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72烈士中,其中有“16位”是来自广州这个“城中村”的村民同盟会黄兴潘达微

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那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在日本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势力加强侵略和瓜分中国,不断扩充势力范围。在这样的背景后,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化,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开始了反清活动。1910年11月,孙中山等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会议,决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黄兴、赵声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起义之前,革命党尚未准备充分,款项不足、人员不齐,枪支弹药不够,但清廷因温生才私自行动刺杀广州将军孚琦事件,而对革命行动产生警觉,严加戒备,满城搜查革命党人。当箭在弦上,为了避免损失加大,1911年4月黄兴冒险率领坚决不肯离开的革命党精英,发动了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却因寡不敌众,很多人壮烈牺牲。

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发动的的第十次武装起义,规模并不大,只有数百人参加,但是这次起义的意义却十分深远,直接动摇了清朝的统治。这次起义中,同盟会损失惨重,我们国家同样损失惨重,是一场最为悲壮惨痛、震撼人心的革命行动,起义结束后,广仁善堂在革命者潘达微多次冒死哭求之下,收集72名起义者尸体,埋葬于红黄岗,潘达微又以“红花”不雅为由,改名“黄花”,取“黄花晚节”之意,所以这次广州起义又被称为“黄花岗起义”,牺牲者也有了专有名词“黄花岗烈士”。黄花岗起义的72烈士中,有海外留学生、国内学生、记者、商界经理、新军军人、武术家等,平均年龄不到三十,有很多是安邦定国的栋梁之材,就这样一战而殒,他们的牺牲令人悲伤至极、痛惜至极!

珊珊三丫头在最近一次寻访广州古村落的行程中,来到广州花都的三华村,意外知道,黄花岗72烈士中有16人是花都三华村徐姓村民,这里因此被称为“烈士之乡”。三华村,是岭南地区最大的徐氏家族聚居地,徐氏先祖徐宗远在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任南海县主簿,公元1085年选择在三华村这里开村,并且因为他在村中开了一间三华茶店,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把村子命名为三华村。现在的三华村由中华、西华、东华、元华组成,因为京广铁路、武广铁路穿村而过,同时,走路约30分左右到达地铁,交通十分方便,因此成为了许多外来人口的聚居地,现在村子中的本村人口与外地人口数量基本持平,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城中村”。

这天,珊珊三丫头来到广州花都,办完事后,就临时决定到三华村参观一下,看看这个在北宋就开村的村落,是否有古建筑存在。在进村的途中,我经过一个池塘,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忍不住上前看看。在大门前,看到拉起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纪念孙中山先生为三华村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题词一百周年活动”,再看大门,正中写着“集之徐公祠”,再往内走,看到的是孙中生先生的题写的八个大字的木刻:“毁家纾难、功在党国”。这时,我就开始好奇:孙中山先生为什么在这个乡村的祠堂中题字呢?100年前,这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珊珊三丫头带着疑问,继续走进了三华村的“集之徐公祠”内部参观,只见祠堂内摆放了许多图片与文字的展示。原来,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三华村人徐维扬参加了同盟会,1909年9月,他随莫纪彭回到花县,在村中成立同盟会番花分会,发展番禺和花县会员至千人,成为武昌起义前中国同盟会在广东九大分会点之一,会址就在我现在所处的集之徐公祠后楼,黄兴也多次亲临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前夕,徐维扬奉命赶回到花县(即花都),组织了敢死队参加起义,由黄兴所率队伍,合力进攻两广总督署,但最终是起义失败。起义者死者众多,革命党人潘达微冒死收敛的72人中,有18位花县敢死队的成员,其中有16位是三华村的徐姓村民。

珊珊三丫头参观时,看到在集之徐公祠的一边走廊上,挂着十个个牌子,上面有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16个三华村人的名字和人生经历,而当中,有的保留有照片,有的连照片也没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大家都熟知,但很少人知道,有16位是来自徐维扬领导的花县“敢死队”的宗亲成员,三华村被后人称为“英雄村”。在珊珊三丫头参观的过程中,看到展出中书写的一个个故事,内心不禁对此处肃然起敬。

黄花岗起义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腐朽的满清王朝土崩瓦解。而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16位三华村村民,为推翻腐朽的满清皇朝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民国时期,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每次乘坐火车经过三华村时,总是要求车辆减速慢行,以表达对这16位三华村民的敬意,表彰三华村民所作贡献,1920年,孙中山为三华村题写“毁家纾难、功在党国”八个大字,并派同盟会元老张继送来挂在集之徐公祠,只可惜,原题字已不在了,现在在集之徐公祠见到的是一个复制版本。在2002年8月,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从三华村建村到现在,这里差不多有近一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这里随着时代的步代成为一座城中村,往来的外地人,为生活奔波忙碌着,也因为有了这些外地人居住,让这里不至于成为空心村,有人的村子,就有生活气息。而这里的宗祠,被修缮保护起来,除了维系一姓族人的血脉传承,更述说着这里曾发生的故事,等待着后人来发现,来探究,来寻找先祖的荣耀与辉煌。当有一天,我们从高楼大厦转身时,我们依然保有宝贵的精神家园。

THE END
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历史事件我的感受简短一点哦,只好一句话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历史事件 我的感受简短一点哦,只好一句话哟!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我很痛苦.呜呜呜呜呜呜~~~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历史事件 黄花岗烈士陵园扫墓感想 黄花岗烈士陵园的简单的介绍 特别推...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18dcf574a83f6c60968421e0abe4e703.html
2.陈可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审讯时,痛斥清廷官吏:“尔等利禄熏心,岂以富贵可久恃耶?吾辈必有继起,而终成吾志者!”4月28日从容就义。后被葬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以上内容由网友"zhouxinpu"上传分享。] 相关文物·景点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东广州越秀区 经历历史事件: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3919421_682992191.html
3.林觉民简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简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简介林觉民简介林觉民雕像中文名:林觉民别名:林意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闽侯出生日期:1887年逝世日期:1911年4月职业:革命党人信仰:三民主义政党:中国同盟会毕业院校:全闽大学堂、日本庆应大学主要成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代表作品:《禀父书》、《与妻书》重要事件:攻打督署,力尽被俘,...http://ls.ychedu.com/LSJA/JNJJA/604746.html
4.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 下载文档 收藏 分享赏 0 内容提供方:ehuanle 审核时间:2021-11-17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17/8067127010004040.shtm
5.黄花岗72烈士之方声洞先父和其他革命同志到了广州的第二天,在黄兴先生的率领下,进攻清廷两广总督衙门时,终因敌众我寡而失败,安葬烈士之处,便是当今举世闻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此次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正如后来中山先生曾指出:“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不半年武昌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http://www.laoluo.net/nd.jsp?id=1187
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知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知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州“三·二九”起义失败,喻培伦、林觉民、林文、方声洞、李文甫、徐广滔等百余人(一说八十六人)https://www.guoxuemi.com/lishi/53269h/
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烈士陈文友、严确廷遗骸和“三·二九”死难烈士一同堆放于咨议局门前,后由潘达微收葬于黄花岗。1919年,审定七十二烈士第一批为56人,1922年,审定第二批为16人,1932年,审定陈文友等烈士13人,另立一碑,碑文为胡汉民所书。 经3个月的筹划准备,黄兴于8日在香港召开统筹部发难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定在13日,...https://m.maigoo.com/citiao/140142.html
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修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思想上的进步意义。 17. (2023八上·江岸期中) 【历史的转折】 下表是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相关论述。 基本史实 导火线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澈起中国民众的不 满,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参与者 知识份子、学生、工人、商人...https://zujuan.21cnjy.com/paper/view/5380431
4.漫谈广州城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进程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黄花岗,后改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陈文友等姓名共86人。 然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层层堆叠的记功碑上刻有历史缘由和烈士英名,顶部高耸着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7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