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口蔡锷路口、胜利街与中山大道交接的半岛形地段,有一幢色彩明丽的法式建筑,它就是武汉最早由洋人开办的旅店——德明饭店,至今近百年。
1900年,清政府修建京汉铁路,作为这条铁路终点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也同时兴建。70岁的法国商人圣保罗看中了与车站毗邻的这一地段,利用“治外法权”,决定在当时法租界内的四民路185号(今胜利街245号)修建一座饭店。由法籍犹太人史德生夫妇设计的这一饭店:三层砖木结构、覆斗形铁瓦屋面、圆形老虎窗和壁柱处理以及落地长窗直通花园,是典型的法国风格,于1919年完工建成并开业。英文店名(WAGONSLITSTERMINUSHOTEL)其中“TERMINUS——到终点”音译为“德明”。
据《湖北省外事志》及《武汉文史资料》等书记载,德明饭店为当时汉口旅馆之冠,多为外国人及高等华人长期包租,是这些人的娱乐场所和避难乐园。蒋介石、程潜、白崇禧、唐生智等国民党政府要员也都曾下榻这里。1932年,国际联盟调查团就“九一八”事变来华调查时,下榻德明饭店。1938年1月,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在德明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向中外人士介绍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情况。1945年和1946年,中共和谈代表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王震等人先后多次住在德明饭店,并在此办公。1949年2月,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在德明饭店大厅举行了盛大的“武汉各界代表”招待会。
1954年德明饭店被改名为江汉饭店,成为湖北省接待外宾的主要场所,胡志明、赫鲁晓夫、布尔加宁、尼赫鲁、吴努、哈马舍尔德(联合国秘书长)、苏加诺、伏罗希洛夫、西哈努克、范文同、吴奈温、艾地、苏发努冯等国际知名人士和重要访华代表团先后下榻于此。据统计,江汉饭店接待的外宾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20多万人次,是湖北省第一家接待外宾最多的饭店。
英国作家詹姆斯·迈克马努斯的小说《黄石的孩子》中这样一段文字来介绍德明饭店:“那些经历过战争的城市……总会因为战地记者的驻扎而涌现一批著名酒店,那是记者们在一起交流、喝酒、相爱或者背叛对方的场所。在西贡有著名的洲际酒店的酒吧,在索尔兹伯里有奎尔俱乐部,在贝鲁特有考曼德酒店,在中国的汉口则有美国海军的俱乐部和其附近的德明饭店……史沫特莱就是海军俱乐部和德明饭店媒体喝酒、聚会的核心人物……”
令人惋惜的是德明饭店虽然经历了战火,却未能在和平年代幸免。由于时代变迁,从2011年以来德明饭店被空置了近十年,掩映在高大的梧桐树中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到。2019年7月14日下午,当街头的人们看到这样一栋百年建筑因为外墙施工而意外焚毁都纷纷感到惋惜。
在此之前,德明饭店是武汉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法式建筑,在缺房的年代里,许多历史建筑的屋顶都被拆除改建为阁楼。以前走在胜利街上都会忍不住抬头看一眼德明饭店的极具特色的屋顶和圆形老虎窗。前一天的晚上,还在一街之隔的蔡锷路吃了饭。而今晚看到的却是废墟,离开时消防员依旧坚守在一线排查火情。而在京汉铁路另一头,建于1905年的北京六国饭店,英文名字(WAGONSLITSGRANDHOTELDESWAGONSLITS),与德明饭店似乎同样的命运,六国饭店在1988年的一次施工中不慎引起火灾被损毁。历史在不断前行,希望这样的故事不要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