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15日夜,时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正在南京召开一个重要会议。
何应钦第一说:“请你们来商量一件事,不过需要绝对保密,不得向任何人员泄露。”
见与会者凝神倾听,何应钦接着说:“委员长不久就要还都南京,可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的坟墓,竟然埋葬在梅花山,和孙中山总理的陵墓并列在一起,太不成样儿了。”
“不把它迁掉,委座还都看见了,一定会生气;另外,也有碍各方面的视听。你们详细研究一下怎样迁走,必须妥善处理。”
交代完后,何应钦就先退席出去了。
南京市长马超俊一听,笑着说:“嗨,何总为了讨好委座,又是一出媚戏呀。”
何应钦的亲信参谋长萧毅肃赶忙说:“哪里!这是委员长本人的旨意。”
这件事确实是蒋介石本人的意思。
不过说起来,炸坟、挖坟一直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在国共战争期间,蒋介石不仅曾派兵去挖老对手毛泽东在湘潭老家的祖坟,而且还挖了中共大将彭德怀的祖坟。
蒋介石与汪精卫自从北伐前后就开始争权夺利,一直打得不可开交。
抗战爆发后,落败的汪精卫挑选投敌当汉奸,蒋介石借此将他彻底逐出国民党阵营。
在日本人扶持下,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自任政府主席,可还没过够官瘾,轴心国就每况愈下,侵华日军也是岌岌可危。
这令他又气又急,于是老病复发,跑去日本也没治好,反而死在异乡的医院。
汪精卫的遗体运回国内后,手下众汉奸们竟然把他葬在中山陵附近的梅花山,与孙中山“睡”在了一起,以标榜他是“三民主义”的信徒。
而蒋介石一直以孙中山正统接班人自诩,对这士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他再次祭出“挖坟”的杀手铜,下令何应钦“妥善处理”。
然而,掘墓挖坟,在大清可是属于“斩立决”的大罪,就算在民国那也是十恶不赦的“无道德”之事。
何应钦也不傻,因此他匆匆说了几句,就马上走人了。
何应钦走了之后,担子就压在参谋长萧毅肃身上了。
于是,萧毅肃结束闲聊,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他重申何的意思说:“总司令已接到重庆指示,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内和国际的事听,限我们在10天以内处置好。”
“总部指定由第74军派工兵部队执行迁移。宪兵司令部在迁移期间派兵担任内外戒备,断绝行人交通,不许任何人接近。在迁移时,南京市政府要派员协助。”
他三言两语就把任务大致分配好了。
接着,工兵指挥官马崇六开始介绍有关汪墓的情况:“汪精卫于去年11月9日病死在日本医院,后尸体用一具楠木棺材装运回国,临时葬于梅花岭。”
汪伪政府准备花一大笔民脂民膏建筑大陵墓,方案仿孙总理陵墓,刚把核心工程完成,这不,鬼子就投降了,工程也停下来,撂在那了。”
51师师长邱维达说:“这个坟墓的工程我已派工兵侦察过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当坚固,比慈禧太后的东陵还坚固十倍以上。”
“别提那,别提那!和那拉氏完全不是一回事。”萧毅肃赶忙打断了他。
马崇六接着问:“用什么办法把它搞开?”
马崇六说:“总座的意思是愈快愈好。因为还要整理和建筑别的东西掩盖此地,最好快点准备,一个晚上就把它干掉。”
他这口气大有当年炸惠通桥般果决。
挖坟的事,谁都忌讳,会议一散,众人匆匆也走人离开了。
邱维达回去后,当面指定第51师工兵营长李东阳负责爆破坟墓。
李东阳根据工兵技术侦察估量,认为约要使用TNT烈性炸药150公斤。邱维达大笔一挥,马上解决。
萧毅肃原先定于1月18日深夜12时爆破,后改于20日。可到了20日还是没有准备就绪,只得再改为21日夜行动。
在此前三天,宪兵司令部派出精兵强将布岗布哨,将中山陵与明孝陵之间断绝行人,并禁止巡游、出行。
1月21日晚,夜幕之下,李东阳率领工兵营扛着炸药,开车来到了梅花岭汪坟前。
马崇六、马超俊和邱维达等人早已到达现场,进行监督。
工兵爆破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炸开坟墓的外层混凝土钢筋部分;第二步再炸开盛棺的内窖。
马崇六亲自上阵,指挥工兵在水泥墓上打炮眼,装炸药。很快,150公斤炸药就安装好了。马崇六一声令下:“放好引信,炸!”
“轰一”一声巨响,汪精卫的石墓被炸开了,马崇六又指示:“接着炸内窖。”
“轰!”内窖也炸开了,硝烟散尽后,众人走了进去,发觉棺材横在了地上。马崇六见状忙说:“撬开棺盖。”
工兵揭开棺盖,只见汪精卫的尸体上覆盖一面青天白日旗,尸身穿着伪政府文官礼服,系藏青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佩大绶,面部略呈褐色而有一些黑斑点。
由于入棺时用了防腐剂,整个尸体尚保持完整,没有腐烂。
马崇六环顾四周,说道:“不必要的人员临时退离墓地。”
工兵们识趣地走了,只剩下几个大员留在墓地里面。
马超俊进行棺内检查,主要寻找陪葬物。结果,除了在死者马褂口袋内发觉一张长约3寸的白纸条,别无其他遗物。
这张纸上用毛笔写着“魂兮归来”四字,下款署名“陈璧君”。
他再一次搜索,发觉还有一本汪精卫手抄的“诗稿”,纸张虽然已经发霉,但字迹还可辨认。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际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乱七八糟,写的什么玩意儿!”马崇六骂道,“要是还有人来‘续春秋’当汉奸,中国就真完蛋了!”
等到验明正身后,马超俊问道:“怎么办?”
马崇六说:“把工兵叫进来,用吊车将棺木吊到卡车上去火化。”
他吩咐李东阳:“你的任务就是把棺材装上卡车,今晚还要将墓地平掉,务必不留原先痕迹。”
工兵们用吊车将棺木吊到卡车上,然后,由马崇六和李东阳亲自押车,立刻向清凉山火葬场驶去。
邱维达等人也随即回去了,只留下部分工兵在墓地平整土地,填满墓穴,运走垃圾。
最后,他们将事先拼装好的一个翘角亭子,安放在墓地上,又在亭子两边修建了长廊。
不知不觉,无声无息,汪墓就此消逝了。
当马崇六押送装着棺材的汽车开到火葬场时,场内人员都已调开,全部工作由工兵操作。
棺材被送入火化炉后,只见一团火球飞舞燃烧,不到40分钟,就全部烧光。一副昂贵的楠木棺材也一起随着卖国贼汪精卫化为灰烬了。
火花结束后,马崇六指示李东阳:“开动鼓风机,向炉膛吹去。”顷刻间,尘灰飞溅,汪精卫的骨灰在空中四散,瞬间就不见了。
汪精卫生前的诗作中有“劫后残灰,战余弃骨”和“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的句子,本是他骄傲时随手写下的,想不到此刻这谶语竟成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