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国(1911年12月28日~1924年11月26日)
1911年12月28日,沙皇俄国趁中国发生辛亥革命之际,怂恿外蒙古喇嘛黄教大活佛第八世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封建上层,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政府”,自称“大蒙古皇帝”,跟沙俄签订了《俄蒙协约》。后来,民国政府于1915年6月7日与沙俄签订了《中俄蒙协约》,民国政府承认中国主权下的外蒙古自治。
沙俄国旗
1921年11月25日外蒙古建立“人民革命政权”,并与苏联在1922年订立了《苏蒙修好条约》,苏联率先承认外蒙“独立”,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允许苏联驻军。
苏联国旗
注:1945年,国民政府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根据条约原文,民国政府允许将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人民在外蒙当局与苏联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8%的人赞成独立,这使得蒙古最终从中国分裂出去。
大蒙古国”国旗“(1921~1924)
蒙古人民共和国(1924~1949)
联军委员会(1857年12月29日~1861年10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侵略军占领了广州,然后组织了个联军委员会,大清国原广东巡抚柏贵“留任”,所有行动都得听联军委员会指挥,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1860年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签订后,联军于1861年10月全部撤出了广州,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宣告终结。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后的1932年3月1日,日本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扶持溥仪为“满洲国”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溥仪称皇帝,改国号为“满洲帝国”,年号为“康德”。
1945年苏联加入对日作战,日本关东军溃败。失去支持的傀儡溥仪在8月17日午夜举行“退位仪式”,宣读“退位诏书”。等到宣读完“诏书”,仪式结束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所以伪满洲国灭亡的正式日期是1945年8月18日。
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39年9月~1945年8月19日)
1939年9月,日本操纵内蒙的叛国各盟旗主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主席为德穆楚克栋鲁普。1940年,在名义上合并到南京汪精卫伪政府,但事实上仍独立受日本操控。
1941年8月4日,改名为蒙古联合自治邦。1945年8月,苏联对日作战后,该傀儡政府迅速垮台,8月19日消亡。
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主席:德穆楚克栋鲁普
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8年3月28日~1940年3月30日)
1938年3月28日,日军华中派遣军扶植的梁鸿志在南京成立了所谓“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下辖苏、浙、皖三省和宁、沪两个特别市的沦陷区。
1940年3月30日,南京汪伪政府成立,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被日本取消,梁鸿志任伪监察院长。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首脑”:梁鸿志
伪华北政务委员会(1937年12月14日~1945年10月11日)
1937年12月14日,日军扶持王克敏等人在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下辖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及北平、天津、青岛三个特别市的沦陷区。1940年3月30日,改名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名义上并入南京汪伪政府,但实际仍独立受日本控制。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0日,日本“华北派遣军”在北平投降。10月11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被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接收,就此消失。
大汉奸王克敏
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0年3月30日~1945年8月16日)
1938年12月18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及其党羽从重庆出逃。到达越南河内后,马上发表了降日卖国通电。1940年3月30日,受日本控制的汪精卫在南京举行“国民政府”还都仪式,,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合并,汪精卫伪中华民国政府成立。
1943年1月9日,汪伪政府对反法西斯同盟宣战。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死。1945年8月16日,随着日本投降,汪伪政府宣布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