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原址(外交部街33号,现为外交部宿舍)
2014年9月2日“您知道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旧址在哪儿吗?”从外交部街胡同东头进入,一路向西,记者沿途走几步便停下来向胡同中的居民打听。“没听说,你往前走走,前头有个西洋式的大门,袁世凯在那儿办过公,孙中山也在那儿住过,你看看是不是你要找的。”胡同中乘凉的大爷热心地给记者指路。
顺着胡同居民的指引,记者来到一栋被铁栅栏围起的西洋式老建筑跟前,原来这是保留下来的清朝外务部迎宾馆大门。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所在的外交部街33号院大门正好就在迎宾馆的旁边。没有丝毫昔日的影子,这里已经变成了外交部宿舍,进进出出的居民,或推着自行车,或拎着瓜果蔬菜,与普通居民小区没有任何区别。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扶植了汉奸、原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了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0年,“华北政务委员会”从中南海迁出,搬到了外交部街33号院,这个院子恰好就是清末时期的清朝外务部迎宾馆,1912年至1928年曾是北洋政府的外交部。
如今,作为文物,“迎宾馆”的大门被保留并保护了起来,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却已是鲜为人知。
记忆: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伪国民政府成立后,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王克敏任委员长。该委员会下设内务、财务、治安、教育总署,后增设实业、建设总署,以加强经济管理。为确保日本华北方面军对华北的控制,汪伪政府不得不同意华北政务委员会“在国民政府主席之下行施极高的自治行政权”。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实际操纵者是日军华北方面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