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的墓地和尸骨,抗战胜利后如何处理?

[摘要]梅花山墓地由李东阳副手带领工兵部队连夜平整完毕。至此,汪精卫的坟墓、尸体彻底从人间“蒸发”了。

图注:被炸毁前的汪精卫墓

汪精卫的墓筑于江苏省南京市梅花山顶,其图案是仿中山陵设计的,规模相当大,原计划建筑墓室、祭堂和牌坊等。由于日本很快就投降了,因此,汪墓只建了墓室、祭堂,其它建筑还没有完成。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鉴于举国上下同声一致呼吁严惩汉奸,为顺应舆论,令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秘密平掉了汪坟。本文记述了平掉汪坟的过程。

汪精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曾因策划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而名动一时。

1925年2月,孙中山病危时,汪精卫受命记录、整理孙中山的遗嘱。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曾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抗战爆发后,汪精卫感到抗战没有“前途”,乃决定投靠日本军国主义。1938年12月逃离重庆,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国府主席”兼“行政院长”,公开投降日本,成了可耻的大汉奸。

1943年,汪精卫因患骨髓肿,加之旧伤复发,在南京断断续续地接受日本军医的手术治疗,但术后病情恶化。1944年赴日本接受治疗,同年11月10日死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学院。对于汪精卫的死,当时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子弹陷入体内,无法取出,铅毒逐渐扩散,终至药石罔效。

那是1935年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召开。大会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中央执行委员来到会议厅门口合影。因蒋介石未到场,汪精卫便坐在前排正中。在前排就座的有孙科、戴季陶、阎锡山、张学良、林森、张继、张静江等人。摄影完毕,正当委员们转身陆续走上台阶,准备回会场继续开会时,突然从记者群中跃出一人,高呼:“打倒卖国贼!”并向正待转身的汪精卫连发三枪,汪精卫当即倒在血泊里。刺客为爱国义士、铁血锄奸团成员孙凤鸣,时为晨光通讯社记者。他们本来是要枪击蒋介石的,因蒋未出场,故而将行刺目标转往汪精卫,汪精卫就这样成了蒋介石的替死鬼。

孙凤鸣这三枪,一弹射进汪精卫左眼角下颧骨,一弹从后贯通左臂,一弹从后背射进第六、七胸脊柱骨旁,给汪精卫接下来的人生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另一种说法是汪精卫在日本治病时被日本人作为一种药物试验体而将他送上了黄泉路的。只是当时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淫威,汪伪政府方面包括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谁也不敢公开议论此事。但这一说法被汪的长女汪文惺、女婿何文杰断然否定,何认为汪是死于“多发性脊骨瘤肿”。

汪精卫在日本病逝,南京汪伪政权的头头们决定把汪精卫的尸体运回国内安葬。他们通过日本有关方面,选用上等的楠木做了一副棺材,装上汪精卫的尸体,于11月12日由专机运回南京,棺柩停放在伪国民政府大礼堂,专门成立了“哀悼委员会”负责丧葬事宜。

汪伪国民政府虽称“时值非常,为恪守先生不劳民,不伤财之训起见,决定一切力避靡费,求其简肃”,实则大肆铺张,调拨中储券5000万元,为汪精卫建造陵墓。墓址依汪精卫遗言,择在明孝陵前梅花山上。汪精卫生前喜欢梅花,曾把梅花定为南京市的市花。

汪精卫的墓建在梅花山山顶,与中山陵相对。汪精卫坟墓的图案是仿中山陵设计的,规模相当大,呈圆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周围用水泥围砌,施工要求极其严格。随后,又在梅花山东侧建造了一座祭堂。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鉴于举国上下,同声一致呼吁严惩汉奸,为顺应舆论,令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秘密平掉汪坟。接到蒋介石关于处理掉汪坟的“旨意”后,何应钦即于1946年1月15日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部会议厅召集紧急会议。被召集出席会议的有南京市市长马超俊、陆军总部参谋长萧毅肃、南京宪兵司令张镇、陆军总部工兵指挥官马崇六、陆军第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等要员。何应钦亲自主持会议,讨论平毁汪坟基本实施办法。

何应钦首先发表讲话:“请你们来商量一件事,希望绝对保守秘密,不得向任何方面泄露。委员长不久就要还都,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的坟墓,居然还葬在梅花山……和孙总理的陵墓并列在一起,太不成样儿。如不把它迁掉,委座看见了,一定要生气。同时也有碍各方面的视听。你们详细研究一下,怎样迁法,必须妥慎处理。”何应钦讲完话就退了席。以后会议就由萧毅肃主持。萧仍然申述何的意思。他说:“总司令已经接到重庆指示,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内和国际的视听,限我们在十天以内处置好。”

经过讨论,会议最后决定由邱维达的第七十四军派工兵部队执行这一特殊任务,南京宪兵司令部的任务是负责迁移期间的内外警戒,断绝行人交通,不许任何人接近,南京市政府负责协助这一行动。随后陆军总部工兵指挥官马崇六向邱维达介绍了汪墓的一些情况。考虑到坟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邱维达建议采用爆破的办法,说这样效果好,速度快。爆破时采取一些措施,爆破行动不容易被外界探知。会议最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经过有关各方周密细致的准备后,上报何应钦批准,爆破工作定在1946年1月20日深夜零时实施。此前三天,在中山陵与明孝陵之间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有宪兵把守各路口,禁止行人游览。由于事出突然,市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由于某个环节出了点小问题,爆破工作被推迟了一天,1946年1月21日晚正式开始。南京市市长马超俊、陆军总部工兵指挥官马崇六、陆军第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等都亲临现场监督。具体负责爆破工作的指挥官是第七十四军的五十一师直属工兵营营长李东阳。考虑到坟墓异常坚固,经过工兵周密测算,认为需要150公斤左右的TNT烈性炸药才可能将其炸开。在执行爆破时,利用其他音响作掩护,以防巨大的爆炸声泄密。爆破实施时进展很顺利,外层钢筋混凝土很快被炸开。在做现场清理后,再炸内窖,露出汪的楠木棺材。几位工兵慢慢揭开棺盖,见尸体上覆盖一面有汪伪标志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尸身穿的是汪伪政府文官礼服,系藏青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佩大绶。汪精卫面部略呈褐色而有些黑斑点,似有中毒症状,不过整个尸体保存还算完整,基本没有腐烂。显然是当初入棺时特地采取了防腐措施。

马崇六开棺检查随葬物品。检查结果除在汪精卫的马褂口袋里发现一张白纸条外,没有发现别的随葬物。白纸条很小,大约3寸长的样子。上面有陈璧君用毛笔写的“魂兮归来”四个字。

检查完毕,马崇六随即命令李东阳把棺材装上陆军总部早就预备好的卡车,还要他务必在当夜平掉墓地,绝不能留下痕迹。邱维达建议李东阳随车护送棺木,平整墓地的事由李的副手来办。马崇六表示同意。邱维达此举是想让李东阳去看看马崇六他们是怎么处置汪精卫的尸体的,然后向他汇报。

马崇六、李东阳等指挥工兵将装有汪精卫尸体的棺木一直送到清凉山火葬场推入焚尸炉进行火化,随后再命令火葬场工人用鼓风机向炉膛送风,汪精卫的骨灰随即被扬散无踪。从此,汪精卫的尸骸并棺材化为一缕黑烟,顷刻灰飞烟灭,但是他卖国者的名字却留在了历史上。

梅花山墓地由李东阳副手带领工兵部队连夜平整完毕。至此,汪精卫的坟墓、尸体彻底从人间“蒸发”了。

THE END
1.《《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第1集:汪精卫的坟墓《《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第1集:汪精卫的坟墓,上海纪实频道《档案》作为揭秘性的讲述栏目,利用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心,而引起观众的追看与共鸣。选题广泛而深刻,包括涉及中外交往和引起国际关注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国内已经解密的高等级军事档https://tv.sohu.com/v/MjAyMTA1MTQvbjYwMTAwNzU4OC5zaHRtbA==.html
2.汪精卫:一生分作两回人据参与行动的人回忆,他们打开棺木时,看到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覆盖着汪精卫的遗体,他身着伪政府文官礼服,上衣口袋内有一张约三寸的白纸条,上面是陈璧君毛笔工书的四个字“魂兮归来”。除此之外,别无一物。 汪精卫坟墓旧貌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1475582914053
3.汪精卫陈璧君自知汪精卫的尸体日后难免被人毁棺鞭尸,便亲自布置,用了5吨坚硬的碎钢块掺在混凝土里,然后浇灌成厚厚的墓壳。她满以为这样就能安全地保护好汪的尸体。没想到仅仅过了10个多月,抗日战争就胜利了,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呼声中,南京人民对汪精卫的坟墓留在梅花山十分不满,纷纷要求铲除。蒋介石在舆论的压力下,派...https://www.zgshige.com/c/2018-08-23/6972418.shtml
4.国民党十大元老结局1944年“中国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后葬在南京梅花山。抗战胜利后,南京人民对汪精卫的坟墓留在梅花山十分不满,纷纷要求铲除。蒋介石在舆论的压力下,派何应钦扒掉此墓,将其棺木和尸体被运往清凉山火葬场彻底焚化。 1946年1月21日晚,何应钦派马崇六在梅花山“试炮”,将汪坟炸毁,打开棺木...https://www.meipian.cn/4b5ccmw7
5.汪精卫故居,地方不大,被保护起来这是一个开心的名字 2016年8月2日 关注 打分 汪精卫旧居 鼓楼区 南大/南师大 名人故居 5 6 7 6 7 8 说点什么吧... 7月28日 13:50 打分 不开放,在路上走走随便看看,都是墙 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https://m.dianping.com/review/285783218
1.汪精卫的墓坚固无比,老蒋请这位将军出手,才炸开了大家都知道,汪精卫虽然在抗战胜利之前就病死了,逃脱了二战结束后的审判,但是,老蒋并没有放过他,而是下令将他的坟墓炸开,骨灰抛撒在臭水沟里,寓意“遗臭万年”。 那么,负责炸开汪精卫坟墓的人是谁呢?就是国民党军工兵总指挥、抗日名将马崇六。 马崇六1902年出生于云南大理,是将门之后,父亲马程远就是同盟会元老,在...https://www.cqcb.com/wenshi/2018-11-30/1275147_pc.html
2.环球热头条丨大汉奸汪精卫墓地被炸开,尸体未腐烂,口袋中暗藏一张...原来,这一行人都是蒋介石的手下,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毁了叛国贼汪精卫的坟墓。为此,他们不惜花费了150公斤的火药将之炸开。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汪精卫的棺材盖撬了开来,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眼前的棺材内躺的并不是众人想象中的一具白骨,而是完完整整的一具尸体!就连他的衣物都还穿戴得齐整,身上还铺着一面白日...http://bbs.gtxh.com/kuai/2022/0821/131907.html
3.汪精卫(“遗臭万年”的汉奸)汪兆铭(1883年汪的弦外之音是:“死不值得”。他还说:“和呢?是会吃亏的,就老实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抵偿。”(注:黄美真《汪精卫集团投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177页)虽然该语句上下文也有“打仗”、“抵抗”等语穿插其间,而媚日投降的心态则是十分明显的。http://www.mzsis.com/history/fperson/inkey/tp9136915966947754397.html
4.汪精卫骨灰被弃水坑夫妻像并排跪文史频道汪精卫死后,日本军方将他的尸体运回南京。在日本军警的监护下,汪精卫被葬在他生前选好的梅花山麓,位处中山陵左侧,是中山陵和明孝陵必经之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呼声中,蒋介石在舆论的压力下,派何应钦扒掉汪精卫的坟墓 开棺时,发现一本汪精卫手抄的诗《自嘲》:“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https://history.china.com/lzp/13001137/20171124/31714186_a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