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长沙雨花区华雅大酒店,几名医护人员围坐在一起,准备第二天要用的标本采样管。隔日清晨5点,他们已起床准备,6点30分许开始对酒店里隔离的230位雅礼师生做核酸检测。
与此同时,酒店组人员和厨房也开始忙碌起来,6点40分许开始给每个房间派送当天早餐。经过最初几天的磨合与信息收集,他们已较清楚每位师生的需求。
独自待在房间的师生们则或已开始洗漱,或带着沉沉睡意被铃声、敲门声叫醒,体验完双采双检(口腔+鼻腔)的“酸爽”,肚子被丰盛的早餐填满后,便安心开始了一天的网课学习。
3月26日,在区域核酸筛查中,雅礼中学被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当日,雅礼中学一千多名师生被紧急安排至不同酒店隔离点。
接下来的14天里,有5个学生在华雅大酒店度过了自己的生日;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迎来种种“意外”:有学生没手机家长联系不上?上网课网速慢?学习资料要打印?
4月9日,雅礼中学“解封”,在酒店隔离的师生陆续离开。酒店房间里有许多学生们留下充满爱意的纸条,更有家长送来锦旗:这里把孩子照顾得比在家还好!
4月14日,长沙摘星!和孩子们相处了14天的“临时保姆”们也即将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里,孩子们留下的爱心纸条已被好好珍藏。
学生没手机怎么及时沟通?写留言条、开座机、观察用食,点对点了解
但大家很快发现,很多学生用的是老人机,还有些手机都没有。家长在群里焦急询问:我联系不上我的孩子了,他现在什么情况啊?
当然,大家也还有其他方式捕捉信息。如酒店工作人员送餐时会特别留意每个房间上一餐的食用情况,“有食量比较大吃不够的,还有感冒了口味比较清淡的。还有一回我记得很清楚,有位学生送的餐基本没动,问了后学生说自己很想很想吃土豆饼,我们就相应做了调整。”酒店组组长聂永红说道。
每日核酸检测是唯一可以和学生直接接触的时候。因而医护人员会趁着这个机会进行医疗巡查,如学生的健康监测、用药情况等,也注意在沟通中留意同学们心绪、状态是否出现异常。
给学生送上生日蛋糕,工作人员化身为学习资料打印员
这隔离的14天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不仅是第一次离家,也是第一次体会一个人生活。考虑到学生独自待在一个封闭的房里,再加上学习上的压力,对疫情的担忧等等,工作人员会格外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隔离场所外安排了心理组随时进行心理疏导,酒店组也送去了跳绳和解压玩偶等放松物品。
酒店前台登记师生信息时,发现有5名学生会在隔离期间过生日。聂永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给每个学生订了礼物和蛋糕。“会感觉这样会让他们觉得比较温馨吧,小孩一个人过生日一般都会觉得孤独。”
此外,酒店组还专门配备人员为师生运物资、拿快递,除了家长寄来的衣物,还有学习需要的书籍,有时他们还会临时变成打印员——“老师发了学习资料”“我有卷子要做”……
医务组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突发,如有位之前拔了智齿的学生,隔离期间无法拆线,孙爽就和医院那边沟通,在专业的医护指导下,帮学生拆了线。
学生:你们让我明白,我在这里不是一个人
“我们做核酸是双采双检,要捅四次,两个鼻孔和两次口腔,为保证检测准确度,手法也会比较专业,捅得比较深,所以对于隔离师生来说味道是很‘酸爽’的。”孙爽介绍。
但这仅仅是一部分工作。“我们每天都要汇总、总结当日问题解决和反馈情况,挑选出一些重点观察对象,并对第二天的样本采集巡回信息收集做出侧重性的安排。”
8位医务人员常常清晨5点起床,深夜才能回到床上,每天只能争取吃到一顿热饭。
14天就在这么紧张和安心交织的氛围中过去了。
4月9日,工作人员一个一个敲开学生房间的门,引导他们单独坐电梯、上车离开。
在房间里,大家发现了很多留下的充满爱意的纸条:
“正因有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才能安心地隔离、学习。”
“隔离的日子过得好快,谢谢有你们。”
“你们真的很暖心,让我明白了我在这里不是一个人,甚至有了一个小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