.基于公司财务目标的财务预算控制模式建构[J].财经界:学术版,2011,(8).

[4]任纪霞.基于控制论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4,(5).

[5]曾伟.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27).

[6]梁非坤.企业财务预算控制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7]邹斐.浅析企业财务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丛,2011,(6).

[8]张桂南.浅析现行财务预算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与改进方向[J].现代经济,2008,(5).

一、财务预算的内涵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是由企业的高层以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经营决策和经营的目标规划财务数据以及责任约束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模型和公式,结合市场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围绕着利润最大化目标制定的预算。

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经济活动是现代企业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并且建立在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进而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各项资金的取得和投入、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财务活动制定的计划,是一种确保企业理财目标实现的有效管理机制。一个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回避各种财务活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一致

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预算。各职能部门因职责不同,往往会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按职能部门划分板块管理,各种职能部门管理之间缺乏整合,从而本位而零乱。

(二)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一旦制定了预算,就进入了实施阶段,管理工作的重心就进入了控制过程,即设法使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企业外部的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必然会出现执行情况与预算有偏差,此时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预算指标为企业控制提供了标准,哪些钱是可以花的,哪些钱是不可以花的。

(三)有利于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企业员工加薪晋升的重要指标,在绩效考核指标的拟定过程中,首先应将企位的战略目标层层传递和分解,使企业中每个职位被赋与战略责任,每个员工承担各自的岗位职责。绩效管理是战略目标实施的有效工具,绩效管理指标应围绕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而不应与战略目标的实施脱节。而企业预算正是企业战略目标的量化指标,以此做为企业绩效考核的指标可以充分达到绩效考核导向性的作用,而且预算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本身具有可考核性,因而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而将绩效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此时企业的工作业绩是与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比较,此时这个指标就变成了相对数的指标,显然相对数的指数与绝对数指数更能客观地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

(四)有利于量化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奋斗目标

企业预算的制定是企业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最后确定的企业预算是各个职能部门的综合平衡的结果。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企业预算总目标的分解,即企业预算的达成是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预算达成为前提做支持的。预算可以量化各职能部门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可以根据预算安排各自的活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蕴含着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最高权力对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对企业战略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

三、保险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的方式和现状分析

在目前的保险企业中,对于预算的编制和下达项目上,相同的指标是保费收入、应收率、现金流量、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利润指标,差别是由各公司依据自身的资本金、偿付能力、投资回报、自留保费能力及协作等确定的不同指标值。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又存在着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预算执行的级次控制力度不一

有的保险公司实行按管理级次逐级控制两核指标及操作权限,手续费费用分险种比例预算,资金差额管理而不全额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部分控制部分放权,分险种比例控制,不相信下级只相信上级的控制模式;对于下级机构依靠什么手段和措施来实现财务预算或者说经营计划,各家公司差别很大,带来的结果和效果也大相径庭。

(二)预算指标与考核指标不统一

由于我国保险行业与保险公司发展的特殊性,不同的保险公司、相同地区的同级保险公司在预算管理体系与考核指标上都不尽相同。这样导致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不利,同时也使保险公司本身不利于对自己业绩的评估与经营管理的改善。比如有的保险公司是除了考核监控管理这些指标,对于承保政策、险种结构和管理权限、理赔流程管理权限、员工数量和薪酬政策(除高管)、手续费和营业费用均放权很大。此外。重指标结果而不重视控制过程,容易导致预算及相应管理工作失控、产生短期行为,更加严重的是指标的实现容易以与保险法、劳动法、行业监管冲突、以成本责任后延为代价,导致纠偏成本过高且滞后。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统一

部分保险公司不仅对预算的每一项目制定严格的指标,还制定每一指标的控制流程和实施标准,把决策、控制、执行、服务工作相分离,实行严格的预算紧控制。部分保险公司各类费用真实合理性依赖于“自觉”;收入资金和支出资金按差额进行预算控制。这种过度的“预算松控制”,机构多网点多,一个公司内部都呈“百花齐放”的态势,只用完成的指标来评价工作。力度不一的执行模式,导致各地工作积极性与管理的精细化冲突很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保险企业改进财务预算的举措

(一)建立按责任中心进行财务预算控制的全面预算体系

在当前我国保险欠发达、效益不高、保险人的自律性不强、保险市场环境有待规范、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有待于提高的情况下,一些保险公司应当尝试按责任中心进行预算控制,实行分类预算、分类考核、分类管理。

2、行政部门作为资产、办公职场、行政费用责任中心,考核其年度预算,由其在年度预算控制的总资产、总职场面积和费用、总行政费用内,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调配原则,公正公平的动态调整控制,公司控制考核行政部门总预算和政策的合理性;

3、人力资源部门作为职工总薪酬、人数责任中心,考核其年度预算,由其在年度预算控制的薪酬和人数内,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调配原则,公正公平的动态调整控制,公司考核人力资源部门总预算和政策的合理性;

4、下级机构作为预算执行部门,在下达的各类计划和调配原则内达成收入计划、控制支出,可以在计划内进行适度的调控和考核。但跨类别的收入计划和支出计划不能作不利于效益的逆选择。

(二)加强财务预算的差异分析及考核

1、要使预算的目标成为现实,预算的控制是其关键。

预算控制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各个方面,但财务管理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财务在整个预算控制中的主要工作重点是分析预算与实绩的差异因素,不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均找出差异的主要环节,将信息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督促有关部门制定解决办法。通过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找出管理中的强项和弱项,总结经验与教训,加强管理。具体工作是每月按照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分别编制各环节预算与实绩的差异分析表。

差异分析表中不仅包括会计数据,也可能要包括一些非财务数据。比如物流配送环节,不仅要体现物流配送的收入与成本,还要反映空仓率、出货率、安全运行率、车辆单位油耗;工资控制不仅要反映工资总额,还要反映人数、人员结构等。目的是要能反映某个环节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数据。

差异分析表中的项目设计要能区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目的是要反映可控因素对差异造成的影响。造成预算与实绩的差异有许多因素,有些是可控因素,有些是不可控因素。比如采购经理不能影响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变化对采购经理来讲是不可控因素;但采购经理应预测市场价格的走势,并体现在采购预算中,保证采购成本不高于市场平均价,这又是可控因素。因此,差异分析表应该着重分析可控因素对差异造成的影响,目的是要分清责任,改变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片面强调客观原因或片面强调主观原因,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树立“考核与奖惩是预算工作生命线”的观念,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

没有考核,预算工作无法执行,预算管理变得毫无意义。严格考核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以后的工作,也是为了对员工实施公正的奖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奖惩兑现是保障预算目标完成的重要环节,只有奖惩兑现才可保障预算的严肃性,确保管理过程各环节的衔接。

(三)合理定位财务部门在预算控制系统中的地位

公司依据全面计划管理体系,经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评四个阶段将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进行实践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预算编制公司全面预算的编制采用上下结合式的方法,以集团公司战略、年度经营计划为基础和起点,对应公司11个专项计划编制的项目业务预算和资本性收支预算,实现战略、规划、计划、预算的无缝衔接,汇总形成财务预算,经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报上级单位平衡审核,然后报公司董事会批准下达正式预算;各部门据此编制部门、班组、个人等多层次预算执行指标,即公司、部门、班组、员工等全面业绩考核指标,将经营活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纳入预算控制。

预算执行和控制预算执行体系。预算执行体系主要包括:一是日常责任控制,如设立预算台账就是加强预算日常责任控制的重要手段。二是分析报告体系,分析报告体系是依托于预算控制体系,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及比较的信息反馈系统。预算执行的分析报告包括日常统计报表、预算分析表和中期预测表等。

预算的控制体系。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是预算控制的基础,预算控制包括预算监控、预算调整。公司监控体系是全方位、多元的,全方位表现在公司编制的部门、班组和员工岗位多层次的业绩考核指标,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不留任何“盲点、盲区、盲人”。多元表现在公司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内控体系的监控和《预算管理办法》、《成本费用计划管理办法》、《业绩考评管理办法》等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预算调整主要根据公司全面计划的调整,对照流程进行全面预算的调整。

预算考评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考评体系,是建立在公司全员业绩考评体系平台之上,分为公司级、部门级、班组和员工业绩考核指标四部分定量指标体系,辅助工作计划管理为任务的定性指标的考评。形成公司业绩指标占100%权重,部门、班组业绩指标占70%权重,工作任务占30%权重,员工实施业绩指标占80%,工作任务占20%权重的确保值、目标值和创新值的三线考评模式,利用加减分体现部门、班组以及员工在特殊方面具有突出表现作为三线考评体系的补充。结合综合计划管理、预算指标管理、工作计划管理和加减分,按月对执行情况评估,利用统计系统、任务系统等对实际完成与计划数、预算数和任务之间的雷达定位,找出形成的原因,写明拟采取改进的措施,并与各层次绩效、职位进行挂钩。通过以上手段,全员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制定下期预算目标、提高未来预算控制效果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THE END
1.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3 制度规划 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 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 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等。 5 费用规划 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http://www.chinahrd.net/blog/264/1011645/263502.html
2.邓大才:通向权利的阶梯——产权过程与国家治理这三种选择会形成不同性质的国家,也会形成不同的国家治理形态。如果是“先-后”启动,两个过程启动的时间间隔也会成为影响国家治理的重要因素,间隔时间越长,启动难度就越大。 4.产权“纵横清晰度”与产权“纵横顺序性”共同决定国家的治理形态。产权“纵横清晰度”和产权“纵横顺序性”均会影响国家治理形态,两组...https://m.hbskw.com/p/35154.html
3.领导科学试题8.品德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它包括:( )等方面。 A.政治方向 B.政治立场 C.理论素养 D.道德作风E.工作能力9.领导的具体任务就是为群众引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地( )。 A.指明方向 B.规划目标 C.提出任务 D.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 E.搞好后勤服务10.权责一致原则要求各级领导都应具有一定的( ),并使它们...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1973.html
4.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管理学原理简答题2.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影响面3.审批决策程序的简繁程度 APP内打开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集权制与分权制比较 35839 有效的管理要求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怎样才能使集权与分权合理的组合?请举例说明. 个人认为: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集权型或分权型组织结构.对于管理较混乱,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主动性不强的企业来...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0a269dc0b014b6aca5f1cb8cf67e27b.html
1.考研管理学基础问答题及答案5.什么因素影响决策制定? 答:决策过程受到四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决策方法(理性的,有限理性,直觉)、决策制定条件(确定性,风险性,不确定性)、问题的类型(结构良好-程序化,结构不良-非程序化),以及决策者的决策风格(命令型,……)。 6.定义计划工作。 答:计划工作包含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目标,以及开发...https://m.oh100.com/kaoshi/yanjiusheng/332995.html
2.2017年管理学研究生考试备考练习题及答案34.组织设计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部门划分与结构形成B.职务设计与人员调配C.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D.职务设计与分析 35.以下因素中,哪一个因素对形成行业垄断最不具有决定性影响? A.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极好的产品形象B.政府对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实行严格控制 ...https://www.yjbys.com/edu/yanjiusheng/42327.html
3.管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他们认为影响领导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下属成熟度,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1分) 成熟度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2分)工作成熟度有高低之分,心理成熟度也有高低之分,这两方面组合起来就构成了影响领导行为方式的四种情景变量。(1分) ...https://mip.ruiwen.com/shiti/1174722.html
4.吉林大学管理学复习提纲霍桑实验对管理史为何如此重要? 答:在开发组织行为领域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来自霍桑研究。⑴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社会规范或者小组的标准是对个人工作行为的更关键的决定因素。⑵梅奥得出结论,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于个人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比起小组...https://www.jianshu.com/p/46232addeb23
5.管理学原理自考试卷真题2009年4月(00054)自考6.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最不适于采取程序化决策?() A.车间作业安排 B.常规物资的订购 C.财务报表的分析 D.组织结构的改变 7.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规模与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 B.外界环境 C.组织战略 D.产业状况 8.一家超级市场分为以下几个部门:日用杂物、肉类、冷冻食品、瓜果蔬菜、乳制品。https://www.educity.cn/zikao/25852.html
6.软件测试最全管理学原理选择题47、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 D) A.保健因素和安全因素 B.保健因素和社交因素 C.保健因素和自我实现因素 D.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48、在应用最为广泛的四种反馈控制方法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是 ( D) A.财务报告分析 B.标准成本分析 ...https://blog.csdn.net/2401_84562210/article/details/138790775
7.信澳慧管家货币市场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基金公告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召开的规则及具体程序,说明基金产品的特性等涉及基金投 资者重大利益的事项的法律文件。 ( 2)基金招募说明书应当最大限度地披露影响基金投资者决策的全部事项, 说明基金认购、申购和赎回安排、基金投资、基金产品特性、风险揭示、信息披 露及基金份额持有人服务等内容。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招募说明书...https://fund.eastmoney.com/gonggao/009712,AN202308181595061482.html
8.2017年整理自考04753管理学概论复习提纲学历提升A.直线职权 B.参谋职权 C.集权 D.分权 12.在管理者的技能中,对于高层次的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技能是( ) A.概念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 D.服务技能 13.属于通过霍桑实验提出来的观点是( ) A.职能工长制 B.激励性付酬制度 C.存在“非正式组织” D.一般管理理论 ...http://xueli.en369.cn/xuexiao/1687156222115488.html
9.2023年河北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试大纲1.识记:组织的含义,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管理幅度、组织层次,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组织结构的各种类型及其优缺点。 2.领会:组织设计的任务,职权、集权、分权的含义,直线职权、职能职权和参谋职权的含义。 3.应用:分析组织(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能对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运...https://zsb.xdf.cn/202306/13385286.html
10.执行财产变现中的规则与技术——船舶网络拍卖问题研究究其原因,进入拍卖程序的上述类型的船舶数量本身相对较少是一个因素。另外,从相关船舶在淘宝网上拍卖过程中的竞价人数、围观人数等指标来看,可以发现这些类型的船舶用途相对单一,受关注度较低,竞拍群体规模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船舶成交和溢价。同时,船舶的船龄、吨位及存在瑕疵的情况也是影响拍卖成交的重要因素...https://shhsfy.gov.cn/hsfyytwx/hsfyytwx/spdy1358/dycg1505/2018/09/13/2c93809965d1d4740165d2b8fd2002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