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粉:清代云南的商人会馆及其经济影响民国光绪江南乾隆二战道光帝云南省

摘要:清代,云南分布着众多商人会馆,它是内地商人为适应贸易扩大需要,基于商帮建立的制度化、体系化经济组织,在商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商人会馆建立后,商人投资能力增强、贸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云南商业的繁荣,推动了云南经济支柱产业的勃兴,加强了云南与全国市场的联系,使云南经济步入充满活力、开放发展的时期。

关键词:商人会馆;经济影响;开放性;云南

△云南会泽县江西会馆

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对云南的政治、军事控制日益强化,云南经济逐步对内地开放,这种开放在清代内地商人及商人组织的推动下更为明显。以往云南经济史研究中,云南经济的“对外开放”备受学者关,而“对内开放”则关较少,对商人会馆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拟对云南的商人会馆进行研究,探讨商人会馆对清代云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云南商人会馆的发展与分布概况

云南的商人会馆出现于明,兴盛于清。早在明万历年间云南就出现过商人会馆,[1]但明代云南的商人会馆发展有限。清代,云南的商人会馆获得空前发展,并受云南社会经济变迁之影响,呈现出阶段性繁荣的特点。康熙至乾隆年间是云南商人会馆发展的首个高峰期。清初,随着中央王朝边疆开发政策的启动,大批内地工商业者自发迁移到云南开发这片处女地,商人会馆随之兴起。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康熙年间云南的商人会馆数量约为16所,经过雍正年间的发展,至乾隆年间已增长为70余所,其中至少有50所建于乾隆年间。嘉庆至道光年间云南商人会馆发展速度减缓,新增会馆10余所;咸丰、同治年间是云南商人会馆发展的停滞期,会馆数量不仅没有大幅度增加,之前修建的许多会馆还被战火毁坏,会馆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光绪、宣统年间是云南商人会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战乱平息后,云南经济恢复发展,内地商人陆续返滇或至滇贸易,再次掀起会馆建设高潮,期间全省新增会馆数十所,战火中被毁的会馆陆续得到重建或重修。有清一代,内地商人共在云南建立了200余所会馆,各府、州会馆分布数量,详见表1。

表1:清代云南各府、直隶州、直隶厅会馆数量统计表

表1反映,商人会馆在云南的分布非常广泛。云南有14个府、4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分布着商人会馆,同时,部分府州的会馆分布较其他府州密集,如昭通府、东川府、临安府、顺宁府的会馆数量相对高于其他府州。

商人会馆在各府州的城镇、集市、矿厂中均有分布,其中城镇是商人会馆分布最广泛、最密集的地区。从省会昆明,到昭通、会泽、蒙自、个旧、曲靖、宣威、新平等中小城镇,再到麻栗坡、腾越、马关等边境城镇,都有商民修建的会馆。同时,部分城镇的商人会馆分布较其他地区密集,如云南府昆明县城、临安府蒙自县城、东川府会泽县城、永昌府保山县城是全省会馆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商人会馆分布的城镇、集市、村寨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工商业相对发达,或为全省中心地城镇,或为矿区商业城镇、集市、矿厂,或为交通枢纽。

一是中心地城镇,如昆明县城。云南府昆明县城是云南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城镇,随着云南与外界商贸联系的加强,昆明作为全省交通枢纽、商品货物集散中心的经济职能凸显,商业发达,商贾云集,会馆分布较为集中。早在康熙年间就有四川、湖广、江南、江西等省商人来昆明贸易,并建有会馆。如四川会馆“滇会城东,西来古寺,系我蜀人香火地也,创自康熙戊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2]两湖会馆,“寿佛寺,一名禹王宫,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江南会馆,“兴福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江南客民建”;江西商民建有会馆“萧公祠”。[3]清中期,江右、山陕、福建等省商民陆续来到昆明经商,建立了同乡商人会馆。如福建商民建有会馆“天后宫”,[4]山陕商民建有会馆“关圣行宫”。[5]清末,昆明开埠通商,商品流通进一步扩大,各地商人相继汇聚昆明经商,重建、新建会馆。

二是矿区商业城镇、集市、矿厂,如会泽县县城、那姑村、汤丹厂。东川府会泽县是清代滇南著名的铜都,境内有汤丹、大碌碌等著名铜厂,铜矿储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年供运京师铜矿量达6331440斤。[6]矿业的兴旺,吸引了大量内地商民聚集东川会泽县,并在该县县城建立了江西会馆“万寿宫”(共4所,其余3所为江西府、县级会馆)、江南会馆“吕祖阁”、湖广会馆“寿佛寺”(一在汤丹厂)、陕西会馆“陕西庙”、四川会馆“川主庙”、贵州会馆“忠烈宫”、福建会馆“天后宫”等7省11所会馆;会泽县城西北那姑村(今娜姑镇白雾街)为东川府各铜厂铜矿转运会泽县铜店的必经之地,商人们在此建立了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寿佛寺”、贵州会馆。[7]

三是交通枢纽地城镇、市镇,如保山县。永昌府保山县是清代滇缅、滇印贸易交通干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商业发达。据光绪《永昌府志》所载,保山县为滇省首屈一指的商业城镇,“市肆货物之繁华,城池风景之阔大,滇省除昆明外,他郡皆不及,人以此谓之小南京焉”,[8]该地吸引了四川、湖广、江西等地商人陆续到此经商,并兴建会馆,该地有湖广会馆“寿佛寺”、四川会馆“川主宫”、江西会馆“萧公祠”等5所内地商人会馆。[9]

商人会馆的时空分布特征向我们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它是在云南经济相对发展的时期被建立在各工商业城镇的。

二、商人会馆的性质及经济功能

那么,内地商人为何会选择于康、雍、乾盛世以及清末两个时期在云南工商业城镇兴建会馆呢?我们认为,这与商人会馆经济组织的属性和它所发挥的经济功能有关。

首先,商人会馆是内地商人为适应贸易扩大需要而建立的有制度、有体系的经济组织。清代,中国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尽管商品生产还处在小规模或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阶段,可是商品的流通量却非常大,流通距离非常远,交通运输条件有限。单个商人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贸易不断扩展的需求,只有将一个个商人的资本、人力、物力联合起来,结成利益联盟,才能组织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贩售。云南地处边疆,距离内地较远,山高路陡,瘴气弥漫,内地商人入滇经商不仅面临着各种风险,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为此,内地商人起初结成商帮,集体在滇开展贸易活动,然而商帮是同籍商人之间较为松散的联合体,制度性弱,系统性差,且没有固定的联络、互助平台。

商人会馆“借庙为馆”的建筑特色和“同乡”关系的组织原则,并非简单的乡土文化怀念,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为商人的商业活动服务。几乎所有的商人会馆都供奉着一尊或多尊乡贤偶像、神灵,这些神灵乃是流寓商人心中的保护神和心灵家园。如,江西水神“萧公”本是江西民众普遍信仰的本土乡贤,江西商人则赋予了萧公拯救商人于水火的传说,使其成为江西商人的保护神,“伯轩……一日起坐,语家人曰:‘某地某水,三舟将覆,吾力救之。’人以为异,问舟过临江者,三舟皆巨商也,言合,神之。……众商闻之,争施舍,以萧置庙中”。[11]再如,关公乃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关羽,以忠义而闻名于世,关中商人则将其视为保护神,并将忠、义视为该地域商帮的商业精神。这种乡土神灵信仰消除了旅滇商人心中的不安,使他们能安心留在云南经商,以确保组织成员的稳定性和商业活动的持续性。

“同乡”关系则“可以跨越阶级及其他纵向纽带”,[12]使商人以及商人组织获得来自不同阶层的互助,增进商业合作者之间的信任、忠诚。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高度的血源性和地缘性”,[13]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血缘、地缘有着高度认同,基于这种认同,人们对“同乡”有着特殊的亲切感、信任感。商人选择“同乡”结盟,细微的乡音、共同的习俗,不仅使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较他乡人容易,还有助于监督、约束商人行为。同时,虽然清代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游离于国家权力体制之外,无论是对组建商人组织本身而言,还是对商人贸易活动而言,均需要来自社会权力阶层的支持、保护,也需要其他商人或工匠的信任、配合。“同乡”关系则能拉近官员、商人、工匠各阶层之间的距离,将他们同时吸纳入会馆组织,商人可以获得官员的庇护,亦可以与同籍商人或工匠、劳工达成合作。

祀神、聚会活动是商人会馆组织特有的融资方式,商人可通过会馆聚集商业资本。资料显示,会馆建设、置产、祭祀等项目所需资金主要是通过向会员认捐筹集的,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无偿、无风险、速度快、金额大。如,乾隆二十年(1755年)会泽县江西省众商家募银1千余两,[16]修建“万寿宫”崇祀许真君;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会泽县湖广籍工商业者募银4千余两,[17]修建“禹王宫”供崇祀大禹。商人会馆筹集的资金,一部分作为组织建设经费,一部分则可转化为商业资本。据昆明四川会馆《福是会碑》载,福是会“各善举之费外,下有盈余,议以公正廉毅者,总管经放生息”,[18]同籍商人即可向会馆借贷资金从事贸易活动。

当商人会馆在地方的影响力提升后,异籍地方官员、商人亦会出席会馆活动,商人获得信息的范围会远远超出“同乡”范畴。如乾隆十九年(1754年)会泽县陕西会馆“关圣宫”建设竣工典礼上,东川府知府义宁(满洲正白旗)、经历陈撤(河南永宁人)出席并捐款;[20]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会泽县湖广会馆举办佛像开光仪式,陕西八当铺和该县酒商受邀出席。[21]商人可以从这些异籍官员、商人那里获取商业信息,甚至与他们洽谈业务。

商人可通过会馆议定贸易规则、规范交易秩序,从而保护商人利益。面对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商人会馆能组织商人联合起来应对竞争,在必要时制定行业交易规则,维护商人利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昆明江右会馆经营棉花的商人倡导制定了云南省《棉花行条规碑》,“兹据江西等省客民熊积山、梅占先……等□□”。据该碑文记录推测,当时云南棉花交易市场秩序混乱,政府管理滞后,“从前原定行中条规,事远年湮,居多更易,秤制、银色各项,均不画一,难免狡混”,抚州棉花行商利益受损。他们便联合同籍以及其他籍商人呈请整顿条规,并将条规勒石竖立于会馆内,约束商人行为。新条规对棉花质量、称量砝码、称量方式、银两成色、议价方式、惩罚规则等做了明文规定,如规定棉花若在运输途中被淋湿,应“先为晒晾”;棉花称量时“棉皮照旧除皮五斤”,若包扎太重则应“将原包称过,卸出花斤,再除绳席等”,[22]以此限制市场不正当竞争,维护行商及客户双方利益。

商人会馆还为商人提供住宿、囤货等服务。会馆建筑群除了有宫、祠、戏台之外,还常建有东西厢房以及其他房间,供往来同籍客商住宿、集屯货物。如,会泽县湖广会馆《重修山门》[23]碑刻镌刻的认捐名单有“公施房价银六十两”的记录,这当为会馆向往来客商提供住宿所收取的费用。嘉县(今双柏县)江西会馆为往来官商提供住宿服务,“有公事则聚商其所,而过往官绅、士庶亦赖以居停”。[24]

可见,商人会馆向商人提供了诸多交流和互助机会,有利于商人聚集资本、获取信息、规范交易秩序等商业活动的开展。因此,随着内地商人在云南贸易中的不断壮大,内地商人会馆被建立在云南各商业城镇中,商业越发达、商人越集中的地区,商人会馆越密集。

三、商人会馆对云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地商人在云南兴建会馆,为云南经济发展入了新鲜血液。商人以会馆为纽带,不断拓展其在云南的商业活动,对云南经济发展形成重要影响。

第一,商人投资能力增强、贸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云南商业的繁荣。早在明代,就有内地商人入滇经商,不过商人资本有限,加上本省民众不善商贾,商业发展较为缓慢。清代,内地商人入滇贸易者逐渐增多,商人会馆建立后,地域商人结成利益联盟,形成一个资本集合体,资本实力增强,贸易规模扩大。如,江西商是较早到云南经商的内地商人,康熙年间他们仅在昆明县、云南县、楚雄县、巍山县、罗平县、会泽县6个县城城镇建立了会馆,至乾隆年间他们已在云南的30余个城镇、集市建立了会馆,说明江西商人的贸易范围从原先的6个地区拓展至30个地区。同样,湖广、四川、贵州、广东等地商人亦大肆兴建会馆,整合商人资本、人力、物力来拓展贸易,全省城镇、乡镇、集市、村寨均有内地商人活动其间。云南“歇店、饭铺、估客、厂民以及夷寨中客商铺户,皆江西、楚南两省之人”;[25]昆明“县城凡大商贾,多江西湖广客。领当贴设质库者,山右人居其太半”;[26]鹤庆松桂会上“川、黔、陕、豫各省商人蜂拥而至”;[27]在维西“西吴、秦人为商于其地”;[28]在蒙自个旧“商贾贸易者十之八九,土著无几”。[29]

商人聚集资本后,借助商人会馆招募工人组织规模生产。云南矿厂有诸多硐口,每一硐为一独立的生产单位,“开一洞口,有十石米分做者,有二十石米分做者,或数十人同供一洞,或六七十人同供一洞”,[40]硐主或与工匠合作进行生产,或雇佣工人生产。硐主雇佣的工人,大多是他们熟悉的同乡或同族,而且他们都是同籍乡人会馆的成员。硐主通过会馆集体活动或同乡之间的口头传递佣工信息,将同乡工匠、砂丁(劳工)雇佣至矿主的矿洞采矿,并以商人会馆来稳定他们之间的雇佣关系,降低劳工自由解散的概率,为矿业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如,《白羊厂汉回械斗案》中所记载的湖广会馆成员中,向中心、唐立纲、向中孝(湖南黔阳人)、曾祥(湖南武冈县人)、朱老五(湖南兴化县人)为硐主,其砂丁多为同籍乡人。[41]

在生产中,商人会馆有助于矿厂的管理,使生产、分工持续进行。随着雇佣制的不断发展和开采、冶炼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分工日益细致,生产规模扩大,也加速了硐主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分化。硐主为了维持现有生产秩序和自身利益,借助会馆乡情、神灵信仰和组织权威力量来约束、管理厂民。据《个旧锡矿临安会馆碑记》载:“个旧银锡二厂尤为福国而庇民,是以各省士民商贾往采者络绎不绝,云集如响,几遍天下焉。且各设会馆以为厂规约束之地,而奉香火以崇祭典。”[42]暂不谈条规内容的利弊,商人会馆所维护的“厂规”确实成为云南矿业开发中的管理条例,为投资商、贸易商、工匠、劳工所接受和遵守,客观上促进了矿业的生产稳定和持续。

第三,推动了云南省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云南与全国市场的联系。内地商人是云南贸易发展的主要载体,他们以商人会馆为链接,往返于内地、云南市场之间,调节市场有无,沟通商品流通。按照惯例,商品入市须投行,方可销售。在商人会馆的组织和保护下,贩运商免受牙商的盘剥以及其他商人的排挤,他们将众多内地商品运至云南销售。江西商人将江西盛产的棉花、[43]瓷器运抵云南销售,湖南商人贩运湖南所产笔墨纸张入滇销售,[44]四川等省商人贩运川烟、川丝、川绸等入滇销售,[45]陕西商人贩运内地所产布匹、米面、皮货等商品至滇销售,[46]等等。同时,内地商人还将云南所产铜矿、药材、鸦片运销至内地销售,如汉口“药,……艾车来自荆州,其他来自江西、云贵、山陕;……铜,白铜、黄铜、红铜、铅铜、锡铁来自云贵、四川”。[4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人会馆对云南省际贸易的繁荣,对密切云南与全国市场的联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而言之,清代商人会馆遍布云南工商业发展地区,它是内地商人为了拓展其在云南的商业贸易活动、保护商人利益而建立的制度化、体系化经济组织,在商人聚集资本、交流信息、规范交易秩序、寄屯货物等商业事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功能。在商人会馆的整合下,内地商人的投资能力增强,贸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云南商业的繁荣,推动了云南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和省际贸易的繁荣,增进了云南与全国市场的联系,使云南经济发展呈现出开放性特色。

THE END
1.《明清商人会馆的经济学分析》.docx六、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明清商人会馆的经济学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智慧的作用,不断完善和优化商业活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环境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明清商人会馆等历史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和商业模式...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759909.html
2.会馆是什么场所(会馆是什么意思)4、即使到了清代后期,突破地域界限的行业性会馆仍然只是相当个别的。 5、此时出现的一些超地域的行业组织,大多以同业公会的面目出现。 6、明清时期大量工商业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 7、但会馆与乡土观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thZEAAwfIb.html
3.陈宝良周远航:明清会馆的起源及其功能演变其二,就郡邸与会馆的性质而言,两者确乎有所差异:郡邸属于官立,通常“领于官”;而会馆则属于“私立”。这一点在明人朱国祯的记载中已经明确道出。即使如此,将后汉时期的“郡邸”看作会馆古老而久远的源头,或会馆是“古郡邸之遗也”,其实也未尝不可。理由有二:一是汉代地方各郡,确乎在京城设有提供同郡人入京...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817/16/1092848234_1092848234.shtml
4.广州陈家祠的社会学意义摘要:在文献史料研究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广州陈家祠是建一个集祠堂、书院、会馆三种性质于一体的建筑。这三种性质的东西会汇合在一起体现了一个社会伦理的深层结构——即 “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层伦理关系,反映出广州陈家祠在近代广州以及广东具有特别的社会学意义。 http://gzgfwh.gzhu.edu.cn/info/1112/1230.htm
5.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12.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因为植物体能进行的( )A.呼吸作用B.代谢作用C.吸收作用D.光合作用https://m.1010jiajiao.com/czhx/shiti_id_c6099fbd9567a3c282327eae736b1f9b
6.上海游记:《三山会馆》(二)上海会馆史陈列馆开埠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为上海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财富。会馆公所的建立加强了上海与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给上海的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着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都市。 会馆是依附于社会的一种民间组织,其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是客观的。会馆的性质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地域性质的同乡会馆,一类...https://www.meipian.cn/2b1z7ody
1.中国古代祠堂古建筑的结构布局分类和作用(二)祠堂古建筑按其性质分为八类 墓祠、寺院祠、书院祠、园林祠、会馆祠、忠孝节义祠、名宦乡贤祠、祭祀祠等,其中,忠孝节义祠又可分为忠烈祠、孝子祠、节妇祠、义士祠、祖师祠等许许多多纪念性质的祠堂建筑。不同的祠堂有着不同的意义,为人们寄托和表达着不同的情感。 https://m.gujianchina.cn/news/show-10264.html
2.中国古代祠堂古建筑的结构布局分类和作用汉匠古建筑祠堂下属的分祠或各支祠,又称小祠堂,由同姓家族支派所组成的血缘组合,面积小,血缘关系更亲密,长辈和年轻人都很清楚。 (二)祠堂古建筑按其性质分为八类 墓祠、寺庙祠、书院祠、园林祠、会馆祠、忠孝节祠、名宦乡贤祠、祭祀祠等。其中,忠孝节祠可分为忠烈祠、孝子祠、节妇祠、义士祠、祖师祠等诸多纪念性祠堂...https://www.nbgjz.com/1247.html
3.杨式太极拳的性质作用和练法下东单馆:东城区东单北大街国旅大厦D1层锦上禅会馆(有地下停车场) 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向南100米路西1号线东单西北口下车向北500米路西 万柳馆:海淀区万泉庄路碧水云天7号楼底商万柳瑜伽会馆内(有免费停车场)地铁:10号线巴沟站下车向南 六里桥馆:丰台区万丰路306号御生堂3层(有免费停车位) 地铁:9号线或14号线...http://m.wangdaoquan.com/nd.jsp?id=3150
4.盐城市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题库C. 性质严重情况 D. 个人所得数额及其所起作用 35.私自留存涉及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审查、巡视巡察等方面资料,情节严重的,给予___处分。(B) A. 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 留党察看; D. 开除党籍。 3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者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http://www.qfy.gov.cn/qfy/jlgf/20230423/020002_8e0ec1af-dd40-4594-ae44-fc07472b2ecb.htm
5.苏州河与苏州的河(精雅篇)吕作燮先生的《试论明清时期会馆的性质和作用》一文中, 收录有苏州的会馆49所。笔者最近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 又发现有12个被遗漏的会馆, 它们是:关东会馆、人参会馆、药王会馆、浙嘉会馆、震泽会馆、中州会馆、上海会馆、鸭蛋会馆、白石会馆、广东会馆、浙江会馆和武林会馆, 从而使已知的苏州会馆总数达到61个, 称公...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481sie.html
6.校本课程实践论文6篇(全文)三是聘请专家从理念层面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对校本课程以及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如聘请省教育厅基础老师处副处长姜同河、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发展规划处李玉杰处长和市教育局政策法规科研处副处长魏永利作专题讲座。通过培训,使全校教师统一认识,掌握信息化手段的技术与应用,正确确立校本课程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25ng408.html
7.陶瓷调研报告11篇2.照明与灯具设计的`功能要求、具体设计手法,熟悉不同材质的性质和表现特点。 灯具的照明种类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警卫照明,值班照明,障碍照明等。现代灯具包括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业照明,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特种照明等。 灯具按发光方式可以分为:直射型灯具,半直射型灯具,漫射型灯具,间接性灯具等;按结构分类可以...https://mip.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15452.html
8.最全面的酒店规划与设计(359页)等级与规模 023 酒店的分类 024 按建造地点条件分类 025 按使用目的分类 026 按经营形式分类 026 按建筑类型分类 027 按旅馆的性质分类 027 旅馆的等级和划分标准 035 划分等级的内容 035 等级划分的具体标志 037 旅馆的规模定位 037 酒店的星级评定 039 中国酒店星级评定 045 一星级酒店评定标准 045 二星级酒店...https://doc.mbalib.com/view/7fd997afbf746018ac40acc64834d0f8.html
9.酒店简历大家都知道 简历即对履历的简要陈述,又称履历表,英文简称CV,常用于个人求职、申请,但也可作为非求职者的经历简述。一份好的简历对酒店管理专业求职者赢得面试机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你知道酒店管理专业求职者的简历该怎么写吗?酒店简历1 基本信息 个人相片 姓名: 性别: 女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xxxx年8月...https://www.yjbys.com/file/jiudianjian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