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汪精卫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被定论为首屈一指的大汉奸,不过就在一百年前,这个名字却还代表着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时隔七十余年,当今天的我们再度回望汪精卫,回望那段烽火连天,复杂多变的历史过往的时候
汪精卫被清政府抓获孙中山欲发动起义解救
邵铭煌(中国近代史学家):孙中山在得到汪精卫被禁了以后,你知道吗他说现在,他有一次给一个美国的一个很要好的一个军事的一个专家,叫荷马李,很要好的一个军事才子,他给他在信里面说,我一个很亲信的同志已经现在被北京已经抓住了,现在唯一要解救他的办法,只有再发动一次起义去解救他,你看看,你看对这个汪精卫有多么样的一种怎么讲痛惜。
解说:汪精卫是同盟会中最年轻的骨干,被赞为三才齐聚之人,人才、口才、文才都很突出,因而深得孙中山的赏识,这个英俊少年不但是孙中山忠实的追随者,也是他的同乡。1883年,汪精卫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大户人家,祖上是书香门第,祖父、父亲和长兄都是清末的文坛翘楚,不过汪精卫双亲早逝,身世飘零,从13岁起便跟着同父异母的长兄一起居住,长兄比他大20岁,宛若严父,这让汪精卫从小便有了寄人篱下而渴望出人头地地强烈愿望,也养成了他温婉、懦弱的性格。
李君山:他跟蒋介石也有个很像的地方,就是他们很小的时候,都是孤儿,蒋介石是妈妈养大的,然后呢他们是依靠那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然后汪兆铭也是这样,所以我觉得这是很好玩的问题,就是说两个人都是一个孤儿背景,可是后来呢两个人却走的,我想都有一定程度的那种不安全感,可是两个人后来是走到两种个性,就是我们说过犹不及,就刚好是一个光谱上面的两个点。
解说:1904年,21岁的汪精卫迎来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那一年他参加了清政府举办的留学考试,并考取了日本私立法政大学速成科,9月汪精卫和他的同乡胡汉民、朱执信等几十名青年远渡重洋开始了留学生涯,从此他们的人生与近代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陈晓楠:和汪精卫一起赴日留学的胡汉民比汪精卫大四岁,两个人不仅是同乡,也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传闻胡汉民得知汪精卫要行刺摄政王力劝无果,竟然抱着他的腿痛哭流涕,听闻汪精卫被捕的消息,胡汉民立刻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全力为好友的安危而四处奔走,然而造化弄人,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对情谊深厚的战友,日后会反目成仇,为了政治的角逐而分道扬镳。不过,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
汪精卫被判处终身监禁在狱中获优待可写作
由于谋刺摄政王是一个大案,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主持审理此案,肃亲王是当时清廷中少有的人才,对清廷的腐败早已经深恶痛绝。此刻肃亲王看到收缴上来的三篇汪精卫的亲笔手稿革命之趋势,革命之决心,告别同志书,他读了以后不禁感慨万分,他非常欣赏汪精卫的文笔和见识,也有感于这些年轻人不惜牺牲的精神,这一切激起了他对于革命党人的同情。
邵铭煌:不望为釜望为薪,这个是贯穿他一生的,我认为他的一个行为,你从这个地方去看他,你才会看得准,汪精卫为什么在不同的时空里面,会做同样的事情,而且都是这个勇往直前,而且不顾人家的一种劝阻,连生命在所不惜,最后连名节也在所不惜。
胡永恒:可见这是一种知其不可为之的浪漫主义的情怀,所以汪精卫这个人性格当中有非常浪漫非常冲动的一面,所以他才愿意做那瞬间化为灰烬的柴火,他愿意自己的生命,像流星一样划破长空,他愿意自己像绚烂的樱花一样短暂地盛开。
解说:由于清廷已经宣布预备立宪,1910年4月25日,清廷法部按照西方国家的法律程序开庭审理了汪精卫行刺未遂案,汪精卫在被告席上宣读了他即时写成的数千字的供词,对自己的刺杀行动供认不讳,但没有指认同党,只说自己才是主谋,最终清廷以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免除二人死罪,判处永远监禁。
胡永恒:在狱中没有给汪精卫戴那种沉重的脚镣,而且汪精卫在狱中可以看书,可以写字,这也是一种优待,所以汪精卫在这个监狱的时候,写了不少的诗词,而且其中有一些是广泛流传,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出狱后声望大增提六不主义准备隐退
解说:除了抒发革命的豪情,汪精卫还给陈璧君写了一首情诗,诉说离别的惆怅,没过几天他便收到了陈璧君的回信,信中说我们两人虽被牢狱的高墙阻挡无法见面,但我感到我们的真心却能穿过厚厚的高墙,你我两人已不可能举行形式上的结婚仪式,但你我两人从现在起在心中宣誓结为夫妇,你看好吗?首捧回信,汪精卫着实为陈璧君的真情所感动,有什么比这心灵的结合更具有爱情的真意呢,他当即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了一个诺字。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年多之后,汪精卫和黄复生便因为辛亥革命的成功而被清廷宣布提前释放,出狱那天北京各界人士一千多人群集在门前,争相一睹汪精卫的风采,这位身着青布长衫的年轻人因为一次不成功的刺杀一夜之间闻名于世。盛名之下的汪精卫也成为袁世凯等北方实力派最想结交的革命党人,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更是仰慕于汪精卫的文才,而与他义结金兰。
李君山:到了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汪精卫是革命党里头很少数跟北京当局有联络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玄机了,基本上这是后来很多人谈到说,其实汪兆铭会,有点像说脚跨两条船,然后经常性地在两个阵营中间游走,其实从他在辛亥革命后,大概就有这个迹象,有人是用这种观点来看这件事。
解说:然而汪精卫并没有接受袁世凯等人的高官厚禄,他甚至也不准备在孙中山的新政府中任职,而是提出了不做官,不嫖不赌不吸鸦片,这样清规戒律一般的六不主义,准备急流勇退。
胡永恒:因为当时他被大伙捧为英雄,那么在那样一个情况之下,他能够急流勇退,他对自己内心的这种期许和认可应该说是非常高的。
秦亢宗:不是他一个人,还有好几个人,革命成功以后那就是退居山林表示清高,陈璧君就讽刺他,不抽烟不喝酒,这个你还能够做得到,不近女色你也可以做到,但是你说你不做官,我说你做不到的。
主持人:陈晓楠
周一至周五16:15–16:5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陈晓爽PV077]
责任编辑:陈晓爽PV077
网罗天下
老大爷街头卖大块头甲鱼,男子好奇走近一看,却差点骂出了声
妻子家中洗漱,隔壁邻居突然闯进来!丈夫却阻止她报警
女子深夜出行被陌生男尾随搭讪拒绝后遭强行扑倒
狮航载189人客机坠毁男子因堵车晚点错过航班
一代“标王”的鼎盛时期:27岁赚了27个亿
女孩8个月被遗弃,爷爷奶奶做体力活将其养大,今却不能孝敬二老
学生没钱回校,公交司机下班后开车送回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