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全程讲解词(7.9)

欢迎各位来到上海宋庆龄故居参观!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夫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际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毕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事业,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长期生活的地方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她曾在这里进行各种国务活动,经常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积极促进中外交往,维护国际正义。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后,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供人们瞻仰。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故居的纪念广场。这尊宋庆龄的全身坐像是在2003年为纪念宋庆龄诞辰110周年雕刻的,它选用北京房山一整块五吨重的上等汉白玉雕刻而成。雕像体现了宋庆龄居住在这里时六十岁左右的年龄特征以及她在家里的形象,充分表现了宋庆龄高贵、典雅的气质同时又让人感到和蔼可亲。雕像放置在纪念广场中央,与文物馆一起组成一个纪念小区,人们可以在此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第二参观点:文物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宋庆龄文物馆。

这里留下的文物和发生的故事真实地记录着宋庆龄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见证了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不朽贡献。

一、留学海外心系祖国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民族危亡,民不聊生。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基督教家庭。她的①父亲宋耀如,是海南文昌人,早年曾在美国谋生,并进入教会学校读书,后来作为一名传教士被派遣回上海传教,②这是宋庆龄保留的父亲使用过的书籍。机遇和不懈的努力使他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他是最早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者之一,经常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③宋庆龄的母亲倪桂贞,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是一位严格而开明的母亲,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会说英文,会弹钢琴,还曾在上海的一所女子中学里担任数学教师,是一位有知识有文化的新时代女性。

虽然家境富裕,但思想进步的父母,对宋庆龄及她的姐弟从小就进行严格的教育,注重培养他们节约意识、吃苦耐劳的品德,并为子女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④这是少年时期的宋庆龄。七

岁时宋庆龄便进入上海的中西女塾接受系统的教育,⑤这里有她当时学校原址的照片。

1913年5月,宋庆龄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这里陈列着她的⑩毕业照(《威斯里安女子学院1913年年鉴》登载了宋庆龄的毕业照,毕业照旁题写:“从她的两眼和额头流溢出内心的光彩。”)、⑾毕业文凭以及她珍藏的⑿母校的校徽。(1973年5月,宋庆龄的一位大学校友赠送给她一枚威斯里安学院校徽。所附字条谓:“请接受这枚小小的新徽章。”)

二、精诚无间笃爱有缘

1913年,孙中山因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这时宋耀如已携家人先行逃亡到了日本。(8月29日,满怀革命理想的宋庆龄在父亲的召唤下也来到了这里。第二天,宋耀如便带着宋蔼龄、宋庆龄来到孙中山的住所,这一天是成年后的宋庆龄与孙中山的首次见面。第二年宋庆龄接替姐姐宋蔼龄担任了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热爱祖国和献身革命事业的共同志向使他们走到了一起,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①这里陈列着他们当时的结婚誓约书。从此宋庆龄成为了孙中山的革命伴侣和亲密战友。

1922年6月16日,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集结了4000人猛攻广州总统府,想置孙中山和宋庆龄于死地,以取而代之。(危急之中,孙中山要宋庆龄与他一起撤离,但当时已怀有身孕的宋庆龄却坚持让孙中山先行离开,并真诚地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在宋庆龄的掩护下,孙中山逃离了险境。当宋庆龄冒着枪林弹雨撤离险境后,由于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她失去了一生中唯一的孩子。)不久之后,②宋庆龄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粤变纪实》一文,详细叙述了广州脱险的经过。③在度过此次劫难后,孙中山挥毫题赠宋庆龄“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表达了对妻子的感激之情和他们夫妇同生死、共患难的恩爱情怀。④这是广州脱险一周年后孙中山宋庆龄与永丰舰官兵合影。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前亲自拟定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共25条,作为即将成立的国民政府的施政纲领。⑤这份《建国大纲》手迹是孙中山在革命工作之余,亲手抄写

在册页上,送给宋庆龄留念的,使这份礼物显得极为珍贵。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姻曾受到家人的极力反对,但仁慈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与女儿断绝关系,不久即承认了这桩婚事并补送了宋庆龄一份丰厚的嫁妆,⑥这张珍贵的目前仅见的孙中山与宋庆龄全家的合影,也反映了孙宋的婚姻最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祝福。

1918年6月孙中山、宋庆龄正式定居莫利哀路寓所(现在的上海孙中山故居)。在这里宋庆龄陪同孙中山深居简出,潜心研究,从事著作,认真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继续寻求救国的道路。宋庆龄以巨大的热情默默的担当了资料整理、抄稿和翻译的工作,处理大量往来信电,协助孙中山完成了⑦《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出于对先生的无限怀念,宋庆龄将孙中山先生的一些遗物精心保存。(尤其是在中国革命艰难的日子里,宋庆龄虽然辗转于上海、香港、重庆等地,然而先生的这些遗物始终是她感情的寄托,也是她最为珍视的财富,所以几十年来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陈列在这里的这些⑧印章、书籍和纪念币等物都饱含着宋庆龄对先生的无限眷恋之情。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之印:1923年3月2日,孙中山在广州农林试验场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名义发布各种政令,统帅各军,第三次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此印从1924年1月2日启用。

中华革命党本部之印:“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武装讨伐袁世凯、重建共和国,于1914年7月8日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孙中山任总理。中华革命党本部是其领导中枢,地址设在东京。“中华革命党本部之印”即刻于其时。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华革命党本部迁往上海。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更名为中国国民党,所有印章、图记改用中国国民党名义,此印停止使用。

孙中山安葬纪念章: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国民党驻日本总支部为纪念孙中山特地制作了纯金纪念章。纪念章正面为孙中山浮雕头像,背面铸“孙总理千古纪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国国民党驻日本总支部谨制”

1956年出版的线装本《建国大纲》:1956年,孙中山诞辰90周年之际,其著作《建国大纲》线状本再版,宋庆龄很是高兴,她曾手捧此书留影以作纪念。)

1966年11月12日,首都各界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宋庆龄在会上发表了长篇演讲,回忆了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历程,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孙中山的遗志,并远远超过了它。“他的名字和他的精神仍然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为他四十年的忘我斗争而感到骄傲”。⑨这篇名为《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珍贵手稿就是宋庆龄为大会发言而精心准备的文稿,长达51页。

三、继承遗志捍卫民权

孙中山去世以后,宋庆龄并没有被悲痛压倒,而是以独立的姿态继续走着革命的道路。(她以继

THE END
1.名人故居之...[汪精卫陈璧君]居上海优秀历史建筑:3D032 设计:赉安洋行 施工:中法营造厂 建筑面积:1228M2 原为洋行总经理陶蒂住宅,[陈三才安妮桑梅史]宅(-1940),1940年后[汪精卫陈璧君]居于此,现为民居. 人物链接 陈三才 名定达,号偶卿 1902-1940 名字被刻入清华英烈纪念碑 汪精卫 兆铭 字季新 1883-1944 浙江绍兴人 ...https://a.meipian.cn/43g3kcb8
2.上海中山故居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上海中山故居合影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汉奸政府曾劫走大批遗物,使故居受到很大损失。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底,宋庆龄将此故居移赠国民政府,作为永久性纪念地。 解放前夕,上海中山故居已是房屋漏雨,院落荒凉,树木被毁,草深没膝。 https://www.qinglite.cn/doc/8886664f0ef2e621f
3.前汪精卫,王伯群故居对外开放参观啦参观仅限草坪和周围小花园,欧式哥特式尖顶,红色的砖瓦的城堡故居作为办公楼不对外开放。这里曾是民国交通部长王伯群故居,时任大夏大学校长(今华师大),始建于1930年历时四年,南面有花园草坪,园内有水池、小桥、假山和花坛, 在抗战时期,这座建筑曾被用作汪精卫的居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长宁区政府机关所在。 1960...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0087907?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4.探究上海“祈齐别墅”的历史真貌——岳阳路的几...岳阳路,南北走向,北起桃江路,南至肇嘉浜路。1912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此路,以法租界公董局董事命名的原名叫祈齐路(RouteGhisi)。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法租界,正式改名,岳阳路,并沿用至今。历史上位于岳阳路的别墅也就自然统称为祈齐别墅。 岳阳路1号,传说美孚洋行大班和犹太大亨沙逊的故居。这是一处独立...https://www.jianshu.com/p/5f4f705ac69c
5.转:真实的汪精卫专业自动化论坛日本也有不少关于汪精卫的书籍,比如上板冬子的《汪兆铭的真实》,杉森久英的《汪兆铭传》,今井武夫的《支那事变的回想》,特别是亲身参加过汪精卫和平运动的松本重治写的回忆录《近卫时代》和《上海时代》,犬养健的《扬子江仍在奔流》,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事情。与中国的资料相比,日本有关汪精卫的书籍比较严肃,...http://bbs.gongkong.com/d/200606/120177/120177_1.shtml
6.南社与苏州周瘦鹃故居,苏州沧浪区王长河头3号,是一座占地4亩的私家花园,由盆景园与故居两部分组成,被称之为“紫兰小筑”。院中间一幢清水砖砌成的老式楼房,依然呈现着古朴、典雅的风貌,中间两间就是“爱莲堂”。 周瘦鹃,苏州人。1916年至1949年间,在上海历任中华书局、《申报》、《新闻报》等单位的编辑和撰稿人,其间主编...http://www.szlib.com/jiangnanwenhua_details.html?id=283&code=6
1.汪精卫公馆1937年抗战爆发,王伯群随大夏大学撤至贵阳,撤离上海后,该建筑由保志宁叔父保君健代管。保志宁作为第一任主人住了仅二年又半。 上海沦陷后,于民国28年(1939年)该建筑被汪精卫作为伪政权驻沪办公联络处,亦称“汪公馆”,期间愚园路1136弄内麋集了陈碧君(汪精卫妻子)、周佛海、李士群、诸民谊、梅思平、陈春圃、罗君强...https://m.maigoo.com/citiao/156393.html
2.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故居,抗战时期成为汪精卫行宫私家历史此幢建筑其实颇有来由,它曾是王伯群的故居,上海沦陷期间又一度成为汪精卫的公馆,1949年后才被作为少年宫使用,在不长的时间里,这栋豪宅数易其主,其间的人物正是一段历史变迁的见证。 汪精卫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人物,而王伯群何许人也? 此公生于1885年,贵州兴义人, 1905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加入了同盟会,参加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23684
3.上海名人故居大汇总3、孙中山故居:香山路7号 4、宋庆龄故居:淮海中路1843号 5、蒋介石故居:东平路9号 6、宋子文故居:岳阳路145号、东平路11号 7、张学良故居:皋兰路1号 8、孔祥熙故居:多伦路250号 9、马歇尔公馆:太原路160号 10、杜月笙公馆:东湖路70号 11、汪精卫故居:西康路46号 ...https://m.douban.com/note/268580194
4.上海待保护名人故居目录:蒋介石大陆最后官邸在列——中新网(记者 潘高峰)昨天本报第一版头条刊登《上海155处名人故居未受保护》后,许多市民读者来电表示,希望看到完整目录。为此,本报今天刊登市政协文史委提供的未列入保护范围名人故居完全名单(截至2010年10月),以期获得更多关注,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城市历史人文资源。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1/02-14/2842650.shtml
5.上海的名人故居(十二):文坛宿将(附照片47张)中国内地这屋就在中山故居的对面,现在这里是“启秀实验学校”。 在香山路2号住了不久,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今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1939年8月,汪精卫在上海召开国民党第6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任何世桢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被何拒绝。但汪仍宣布选何为中央委员。是年9月,汪伪特工总部丁默邨派人...https://bbs.qyer.com/thread-1033698-2.html
6.上海市有哪些名人故居?1、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展示面积1100平方米,主要有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文物馆两个展示场所组成。孙中山故居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唯一共同的住所,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给孙中山的。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入住于此,...http://m.ye-su.cn/yy/syd22eyndyt2yeeede.html
7.《解放日报》:名人故居:谁算“名人”?何为“故居”?“负面人物”故居,要不要保护? 土肥原贤二的旧居、汪精卫的旧居,乃至虹口区东宝兴路上日本在沪最早的慰安所“大一沙龙”旧址,这些“负面建筑”要不要保护?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认为,保留旧址是出于尊重其历史原貌,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应像奥斯维辛那样建立一个永久的纪念馆,记载人类文明史上曾有过的这一段罪恶。https://www.ecnu.edu.cn/info/1095/10952.htm
8.宋庆龄故居观后感(精选13篇)篇1:宋庆龄故居观后感 上海宋庆铃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之久。故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和大量文物。 今天,我和我妈,小姐妹,一道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情去参观。 进到门里,见到汉白玉雕刻的宋庆龄的坐像,我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庆龄很逼真,神态非常慈祥。后面的楼门口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w9ixx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