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0301

2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0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25例(广东44例,上海40例,北京12例,广西8例,重庆4例,云南4例,福建3例,山东3例,江苏2例,四川2例,天津1例,安徽1例,湖北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4例,北京2例,广西2例,山东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75例(广东31例,其中深圳市23例、东莞市7例、中山市1例;内蒙古14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3例、包头市1例;天津6例,其中滨海新区4例、东丽区2例;广西6例,均在防城港市;云南6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5例、临沧市1例;黑龙江4例,其中牡丹江市3例、鸡西市1例;江苏3例,均在苏州市;湖北2例,均在武汉市;山西1例,在晋中市;海南1例,在三亚市;四川1例,在成都市),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天津2例,黑龙江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8例(均在上海),本土病例1例(在内蒙古)。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76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610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10例。累计确诊病例1446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85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月2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873例(其中重症病例1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201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9526例,现有疑似病例1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64168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8842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4例,其中境外输入102例,本土42例(广东25例,其中东莞市20例、深圳市5例;云南6例,其中临沧市3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5例,其中牡丹江市4例、佳木斯市1例;上海3例,均在浦东新区;山东1例,在烟台市;湖北1例,在武汉市;四川1例,在成都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3例(境外输入10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0例(境外输入32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097例(境外输入825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00691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80121例(出院18926例,死亡74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81例(出院79例),台湾地区20489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3例)。

2022-02-28宣传司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委全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庆祝建党百年主线,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围绕卫生健康重点任务,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和防范化解风险并重,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会议强调,做好2022年卫生健康宣传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政治任务,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聚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浓墨重彩做好主题宣传,及时有效回应群众关切,用心用情开展典型宣传,压紧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广泛深入普及健康知识,加大力度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生动鲜活讲好卫生健康故事,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2-28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卫办疾控函〔2022〕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今年3月24日是第27届“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委确定的宣传活动主题是“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旨在突出我国坚持生命至上理念,强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携手终结结核病的流行,共同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做好2022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

二、统筹安排,共同开展城市亮灯活动

三、广泛动员,推进百千万志愿者传播活动

志愿者已成为促进结核病防控的重要力量,要继续动员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结核病防控工作。我委开展的“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迄今已拥有100余万志愿者,在结核病防控各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志愿者向患者送药寄药,用爱心行动帮助患者规范治疗,顽强战胜疾病。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志愿者参与机制,大力培育结核病防治公益宣传队伍,全面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

四、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影响力

五、其他事项

各地要做好主题宣传活动总结工作,提炼活动中的典型和亮点。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活动总结(包括照片、视频等材料)请于2022年4月30日前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和中国疾控中心。

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联系人:屈燕

传真:010-58900556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联系人:赵阳、刘海涛

传真:010-6879180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2年2月25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2022-02-2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建国院士及其团队从事新发、突发、不明原因性传染病病原学研究40余年,主持完成多起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传染病疫情或事件的病原学调查,包括1995年山东发生的多细菌协同性坏疽、1996年四川德州星状奴卡氏菌注射感染事件、1999年苏皖肠出血大肠杆菌O157:H7暴发、2003年人工饲养果子狸携带SARS病毒调查、2005年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暴发、2005年流脑耐瑟氏菌4821序列群暴发、2006年安徽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院内传播、2008年奥运会期间输入性类鼻疽疫情诊断、2010年玉树地震灾后鼠疫防控等。徐院士及其团队在我国发现2种新发传染病(大肠杆菌O157:H7感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现4种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病原体变种,如脑膜炎奈瑟氏菌4821序列群、序列7型猪链球菌、福氏志贺氏菌Xv血清型、大肠杆菌O157:H7序列型96。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提高了疫情处置的技术能力和科技水平,为及时控制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

另外,徐院士组织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多次参加联合国秘书长调查机制中的由19个国家30余个实验室参与的新冠病毒检测,以及针对重大传染病病原和感染的鉴定分析能力测试,获得满分答卷和星级评价,一直处于参评实验室的第一梯队,为国家生物安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02-28浙江省疾控中心

2022-03-01东北地理所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艳杰联合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进行了夜间路灯(有与无)×昆虫排除(排除与不排除)全因子实验,对比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中的常见种(广幅分布且在群落中占据优势)与稀有种(窄幅分布且在群落中不占优势)对夜晚灯光和昆虫采食的响应特征。

2022-03-01科技部生物中心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可降低糖尿病人的体重、缓解脂肪肝,且被发现具有能潜在地抵抗糖尿病引起的多种癌症的效果。而其分子靶点尚不清楚,限制了二甲双胍的研究与应用。

本工作中,科研人员通过合成二甲双胍的化学探针,从细胞中“钓”出了多种可能和二甲双胍结合的蛋白,并通过后续大量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最终找到一个名为PEN2的蛋白,能够介导二甲双胍对AMPK的激活。进一步研究表明,PEN2是二甲双胍通过启动溶酶体途径激活AMPK,达到降低脂肪肝、缓解高血糖、延长寿命等效果的关键。

2022-03-01生物世界

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占80%(Korveretal.,2017)。对于隐性遗传性耳聋,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对基因突变位点进行精准地修复,进而长久地恢复听力。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已在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该系统主要由sgRNA和Cas9两部分组成,二者形成复合体,sgRNA与靶位点反向互补实现定位后,同时识别PAM序列,Cas9核酸酶切割DNA,导致DNA发生断裂。

细胞内主要有两种DNA损伤修复机制,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end-joining,NHEJ)和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recombination,HR)。当有外源性DNA模板存在时,利用HR可以实现序列的任意精确变换或者定点插入,但其效率不高,尤其在非分裂细胞中,HR的效率更低,这极大限制了HR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

研究团队在先前的研究中通过在同源模板两侧引入sgRNA的靶位点,开发了一种以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Homology-MediatedEndJoining,HMEJ)为基础的基因敲入策略(Yaoetal.,2017),在体内、体外均实现了高效而精确的整合(图1)。HMEJ介导的基因敲入方法为包括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遗传性疾病的精准靶向基因治疗等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尚无基于CRISPR/Cas9介导的HR策略进行耳聋基因治疗的体内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研究员、李华伟教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左二伟研究员等团队合作,在CellResearch期刊上发表了题为:TreatmentofautosomalrecessivehearinglossviainvivoCRISPR/Cas9-mediatedoptimizedhomology-directedrepairinmice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以AAV作为基因治疗的递送载体,利用HMEJ基因敲入方法精准纠正了Klhl18lowf隐性遗传性耳聋小鼠听觉毛细胞中的点突变,恢复了内毛细胞静纤毛形态,并显着改善小鼠的听觉功能长达治疗后6个月。

这是首个基于CRISPR/Cas9-HMEJ技术治疗隐性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成功的研究,为遗传性耳聋的精准治疗以及潜在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

Klhl18lowf小鼠模型是指Klhl18p.V55F发生错义点突变(Chr9:110455454C>A),其纯合子小鼠表现为第4周开始出现以低频为主的渐进性听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下降逐渐累及其它频率,最后发展为全频型严重耳聋,而杂合子小鼠听力正常,表现为隐性遗传。Klhl18lowf隐性遗传性耳聋小鼠模型在形态学方面表现为耳蜗内毛细胞纤毛的形态异常(Inghametal.,2021)。

该研究首先针对基因Klhl18lowf突变位点设计、筛选和构建了HMEJ治疗体系。在新生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进行体外sgRNA筛选,发现sgRNA2的效率较高。将表达Cas9的质粒与携带HMEJ同源模板和表达sgRNA2的质粒共同转染至带有Klhl18lowf突变的成纤维细胞中,发现突变位点明显得到了的纠正,且sgRNA2不产生明显的脱靶编辑。

综上所述,基于CRISPR/Cas9-HMEJ策略可对体内内耳毛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位点进行精准的纠正,恢复了耳蜗部分内毛细胞静纤毛形态、修复了内毛细胞持续囊泡释放功能并持久改善了Klhl18lowf隐性遗传性耳聋小鼠的听觉功能,为最终在人类隐性遗传性耳聋及其它器官系统隐性遗传性疾病中实现安全、持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生物谷Bioon.com)

第四剂新冠疫苗是否必要?能否应对奥密克戎?肖海鹏团队证明反复接种新冠疫苗将导致疫苗效用降低,并造成免疫应答向非RBD结构域转移!最近,国内的新冠疫情形势再度紧张了起来,至2月25日,10天内我国本土共新增新冠病例689例,涉及江苏、辽宁、内蒙古、广东等13个省市和自治区。这些新增病例均为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

第四剂新冠疫苗是否必要?能否应对奥密克戎?肖海鹏团队证明反复接种新冠疫苗将导致疫苗效用降低,并造成免疫应答向非RBD结构域转移!

最近,国内的新冠疫情形势再度紧张了起来,至2月25日,10天内我国本土共新增新冠病例689例,涉及江苏、辽宁、内蒙古、广东等13个省市和自治区。这些新增病例均为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所致。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MMWR)的报告,第三剂新冠mRNA疫苗的有效性在奥密克戎(Omicron)为主的时期迅速减弱。为了应对快速衰退的免疫反应和奥密克戎等新冠变异株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巨大威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海鹏教授团队开展了四剂灭活SARS-CoV-2疫苗的初步临床试验。

该研究于近日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线,论文题为:FourdosesoftheinactivatedSARS-CoV-2vaccineredistributehumoralimmuneresponsesawayfromtheReceptorBindingDomain

研究数据显示,接种第四剂量灭活新冠疫苗是安全的,并且能够在第三剂量6个月后恢复衰退的免疫反应,但第4剂疫苗诱导的RBD-NAbs峰值低于第3次剂量。这表明,反复接种疫苗引发的免疫应答不会一直提高,并且会造成免疫应答向非RBD结构域转移的情况。

研究团队表示,免疫应答不会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因此反复接种疫苗不是应对奥密克戎(Omicron)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变异株的有效策略。开发一种具有更多不同抗原表位、能够诱导中和抗体对抗变异株的新型疫苗才是未来新冠疫苗“加强针”的发展方向。

然而,接种两剂新冠疫苗后,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会在6个月内迅速减弱。因此,不少国家也推出了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的策略。但随着德尔塔、奥密克戎等新冠变异株的相继出现,基于原始病毒株开发的疫苗接种系统也受到了巨大挑战,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仅仅依靠接种“加强针”就足以预防新冠变异株吗?

就以奥密克戎为例,该突变株携带超过30种突变,这些突变使其具有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世界范围内也报告了许多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病例。虽然接种第三剂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奥密克戎,但“加强针”提供的保护并不是完全的,而且还在快速减弱。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接受3剂mRNA疫苗的人群中,对急诊科和急诊护理人员的保护率在4个月内从87%下降到66%,在奥密克戎占主导的时期,5个月后进一步下降到31%。因此,以色列在一月份开始向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最脆弱人群提供第四剂疫苗。

在这项研究中,肖海鹏团队对由3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研究队列进行监测。研究人员首先观察了该队列对第三剂新冠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考虑到在接种第三剂6个月后只有15%参与者的体液免疫反应仍然存在,38名医护人员自愿接种第四剂量灭活疫苗。

研究证明接种第四剂灭活疫苗是安全的,并且能够在接种第三剂疫苗6个月后重新唤醒衰退的免疫反应。然而,在第三次注射后,受试者的免疫反应更强,但整体中和抗体(NAbs)和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NAbs的诱导受到更大的抑制。

令人意外的是,从第1次接种到第3次接种,疫苗所诱导的RBD-NAbs逐步升高,但在第4次接种后来到了一个“转折点”——第4次剂量诱导的RBD-NAbs峰值低于第3次剂量诱导的RBD-NAbs峰值。

并且,伴随着RBD-NAbs诱导的减少,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P)以及刺突蛋白的N端结构域(NTD)的免疫反应增强。尽管针对NTD的抗体也能够中和奥密克戎突变株,但由于Omicron-NTD发生了重大构象变化,因而第四剂疫苗对奥密克戎突变株的整体效用降低了不少。

总而言之,这项纵向临床研究监测了同一人群对每一剂疫苗的免疫反应,以此建立疫苗对突变株病毒的中和效力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应答不会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而且在反复接种疫苗后,会出现集中于一个亚基的免疫应答被抑制,同时免疫应答向其他亚基转移的情况。

因此,研究团队表示,为了应对不断进化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一种具有更多不同抗原表位、能够诱导NAbs对抗突变株的新型疫苗将是未来新冠疫苗“加强针”的发展方向。

以色列研究团队认为,对于那些年轻健康且没有感染风险因素的人来说,可能不会从第四剂接种中受益多少,但第四剂可能对重病风险较高的人有益,目前,以色列、智利和瑞典等国家正在向老年人和其他高风险群体提供第四剂疫苗接种。(生物谷Bioon.com)

裸盖菇素是从毒蘑菇中提取的天然致幻剂,多项研究证实其具有治疗抑郁症的潜力,并于2019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治疗重度抑郁症和药物抵抗性抑郁症的突破性疗法,然而如何将抗抑郁作用与致幻作用分离尚存在难点。我国科学家基于致幻剂与受体的作用机制研发出一类无致幻作用的新型抗抑郁分子,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标题为“Str

裸盖菇素是从毒蘑菇中提取的天然致幻剂,多项研究证实其具有治疗抑郁症的潜力,并于2019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治疗重度抑郁症和药物抵抗性抑郁症的突破性疗法,然而如何将抗抑郁作用与致幻作用分离尚存在难点。我国科学家基于致幻剂与受体的作用机制研发出一类无致幻作用的新型抗抑郁分子,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标题为“Structure-baseddiscoveryofnonhallucinogenicpsychedelicanalogs”。

目前已知的致幻剂都是通过激活血清素2A受体(5-HT2AR)产生致幻作用的。这项研究发现,当血清素(内源性配体)与裸盖菇素代谢产物的脱磷酸裸盖菇素分别与5-HT2AR结合时,存在另一种受脂质分子油酸单甘油酯调控的新结合模式,导致下游β-抑制蛋白(β-arrestin)信号偏向性激活。研究人员进一步以结构为导向合成β-arrestin信号偏好性化合物,并筛选出化合物IHCH-7086。小鼠实验发现,IHCH-7086能够明显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且未表现出致幻作用。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致幻的分子机制,而且找到了一类有望治疗抑郁症的新分子,为速效、长效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生物谷Bioon.com)

截至2022年2月2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411.8万剂次。

2022-03-01新华网

记者日前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我国近两年持续加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为疫情防治“雪中送炭”。

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调整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结构,共安排456.6亿元用于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健康扶贫、中医药传承创新等项目建设;2021年安排300亿元支持省市县三级疾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县级医院提标扩能等项目建设;今年将继续安排不低于300亿元支持卫生健康领域项目,持续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

2022-03-01央视网

2月28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1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4例。

确诊病例1:中国香港籍,2月25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当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月26日转至定点医院,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2月28日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2:中国香港籍,2月25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2月27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2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3:中国籍,2月27日从奥地利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当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月28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4:中国香港籍,2月25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2月27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转至定点医院,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2月28日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5:韩国籍,2月25日从韩国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2月2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2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6:中国香港籍,2月25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2月2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7:中国香港籍,2月27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2月2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8:中国香港籍,2月25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2月2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9、10、12:均为中国香港籍,2月27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2月2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11:中国籍,2月27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2月2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已对上述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2022年2月2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6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2例为先前通报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1人(为境外输入病例)。

自2022年2月24日至2月28日,天津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例,均在定点医院治疗。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转为确诊病例2例。

2022-03-01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香港2月28日电中央援港防控专家组2月28日下午抵达香港开展工作,将协助香港特区政府抗疫,与特区政府有关官员和专家充分交流经验,提出指导意见,全力帮助香港稳控疫情,并把减少人群感染、重症救治、降低死亡率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这是中央派出的第三批援港抗疫专家,包括5名专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带队。

“我们到香港后,会和香港专家保持密切合作,介绍内地的经验,形成一些共识,为特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梁万年说。

专家组一行5人下午经深圳湾口岸入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香港中联办负责人等赴口岸迎接专家组一行。

林郑月娥表示,希望此次到来的第三批专家可以从宏观层面指导香港抗疫工作,并根据专家的成功经验和专业判断对香港抗疫提出建议,为香港下一步的抗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据新华社香港电(记者查文晔)鸣响的汽笛,闪烁的车灯,从街头疾驰而过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确诊患者最盼望见到的——救护车。一辆辆救护车,宛如一艘艘生命的方舟,为他们带来希望。

救护员,正是方舟之上的生命“摆渡人”。

当病魔在这个城市肆虐,生命的“摆渡人”们如逆水行舟,奋力在乱流中划桨前行,为患者们开辟一条通往生之彼岸的宝贵航线。

由于需要穿着一级防护装备,即使天气阴雨连绵,救护员也不能穿得太厚。“有时去医院交接患者,要等好几个小时。因为防护的关系,中间不能吃饭、喝水,也不能上厕所。遇上在户外等待,冷风吹来,真是好冻啊。”林珈乐说,最近跨区域的出车任务增多了,更增加了对救护员体力的考验。

林珈乐坦言,因为车辆和人手有限,有市民致电“999”后等待1个多小时救护车才到,生气、埋怨甚至辱骂,救护员们都遇到过。通过媒体报道及社会支援,目前情况有所好转。特区政府已向社会呼吁,无症状和轻症的患者勿呼叫救护车,将宝贵的救护资源留给重症患者、老人及儿童。消防处另外组织了旅游巴和小巴车队并配备急救装备供患者使用。

“市民的理解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林珈乐说。

对于内地增援香港抗疫,林珈乐十分感谢。“中央的支援对于提振我们的士气非常重要。保护好香港市民,是我们的使命。”

在社交媒体救护员会主页上,挂着一首已故香港歌手陈百强的名曲《喝彩》。里面有几句歌词是“剩一分热仍是要发光,找紧美好。春风一吹草再苏,永远不见绝路。”“将一声声叹息,化为生命力。怀着信心,解开生死结,云雾消失朗日吐。”歌声悠扬婉转,听来似有暖流流过心间。

这首歌的最后一句是:“愿将一腔热诚给你,常为你鼓舞。”这也是生命“摆渡人”们的信念。

日前,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英格兰地区将实施“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于2月24日终止所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该计划自宣布以来争议不断。专家指出,尽管英国试图通过此举恢复经济,度过“英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之一”,但该计划遭到医学界普遍反对。

质疑声一片

英国此次公布的“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显示,2月24日起,英国不再要求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人员进行自我隔离,密切接触者追踪也将结束。4月1日起,包括有症状者在内的公众免费核酸检测将结束,政府将仅为年长者和易感人群保留免费检测。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将使英国成为首个允许确诊患者照常上班、上街购物和使用公交系统的国家。约翰逊表示,防疫重点将从政府干预转为个人责任,“以后英国的新冠病毒检测水平将‘低很多’。”

对此,医学界质疑声一片。美联社援引英国政府医学顾问的话指出,各国对新冠病毒仍有许多未知,约翰逊政府的决定过于冒险。南安普顿大学迈克尔·海德博士表示,约翰逊的计划是“一系列鲁莽政策中的又一新例”,应该保持戴口罩和自我隔离。

面对质疑,英国政府表示,将保留一部分监测系统和应急措施,以应对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换汤不换药

在全球疫情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英国为何要在此时冒险推行“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对本报分析称,第一,英国一贯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希望以此为机会淘汰所谓的“低端人口”;第二,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下,私人资本主义盛行,英国医疗系统在疫情反复中濒临崩溃;第三,英国经济高度依赖于金融服务、虚拟化等行业,期望以开放刺激经济复苏。

还有分析认为,约翰逊此举存有私心。美联社称,约翰逊实施新防疫计划,目的是讨好保守党议员,试图推翻其对政府防疫措施效率低下的认识。

其实,英国抗疫逻辑换汤不换药。早在2020年3月,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在接受英国天空电视台采访时便称,约60%的英国人将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会对未来的疫情具有群体免疫。约翰逊也曾暗示:“要做好失去所爱之人的准备。”

王义桅分析,从集体免疫到“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前者是由于对新冠病毒恐惧而行的无奈之举,后者是寄希望于病毒在传播链条中自然降低毒性。所谓积极主动选择的手段,其实都是医学界与政客间的博弈。

打击更严重

英国此前的群体免疫计划惨遭失败。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称,英国一项新冠调查报告显示,英国早期的“群体免疫”策略是一次“公共卫生失败”。

近日,英国300多名医务和科学人士发出公开信,要求政府解释“取消所有新冠病毒防控措施”政策的科学依据。公开信表示,该政策没有坚实的科学依据,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新政策会增加病毒传播,并对研究新的病毒变异株造成障碍。

此外,有分析指出,取消所有限制会削弱英国对未来更致命菌株的防御能力。停止对人们进行检测和隔离提供支持,将对穷人造成更严重的打击。

“在全球经济遭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英国宣布‘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目的是开放经济,试图抢先对全球供应链进行新布局。但目前来看,‘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对英国经济拉动力有限。”王义桅分析,“从技术层面来说,在没有任何限制措施的情况下,国家放开会极大地增加新冠病毒的感染率和致死率,短期内将对英国医疗系统带来更大压力。”

2022-03-01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年1月,作为中组部第二十一批援青博士服务团成员,我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到青海省中医院挂职。青海地处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艰苦。高寒、缺氧、低压的环境,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在高原地区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如何在提高医疗诊治水平中呵护群众健康,是我在工作实践中一直思考的课题。

来到高原伊始,最先需要克服的难题是高原反应。头晕、失眠、胸闷等症状,让我很不适应。考虑到青海独特的气候特点,借助青海省中医院创建“高原中医”品牌的契机,我们加强高原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既缓解了自己因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又帮助更多人减轻高原病初期的痛苦。我牵头在院内组建防治急慢性高原病、促进高原习服的中医特色门诊,旨在通过中医药提前干预、调理,让人们可以尽快调整身体状态、适应高原环境。目前,采用口服中药、针灸、代茶饮等疗法,在因高原缺氧引起的慢性高原病诊治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援青一年,厚重一生。立足岗位、尽己所能,用心用情帮扶,造福群众,中医之花就一定能在高原上绚丽绽放。

2022-03-01经济日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电视产品也在加速迭代。不过,近期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老年人使用电视遇到的困难中,“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占比最多,达49.6%。“设备多不知道相互怎么切换”“操作复杂,不知道怎么找想看的内容”位列第二、第三位。有的老年人表示,现在看电视跟做智力测试一样“烧脑”。

近年来,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日渐成为社会共识。一些社会组织纷纷开展帮助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的公益服务,许多老年大学也将智能手机教学引入课堂。相比之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电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智能手机以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为主,学会之后可以触类旁通,智能电视操作设计则是“各唱各的调”,不同品牌之间差异性很大,难以做到“一通百通”。早在2014年,国家广电总局就发布了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1.0,希望逐步统一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如今,TVOS已经升级到4.0阶段,但由于推广程度和系统适配度方面有待提升,不少电视厂商并不买账。

2022-03-01人民网

气温骤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3月开春,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时寒时暖,气温波动大。

心脑血管病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青岛市疾控中心提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的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忽冷忽热,减少血压波动及心绞痛发作。

同时,适当体育锻炼,增强心脏运动耐量。活动量应因人而异,特别是有心脏病的患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另外,戒烟限酒,清淡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切勿随意自行停药或加药,用药调整还需向医生咨询。一旦发生胸闷胸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心脏负荷加重或肌肉损伤时,其泵血功能降低,输出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需要。同时,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这种状态称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一躺下就气短

平卧几分钟,出现气短,坐起后才可稍微缓解。应考虑可能出现了心衰。

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现气短。此时应及时到心内科就诊,同时排除肺源性疾病的可能。

胸口沉重如有大石

就是平常所说的“胸闷”,若排除情绪因素及其他脏器如呼吸系统功能改变,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

如胸闷持续数分钟不能缓解,甚至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则很可能出现了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应尽快拨打120,赶往最近医院。

衣服和鞋子突然变紧

衣服、鞋子变紧,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自己胖了,但对心脏疾病患者来说,可能提示心功能受损。

由于心排出量(心室每分钟射出总血量)血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排出体外水分减少,出现下肢浮肿、体重增加(尤其3天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及时就医。

食欲不振

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除了有食欲不振的表现,还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状,多是由于右心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引起。

头昏头晕

头昏头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睡眠差、颈椎病、高血压等是较常见原因。但伴随血压明显偏低的头晕头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损等所致,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应迅速就医。

焦虑不安

正常人焦虑不安大多与情绪有关,而有人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心率增快、心律不齐是心慌焦虑常见原因,多由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应早期干预,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

咳嗽不止

多数人感冒会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且咳嗽在白天黑夜不会有很大差别。但一些人没有发烧等其他类似感冒症状,唯独咳嗽不止,夜间多于晚上,平卧时比坐起时明显,此时要警惕是否心功能受到损伤。这可能是肺淤血使气道受到刺激,可伴随咳白色泡沫痰、痰中带血丝,急性发作时甚至可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

容易疲劳或终日乏力

很多心脏病患者起病便是以乏力或易疲劳开始,多是由于左心功能受损,心排出量降低,不能满足外周组织灌注所致。

少尿且下肢浮肿

出现少尿和下肢浮肿,很多人常认为是肾脏出了问题。实际上,心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肾脏血流不足或体静脉压力过高,常出现少尿及下肢浮肿等。肾脏长期缺血,可致肾功能恶化,出现蛋白尿,血肌酐上升,并形成心衰加重的恶性循环。

2022-03-01中国青年报

年纪轻轻耳鸣不止,整宿地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早上起来头晕目眩,站起来就想吐,吃了东西也不见好转——年轻人,该好好照顾你的耳朵了。今年的3月3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耳鸣引发因素多,习惯良好可预防

27岁的黎海(化名)最近的生活被工作填满,夜晚、周末都难得休息,更要命的是,周末两天楼上装修打电钻,可谓震耳欲聋。周一上班,虽说不用再听电钻声,但电钻声还是从他的耳朵里“钻”了起来。即使独处也仿佛身在闹市,深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黎海被耳鸣折磨得苦不堪言。忍无可忍,他走进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主观性耳鸣。

有“主观”就有“客观”,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副主任陈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根据性质进行分类,耳鸣可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主观性耳鸣,即耳鸣是一种主观感受,在无声源环境中,仅患者自己能听到耳鸣声,通常由器质性病变或神经反射性病变引起。而所谓的客观性耳鸣,则是不但患者自己能听到耳鸣,别人也能听到耳鸣,又称“他觉性耳鸣”,耳鸣声通常为“咔哒咔哒”或与脉搏一致的“嗡嗡”声。

引起客观性耳鸣的常见原因包括耳咽管异常开放、下颌关节病、肌肉痉挛等。有的患者可以通过吞咽或咽部的肌肉运动来控制这类耳鸣。在陈伟接诊的耳鸣患者中,客观性耳鸣患者仅占约10%。“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把小听管的一端放到患者的耳道里,密闭好,然后另一端放在我的耳道里,在安静的环境下我就也能听到耳鸣声。”陈伟进一步解释说。

此外,健康、规律的作息和清淡的饮食同样利于减少耳鸣。“熬夜导致睡眠不好,可能会引起耳鸣,耳鸣反过来又会加重失眠,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压力大或者焦虑也会引发耳鸣,要尽量避免。另外饮食上,要少吃刺激性和高盐、高糖、高油的食物,身体整体的状况好了,耳朵出现问题的风险自然也就小了。”陈伟说,如果只是偶尔耳鸣或断断续续耳鸣,可以认为是一种生理现象,无需过度担心。但如果耳鸣不止,且已经影响到了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那就应到正规医院去检查,求助于专科医生。

耳石症来袭,天旋地转

对于周桓(化名)而言,耳石症带给他的恐惧是巨大的。第一次发作是在一年前,那时他尚在国外留学,清晨醒来站起身,一阵前所未有的强烈眩晕感袭来,双腿发软,寸步难行,吓得他赶紧躺回床上,贴身的衣服竟已湿透。周桓以为自己是低血糖,躺在床上吃下整块巧克力,情况却没有好转,那天他躺到中午眩晕感才慢慢退去,他说当时的无助感和恐惧感足以令他终生难忘。周桓后来才知道,他患上的这种病叫“耳石症”。

“耳石症又被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陈伟解释说,我们的耳朵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听觉,另一个就是平衡觉。而耳朵之所以能够控制我们身体的平衡,是因为耳朵里有个叫“前庭”的平衡器官,在前庭里有三根半规管,这三根半规管中充斥着淋巴液。紧挨着半规管的是椭圆囊和球囊,在椭圆囊和球囊的表面有一层胶质膜,胶质膜的表面黏附着一些碳酸钙结晶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就是“耳石”。当血液供应不足、过度劳累、受到猛烈撞击等任何一种情况出现时,耳石就有可能从原来的位置脱落,掉进半规管中的淋巴液里。这时如果头部改变位置,脱落的耳石就会刺激到半规管内的毛细胞,令人觉得天旋地转,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想要尽量避免遭受耳石症的折磨,陈伟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作息,饮食清淡,同时保证对维生素D的摄入,多晒太阳。此外,除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外,运动时还应循序渐进,不可突然增加运动量。

2022-03-01北京青年报

一提起颈椎病,大家往往会想到脖子连带着肩膀疼、胳膊变麻木等症状。其实,颈椎病的类型不同,它的表现也有别。就有这么一种颈椎病,它的势力逐年壮大,且特别“偏爱”中青年人。被这种颈椎病盯上,往往会出现心慌、胸闷、耳鸣、眼睛酸胀、记忆力减退、狂出汗等“非典型”症状,甚至被误诊为精神类疾病。今天,疼痛科医生就来给大家揭秘这种相对“小众”的颈椎病。

案例回放:困扰张阿姨的怪病

58岁的张阿姨多年来被一个怪病折磨得非常难受。起初只是一次心情很不好之后发生耳鸣现象,到后来张阿姨便经常感觉颈部肩部肌肉轻微酸痛,手微麻,眼球凸痛,去做了很久按摩也没多少好转。再后来还经常恶心,没胃口,出现较严重的吞咽不适感(有异物感,很难受),有时伴有流泪和心慌。逐渐地,心前区憋闷感、头晕、头痛、寒战、饥饿感以及呼吸困难等等状况都冒出来了。这个怪病折腾得张阿姨头晕恶心,心情烦躁,睡眠不好,一阵阵的全身出汗,衣服经常湿透,还反反复复感冒。因此,不管多热的天她都要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说到这,大家谁能想到张阿姨患的是一种颈椎病。

这种颈椎病更偏爱中青年人

不过,跟平常我们经常见到的脖子疼、肩膀疼、胳膊麻木的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不一样,张阿姨的颈椎病是一种相对比较少见的类型——交感型颈椎病。

所谓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引发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

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人数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率约为3.8%至17.6%。这在颈椎病各型中的占比约为10%至2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其年龄在44岁以下及45至5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八成。且全部患者中女性居多,占比为61.04%。

症状百变耳鸣恶心还憋气

此外,据统计,在所有交感型颈椎病病人中,有71.82%累及消化系统出现咽喉部异物感、恶心或胃肠功能紊乱;83.64%出现心慌等心血管系统症状;63.64%出现胸闷憋气等呼吸系统症状;48.18%出现出汗增多等汗腺分泌功能异常;81.82%出现视物模糊、眼睛酸胀、干涩流泪、畏光等眼部症状;68.18%出现记忆力下降;60.91%出现耳鸣甚至听力减退、耳底区疼痛等症状;70.00%出现四肢发凉、麻胀等感觉。

防外伤重保暖

症状明显早治疗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保养颈椎呢?

颈椎要保暖并增加营养在注意颈椎保暖的同时尽量不穿比较重的或衣领较高的衣服,避免颈部和肩部受到压迫。适当吃些海带及肝脏类食品,补充营养。

保持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在学习工作中,间隔2小时要休息片刻,适当做些颈部、肩部、腰部和舒展活动,必须长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谨防颈部外伤青少年时代的颈椎外伤是中年后发生颈椎病的重要原因。往往年轻时症状不明显,但年龄大后症状会慢慢显露出来。所以,一旦发生意外,需早期治疗。

出现症状早治疗如颈椎病和交感神经症状都比较明显,建议及时就诊。以便尽早进行康复、药物、手术干预治疗,如按摩、牵引、针灸、微创手术等,以缓解疼痛及减少复发,促进恢复。在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方面,超微创脉冲射频手术有创伤小、不全麻、恢复快、花费少等优势。超微创治疗颈椎病是在高清影像引导设备下进行的,病灶靶点清晰,可以直达病变神经附近,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柳叶刀》近日发表《柳叶刀-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的时候到了》。该报告由来自11个国家的25位专家撰写,报告指出,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抑郁症,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最高。在高收入国家,约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诊断或治疗,而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则达到80%-90%。抑郁症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可避免的痛苦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抑郁症危机正在持续且日益严重,然而这种全球健康危机仍在被忽视。

报告认为,有大量证据表明,即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有很多方式可以预防抑郁症并帮助患者康复,因此呼吁各国政府、医疗服务提供者、研究人员、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作出协调一致的努力,改善治疗和预防,填补知识空白,提高认识,以共同应对抑郁症。

抑郁症为何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最高

报告共同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肖水源教授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抑郁症也称抑郁障碍,是一类精神障碍的统称,包括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及一些非典型的抑郁障碍。

肖水源介绍,我国2013年至2015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群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是6.8%,12个月患病率是3.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这个患病率估算,我国每年有超过3000万人患有抑郁障碍。”

“我们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库,分析了1993年到2017年我国重性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整体上,重性抑郁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在20-24岁年龄组有一个小高峰。”肖水源说。

年轻人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的原因有很多。肖水源认为,较为突出的可能原因大致有两方面:其一是社会文化变迁,包括价值观念冲突、虚拟生活(如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的兴起、生活方式改变等的影响;其二是年轻人的心理压力较大,而他们在面对压力时,缺乏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

抑郁症危害大,必须早诊早治,加强预防

在我国,影响抑郁症预防、诊断、治疗的因素有哪些呢?肖水源认为,首先,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和理解缺口较大。不知道自己、家人、朋友的情绪问题可能是抑郁症引发的,怀疑自己有抑郁症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寻求帮助;即使去专业机构接受了诊断和治疗,也不能很好地坚持规范治疗。

其次,社会上广泛存在对精神障碍、抑郁障碍的污名化和社会歧视,阻碍抑郁障碍患者到专业机构就诊和接受治疗。

最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资源仍然有较大缺口,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肖水源对抑郁症的分阶段照护和早期干预方法提出了建议,他说,“最主要的是要早期发现抑郁症患者,早期进行规范的治疗;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原因导致的抑郁症、不同类别和程度的抑郁症,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最容易被忽视,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报告认为,有大量证据表明,即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有很多方式可以预防抑郁症并帮助患者康复,然而,预防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肖水源指出,抑郁症的预防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肖水源看来,最重要的是重视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他说,“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鼓励青少年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和成就的同时,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和合理确定人生目标的能力、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理解和应对挫折和打击的能力等。”

他同时指出,预防抑郁症,还要着力于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尽量使他们免于贫穷、忽视、虐待、暴力(包括校园暴力和家庭暴力)等不良事件的影响。

肖水源建议,学校应积极开展询证的抑郁症预防项目,特别是针对处于相对劣势的一些学生,如体型和相貌较差、成绩不好、性格孤僻、家庭贫困、家庭不完整、近期遭受重大打击和挫折的学生,予以重点支持。但不建议学校在缺乏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抑郁症状的简单筛查。

消除错误观念,要靠宣传和教育

抑郁症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但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关于它的错误观念,使人们长期未对其采取行动。肖水源认为,在中国,人们对抑郁症的常见误解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将抑郁情绪、抑郁症状与抑郁症混为一谈。多数情况下,抑郁是一种人类正常的情绪体验,例如亲人去世、考试失败之后的情绪不佳,只要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孤立的抑郁症状也不构成抑郁症。

二是认为抑郁症不是病,是思想问题,是因为缺乏动力、意志的“心理”问题,因此认为抑郁症患者不需要接受专业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

三是认为抗抑郁药物会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会导致成瘾,使人变傻,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

四是认为真正的抑郁症是无法治愈的。

“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要靠宣传和教育。而宣传和教育的形式,不应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上课、科普。”肖水源说,“在影视、媒体、游戏等载体上嵌入,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

THE END
1.两江新区:组成送药服务队为隔离点送药“我的高血压药马上要吃完了,能不能帮忙买点……”11月10日,在两江新区某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的钱先生打电话求助。 该隔离酒店健康组负责人、两江二院(中医院)发热门诊主管护师姚民雪接到救助电话后,立即向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保障组汇报。指挥部随即将信息传递给由药剂科、驾驶员等组成的送药服务队。药剂科...http://cq.china.com.cn/m/content_42169637.html
2.阳康人在三亚:飞机上坐满了人,酒店房间几乎售罄,有旅游团恢复到...某别墅度假酒店在新十条发布几天内几乎售磬,12万一晚的8人间、8万一晚的6人间和七八千的双人间都被订完。受访者供图 虽迟不晚设计民宿的工作人员也介绍,为办理入住时会询问客人是否有身体不适,如果客人有发烧或者感染的情况,民宿会提供买药或者送医等力所能及的帮助。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09688150079926274
3.记者亲历武汉隔离生活:每天三餐不会重样,外卖送到酒店门外近日,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病例,已波及多个省份。为加强疫情防控,巩固来之不易的武汉保卫战抗疫成果,武汉市正加紧筹集隔离房间,确保相关人员应隔尽隔。 8月3日开始,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市一家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切身体验隔离酒店里的生活。 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通道分开 ...http://m.xgnews.cn/p/190306.html
4.隔离酒店为小姐姐送上七夕蛋糕山东文旅酒店集团与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梦幻联动 共探“酒店+景区”融合新模式 2小时之前 | 闪电热点 1.2W 淄博市工贸企业应急疏散逃生演练现场观摩会在张店区举行 2小时之前 | 张店融媒 1.4W 食在岚山 鮟鱇鱼+大肠到底是什么味? 2小时之前 | 闪电县融 1.0W 蓬莱区组织有关生产经营单位 签订烟花爆竹禁...https://sdxw.iqilu.com/share/sd?id=8077118&type=a
1.乘机携带特殊药品,这些规定你get了吗?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携带胰岛素制剂,以及带针头的皮下注射器,但需要出示开药证明(具体数量,需问询安检)。建议带上病历卡,病历卡有医生的医嘱,允许病人携带,可免去不必要的麻烦。乘坐航班期间胰岛素制剂由旅客随身携带,航空公司不予保管。温馨提示:由于各国制度不同,可能需海关检疫部门评定。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61096
2.浙江一酒店专门接待感染者入坠阳为了保护家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无奈选择“酒店抗阳”,浙江金华市一家酒店集团将旗下一家酒店改造成“自我隔离酒店”,只接待感染者入住。 “我们很多会员都阳了,来咨询是否能在酒店自我隔离,我们将下辖一家酒店临时改造成自我隔离酒店,只接待阳性感染者入住,目前的入住率约在80%。”12月20日,金华永康市某酒店宋经...https://vipcaijing.vipcrgk.com/plus/view-5001-1.html
3.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海关总署第274号令)(七)将第十条第一款中的“持有我国海关签发的有效《交通工具卫生证书》”修改为“持有有效卫生证书”;将“海关应当实施电讯检疫”修改为“海关可以实施电讯检疫”;将第二款中的“抵达口岸”修改为“到达口岸”。(八)将第十一条中的“《交通工具卫生证书》”修改为“卫生证书”。(九)将第十三条中的“许可”修改...https://zj.singlewindow.cn/detail/article/2024_4/11_15/1731652477410_1.shtml
4.抗击疫情湖北省律师协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法律...具体为:①及时告知合同对方因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应采取的减少损失的措施; ② 对后续合同履行提出咨询意见。如因疫情判断后续合同履行不公平,您可以提出变更合同或解除合同; ③ 注意保护书面证据。疫情发生后,有证据证明该公司或个人因疫情影响而无法履行合同(如隔离通知、病历、材料供应商因疫情无法供货的通知等)。https://chahouw.com/detail/181105.html
5....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献血100次免费吃自助餐?酒店回应:包含献全血和献...酒店回应:包含献全血和献血小板 近日,上海市卫健委方面披露,在上海35岁以上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即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但是,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57.4%,即有超过四成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防病形式颇为严峻。https://www.workercn.cn/c/2024-11-19/8396281.shtml
6.揭秘酒店业中的艾滋防控真相:安全住宿,不容忽视的防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酒店作为旅行与商务人士的第二家园,其卫生与安全状况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在众多健康安全议题中,“酒店艾滋实际”这一话题虽不常被直接提及,却隐含着对住宿环境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深刻考量。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酒店业如何面对艾滋病防控的挑战,以及旅客如何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保障自身健康安全。 https://www.aidsjc.com/zhengzhuang/50613.html
7.居民隔离时高烧又扭伤社区人员送来自家备用药救急泉州网12月30日讯(记者 许奕梅 通讯员 陈舒婷 文/图)“感谢你们及时送药,让我能安心度过自我隔离期。”26日,家住鲤城区鲤中街道清正社区,感染新冠病毒后“阳康”的居民刘先生(化名)提着刚调制好的热饮来到社区居委会,向工作人员表达谢意。 社区网格员上门给老年人赠送“健康包” ...https://m.qzwb.com/gb/content/2022-12/30/content_7178371.htm
8.深圳隔离酒店里的机器人长啥样?迎宾送餐齐上阵,测温消毒显神通...店长徐文全介绍:“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承担客人的一日三餐的配送和日常物品的补充递送,还要保障全楼层每天2次的消杀任务,像这样周期长,强度大,风险大的服务工作,对全体酒店工作人员的身心都是一种挑战。隔离酒店科技防疫解决方案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酒店工作人员的压力。在物品递送和消杀工作中,智能机器人可以让酒店...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9/17/c5755331.html
9.爱在这里传递来自重庆集中隔离点的故事刘富如介绍,经过14天隔离期的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查呈阴性,再通过医疗专家组评估,IU酒店集中隔离点目前已经有6人解除隔离,正常返回家中。 “我们还给离开人员准备了‘四送’大礼包”刘富如说,“四送”,就是送健康祝福、送2个口罩、送1只体温计、送健康教育资料,希望大家都保重身体。 https://www.cqcb.com/hot/2020-02-15/2177813_pc.html
10.隔离酒店闭环管理制度(通用18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隔离酒店闭环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隔离酒店闭环管理制度 篇1 1、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设置专门的隔离室。 https://www.jy135.com/zhidu/929684.html
11.合肥出现一例无症状患者(11月17日合肥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合肥...对不落实防控要求并造成疫情传播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请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居家拨打12345热线电话,我们的社区疫防工作人员将为您提供上门送药、采样、转诊服务。 合肥的无症状感染者也是在酒店隔离吗 是的。合肥的无症状感染者也是在酒店隔离的,只要一经查证为无症状感染者,便会带到由相关部门设置并规定的统一的...http://jk.shjibing021.com/zyys/40534.html
12.连续20天吃住在驻点酒店,他们的“隔离生活”也需要被看见!虽然隔离在房,但留观人员的精神食粮同样不荒。工作人员会在微信群上发布一些酒店内已备好的书刊杂志,留观人员通过线上借书,便可阅读感兴趣的书籍。 留观人员线上“借书” 对于小朋友,工作人员则会为他们准备玩具或水果。针对部分留观人员的特殊要求,想点外卖或者急需买药,工作人员也会尽力满足。 https://huangpu.xxsb.com/content/2020-04/21/content_9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