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汪精卫儿子回国祭拜,看到父母的跪像后,含泪说了十个字

如果要问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是谁,他的名字一定是汪精卫。

这个出生于1883年的道光举人,从一位“革命元勋”一步一步走向卖国求荣的道路,最终引火自焚,成为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罪人,如果不是国人顶住了汪精卫的那套“曲线救国”的荒诞理论,很难想象今天的中国会走向何方。

汪精卫口才很好经常演讲时激情澎湃

好在中国人顶住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汪精卫成为首批被清算的卖国贼,为了以示惩戒,人们在汪精卫的故居造了两个铜像,一个是汪精卫,一个是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两个铜像束手跪在抗日战争烈士的墓前,接受世人无尽的谩骂。

汪精卫夫妇的跪像

汪精卫的逝世并未带走世人对他的唾骂,因其卖国求荣行径之恶劣,汪家的后世子孙也被牵连,为了躲避世人异样的目光,汪家后人自汪精卫逝世后便长居海外。

2005年,汪精卫的儿子汪文悌从国外返华,并在不久后回到汪家故居,看到父母跪像后,汪文悌的内心百感交集,后来当被问及此刻的感受时,汪文悌沉思良久之后说出了十个字,算是对父母此生最中肯的评价。

汪精卫(左一)

对于汪精卫的认识,很多人都是源于汪精卫卖国求荣的举动,以及他和日本签订的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其实汪精卫思想的转变也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青年时期的汪精卫和当时大多数的进步青年一样,也曾四处为中国的发展谋求出路,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与孙中山先生组成了革命伙伴。

当时汪精卫一不贪财、二不好色、三不恋权、四不畏死,而且成绩好、长得又帅,就个人品质而言,已经可以算是“正人君子”一列了。

汪精卫青年时期

因为种种光环的加持,汪精卫也开始自诩为革命急先锋,标榜自己为精卫神鸟,可惜一步走错,他就成了精卫鸟人,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1910年,汪精卫从日本回国后随即策划了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的行动,汪精卫的本意是想以一己之力除掉当时大清的实际掌权者,为日后的革命铺平道路,但不幸的是,这次行动并未成功,汪精卫也被收监入狱。

面对杀身之祸,狱中的汪精卫从容处之,还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的豪言壮语。

掌权后的汪精卫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次的侥幸逃生却成了汪精卫思想转变的转折点,从狱中出来后,汪精卫对革命的追求不再,态度变得十分消沉,尤其是淞沪会战结束,南京沦陷之后,汪精卫不止一次的向蒋介石建议,应立即与日方和谈,争取向日方靠拢,以求得短暂的和平。

汪精卫在倡导与日本谈判时曾这样说道:

主战有主战的道理,不过,主战的目的是什么呢?为的是国家能够独立生存下去。如果能达此目的,和日本言和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汪精卫的意思很明确,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要求和平,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接受日本人送来的“和平”呢?

1938年12月,汪精卫离开重庆逃离河内,并发表艳电,正式走上卖国求荣的道路

后来汪精卫在和妻子陈璧君的交谈中也说过“与其抗日而亡,不如求和苟存”这样的话,这些思想上的屈从为日后汪精卫走上叛国之路埋下了伏笔。

汪精卫和东条英机(左三)

汪精卫的卖国行为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百姓谈之唾骂,蒋介石也下令狙杀汪精卫,只可惜日本人给汪精卫做的安保太到位了,戴笠的军统数次出手均已失败而告终。

蒋介石与汪精卫

而除了蒋介石以外,民间也有很多人时刻盯着汪精卫,“锄奸团”的主要成员王亚樵就是其中一位,。

1935年11月,王亚樵带人在国民党四届六中上射杀汪精卫,连开三枪全部命中,不过汪精卫命大,这三枪并未夺走其性命,经紧急救治后,汪精卫顺利出院,只是脊椎骨中的子弹无法取出,一直折磨着他有限的寿命。

抗日英雄王亚樵

中国有句老话叫“善恶到头终有报”,这句话放在汪精卫身上同样适用,当汪伪政权逐渐失势之后,汪精卫带着陈璧君和五个孩子开始远遁国外,在此期间汪精卫到了一次日本,准备在日本做手术,取出脊椎骨中的子弹,但这一次的手术却直接要了汪精卫的命。

汪精卫与妻子陈璧君

汪精卫逝世后,其妻子陈璧君带着他的遗体回到了国内,并按汪精卫生前的嘱咐安葬在梅花山顶,这里与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相对,汪精卫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借孙中山先生的名气让世人牢记自己。

当然,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也很清楚,国人是容不得汪精卫的,为免有人破坏汪精卫的墓地,陈璧君特意嘱咐工人在混凝土中掺杂了5吨碎钢块,将整个墓地包裹起来。

汪精卫墓

汪精卫有此结局也算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不过当他走后,留下的五个子女却命途多舛,受汪精卫的牵连,五个子女在国内生活的如同过街老鼠,不仅要生活于暗处,甚至还面临牢狱之灾。

汪精卫一家

汪精卫大儿子汪文婴因曾协助汪精卫在汪伪政府工作,抗日战争结束后,汪文婴被依法送进监狱,出狱后便远遁美国定居,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和汪文婴有同样惩处的还有汪精卫的小女儿汪文恂,当年汪文恂也曾为汪精卫出谋划策,但汪文恂比较聪明,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意识到危机的她只身躲到了香港,等风头过后,汪文恂就到香港大学任教,成为了一名教授,一直到80岁寿终正寝。

汪文恂

而汪精卫的二女儿汪文彬则在父亲出事后隐居印度尼西亚,因看透了官场的勾心斗角,晚年的汪文彬成为了一名印尼的修女,从此不问世事。

在汪精卫的五个孩子中,大女儿汪文惺应该是不像汪精卫的,汪文惺不仅没有跟汪精卫一样做日本人的爪牙,反而还在国内参加了众多抗日救国行动,当初学生在南京国民政府门前请愿,其中就有汪文惺的身影。

正是因为汪文惺的的这种正义之举,才让她有了一个最好的结局,抗战胜利后,汪文惺和丈夫一起移居香港,并在多所小学任教,直到子女长大后,汪文惺才跟随孩子们到美国定居,安度了晚年。

汪精卫与子女亲友合影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汪文悌对故乡的思念也越发加重,恰逢当时汪文悌接手了一些往来内陆的合作项目,这才让他有了重回故乡的勇气。

汪文悌接受审讯

2005年,已经77岁的汪文悌趁着来到内陆合作项目的契机回到故乡,这一趟回来汪文悌做了很多事,包括拜谒中山陵,哀悼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等等,忙完了这些之后,汪文悌才鼓起勇气踏上了重回汪家故居的路程。

尽管汪文悌在此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看到家门口束手跪拜的父母铜像后,汪文悌内心的情绪还是忍不住翻涌了起来,泪水甚至已经在眼眶打转。

但汪文悌并没有因此失控,简单调整了一下之后,汪文悌发表了对这件事的看法,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有十个字的评价,那就是“他们做错事,理应受惩罚”。

汪文悌

很显然,汪文悌对父母也是爱恨交织,作为至亲骨肉,汪文悌很心疼父母的遭遇,但他也明白,父母生前的言行举止给中国带来多么深沉的灾难,令多少无辜的同胞含恨而终,这是永远也抹不掉的耻辱,他们理应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响应的惩罚。

汪精卫夫妇跪像

出于血浓于水的亲情,汪文悌给父母磕了几个响头,算是身为儿子对父母尽的最后一份孝道,做完这些之后,汪文悌返回了香港,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THE END
1.温州市泰顺县旅游景点介绍泰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罗阳镇万罗山公园西北侧山脚,坐东南朝西北,由纪念碑、汪精卫夫妇跪像等组成。碑高2.9米,边长0.34米,青石质,三角柱体,顶部为楔形。正面阴刻隶书“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后二面分别刻着“泰顺县各界抗战建国纪念大会”和“中华民国廿七年七月七日立”。碑前约2米处置二石跪像,像之背分别...http://tour.usatour.com.cn/view/index2855_list.html
1.汪精卫澎湃新闻重庆磁器口景区回应“汪精卫夫妇跪像失踪”:景观改造暂移走 七环视频2023-01-30 12 抗日战争研究︱蒋介石为何要创建国防最高委员会? 私家历史2019-05-21 访谈︱深町英夫:新生活运动与“现代国民”的塑造 私家历史2018-02-26 1 访谈︱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徐锦江:一条愚园路,满纸近代史 ...https://www.thepaper.cn/tag/7174
2.专题十三对联16.杭州西湖边上岳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下联:。 17.徐特立先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d3gd9tk.html
3.王朝闻其间创作了曾在成都引起轰动的雕塑《汪精卫与陈璧君》跪像,以及反映战地服务队生活的报道《二十五个中间的一个》和连环画《民族战士》等。1940年由重庆赴延安前,将自选的百余幅战地速写交友人拟转往香港出版,不幸在太平洋战争中散失。 1940年12月,经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期间创作...https://baike.sogou.com/v150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