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酒店是标准住宿业的一种,包括绿色酒店、经济型酒店、非星达标酒店等都属于传统业态下的酒店类型,随着经济发展和新一轮消费的升级,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很多酒店也通过不断的创新往非标准住宿业转变,这就催生出了包括民宿、人文精品酒店、主题酒店、跨界酒店、度假别墅和沉浸式体验类酒店等一系列新的更加个性化的酒店新类型。
沉浸式酒店是指将顾客带到某一种场景里,让用户沉浸于其中、沉浸于当地、沉浸于当下。目前的沉浸式酒店,有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和风俗的度假型酒店,也有用表演、放映或装修风格等设计营造出的沉浸式艺术型酒店。
01.
结合当地人文风情的度假型酒店
沉浸于当地是指将酒店的设计、服务、文化都与当地的人文、历史、风俗等相结合,打造的是真正的人文度假型酒店,用各种有趣好玩的体验式活动打动顾客。
如十里芳菲、既下山、松赞等一批民宿品牌,擅长将产品融入当地生活,打造沉浸式体验酒店。
杭州西溪十里芳菲度假村,用湿地里的六个自然村落打造成度假村落集群,以田园综合体为依托,集酒店住宿、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农业种养殖、户外拓展和特色餐饮与一体。在这里可以划着小船徜徉在湿地的村落之间,也可以自在穿梭于村民食堂、各色小吃店中,感受村落营造出来的世外桃源。
这类沉浸式酒店为客人打造的是一体式度假体验空间,时常推出不同的体验活动,如地道烹饪、原生务农、文化传承、亲子玩乐、异乡民俗等,让顾客彻底沉浸在酒店营造的生活之中。
既下山也是沉浸式酒店的一个代表品牌,作为国内独树一帜的系列酒店品牌,每一家门店都根据不同位置的地理文化自成风格,既下山始终探索空间的更多样性,通过独特的建筑设计,传达感官能量,引起顾客的情感共鸣。
既下山的酒店,无论是从建筑还是装饰,通过细节和氛围创造出清晰而完整的故事,与当地文化结合,用室内的软装部分与来来往往的入住者交流,更引发入住者对理想生活的思考,令人沉浸其中。
02.
沉浸式艺术型酒店
以艺术形式为载体
以电影酒店为代表,将“酒店”与“电影”两种元素融合,在酒店的设计中提升电影存在的比例,让用户随时都能看电影,并在一些装修上加入电影主题元素,酒店大堂如电影片场,走廊如影视博物馆,主题房有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更有电影情景式投影,艺术装置、互动影像空间等。
以艺术形式为载体的酒店还有沉浸式话剧酒店、沉浸式戏剧酒店等类型,这些酒店将剧场搬到了酒店内部,顾客跟随着演员,参与到戏剧之中,让人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代入感。
这是顺应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的思维,这类酒店通过提供“专属定制感”,不断用电影、戏剧IP为传统酒店赋能,形成差异化优势,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诉求,通过娱乐休闲等更多的附加服务来提高酒店的客单价,相比于传统的纯过夜的需求,这类酒店在提高趣味性和探索酒店更多功能上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
以艺术形式为载体的酒店是顺应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通过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染力赋予酒店更深一层的含义,从而营造出不同的生活方式。
以艺术风格为调性
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将酒店作为旅行的目的地,奉行起了高质感生活的全新旅行法则。这就使得具有丰富多元的艺术气息的酒店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这类酒店具有独特的设计,将酒店本身作为艺术品打造,仿佛将艺术品或博物馆搬进酒店如影随形,带来前所未有的美好体验。
当代酒店艺术已变得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视觉,更是往着心灵与生活方式的方向去表达,产生出来的是心灵的触动。如国内的香港半岛酒店、桂林阿丽拉阳朔糖舍等酒店,国外的苏黎世多尔德大酒店、图伦马尔卡之家和纽约下城康拉德酒店等,将传统艺术搬入酒店,提供更方便的触达,让人能欣赏与更直观的参与到艺术创造之中。
以艺术风格为调性的酒店正在朝着更高的阶段进行探索,不局限于表面,探索更深层的有力量、有温度、更广博的层面,充分解读艺术的概念,解构重塑,对艺术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创造出更多令人惊叹的美。
酒店业发展到现在,不再具有单一的住宿功能,传统的标准化连锁酒店已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差异化需求,跨界整合、个性化定制以及品质创新将成为引领酒店发展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