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樾汪精卫古都北京行刺

百年以前,推翻满清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爆发于武昌,而发其先声者则在古都北京行刺。

当时,革命党人吴樾(1878-1905)、汪精卫(1883-1944),曾先后策划、实施两起针对清朝重臣以及摄政王的暗杀行动。

虽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但吴樾和汪精卫却是典型的江南才子。吴樾,安徽桐城人,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学堂,与同乡陈独秀为莫逆之交,曾创办两江公学并参与主办《直隶白话报》;汪精卫,广东佛山人,曾作为官费生就读于日本政法大学,为《民报》主编、《中兴日报》主笔,其时文名远扬。

应该说,吴樾、汪精卫与荆轲、沧海力士一样,都称不上是职业杀手,既非训练有素,遑论身怀绝技?行走在京城雷雨交加、沧桑如梦的街巷,眼前放映惊险悬疑的谋杀恐怖片,那是活生生的历史,演绎传奇故事。

正阳门东火车站,“掷向清廷第一弹”

北京历史上出现第一座火车站,并不是清政府主动所为,而是1900年庚子国变的副产品。八国联军率先在天坛设站,其运兵列车硬将“双股钢叉”戳进古都心脏。

其后,京奉正阳门火车站(又称前门火车站)建于1903年,1906年正式启用。截至20世纪50年代,它一直是北京最大的火车站。

西方工业革命的象征——隆隆作响的蒸汽机车,几乎开到了皇帝居住的故宫门口,禁忌之地,龙寝不安,可见时代就要变了。

早在19世纪80年代,厌恶火车——这头钢铁“怪兽”吼叫、喷烟的慈禧太后,尽管也曾在中南海乘坐列车游玩,却愚昧、荒唐地卸下车头,万分滑稽地让宫廷太监们变成旱地“纤夫”,用黄绳“拉纤”,拽着车厢行走。正是:“宫奴左右引黄幡,轨道平铺瀛秀园。”如果慈禧太后再多活几年,她也敢让太监用黄绳拉着飞机行走。

拒绝火车,就是在阻挡时代列车。

被这样冥顽不灵、不谙世事的一国之主统治,在那样一个充满炮火硝烟、残酷竞争的世界,其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可想而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奋起救国,也就顺理成章。

今日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是一幢典型的欧式建筑,在前门一带显得格外扎眼。它在100多年前的正阳门火车站旧址上建成,2008年8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买一张20元的门票,就可回望近代中国铁道发展史。

问了多位博物馆馆员,关于1905年革命党人吴樾,在此刺杀出洋五大臣的历史事件,他们都说“没有听说”。可以理解,毕竟此博物馆为科技博物馆类型,并非人文历史博物馆。

1905年发生了许多事情。

年初,驻守旅顺的俄军向日军投降;东京中国留学生举行会议,敦促清政府实行立宪制度。稍后,写下诗句“寸寸河山寸寸金,刳离分裂力谁任”的黄遵宪去世;年仅20岁、著有《革命军》一书的邹容死于监狱。接着,袁世凯向朝廷奏请筹款自造“京张铁路”;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年中7月,当中国人首次尝试拍摄第一部影片时,就在谭鑫培主演《定军山》的拍摄地——大栅栏丰泰照相馆不远处,比影片情节更生动的暗杀行动,将发生在正阳门火车站的车厢内。

吴樾曾撰写《暗杀时代》专著,认为“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暗杀为因,革命为果。暗杀虽个人而可为,革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他结交革命志士陈天华、章炳麟、秋瑾、陈独秀等,加入由蔡元培担任会长的光复会。光复会的口号是:“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唐代贾岛《剑客》一诗豪气干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吴樾遭遇的“不平事”,乃是满清王朝专制统治外丧主权、内欺百姓之罪孽。他在反清的革命组织“北方暗杀团”中曾勤学苦练爆破技术,但荆轲赴咸阳尚有副手秦舞阳跟随入秦宫,而他却只身一人闯入虎穴龙潭。

9月24日,秋高气爽。

吴樾前晚与朋友们畅饮一回,却未耽误第二天早起。他从乡音稔熟、号称“京城第一会馆”的安徽会馆(一说城内桐城试馆)走出,直奔当时中国第一大火车站“送人”。

正阳门车站,1500平方米的候车大厅人群拥挤,为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送行的官员蜂拥,站台上更是岗哨林立。为“预备立宪”特意挑选出洋的五大臣中,有镇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与商部右丞邵英。

吴樾前来行刺,因他认识到清廷之立宪,乃为一场骗局,用以缓和革命党人的攻势,并试图挽救大厦将倾的危势,与以往一样,仍是在“假文明之名,而行野蛮之实”。

正值中秋节前后,他腰间揣一枚自制的烈性炸弹,如同礼品盒装满精致月饼,闲庭信步、镇定自若像走访自己的亲人一般。

按照事先精心准备,他一身朝廷侍卫装束,进了大厅,上了站台,混入五大臣乘坐的专列车厢。

只可惜,吴樾平时只顾练习刺杀的专项技术——射击、格斗、引爆炸弹,却不曾留心学习语言——北京官话,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狭窄的车厢通道内,一位伶俐的清官侍从拦住吴樾,不过随随便便地问了一句:

“欸,兄弟,您是哪位大人的跟班?”

吴樾也若无其事地应对:

“泽爷!”

称呼爱新觉罗宗室、康熙皇帝后世子孙、满洲镶白旗人、镇国公载泽为“泽爷”,乃是地道的京腔。这原本不会有什么破绽,但是,27岁的吴樾自从离开皖中家乡后,多年在保定求学、教学,难得进京,也就不习惯说北京话,他的安徽腔引起了怀疑。他忽略了五大臣的随从,都是说官话、即北京话的。

眼见几个清兵相互召唤,围拢上来,情急之下,吴樾掏出自制炸弹引爆。

这土制炸弹与宋代“霹雳火球”相比,威力自然要大百倍,但是引爆装置却未见先进,既没有定时器,更没有遥控器、感光器,只能用明火点燃。这就意味着燃爆者与被炸者将同归于难,对此,吴樾比任何人都清楚。

当吴樾用火柴点燃引信时,列车开始启动。他正要将炸弹向五大臣的座位投掷,无奈车厢猛然间一晃,炸弹不慎落地。轰然一声巨响,所有清廷在场官员,人人惊恐万状。

五大臣中,邵英伤得重些,戴鸿慈与端方只受了点儿轻伤,余则无甚大碍。

距离爆炸点最近的吴樾本人,为了他推翻满清封建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理想,为“唤醒大众,起而救亡”的革命目的,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革命党人、鉴湖女侠秋瑾悲吟《吊吴烈士樾》:“皖中志士名吴樾,百炼钢肠如火烈……爆裂同拼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前赴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小他一岁的挚友陈独秀,怆然题诗《存殁六绝句》:“伯先京口夸醇酒,孟侠龙眠有老亲。仗剑远游五岭外,碎身直捣虎狼秦。”——诗中“伯先”,即赵伯先,是吴樾好友、革命党人。

THE END
1.汪精卫被刺杀蒋介石日本汪精卫被刺杀 1935年的这一天,汪精卫在南京遇刺。遇刺是汪精卫纯属倒霉,也可能是冥冥中的命运使然。汪精卫成名就是因为他做过刺客,年轻的时候他是非常激进的革命青年,到北京来刺杀摄政王,后来被警察抓住了。 被抓以后汪精卫还特别慷慨地写了首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他的诗写得...https://history.sohu.com/a/732991760_121688352
2.汪精卫怎么死的揭秘汪精卫是被刺杀死的吗?早在1935年,汪精卫被人行刺,大难不死。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要取出这粒弹头十分困难,弄得不好便会危及生命,医生不敢下刀,便把这颗子弹留在了体内。 1943年11月,日本在东京召开大东亚会议,汪精卫参加这次会议,并会见了首相东条英机。工作谈完之后,汪精卫向东条英机提出一个请求,他想请东条英机派几名医生去南京...https://ls.httpcn.com/info/html/2015731/PWTBXVTBILRN.shtml
3.刺杀汪精卫电视剧–搜库02:05 汪精卫遭遇刺杀,张学良一脚踹飞刺 影视说一不二[已注销] 0 4年前 01:20 汪精卫被刺杀身死,可惜连累了富家 芊言说 0 4年前 02:06 少帅:汪精卫遭刺杀,张学良一脚踹 白色季节的趣事 0 4年前 01:55 少帅: 刺客刺杀汪精卫,只有张学 读心嗨派 0 4年前 03:20 汪精卫遭刺杀!张学良出手相救,手...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5%88%BA%E6%9D%80%E6%B1%AA%E7%B2%BE%E5%8D%AB%E7%94%B5%E8%A7%86%E5%89%A7_orderby_2_lengthtype_1_hd_1_cateid_97
4.刺杀汪精卫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7.5 刺杀汪精卫 刺杀汉奸壮士救国 5.9 荒唐历险 实地考察积累素材 5.9 明天回答你 追求被拒散布谣言 6.0 兵临绝境 绝境之下民族军魂 8.1 建国大业 全景再现建国历程 6.7 情幻远山 西双版纳命运邂逅 6.7 天火 建设祖国水利设施 7.5 刺杀汪精卫 刺杀汉奸壮士救国 5.9 荒唐历险 实地考察积累素材 5.9 明天...https://www.1905.com/vod/play/86117.shtml%22%20monitor-shortpv-c-sub=%22tab_%E7%94%B5%E5%BD%B1%E7%BD%91
1.大汉奸汪精卫五次被刺大汉奸汪精卫五次被刺 李友唐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ATD200605003.htm
2.016吴庚恕欲刺汪精卫被出卖吟魔高音质在线试听吴刚庶谋刺被出卖 一九三九年十月 十一月间 有一个在南京维新政府内政部警务司当一名小科员的陈承伦和一个维新政府警官学校当教官的钟建魂 以广东农民讲习所毕业学员的身份 到愚园路幺幺三六弄求见汪精卫 因为汪精卫在大革命时期是这个农村运动讲习所的教官 ...https://www.kugou.com/mixsong/5prcrp0f.html
3.刺杀汪精卫历史现场首次披露!这位“十大校花”海上名媛以校长之...而评价他“天下之大勇”者,则是被誉为民国时期“十大校花”的保志宁,她以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大夏大学的老校长王伯群之妻视角,如实记述了王伯群1935年所目击的汪精卫被刺现场。 1927年,保志宁(左)初入大学时与同学合影 经史料整理,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新近编著《人生事 总堪伤——海上名媛保志宁回忆录》...https://m.jfdaily.com/news/detail?id=86252
4.汪精卫:被暗杀的暗杀者文化频道(《真实的汪精卫》) 行刺者成了被刺者,革命者成了大汉奸。历史名声前后如此悬殊,在20世纪的中国,有哪位能超过他?历史的不可知性与无情变化,以令人震撼的方式在汪精卫身上呈现着。孙凤鸣1935年的刺杀行动,虽未使汪精卫当即丧命,但那颗未取出的子弹,最终还是导致了汪的死亡。前往日本就医的汪精卫,1944年11月10日...https://culture.china.com/zh_cn/reading/excerpt/11170639/20161020/23792617_1.html
5.东方历史评论“引头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的烈士生涯...这种舍生而求死的心灵状态,不是汪精卫一人、而是清末民初的许多“烈士”所共有的。 曾以《猛回头》、《警世钟》闻名而最终“以身投东海”的陈天华,曾在他的《绝命书》中说:“鄙人志行薄弱,不能大有所作为,将来自处,惟有两途:其一则作书报以警世,其二则遇有可死之机会而死之。” 因谋刺铁良而被杀的烈士...https://jiemian.com/article/716673.html
6.《刺杀汪精卫》高清在线观看免费下载详细介绍:1932年,国民党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抵抗,打败了日军的…1932年,国民党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抵抗,打败了日军的军事进攻。然而以汪、蒋为首的国民政府屈从日本的淫威,签署了“淞沪停战协议”等一系列卖国条约。十九路军被迫撤出上海,排长孙凤鸣为替死难兄弟报仇,开始密谋刺杀汪精卫的行动……详情 ...https://www.ntjhgdry.com/forum/14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