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政治家型教育家:以张之洞为个案的诠释
作者:王喜旺著
书号:978-7-5620-8717-5
定价:52
版本:2018年11月第1版
作者简介
王喜旺男,汉族,山西盂县人,生于1970年2月。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供职于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中国现代大学史、教育文化学。迄今为止,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内容简介
本著作聚焦于张之洞这一典型个案,在深入研究后发现,热爱教育事业,为国家繁荣而献身教育的超越情怀,无功利地关爱学生等的教育家人格,使得教育家获得了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审时度势、创造性开展社会实践的权变智慧为教育家搭建了长袖善舞、建立教育功业的阔大舞台,良好的知识素养和道德操守让其获得了同仁的广泛认可与拥戴,创新性思想指引下的教育实践成就了其巨大影响力。这些都是政治家型教育家得以成长为时代风云人物必不可少的要件。
欲把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打磨、锻造成政治家型教育家,整个社会的人士都应该有的心态是,在创造一定的文化条件后,就静静地等待,让政治家型教育家在适宜的文化土壤中自然生长,“直到它花开烂漫”。只有这样,真正有情怀、有担当、富智慧、多功业的政治家型教育家才可能脱颖而出。
目录
引言/001
第一章教育家人格: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002
第一节对教育事业的挚爱/002
第二节超越世俗功利的情怀/023
第三节对学生的仁爱之心/028
第二章权变智慧:搭建长袖善舞空间的利器/037
第一节从“清流”名士到“洋务”健将的应变之策/037
第二节变革科举的策略选择/048
第三节《劝学篇》出炉的抉择与考量/053
第四节《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出笼中的审慎权衡/058
第三章专业素养与道德操守:凝聚同仁的纽带/069
第一节公认的“第一通晓学务之人”/069
第二节慎独君子与清廉督抚/071
第三节刚劲风骨与勇于任事/073
第四章创新性思想体系指引下的教育实践:塑造现实的关键力量/099
第一节融汇中西的文化图式与教育蓝本/099
第二节《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劝学篇》中教育蓝本的续写/123
第三节湖北实验的展开与新学制的厘定/133
第四节西式学堂创办的不断完善/145
第五节对废除科举制的勉力推动/156
第六节创设存古学堂的深谋远虑/167
第一节政治家型教育家的素质奠定/184
第二节政治家型教育家的思想初步形成/189
第三节政治家型教育家的思想体系完善/200
第四节政治家型教育家的社会影响扩大化/219
结语/269
参考文献/276
后记/285
引言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之洞是一个集政治家、教育家等角色于一身的伟大人物。对于这样的人物,如果选择一个适当的称谓来指称他,那只能是政治家型教育家。作为政治家型教育家,其主要特征是:具有政治家的全局眼光,善于把教育置于整个社会中来思考、实践;具有政治家高瞻远瞩的气度,能够对教育进行超前思考、长期规划;具有政治家的巨大影响力,能够把自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方案变成区域、国家的教育实践。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呼唤教育家的时代的话,最为迫切的呼唤应该是对此类教育家的呼唤。因为此类教育家对于整个教育思想“地形图”的变化、教育实践格局的转型,具有全局性影响,是塑造整个时代教育大势,对教育变革影响深远的人物。从张之洞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这一类型的教育家成长的规律。这对于我们当代造就这样的教育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历史的深处”,探寻张之洞成长为政治家型教育家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