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慢、改名繁、上传问题多……劳动合同电子化困难重重,怎么办?在浙江宁波市北仑区,一套“短视频+云服务”的组合拳或能成为破题答案。“在线签署更方便了,归档效率提升不是一点点!”在前不久举办的北仑区电子劳动合同应用推广会上,某企业人事经理俞女士由衷地说。
宁波市北仑区某企业人事经理上线浙里签平台。石高波供图
作为一家中等规模的企业,该企业目前拥有500余名员工,其中329人签署的是电子劳动合同,203人签署的是纸质合同。考虑到自行保管合同存在易丢失、易篡改、远程签署流程复杂等问题,自去年起,该企业便尝试将合同上传至浙里签电子合同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但过程却不顺利。
“主要是效率提不上去。”俞女士说。对纸质合同而言,如果使用传统扫描仪,每份合同一般要花4、5分钟才能扫描完成。对电子合同来说,改名则是个大工程,“浙里签平台要求电子劳动合同的文件名为合同编号,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以劳动者姓名作为合同文件名称。”
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提升劳动合同电子转化率?北仑区人社部门推出“统一扫描、批量改名、多包上传”等操作流程。
宁波市北仑区人社局召开全区电子合同推广部署会。石高波供图
针对电子合同改名繁琐的问题,北仑区人社局则制作了批量处理程序。“即使从未接触过编程的人员也能轻松上手,只需点点鼠标,就可实现‘一键改名’。”北仑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说。此外,针对认证、数据规范、打包上传等环节中常见的问题,北仑区人社局也一一采取技术指导,大幅提升企业操作效率。
方法有了,该如何惠及更多企业?为此,北仑区人社局将劳动合同电子化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制作成短视频,并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发布14条短视频教程,各平台总播放量超9万次。”北仑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说,由于普适性较好,这套做法还屡屡“出圈”,“自视频发布以来,我们已收到温州、丽水、舟山等多地兄弟单位和企业咨询互动。”
宁波市北仑区人社局在街道举办推广培训会。石高波供图
北仑区人社局还不定期邀请企业开展培训会,引导企业电子劳动合同上线。目前,北仑区已开展28场培训会。在这套“组合拳”下,北仑区的电子劳动合同覆盖率达26.56%,上线总量121380份,居全宁波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