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众多市民在成都博物馆参观“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本报记者衡昌辉摄
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惠民内容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热议
今年,“推动更多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不仅引发代表委员热议,也引来公众热切期盼。
免费开放
在享受文化的同时提升修养
记者了解到,省内多家综合类博物馆已提交方案。预计春节后将配合公众需求,更灵活地错时、延时开放。“推动更多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简直太有必要了!”省政协委员、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谢辉感叹,“博物馆里有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免费开放正是让公众享受改革红利,让人们在享受、体验文化的同时,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
回首此前四川文化惠民举措,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的免费开放已让公众受益。最近几天,四川省书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戴跃已经两次到成都博物馆看“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这次大展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灿烂辉煌与博大精深,还是免费开放。如今听说还要继续推动更多博物馆免费开放,戴跃情不自禁点赞道:“打开博物馆大门让普通百姓零距离接触中华民族瑰宝,才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唤起爱国情怀,这才是最重要的。”
远在巴中关渡乡的退休职工李忠秀,谈起报告中的这些文化惠民内容也是喜上眉梢:“我们这里的乡综合文化站半年前就免费开放了。以前退休了基本就只能打麻将,现在我们的业余乐队都搞起来了!”
错时延时开放
文化服务将更便利和均等
如何推动更多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乐山市文化馆副馆长卫明说,“我们尝试过在网上直播一个演出,有两万多人观看。在网上义卖书画作品,效率也大大提高。未来文化馆能否加强数字化建设,让公众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文化服务”
充分发挥博物馆等公益场馆的社会效益,省内公益场馆已经开始行动。
凉山美姑县巴普镇村民在巴普村文化中心学习农技知识。本报记者吴传明摄
阿坝红原县安曲乡下哈拉玛村牧民定居点文化活动室里,年轻人正在下棋。本报记者何海洋摄(资料图片)
文化惠民也要升级为多元服务
代表委员呼吁“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文化产品”
聚焦
“推动更多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让群众看到了政府让公共文化惠及更多民众的决心。文化惠民,也因此成为今年两会热词。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政府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记者了解到,未来,将有更多类似“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这样的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亮相。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再丰富一点
“前几天我去看了‘丝路之魂’文物特展,实在太震撼了!这种免费的高品质展览,让文化惠民有了更深刻的内涵。”省政协委员、成都市川剧院常务副院长陈巧茹感叹,“以前我也经常参加各种送文化下乡演出,感觉大家理解的文化惠民就是唱歌跳舞,其实政府不光要让群众有地方跳广场舞,这种提升四川文化形象和川人品位的惠民工程,更应该有!”
数据证实了公众的欢迎程度。据成都博物馆介绍,“丝路之魂”文物特展开展近一个月以来,已有接近30万人次前往参观。成都博物馆官网的留言板上,无数观众留言表示感谢。
成都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明斌表示,这正是成博探索文化惠民的另一种尝试,“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用更高规格的展览来发挥文化浸润的力量,我们相继尝试了推出几项大展。从每次展览观众持续排队的场面看,这种展览有强大的公众需求。”
主题展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代表委员们呼吁之前,四川的文化惠民已悄然升级:低价交响音乐会常年演出、各种人文讲座持续不断。不止博物馆展览,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最近几年推出的公益活动中,都照顾到了群众对更多元文化服务的渴望。
“不只是简单地让公众有一个地方看书借书,而是在满足普通读者需求之外,进行文化引领。”四川省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主任牟文彬介绍,省图从开馆之日起就决定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开展的《周末艺术鉴赏会》迄今已举行了接近50场,“每一场都是过道都挤满人。”《巴蜀讲坛》系列讲座,更是涉及法律、考古、科技等不同领域。省图有一次古籍修复的直播,吸引了20多万人观看。
刚刚举行完新春音乐会的四川交响乐团,也计划将去年每月一场的交响音乐季演出扩容至每月两场,票价依然走平民路线。四川交响乐团常务副团长吴灵峰透露,“未来我们的音乐季曲目将更加经典和专业,为喜欢古典音乐的群体服务。”
推出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主题展览,也成为博物馆之间的“暗战”。李明斌说,成都博物馆的“丝路之魂”文物特展将持续到今年4月10日,预计可以满足200万人次市民欣赏到全国70多家博物馆镇馆之宝的需求。而这次大展结束一个月以后,5月,成都博物馆又将推出免费的《俄罗斯彼得夏宫珍宝展》,让四川人在家门口亲近国外博物馆的优秀艺术品。今年春节期间,金沙遗址博物馆还将推出“古埃及:法老与神的世界”文物展,武侯祠博物馆则将推出“丝路幻彩——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精品展”等4个特展。今年元旦至春节期间,全省各地的文化惠民活动多达1800多场。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吴晓铃吴梦琳常雄飞肖姗姗庞峰伟
文化成都勾勒惠民蓝图
“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符号、历史记忆如果消减,那就只剩钢筋水泥了。所以,看看我们的天府广场,我们有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博物馆、四川美术馆,以后还会有四川大剧院、成都中心……老百姓都将享受到这些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福利。”省政协委员、省文联主席郑晓幸的话引起众多委员共鸣,这些文化惠民工程将完善成都的文化生态,造福百姓。
记者了解到,规划打造的“成都中心”将统筹建设公共服务、展览展厅、旅游文化、市民休闲等设施。采用多种手段恢复“两坊一楼一门(旁求俊义坊、为国求贤坊、明远楼、厚载门)”与既有建筑共同恢复并强化成都中轴线的空间秩序。同时,对唐朝时的摩诃池、宣华苑也将予以重现。
作为天府广场的文化地标,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馆、成都博物馆都先后建成并开放,极大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同样位于天府广场的四川大剧院也已开工,预计2018年完工,同年8月,成都城市音乐厅也将和市民见面。省政协委员、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告诉记者,成都城市音乐厅不仅有音乐厅、歌剧院、戏剧厅、多功能厅等硬件设施,还将以此为轴心,打造城市音乐坊、音乐大道、艺术培训中心、艺术主题酒店等,建成之后除了引进世界、中国一流的节目之外,还将为四川特有的节目提供演出平台。“我希望到时候,不仅是成都的群众爱来这里,周边的群众开着车,坐着飞机都能来这里,因为这里有好戏好节目。”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吴晓铃吴梦琳常雄飞肖姗姗庞峰伟
文娱新兴产业发展带动惠民
积极发展文化创意、音乐娱乐、体育健身产业,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省人大代表、广元市文化馆馆长马红从事文化工作30年,感受到文化发展对群众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与过去相比,现在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高,同时,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更丰富、内容更多元。”马红说,文化创意、音乐娱乐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深受现在年轻人喜欢,还能很好地带动经济发展,而产业发展反过来又能提供更多服务形式,带动惠民。
马红建议在挖掘已有资源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例如广元的女皇故里,光是这块品牌,都可以再衍生出很多东西。”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