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尹雪艳》:白色渲染下,是纸醉金迷生活之湮灭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9.14

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她永远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地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

这是作者白先勇在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中,描写美人尹雪艳容貌的句子。故事要从十几年前尹雪艳在上海百乐门做舞女说起,在百乐门里,仰慕她的男人们前赴后继。这是因为喜穿白衣的尹雪艳既有着平常女人不及的风情与手段,又有令亲近她的男人不断倒霉的经历。这些与众不同更引发了权贵们对尹雪艳的追求。她到底是“红颜祸水”还是“纸醉金迷”后的黄粱一梦?接下来我将从尹雪艳错综复杂的感情经历、白色服饰的含义、隐喻手法的运用来分析尹雪艳与纸醉金迷生活背后的交集,以及这篇小说所表达的深层蕴意。

尹雪艳素来喜欢只穿白色衣服,她有着雪白的肌肤、细挑的身材和巧笑倩兮的眉眼,她说着苏州腔的上海话,令她一举手、一投足都满是风情和妩媚。娇媚的尹雪艳曾是一个红遍上海滩的舞女,也是同行姊妹口中的“煞星”,传闻只要与他亲近的男人都没有好下场。比如传闻说:”尹雪艳的八字带着重煞,犯了白虎,沾上的人,轻者家败,重者人亡“。

在交际圈,尹雪艳是“重煞”人人皆知,反倒令仰慕她的上海阔少和权贵们更添兴趣,更诱发权贵们想“抱得美人归”的欲望,然而三个为“她魂不守舍”的男人悲惨命运都被传言应验。

【上海棉纱财阀王贵生因敛财而丧命】

王贵生每天开着豪车,去百乐门捧尹雪艳的场,然后去国际饭店摩天厅与美人共享华美的宵夜。

王贵生说,如果用他家的金条儿能搭成一道天梯,他愿意爬上天空去把那弯月牙儿掐下来,插在尹雪艳的云鬓上。

这句话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王贵生家里金条甚至可搭成天梯,这说明了王家的富裕;第二重含义是王贵生对于尹雪艳的痴迷,可谓愿意用“千金散尽”只求美人嫣然一笑。

话剧尹雪艳

而此后王贵生为了将尹雪艳身边同样富有追逐者比下去,而不断拼命投资,不择手段赚钱,目的是为了在追逐者中胜出,把尹雪艳“娶”回家。

他想用钻石玛瑙串成一根链子,套在尹雪艳脖子上,把她牵回家去。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王贵生也只是把尹雪艳作为“私人玩物”,这从“套”在尹雪艳脖子上,把她牵回家去”可以看出。也可以这样理解,只有对宠物才用“套”和“牵”二字来形容洋洋得意感。这也说明王贵生只是觊觎尹雪艳的美貌以及炫耀般的独占美人罢了。

只不过王贵生很快因犯了官商勾结重罪而被枪毙,而王贵生的死丝毫未影响尹雪艳的情绪,她仅仅只是“在百乐门停了一霄”,以此表达对王贵生的致哀,然后继续过着“寻欢作乐”的多姿生活。

【上海金融界洪处长因沉迷美色而遭到免职、破产】

王贵生死后,尹雪艳被上海金融界炙手可热的洪处长娶回家。作者在小说中并没有详细写洪处长如何追求尹雪艳,如何与她如痴如醉的热恋,仅仅只是用了一段很平常的描述写出了洪处长如何娶到尹雪艳:

洪处长休掉了前妻,抛弃了三个儿女,答应了尹雪艳十个条件。

白先勇在描写洪处长娶尹雪艳时,用的是轻描淡写的语气,但映射了三个重磅条件:休妻、抛弃三个儿女、十个条件。同时这三个条件有着层层递进的关联度,也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有威力:

分析如下:洪处长作为事业有成、家庭和谐的中年男人,即使为了情人而抛弃妻子,也不会抛弃儿女。但洪处长选择了妻儿全不要,足以证明对于尹雪艳的“痴迷”。而洪处长答应尹雪艳的“十个条件”,虽然作者没有具体阐述是什么样的条件,但通过前两个条件看出,最后十个条件的难度不亚于“休妻和抛弃三个儿女”。

但极具讽刺的是“抛家弃子女”的洪处长一年后便丢了上海的官职,而后破产,最后去了台北连个闲职也没捞上,美人尹雪艳很快离开了他。

“尹雪艳离开洪处长时还算有良心,除了自己的家当,只带走一个名厨和两个苏州娘姨”。

这里的“还算有良心”运用了讽刺语气表现了尹雪艳的冷漠和绝情。这是因为:“红颜祸水”的尹雪艳不仅令洪处长沉迷美色,疏于政务丢了官,同时为了供养尹雪艳也败光了洪处长的家产。所以此处对尹雪艳看似颇有“良心”并未索要“损失”的婉婉而去,有着对尹雪艳极大的反讽。

【台北实业巨子徐壮图的意外惨死】

徐壮图与尹雪艳则认识于一场生日酒会,四十出头的他是一家水泥公司的经理,可谓是年轻有为,相貌英俊,事业美满,而且家庭幸福。但徐壮图第一次见到尹雪艳,心便乱了方寸。

“一对银耳坠子吊在那乌黑的发脚下来回地浪荡着。”

这是徐壮图对于颇有好感的尹雪艳进行的细致观察,这也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像徐壮图这样“一本正经”的男人明摆着对尹雪艳动了心,不然不会连她的耳饰都能嗅出浪荡感;第二,当他看到一身白色衣衫的尹雪艳笑吟吟回看他时,心中荡起的层层涟漪。

只不过作者白先勇对尹雪艳与徐壮图后来私会的描写戛然而止,只是通过徐壮图太太的哭诉中得知徐壮图自打见了尹雪艳后,就经常不回家了。同时对于妻子和孩子极度冷漠,甚至在家和工作场所里经常莫名其妙发脾气,最终也因与工人起冲突而被当场刺死。

这时候得知徐壮图死讯的尹雪艳不施脂粉,着一身素白衣服,像一阵风一般闪进了徐壮图的灵堂,并迈着轻盈的脚步款款走到灵堂进行祭拜。

尹雪艳凝着神、敛着容、朝着徐壮图的遗像深深地鞠了三鞠躬。

从这里可以看出尹雪艳的冷静大方和得体从容,同时在她脸上看不到任何凄凉或悲伤的表情。并且在祭拜徐壮图的当晚,尹公馆里牌局照旧,尹雪艳依旧笑吟吟招呼客人。而牌客大部分是白天祭奠徐壮图时顺便预约来尹公馆打牌的人,似乎徐壮图的死跟尹雪艳或其他人没有半点关联。

作者白先勇正是用这种不急不缓的平实叙事,让读者不由自主感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麻木和凄凉,以及人与人之间看似真挚实则冷漠的真相。这种对叙事手法在白先勇的其它小说《金大奶奶》、《玉卿嫂》中均有所体现。

离开上海百乐门后,尹雪艳凭着自己的魅力和交际能力,又将新家安置在高级住宅的西式洋房中,称之为尹公馆,房屋内部布置也是极尽奢华与讲究。

客厅的空具是一色桃花心红木桌椅,几张老式大靠背沙发,塞满了黑丝面子鸳鸯戏水的湘绣靠枕,人一坐下去就陷进去一半。

从尹公馆的描绘中可以看出既有精致和名贵的家具,也有情致的鸳鸯戏水湘绣。在这样一个四季有鲜花、优雅奢华、冬天有暖炉,夏天有冷气尹公馆内,很快成为旧上海权贵们聚会的“世外桃源”。而这时的尹雪艳总是身着白衣,像精灵一下穿梭于人群和牌局之间。

她那风一般的步子,轻盈盈的来回巡视着,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替那些作战的人们祈祷和祭祀。

而尹雪艳数次白衣白裙的出现,无不在暗示着旧时代的湮灭与死亡,她的每一次出场都离不开白的渲染,比如她喜穿的白色服饰以及雪白的肌肤。实际上白色纯净下,隐约呈现的是衰败与死亡气息。

连尹雪艳素喜的白色衣服,也预示着死亡前的“异象”,比如她见到徐壮图第一面的穿着:

尹雪艳身穿月白短袖织锦旗袍,脚上也是月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为了讨喜气破例在右鬓簪上一朵酒杯大血红的郁金香。

小说中关于徐壮图和尹雪艳之间的“柔情蜜意”并无半点叙述,但他们之间的暧昧私情却在徐太太的“瘦脱相”的凄惨中又无处不在。

徐壮图太太坐在家中的藤椅上,呆望着大门,两腮一天天消瘦,眼睛凹成两个深坑。

这段描述传递出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徐壮图经常不回家,所以太太时常“呆望”大门,盼丈夫回家;第二个信号是徐壮图没有给妻子好脸色,用了两腮的变化与眼睛凹成深坑表现了徐太太的无奈与痛苦。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大概都是因为尹雪艳的介入:

有时他一个人闷坐着抽烟,头筋叠暴起来,样子真唬人。

这句话表面上描述的是徐太太对于丈夫行为的又怕又惊,惊的是她丈夫一个月前还是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结婚十几年来从不对妻子大声说话;怕的是现在经常两三天不回家,稍微问一句就刷碗砸筷,还狠打平时最疼爱的两个儿子。

徐壮图的这样“反常”表现,也通过吴家阿婆尹雪艳交好的宋太太得到了证实,她劝徐太太“那个尹雪艳呀,你以为她是个什么好东西?连你们徐先生那么正人君子也被她抓得牢!”

此段描写中,白先勇采用了隐喻手法将徐太太因丈夫出轨后的无奈与“瘦脱相”来隐喻徐壮图与尹雪艳之间热烈的爱。这些隐喻手法的运用,既是交代了徐太太日渐消瘦的内在原因,又侧面表达尹雪艳与徐壮图之间的柔情蜜意。

同时将徐壮图在爱情与家庭之间的纠结描写得很贴切:一方面他重视事业和家庭,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尹雪艳温软媚骨的诱惑,所以就在分裂和拧巴中不断莫名其妙发火,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读白先勇的这部《永远的尹雪艳》,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永远到底有多远?比如爱情的永远,美丽容颜的永远或是繁花似锦的永远?

那些“永远”的美丽背后都带着一种脆弱感以及随时倒塌的可能,幻想中的“永远”也不过只是表面现象罢了,过分当真,只能是落寞的退场。

尹雪艳来自于最风花雪月的百乐门,美到纯净得不似凡人,甚至近乎妖孽,也可以说她身上充满了旧上海的标签:风情万种、优雅精致,极其功利和冷漠麻木。

像文中因亲近尹雪艳而接连“倒霉”的三个男人——棉纱财阀少老板王贵生、为她休妻的洪处长、与妻儿反目的居家好男人徐壮图。表面上看她与他们看似都有一段好时光,看似永远的熠熠生辉,却无不潜伏着冷漠、自私、利用关系,最后全都以落幕而谢场。

这是人们对于骄奢淫逸生活本能的追逐,也是纸醉金迷生活注定会湮灭的终局。

而《永远的尹雪艳》从表面上看,是作者白先勇写尹雪艳无与伦比的风情,实则写尽了她笑吟吟和完美背后隐含的悲凉与麻木,笑吟吟的背后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无助与凄凉。而作者白先勇既抨击了骄奢淫逸的腐化风气,也表达了对于尹雪艳式悲剧人物的深刻同情。

THE END
1.永远的尹雪艳白先勇.doc吴经理心中熨帖了,恢复了不少自信,眨着他那烂掉了睫毛的老花眼,在尹公馆里,当众票了一出“坐宫”以苍凉沙哑的嗓子唱出: 我好比浅水龙, 被困在沙滩。 尹雪艳有迷男人的工夫,也有迷女人的功夫。跟尹雪艳结交的那班太太们,打从上海起,就背地数落她。当尹雪艳HYPERLINK /search?word=平步青云fr=qb_search...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428/103029669.shtm
2.上海三部曲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恒源祥戏剧作品开票热卖...故事讲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尹雪艳是上海百乐门舞厅一位如花似玉的舞国皇后,迷倒众生。百乐门,尹雪艳,折射了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到了台湾,尹公馆很快成为“旧雨新知”怀念上海的地方。尹雪艳娇声软玉的呼唤,纤纤素手的揉捏,众人似乎找到了归宿感。尹雪艳娇艳,尹雪艳冷艳。尹雪艳只属于尹雪艳。尹雪艳重回上海百乐...http://zsyyt.org/ShowNews.asp?id=2936
3.生命自有高贵——读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这是白先勇先生的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的开篇语。虽然用语直白平实,但其间蕴含的信息量很大:交待了小说的主人公——尹雪艳,及其外貌特点——总也不老;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解放前后,以及地域——上海的百乐门和台北的尹公馆;暗含时空的转换,解放前的上海到解放后的台北;暗含岁月无情,世事无常的感喟。当...https://www.jianshu.com/p/9a33cb7e7a41
4.《春痕不欲》盛怀初尹芝西班牙式的红屋顶使人眼前一亮,佟少俊拉下刹车,满心愤懑:这个尹芝,家里头明明颇不寻常,在学校却只字不提,防贼似的。 应门的是个上了年纪的妇人,细棉短衫,绣花滚边窄脚裤,还是晚清打扮。佟少俊当她是家里的娘姨,直接道明来意:“我是尹芝的同学,姓佟,这里可是尹公馆?” ...https://www.meipian.cn/4zunzzxu
5.全国各地阮姓字辈各位阮氏宗亲,我是重庆綦江阮唐光亮(寻亲专用QQ:1214797550),奎公派下十九世嗣孙,宏正公二十世嗣孙,昭公廿五世嗣孙,字辈为:纲纪守荣华(祥,与华同辈)开履鸿运。祖籍湖广省宝庆府邵阳县永城三都九甲(今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雨溪镇、面铺乡一带),奎公本姓阮,为明英宗时朝廷重臣,因族宦诖误,落业城南三里桥改姓唐...https://www.vipjiapu.com/zptanghao/1577.html
1.《台北人》中的麻将意象的举隅和分析(台北人)书评尹雪艳本人极少下场,逢到这些日期,她总预先替客人们安排好牌局;有时两桌,有时三桌。她对每位客人的牌品及癖性都摸得清清楚楚,因此牌搭子总配得十分理想,从来没有伤过和气。尹雪艳本人督导着两个头干脸净的苏州娘姨在旁边招呼着。午点是宁波年糕或者湖州粽子。晚饭是尹公馆上海名厨的京沪小菜:金银腿、贵妃鸡...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449234
2.凯里市出文“宋太太洗衣仁爱路(宋太太语录)”3、《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的是繁华回忆的象征,她本是上海滩有名的交际花,后来跟随国民党旧部来到了台湾,开了尹公馆。那些从大陆去台湾的落魄的上流社会人物在尹公馆重新聚集,一起回忆着自己辉煌的过去。 洗衣店的故事宋太太是谁 杜婉玲。根据洗衣店的故事官网资料显示,洗衣店的故事宋太太是杜婉玲。獾先生是...http://www.yxqjly.net/product-show_205.html
3.公馆生活演进记:重写居住的黄金时代城势澎湃新闻许多座城市,都有公馆的不朽传奇。 《倾城之恋》中,张爱玲的白公馆是“朱红洒金的辉煌的背景”;《家》中,巴金的高公馆是“表面上很平静的绅士家庭”;《永远的尹雪艳》中,白先勇的尹公馆是“建立社交的好所在”。 当宫阙、府邸抽去居住功能,在历史的冲刷中凝固为一个个仅供瞻仰的古迹,公馆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完...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1947673&from=kuaibao
4.发光舞台创作实验兼谈《永远的尹雪艳》的舞美设计此时,尹公馆的灰墙在背光的照耀下显现出一个虚幻空间,暗藏在墙体背后的Art Deco装饰线条在这虚空中勾画出清晰的老上海情调(图3-6 3-7)。而尹雪艳和徐壮图的身影就在其间旋转着,完全沉浸在尹雪艳编织的梦幻之中。曾经,光艺术家欧文在其1971年的作品《无题》中采用把纺织物绷紧的方法,并在背后照明,创造出一...https://wm.sta.edu.cn/50/31/c1457a20529/page.htm
5.悲剧审美与生命意义的诠释——以尹雪艳和筱燕秋人物形象为例文章开篇,“尹雪艳总也不老”,白先勇似乎有意地说尹雪艳的不变,但在《永远的尹雪艳》中,从上海到台北,从百乐门到尹公馆,从王贵生到徐壮图,尽显今昔之变。尹雪艳仍然有着“不知缘故的迷人”的魅力,她想要保持考究的排场,一切都在尽力和上海的模样靠拢,追求高雅与浮华。她以曾经的交际人脉、最初的资本积累...https://www.fx361.com/page/2022/1126/11682024.shtml
6.作家张爱玲经典语录(精选6篇)人们爱到尹公馆去, 因为那个总也不老的尹雪艳, 那个繁华依旧的聚会所, 能使他们回想起昔日的荣光。正像文中说的那般:“老朋友来到时, 谈谈老话, 大家都有一腔怀古的幽情, 想一会儿当年, 在尹雪艳面前发发牢骚, 好像尹雪艳便是上海百乐门时代永恒的象征, 京沪繁华的佐证一般。”[2]在《永远的尹雪艳》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yjv051o.html
7.老昆明(民国趣读·老城记)第八辑老城旧事·打开尘封的民国记忆...1941年5月,电台正式成立,并开始播音。当时重庆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派刘振清为本台第一任台长,俞月尹为总工程师兼工务科科长,又委派张迪清为第一任传音科科长。 当年,日本人在北京、长春、台北建起三个短波台,都是100千瓦,而印度的德里电台,英国的BBC电台和美国的NBC电台,都在500千瓦以上……对比之下,我们的电台...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4374409937368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