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这两个品牌背后的那个人么?
对的,那个人就是吴国平。
通过外婆家、宴西湖,吴国平被人所知道。
这个把餐饮做成文化的男人,又究竟有哪些野心?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这个餐饮界的大咖
了解背后的那些形形色色故事……
雾凇沆砀,长堤一横,湖心亭一点,小舟几芥,这是七月的夏天,旧年冬天西湖的雪,正下在一整面白墙的投影里。
这天的宴西湖,没有对外营业。这间只设四人桌的餐厅,临时拼出了一个大长桌。
大人物来了。英国前首相布朗、李连杰,在参加完杭州市政府主办的首届全球XIN公益大会后,正在此就餐。原定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则临时缺席。
这是从草根一路杀来的外婆家餐饮集团,最高光的时刻了。
他的酒搭子,也都换成了杭州文化圈的老家伙:设计师沈雷、艺术品经纪人金耕、孙云、老媒体人朱建、明星主持华少等等。
做餐饮,他有自己的野心,“前辈留下了楼外楼、知味观,我们这一代人,就要留下一个宴西湖。”
“我家就在西湖边”,是吴国平给外婆家贴的文化标签。
“我家真的就住在西湖边上,上的十二中离西湖就200米路。”童年的吴国平,就住在西湖边的平房里。那时的西湖疏于管理,苏堤还是只用土垒起来的堤坝。彼时的杭州,乃至整个中国,正从文革的破败里慢慢缓过来。
作为杭州最鲜明的符号,在宋代,西湖一度有专门的部队精心保养,禁止倾倒污秽、种植荷花菱角。到了20世纪70年代,革命的杭州人,充满小资产阶级趣味的西湖风光,早已兴致全无。
不过,现在,吴国平想要呈现的,是另一个更精致的西湖。
2016年元旦,宴西湖开张了。这里只设了十道菜,正对应西湖十景。
十道皆为地道杭帮菜,食材要求最上乘,口味要够杭州,但也要有改良。
龙井虾仁用的澳洲龙虾,葱包烩原本用的是牛肉,最后又改成了蜜汁火方。「个蜜汁火方么,总是杭州的咯。」吴国平一高兴,就习惯性蹦出一句杭州话。
上菜的方式,则是时兴的西餐摆盘。不过,吴国平坚持,分餐制,那是中国老底子的东西,“我们汉朝前就一直这么干。”
宴西湖的装饰画和艺术品,也大多都是吴国平自己看上的,挂在宴西湖墙上的照片,正出自金耕之手。照片里,苏堤两侧石坎上积起的雪,很能怡情。
洋为中用,对吴国平并不陌生。1992年,28岁的国企小领导吴国平,获得了去德国培训的机会。那时的杭州,没有一条像样的高速公路,机场又小又破,远在笕桥。吴国平就从那里出发去了德国。
进入这个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吴国平懵了,第一反应就是懊悔没有相机,马路上竟然有这么多轿车在穿梭,「不能拍下来,怎么回去吹牛。」
身上穿的笔挺西装,是公司花了400元的服装补贴临时采购的。因为觉得穿西装最时尚,到了周末,老外带他们去郊游的,大家还舍不得摘掉领带。
爱折腾是吴国平的天性,他上一次从稳定现状中跳将出来,还是在进入塑料厂前。20出头的吴国平,辞掉了体育老师的工作,去塑料厂当了一个车间工人。大家很惊讶,放着好好的老师不做,却要去做工人。
吴国平有自己的想法,当时长跑队有8个队员,6个同伴被特招进了浙大,而他则被分配到江干体校当老师。「人家是有文凭的,你毕业出来我肯定输给你。」说起文凭,吴国平抬起手,拇指和食指一撮,做了一个数钱的动作。
不过,家里老爷子的质疑依然,「你一个国企董事,怎么能出来开饭店?」1998年第一家外婆家在马塍路开张,周围的国企同事也指指点点,做餐饮是一件多么土的事情,吴国平竟成了个厨子?
厨子吴国平的纠结,不是一天两天了。
「土」是任谁都不愿戴的帽子,一开始,吴国平就定下了外婆家的年轻、时尚路线。2008年,除了这马塍路的第一家外婆家,吴国平把所有的门店都开到了商场里,请来沈雷把关设计,把每家店都打造得精致优雅。
利用年轻、时尚、性价比和工业化的控制水平,外婆家从杭城走出,风靡全国,成了中国餐饮界的现象级企业。
外婆家每家店都要排队,可吴国平的纠结还在继续。
「别人老是问我外婆家核心竞争里是什么,我哪里知道。」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不知从何答起。毕竟时尚的套路,很容易被别人学了去。2014年,当外婆家遍布全国的时候,家常菜色和用心的装修,有了各路跟从者。
「我以前做外婆家就是乱打的,这套现在不行了。」吴国平一直在琢磨出路。他发现旁人问起外婆家,总要先问一句外婆家是哪里的。
「外婆家么当然是杭州的咯。」他总是这样回答。说起杭州,每次出门在外,他总是想着家乡一碗片儿川,要加油渣,那才香。
这提醒了吴国平,衣服和包包能入时,也会背时。唯有味蕾的记忆,才能勾住不变的情愫。
「所以餐饮应该是个文化产业啊!」吴国平说的来劲,手摆放在膝盖上,两条腿一起抖着。「西湖醋鱼、宋嫂鱼羹,这些东西比电影长久多了,不是文化是什么?」
“要使餐饮行业变成受人尊重的行业。”他的同行、57°湘创始人王峥嵘,在7月15日的中国时尚创意餐饮极致之夜上说。
拿了年度时尚创意餐饮连锁终身成就奖的吴国平,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
身为餐饮界第一网红,吴国平的师父(他在杭州塑料工业公司时的老板)曾好几次劝他别一天到晚出风头。但吴国平深知,他个人的品牌,必须与外婆家的品牌绑定。
为此,他用心经营自己的形象。「我的符号就是爱玩爱折腾,基因就是这样,没人像我这样的。」折腾的吴国平可能出现在任何场合。
米兰世博会杭州日,他出现在良渚文化村的论坛上;与金耕一起策划的「我家就在西湖边.版画艺术展」,他格子西装配阔腿裤,抢走了一大波艺术家的风头;甚至在导演贾樟柯新电影公司的投融资对接会上,他也坐在其中,建议贾导拍一部有关餐饮人的电影。
别人看他年纪大,他说,他现在最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以免悖时。
对年轻和时兴保持最大信任的一次,是2014年10月13日,吴国平49岁生日,吴国平宣布隐退,把新开的子品牌动手吧交给80后裘晓华。
不过今天再去看动手吧,原本主打的社交摇滚风已经收敛很多,菜单还原成了普通家常菜,吃饭几乎从来不用排队。「动手吧做的不行。」吴国平对此依然很坦率。他明白,没有文化内核而一味年轻,其实并不合时宜。
吴国平也老了。年过五十。吴国平倒感慨起,自己曾是「第一代啃老族」。少年时家里虽穷,父亲却尽量将就着他,初二就有了辆自己的自行车。
三十多岁时,吴国平贪玩,老不着家,妻子去向老爷子告状,老爷子说:「没关系,再大一点会好的。」
现在,吴国平有了自己的儿子,也传下了这套路。儿子大了不放心,吴国平偶尔也会去盯梢。
盯梢儿子,一直跟到酒吧,没收获什么成果,倒开启了自己的泡吧史。
吴国平依然爱玩。厌烦于城市和堵车,他经常带着老朋友驱车去乡间转转。
带着几波朋友,一连跑了七八趟,他决定把这里改造成民宿村。把民国楼重新装修,乡野气味中,再填进舒适的现代居住环境。
2014年底,野马岭中国村正式签约,开始一栋一栋的改造。闲的时候,吴国平就跑来此地当起代理村长。跟老伙计们喝酒吹牛逼,顺带商量野马岭的运营策略,让这个小村子活起来。
到了知天命之年,成败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吴国平说,在乡野,他更怀念儿时落在平房顶上的雨滴声。
老朋友金耕说他不按章法,是个票友,常逗他:「来,给你策个书画展吧。」吴国平倒也不生气,哈哈一笑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