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知道很多关于君王墓地的故事,也可能知道很多关于嫔妃墓地的故事,但你知道关于汪精卫墓地的故事吗?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1883年出生,祖籍绍兴。小时候他就很聪明,受到家人的影响,后来走上了考取功名的道路。
1903年,他选择去了日本留学,在那期间结识了不少同盟会成员。
之所以后来叫汪精卫的名字,据说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志向抱负。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也是班级中最好学的人,也正是因为好学,在学校也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因为知名度结识了孙中山,并且孙中山很欣赏他。
1905年,汪精卫和很多人一块起草了同盟会章程。因为表现突出,有拼劲有干劲,很快成为了孙中山的左膀右臂。
次年,他去了广东地区,开始担任翻译。有了稳定的工作后,革命道路就更好走了。表面上没什么动静,其实暗地里资助过不少革命人士,甚至拉拢了很多人。
后来,他跟随孙中山去了南洋,靠着自己的文笔抨击了敌对势力。
因为他做的事情都被孙中山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很快便成为了同盟会核心成员。这样的一个身份地位,也是给他日后在国民党的路打下了基础。1909年,他决定对肃亲王展开刺杀。某天,他进入了王府,可惜刺杀失败被逮捕了。被关进监狱之后,面对肃亲王的说辞,他竟然有些感动。
辛亥革命之后,他被放了出来,思想有了变化。
之后,他响应孙中山的二次革命,进入了国民党,成了重要成员。北伐期间,他和蒋介石矛盾比较大,后来一度自立门户,后来幸好有人调解,最终两人决定一块打下一片天。
看看他们做的事情,爱国人士就有点忍不了,后来汪亚樵本想着刺杀蒋介石,但是被他躲过去了。后来,陈诚可是被炸伤了。从那之后,国民党高层有些紧张了,害怕自己被刺杀。为了杜绝被刺杀的情况出现,汪精卫后来出席活动都会对场地进行封锁。
但是,就算是再严密,想要找机会还是能找到。1935年,汪亚樵的手下就击中了汪精卫的背部。虽然是被及时送到了医院,但是用了外国药才缓过来。
后来南京城被攻破,他转身走进了日本人的怀抱,成为了汉奸。成为汉奸后,干了很多让国人恶心的事情。
1944年,他背部伤口恶化,国内无法治疗,被送到了东京。虽然当时日本给他请了所谓的最好的专家,用了最好的药,但是他还是没有恢复稳定。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情得不到控制去世。
他去世的消息传回国内后,治丧委员会后来将他安葬到了南京南京紫金山麓。
当时政府给拨了一笔巨款,为了防止后人破坏他的墓地,据说用了500吨水泥。换句话来说,他的墓地如同铜墙铁壁一般。
1945年9月,蒋介石突然下令让人炸开汪精卫的墓地。150吨炸药调集到他的墓地后,随着一声巨响,整个墓地成了平地。当时有目击者称:“汪精卫穿着马褂,头戴礼帽,尸体尚未腐烂,有可能是做了特殊处理。”
后来有人在他的衣服兜里还发现了一本诗集,并没有什么贵重的陪葬品。
除此之外,有眼尖的人还在他的胸口布袋中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了“魂归来兮”四个字。
新中国成立后,汪精卫夫妇跪像出现,跪在了中山陵下,显然是有一种赎罪的意思。
放在当时,很多人民并没有原谅他,甚至还是痛恨他,觉得他愧对孙中山先生的赏识和提拔。
革命初期本身是一个好同志,但是随着国家局势发生变化,他的思想也在转变,到了最后竟然选择了叛国。站在汉奸的角度讲,他是不配被原谅的,但是如果站在革命的角度讲,他也是干过一些好事,有些人也会原谅他。
后来汪精卫的孩子看到父母的跪像,流着泪说了一句——“犯错就会受到惩罚。”
其实他有点替自己的父母感到羞愧,希望他的后人不要再重蹈覆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