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资料简介

载淳即同治帝,姓爱新觉罗,满族。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自顺治帝以来的第八位皇帝。可是不幸的是,他无法摆脱其生母——西太后的控制和干涉,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政治抱负,甚至无法按照自己的爱好安排个人的日常生活。所以,贵为一国之君的同治帝并不幸福,心情非常郁闷。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整日寻花问柳,聊以自慰,成为一个典型的浪荡公子式的君主。

变中继位

小载淳在其出生以后的几年内,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他的父亲咸丰帝,对他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望他能继承大业,所以格外喜欢,给他带来了父爱和欢乐。他的母亲那拉氏,不仅出自天然的母子之情,而且也因儿子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载淳即是那拉氏的亲生骨肉,也是她的重要政治资本,所以那拉氏也十分爱怜载淳,细心照顾他的生活和成长。可是这种欢快的生活并不长久,一场变故把载淳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同时也把他推入痛苦和郁闷的深谷。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节节败退,而英法联军却长驱直入,逼近北京。咸丰十年(1860)八月,咸丰帝仓皇逃出北京。这时,小载淳才4岁,也随父母逃到热河的避暑山庄。咸丰帝逃到热河后,病情逐渐加重,经常吐血,他深知自己病情严重,于是便于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六日,把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肃顺、御前大臣景寿、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祐瀛等8人召至榻前,接受遗诏,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任命载垣等8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载淳。第二天,咸丰帝病死,年仅5岁的载淳继位,拟年号“祺祥”。可是,这个年号尚没有正式应用,清朝廷内部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夺权斗争,这个斗争的结局又影响了小皇帝载淳的一生。

原来,在咸丰帝生前,肃顺等人很受信任,权力极大,这使载淳的生母那拉氏十分嫉妒和痛恨;肃顺等人则想,咸丰帝死后,那拉氏成为皇太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也经常在皇帝面前诽谤那拉氏。两者之间互相痛恨,经常发生冲突。载淳继位以后,肃顺等人以“赞襄政务王大臣”的名义,掌握大权,执掌朝政。那拉氏和钮钴禄氏被尊封为皇太后。因为钮钴禄氏和那拉氏在热河时分别居住在东宫、西宫,故也分别称为东太后,西太后。西太后对肃顺等人的掌权更加不满,所以两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场变故就不可避免了。

西太后明白,要想同肃顺等人争夺大权,就必须首先征得东太后的同意和支持,于是便向东太后提出了执政的事。东太后性格温和,胆小怕事,对权力也没有西太后那样的兴趣,所以,对西太后的提议,起初并没有应允。西太后便向东太后诉说肃顺等人的种种专横之事,说肃顺等人仗势压制宫眷,以引起东太后对肃顺等人的不满,并警告说,只有夺权,才能免为他人鱼肉。东太后动心,建议和奕訢商量一下。于是她们密旨令奕訢速赴行在。奕訢本来就和其兄咸丰帝不合,一直不得意。咸丰帝逃往热河时,奕訢被留下北京收拾残局。咸丰病死后,奕訢连顾命大臣也没有份,而且肃顺等人也传旨,命奕訢仍留京办事,不必来行在办理丧事,这更引起奕訢的不满,所以奕訢也成了肃顺等人的冤家对头。奕訢于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初一日到达热河,抓紧与两太后密谋。奕訢指出,要想制服肃顺等人,非还京不可,并向两太后保证,外国人不会干涉此事。密谋之后,奕訢立即返回北京,为政变做准备。

就在奕訢回京的当天(八月初十日),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上了一个奏折,说是皇帝年幼,应当明白宣示,让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载垣、肃顺等人看到这个奏折后,怒不可遏,立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谕旨,指出清朝向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之事,狠狠斥责了董元醇一顿。西太后见到上谕后,召见肃顺等八大臣,双方立即争吵起来。载垣说:“我们奉命赞襄政务,不能听命于太后,请太后看奏折也是多余的事。”杜翰也说:“如果太后轻信人言,我们不能奉命。”其他几个人也都大吵大叫,气得西太后脸色苍白,双手发抖。当时,小皇帝载淳也在场,他年龄太小,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和这些人争吵,吓得他紧紧抓住西太后的衣服,嚎啕大哭起来。肃顺等人坚决主张颁发谕旨,批驳董元醇的奏折,而西太后却不同意,双方争论很久,没有结果,不欢而散。此后,还是按照肃顺等人的意见,发布谕旨,对董元醇的提议大加批驳,肃顺等人暂时占了上风。肃顺等人自以为批驳了董元醇,别人肯定不敢再提“垂帘听政”之事,所以洋洋自得,照常办事,麻痹大意。相反,西太后更加被激怒,加紧和奕訢等人密谋,伺机而动。

西太后为了摆脱肃顺等人的控制,以便进行政变,坚决主张回京。肃顺等人似乎忘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古训,对此重视不够,表示同意回京。九月二十三日,小皇帝载淳恭奉咸丰帝的梓宫启行回京。早晨,行完启灵礼后,两太后和小皇帝载淳间道先行,载垣、端华、景寿、穆荫等人随从,而让肃顺跟随梓宫后行。这样,西太后就把肃顺这个最难对付的敌人抛在了后面,并派她的妹夫醇郡王奕譞监视他,有利于发动政变。

九月二十九日,载淳和两宫太后乘黑轿到达北京得胜门外,留在北京的官员都穿缟素跪在道旁迎接。回京以后,西太后见奕訢等人已准备就绪,政变时机已到,于是于九月三十日颁布谕旨,将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8人解职拿问。十月六日,又颁布上谕,载垣、端华均加恩令其自尽,肃顺加恩立斩,其他五位或革职,或流放。这样,西太后等人彻底击垮了肃顺等人的势力,登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辛酉政变”,也称“祺祥政变”。

十月初九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继位。在热河的时候,颁定的年号是“祺祥”,但并未实施。回京以后,朝政变迁,有人提议更改年号,西太后便命王公大臣会议。众人议定新的年号为“同治”,以示两宫太后临朝而治之意。西太后见后十分高兴,特颁谕旨,改年号为“同治”,以明年为同治元年。此后不久,王公大臣又制定了垂帘章程,经过两宫太后的批准执行。十一月初一日,两太后和小皇帝载淳共到养心殿,接受众臣的朝拜,从此正式开始了两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同治帝就失去了家庭生活的乐趣,成为他母亲手中的一个傀儡和工具。

顽皮童子

同治帝自幼聪颖,有成人的风度,而且天性浑厚,按常理发展,本可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可是载淳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有着诸多的不幸和烦恼。其父咸丰帝早死,使他过早地失去父爱;其母西太后自“垂帘听政”以后,一味倾心于宫廷斗争,争权夺利,对同治帝很少关心,根本没有什么母爱可言,更不用说母教了。载淳得不到别的孩子所享受的父爱和母爱,享受不到家庭的乐趣,他只有和阉宦们鬼混在一起,寻找欢乐,以弥补他那缺少温暖的心灵。太监们大多是阿谀奉迎之辈,他们为了讨得小皇帝的喜欢,根本不可能对同治帝进行有益的照顾和教育,往往以声色犬马诱惑皇帝,使同治帝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污染。更有无耻之徒,专以色淫之事取悦同治帝,使其更加走向了歪门邪道。当时,有一个翰林院侍读,名叫王庆棋,顺天人,生长在京师,是一个擅长谄媚拍马之徒。在他初值南书房的时候,不仅不帮助同治帝学习功课,相反,专用一些淫秽的书画来勾引同治帝,使同治帝乐此不疲,整日翻看那些黄色的东西。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又没有家教,聪颖浑厚的同治帝渐渐变了,成为一个典型的浪荡公子,一个少有的纨裤子弟。

为了把载淳培养成人君,咸丰帝尤其是西太后,为同治帝挑选了强大的师资阵容。同治帝登基以后,两宫太后发布谕旨,特派同治帝的叔父醇郡王奕譞教习蒙语及骑射,爱仁教习满文,恭亲王奕訢稽查弘德殿一切事务,惠亲王绵愉常驻弘德殿照料一切。早在咸丰帝在世的时候,大学士李鸿藻就被任命为同治帝的师傅,后来又有倭仁、李棠阶,翁同龢等人相继入值弘德殿,教授同治帝汉文。奕訢、奕譞、绵愉等人都是皇族尊贵,地位极高;而倭仁等人又大都是清中央的权臣,并具有较高的封建主义文化素养。为了约束同治帝,按照清朝祖制,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同治帝每日到上书房后,要先拉弓,然后学习蒙古语,读满文书,最后读汉文书,这是上书房的规矩,不得差错。

可是,长期养成的放荡习气,使同治帝无法摆脱对玩耍的留恋,不能安心读书,带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功课越重,他越依恋玩乐的兴趣和轻松;师傅们越严肃,使他更加喜欢那些阿谀奉迎之辈,因此同治帝在弘德殿也成为一个顽皮“学生”,大大难为了他的师傅们。在上书房读书时,虽然师傅们屡次告诫他“读书尚勤”,可是他根本不理会,不是精神不聚,乱动嬉笑,就是昏昏欲睡,甚至还和伴读的载澂打闹在一起,没有一点人君的样子,让他们的师傅们啼笑皆非,无可奈何。

正因为这样,虽然倭仁等人用心教授,兢兢业业,可是同治帝的学业进展不大,到同治十年(1871),同治帝已有16岁,即将大婚亲政,但从小养成的习惯未改,我行我素,对学习仍不热心,他的师傅虽心急如焚,可无法改变,发出了“无可奈何”的哀叹声。到亲政的时候,同治帝不仅连最基本的经典如《左传》都讲解不了,甚至不会句读,读奏折也不成句,书写时则别字连篇,说话也不太清楚。这就是大清国第八位皇帝的文化水平和素养。

外使觐见

咸丰十年(1860),英法列强侵入北京,战火纷飞,一代名园圆明园化为废墟,咸丰帝带人逃往热河。当时同治帝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也随父母出逃。虽然当时同治帝年龄太小,对军国大事还不清楚,但是,逃亡路上的艰辛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也种下了他对洋人的仇视之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治帝对前朝之事有了进一步了解,因此,对洋人始终没有好感,常常反映出排外的思想情绪。

当时有一个名叫夏同善的侍郎,常在上书房伴读,他有一块计时表,非常喜爱。有一次他偷偷地欣赏计时表,被同治帝撞见。同治帝问他看的是什么,夏同善只得实话相告。同治帝听后十分气愤,满面怒容,夺过计时表摔了个粉碎。同治帝始终没有忘记逃亡热河的耻辱,总想找机会发泄内心的愤恨,可是国势颓委,无法实现,因此,他常常命太监制造洋人的偶像,排立在桌案上,然后用小刀削斫其首,并大声呼喊“杀尽洋鬼子!杀尽洋鬼子!”

母子之间

同治帝是西太后的亲生儿子,可是母子之间却没有一般人家所具有的那种天伦之乐,也没有封建伦理纲常所要求的母慈子孝。作为母亲,西太后以子而贵,使她有机会登上清王朝权力的顶峰,儿子同治帝无非是她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已,她对儿子缺少一个母亲所应当具有的母爱和温情,更多的是控制和利用。同治帝性格倔强,对母亲也没有那种缠缠绵绵的感情,相反,更多的是反感和不满,尤其是同治帝年长以后,对母亲的专横揽权更加不满和恼火,时时有摆脱母亲控制的想法。所以,西太后和同治帝母子之间的关系别具特点,耐人寻味,总的说来是少了一点温情,而带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母子俩围绕着一系列问题不断争论,时有分歧。

使同治帝更为恼火的是,西太后蛮横干涉同治帝的私生活。同治八年(1869),同治帝载淳已年满14岁,按照先例,就该举行大婚了,大婚之后就要亲政。西太后权力欲极强,视权如命,她不愿归政给同治帝,所以对同治帝的婚事也一再向后推延。到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已经17岁了,西太后无论如何没有理由再拖下去了,不得不为同治帝议婚。当时,在备选的女子中,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漂亮美丽,相貌出众,而侍郎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虽然相貌上较富察氏逊色,但雍容华贵,举止端庄。东太后嫌富察氏轻佻,十分喜欢阿鲁特氏,意立阿鲁特氏为皇后;西太后则不喜欢阿鲁特氏,因为阿鲁特氏是西太后的政敌郑亲王端华的外甥女,不愿把皇后这个位子让给这样的人,所以意欲立富察氏为皇后。东太后告诉西太后说:“凤秀的女儿太轻佻,怎能选为皇后呢只能当一个贵人。”这话正好刺中了贵人出身的西太后的痛处。两太后争议不下,就让同治帝拿主意,结果大出西太后的意料,自己亲生儿子竟不向着自己,同治帝表示喜欢阿鲁特氏,要选她为皇后,九月,同治帝举行了大婚典礼,阿鲁特氏入宫,被封为孝哲毅皇后,富察氏同时入宫,被封为慧妃。

结婚以后,同治帝和孝哲毅皇后相敬如宾,情投意合。孝哲毅皇后不苟言笑,气度端凝,同治帝十分钦佩和敬重。宫中没事的时候,同治帝常常给皇后提问唐诗,皇后都能对答如流,同治帝心中十分喜欢。可是,西太后却不能理解儿子的心情,有意挑拨同治帝和皇后的关系,不仅婆媳关系不好,也使母子关系进一步紧张。西太后多次向同治帝说:“皇后太年轻,不懂礼节,皇上不要常到中宫去,以免妨碍政务”,并且极力赞扬慧妃贤惠,要同治帝多加眷爱。不仅如此,西太后还派人时时刻刻监视同治帝。同治帝对其母西太后干涉自己私生活的做法十分不满,偏偏不听母亲的话,索性独自一人居住在乾清宫,以示对母亲的抗议。

同治十二年(1873)一月二十六日,西太后归政,同治帝亲政。然而,同治帝仍然没有真正的权力,清朝的大权仍然掌握在西太后手中。同治帝亲政以后,并没有什么政治作为,他用心最多的恐怕就是修复圆明园一事了。在这件事上,他和母亲西太后意见一致,步调统一,这算是他们母子之间难得的一次谅解。

原来,同治帝继位以后,在西太后和奕訢等人的主持下,清政府继续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官僚,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保护了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国内局势暂时稳定下来,这就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同治中兴”。在这种情况下,西太后为了自己的享乐安逸,极想修复圆明园。同治帝也想有一个寻找乐趣的场所,同时也想为西太后修建一个休养场所,以便摆脱西太后的控制,独立执掌朝政,所以也极力主张修复圆明园。同治十二年(1873)九月二十七日,同治帝颁布朱谕,立即修复圆明园。这道谕旨颁布后,在清朝内部引起了极大反响。十月初一日,御史沈淮率先上疏,请求缓修圆明园,同治帝大怒,立即召见沈淮,大加斥责。第二天,御史游百川也上疏谏阻,同治帝更加气恼,发布谕旨,说自己修复圆明园是为了孝亲,指责游百川欺己年幼,丧尽天良,并革去游百川的职务,还告诫群臣,不准再提异议。同治帝不顾群臣的反对,一意孤行,西太后对修复圆明园一事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致,母子俩常去内务府督促,同治帝还亲自去圆明园视察工程进展情况。

淫乐而终

同治帝虽然名义上是一国之君,但却没有一国之君的尊严和权力。在政治上,同治帝受到西太后的控制,年幼的时候暂切不说,既便是亲政以后也是如此。在生活上,同治帝也受到西太后的无理干涉,使他丧失了家庭乐趣,这使性格倔强的同治帝十分苦闷和烦恼。在这种情况下,同治帝只能出宫去寻找乐趣。他到处寻花问柳,纵情淫乱,一点也没有国君的样子。长期的淫乱生活,使同治帝渐渐染上了病毒,身体跨了下来。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前后,同治帝感到身体很不舒服,传太医看视。太医看后大吃一惊,便知道是淫乱生活所造成的病毒,但却不敢明言,便奏请西太后。西太后心中也明白,但为了顾全皇家的声誉,也不好明说,便说是天花。于是太医便用治天花之药给同治帝治病,当然不可能奏效。同治帝十分痛苦,气愤地说:“我的病不是天花,为什么按天花治呢”此后,同治帝的病情不断加重,身体下部已溃烂,臭不可闻。在同治病重期间,孝哲毅皇后不断到同治帝床前看视,好言劝慰,并亲自为同治帝擦去身上的脓血,以尽夫妻之情。就在儿子病危的时刻,西太后也没有尽自己应尽的母爱,相反,常常借故迁怒于孝哲毅皇后,甚至破口大骂。这时的同治帝已无力与母亲抗争,只是痛恨在心中。

同治帝也认识到,自己已没有生的希望,回顾自己19年的生活,感慨万千,痛恨不已,到这时他才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可悲!于是,他召见了他的师傅、军机大臣李鸿藻,口授遗诏,他要求在他死后,找一个年龄稍大的人继承大统,以避免自己的悲剧。李鸿藻退出后,拿着同治帝的遗诏,浑身战栗,面色大变,立即奔告西太后。西太后见到同治帝的遗诏,如雷轰顶,既恨又惊,当场撕毁了同治帝的遗诏。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五日,同治帝病死,终年19岁。孝哲毅皇后无法承受西太后的虐待和非难,在同治帝死后不到100天也痛恨殉节而死。

同治帝死后,葬在惠陵,追赠庙号、谥号为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这一大串的赞誉也算是对放荡皇帝载淳的安慰了吧。

THE END
1.一口气看完历史上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一生小地大智 3跟贴 清朝第一贪官李鸿章,给子孙留四千万白银,后代至今仍是亿万富豪 旺仔搞笑君 915跟贴 1901年李鸿章真实影像:位高权重众人簇拥,行走起来摇摇晃晃! 影像历史先生 460跟贴 李鸿章在日本遇刺,马关条约因此少赔一亿两白银? 燃心解说 408跟贴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https://m.163.com/v/video/VKGES5OJC.html
2.同治皇帝简介资料(同治皇帝简介)同治皇帝简介资料(同治皇帝简介) 1、同治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 2、生于咸丰六年(1856)。 3、同治十二年亲政。 4、次年卒,年19。 5、庙号“穆宗”。 6、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7H1pWTsfIH.html
3.李鸿章简介李鸿章传如何评价李鸿章李鸿章后人政治秘书李鸿章的成功秘籍:好马也吃回头草 甲午谍战:李鸿章曾欲欺瞒朝廷,保全日本间谍? 李鸿章后代中三位是亿万富翁 李鸿章后人现状 李鸿章后人三位是亿万富翁:揭秘李鸿章传奇家族 左宗棠和李鸿章之比较:晚清重臣的文斗与武斗 李鸿章简介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领导人李鸿章生平 ...https://www.qulishi.com/renwu/lihongzhang/
4.李鸿章简介,后代,族谱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李鸿章简介资料 亲属 李翰章 出生地点 合肥市 出生时间 1823年02月15日 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进士出身、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举人 别名 李中堂、李傅相 国籍 中国 国籍(籍贯) 大清国 子女 李经迈、李经方、李经述 字号 字子黻、渐甫,号少荃...https://www.zupu.cn/citiao/48381.html
5.李鸿章简介奇幻玄幻李鸿章简介下载余幻晴墨九 , 重生五零真千金三岁半小说免费阅读完整版 , 于灰烬处 , 萌萌,站起来!(穿越) , 我捡了只会说话的虫子 , 独在异乡抄美人 , 千金被狠艹到喷 《李鸿章简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奇幻玄幻小时,知之传文学']?>转载收集李鸿章简介最新章节。http://www.zzcucc.com/novels/Lro5b2W9O8.htm
6.张光北个人资料简介(身高/生日/年龄)电影电视剧作品张光北个人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如有出入,以张光北本人或官方发布消息为准! 张光北演过的电视剧更多>> 首播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合作演员 2024年 大国船梦 李鸿章 邱心志;杜雨露;于震;蒲巴甲 2024年 海边的秘密 曾大年 周冬雨;彭冠英;梁静;宁文彤 http://www.manmankan.com/dy2013/mingxing/201304/1515.shtml
7.晚清名臣李鸿章简介为没落的大清呕心沥血李鸿章是我国晚清时期极其著名的一位大臣,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清朝期间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所以当时在清朝中他遭受了国人的一些非议和否认,但是历史对于他的评价是公正的。日本首相曾经说过,李鸿章是中国大清朝时期唯一有能力和世界列强一较高下的人,同时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19世纪世...https://ls.httpcn.com/info/html/201677/PWXVPWXVMEAZ.shtml
1.正大光明殿的简介圆明园的资料正大光明殿的简介圆明园的资料 正大光明殿,其名是说相近开阔,正气凛然。这部分的建筑是完全依照紫禁城里太和殿复制而成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正大光明殿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正大光明殿的介绍 正大光明殿位于圆明园正宫门内,为圆明园四十景之首,正大光明景区包括正大光明殿及大宫门区,建成于雍正三年(1725...https://www.oh100.com/lishi/995211.html
2.孙中山的资料简介小学课外阅读小升初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 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http://m.hujiang.com/zx/p251259/
3.李鸿章简介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去世后,他归葬合肥瑶海区大兴镇。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http://m.ahjjjc.gov.cn/p/48085.html
4.李鸿章简历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生平李鸿章履历李鸿章简历 | 李鸿章简介 | 李鸿章生平 | 李鸿章履历 2022-11-13 23:09 2013年7月20日,赴京为“部级领导干部讲座”讲授《中国近代史上的李鸿章》;2014年8月27日作为地方特邀代表赴威海参加中国人民海军在88舰上举行的“甲午战争120周年海上祭奠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并被指定为大会交流第一位发言:“从两次海防大...https://www.insidols.com/person/69866
5.李鸿章简介免费阅读全文《李鸿章简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小时,笔墨青年文学网']?>转载收集李鸿章简介最新章节。http://bzqing.com/e/1003668.shtml
6.李鸿章简介李鸿章后人3、李鸿章的见识,他明白当时的时局,为中国百年社稷着想,知道如果不变法维新,如不培养人才,诺大一个中国,就无自强自立之时。 所以他才倾力大办洋务,实可谓用心良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鸿章 李鸿章简介(按时间顺序)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初五日李鸿章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今瑶海区)磨店乡。 https://www.105188.com/shenghuo/1692691281260570.html
7.关于圆明园的资料简介作文关于圆明园的资料简介作文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外围周长约10公里。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https://www.unjs.com/zuowen/zuowenwang/20170929000008_1479298.html
8.冯巩个人资料简介及家世(冯巩家世有多显赫?太爷爷曾任民国大总统...洋务运动时,李鸿章在天津成立了武备学堂,冯国璋因为在军中颇有威望,被保送到武备学堂学习。 毕业时,冯国璋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李鸿章称赞他是不得多得的人才,力荐他留下来,做学堂的讲师。 1893年,冯国璋投靠了当时清朝将领聂士成。甲午战争中,冯国璋为聂士成出谋划策,深得聂士成的信任。cript>cript> 聂士成有本著名的...http://77242.cn/mobile/news/show-32679.html
9.李鸿章生平简介最新章节李鸿章生平简介高阳李鸿章由作者(高阳)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李鸿章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李鸿章生平简介》第82章 个小老婆,咱们先痛快一下子再说。&rdo; &ldo;不行!&rdo;张千总歉然答道,&ldo;我有公事。我问怎么样的意思是,这里前前后后是...https://www.630book.cc/kan/5771615.html
10.李鸿章生平简介李鸿章生平简介:李鸿章的故事有哪些?李鸿章的结局如何?下文马上为你揭晓: 李鸿章生平简介 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清同治帝时李鸿章任两江总督,后又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父亲李文安,曾任刑部郎中。谥号“文忠”。安徽合肥人。 https://www.gojun.cn/gu-dai-li-shi-ren-wu/30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