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4日电2月21日9时起,第一批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黑龙江省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等4家省级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标志着我省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全面开始。博物馆免费开放符合世界文物展示的发展趋势,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然而,就在人们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免费开放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的时候,也有专家提出了忧虑,免费开放对展馆接待水平以及观众素质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如果运行不当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福建省博只挺了一周
据介绍,此次免费开放,是全国统一的行为。据省文化厅博物馆处的副处长柳伟光介绍,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都有参与,有的早已免费开放。
然而,开放之初,还来不及盘点可观的社会效益,各家博物馆就被突然涌来的参观人流和由此带来的各种事情搞得焦头烂额。
就在我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前三天,2月18日,传来福建省博物院例行闭馆整修的消息。福建省博物院自然馆以展示馆藏的动物标本为主,在春节免费开放期间,7天内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日均参观人数猛增了100倍,不少孩子对标本也不爱护,随意敲砸,导致自然馆内设施和展品损坏:“大象”的尾巴被揪下来,昆虫演示器被扯掉,不少标本被破坏,连展馆大门都被人群挤坏……
福建博物院院长杨琮说:“春节前我们做了些预案,春节期间免费开放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还是提前感受到了全面开放面临的压力。”在我国首批免费开放博物馆的七省(区)中,除福建外,湖北等省的博物馆也明显感到了压力。
其他省的前车之鉴,使得一些专业人士对我省的博物馆免费开馆的前景充满了忧虑。
曾经的“惨痛记忆”
准确地说这一次全国性的免费开馆并不是第一次,每年“5·18”的博物馆日,全国的博物馆都会免费开放一天。
2004年5月18日,我省博物馆第一次对外免费参观的情景让馆长郑秀山至今仍心有余悸。
据他介绍,当天,还没开馆,外面就聚集了大量的参观者,开馆放人后,情况并不见好转,反而参观者越聚越多,后面的观众担心看不到往前拥,造成当天的秩序失控。结果,博物馆的玻璃大门被挤破,多名工作人员被挤伤,郑馆长本人的胳膊也被挤伤,“好在文物没有被破坏”。
2005年,有关部门改变了免费的策略,向参观者发放免费的参观券。这种方式虽然限制了参观的人数,但是却在一些发放点出现了抢票的现象。
省文化厅博物馆处副处长柳伟光说:“往往是在博物馆免费开放时期就越容易出现意外的事情,国有博物馆提供的是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应该由人民群众共享,而取消门票的限制,是实现文化成果共享的一种有效手段,做为参观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参观的机会,尽量避免发生一些不文明的事情。”
最怕不文明观众
柳传光告诉记者,免费开馆之所以会给博物馆造成压力,参观人数多是一个原因,一些参观者自身的素质不高也是一个原因,“博物馆最怕不文明的观众”。
据他介绍,近些年免费开放日,每次都会碰到随地便溺的参观者。工作人员死看死守还是管不住,一些带孩子的女性参观者还振振有词地说“童子尿不脏”。还有就是参观者将饮料瓶、包装袋、吃剩的食品到处丢弃,参观结束工作人员都能扫出成堆的垃圾。
柳伟光说,参观博物馆与看歌剧、听交响乐一样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行为,在国外是绝对安静的,更不用说一边看展览一边吃零食,这样的行为在国外即使不会被罚款,也会被其他参观者“另眼相看”。
省博物馆馆长郑秀山说:“到博物馆参观与看电影不一样,对参观者来说人多是比较忌讳的,因为参观人数多肯定要影响参观的质量,以近些年免费参观的状态,一天涌进几千名参观者,实际上展品基本上也看不到,光看人头了,溜达一圈就出去了,参观等于没参观一样,所以,一个懂得欣赏展品的参观者应该避开免费开馆的头几天,这样也可起到分流的作用。”
对接待水平的重大考验
哈尔滨市民晓章说:“向公众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是回归了社会公益事业的正道,我为此举叫好。”
哈尔滨市电信部门工作的李保民认为,免费开放博物馆引来观者如云,甚至出现爆棚,恰恰说明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与渴望,也表明国家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要求符合广大群众愿望,是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件大好事。
哈尔滨铁路局退休干部洪科老人也同意他的看法,他认为,导致博物馆受损有参观者素质不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博物馆的管理跟不上,博物馆不仅没有事先预料到,更是没有采取应急措施。
一些网民则认为:“博物馆应该吸取教训,以后加强管理,并有一套科学的应急措施。比如,对人数进行限制,既然只能够容纳3000人,就不能放1万人进去;比如加强教育,通过广播系统,提醒前来参观的孩子要爱护博物馆内的东西;比如与学校联系,由教师组织前来参观,并让其在学校里就接受一些教育;比如在当地媒体上发布博物馆的有关信息,并可以借此提醒市民要注意爱护……”
免费开放更要加强管理
据了解,3月31日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侵华日军七三一罪证遗址博物馆、瑷珲历史陈列馆、宁安马骏纪念馆将第二批向社会有序免费开放。自2009年起,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有条件的市、县级公益性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有序免费开放。
据省文化厅博物馆处副处长柳伟光介绍,为了应对免费开馆的新情况,各馆都采取了一些新的管理和保安措施。比如,第一批开放的四家博物馆,国家投资近40万元,为每馆分别购置了两台最先进的安检设备。
参观人数压力最大的省博物馆制定了多项新的管理措施。据副馆长李玲介绍,为了维持现场的秩序,省博新聘请了6名保安人员,并将现场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几十人,为了方便参观者,在不影响馆内通行的情况下新设置了几十个座椅,并重新制做指示标识,使之最加清晰。
据李玲介绍,省博第一天免费开馆接待参观者2300人左右,运行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