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不少乡村民宿迎来入住高峰期,尤其是有民俗、民族特色,体验性强的民宿更受欢迎。途家民宿的数据显示,县域民宿预订增速同比增长近五成。
一、民宿的价值与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住宿设施的需求也在逐渐变革,从单纯的住宿服务逐渐提升到了更好的精神生活体验,这种变革也促使了民宿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游客不再满足于原本的酒店住宿模式,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个性化服务,想要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暂时脱离,去体验慢节奏的乡村生活或者其他文化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游客的出行方式也逐渐从大规模旅游团转向小规模旅游或者自驾游。这些发展需求都与原本传统酒店并不契合。民宿就可以很好地契合小规模零散的游客的出行旅游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提供特色生活方式的社会需求。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倾向于选择多元化、有特色、有品质、有主题的民宿,或者是民宿主有较强感染力的民宿。如果民宿只能提供简单的食宿产品,在品质和特色方面毫无建树的话,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尤其是自媒体时代,产品和服务欠优的民宿,容易通过住客评价、自媒体曝光等多种方式被更多游客获知,从而丧失竞争优势。
@摄图网
“我喜欢住民宿,因为乡村民宿的选址大多很‘绝’,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听潺潺流水,看闪耀的萤火虫。我能理解有些民宿建在村子里,配套设施不那么完善,这种情况下,就更希望民宿主人或是管家可以把活动安排好,而不是一过晚上7点就一片寂静,百无聊赖地过一晚。”消费者小山是00后,在他眼中,民宿要有内容和设计,这是他下单的关键。
春天组织采茶制茶、挖笋,做竹筒野火饭;夏天组织溯溪摸鱼,聆听山谷的回响……每个季节,小隐都会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趣味内容。“过来的大小朋友跟我都很熟悉,我会和大家一起玩。现在秋天来了,栾树很美,我们推出DIY栾树风铃、栾树花艺等体验项目。‘卷’活动内容、‘卷’创意,要跟得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小隐说。
二、主要类型及发展模式
1、乡村民宿
乡村民宿通常位于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村落,其最大优势在于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许多乡村民宿的建筑风格保留了乡村的传统特色,如农舍、竹楼、石屋等,利用农田、山林、河流等自然资源,游客能够体验乡村生活的静谧和悠闲。同时,传统的农耕文化、手工艺以及地方特色美食为乡村民宿增添了文化魅力。这种原生态的环境和文化吸引了厌倦城市快节奏生活的游客,特别是家庭游和亲子游群体。
2、城市精品民宿
随着城市旅游需求的增加,城市精品民宿逐渐成为一种在城市中崛起的新兴住宿模式。这类民宿通常位于城市的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艺术聚集区等地,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个性化的服务和文化融入性,吸引了大量城市休闲者,满足了游客在城市中的短暂停留或深度体验的需求。
城市精品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高品质的服务。这类民宿在室内装饰和空间设计上注重细节,常常融入当地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元素,以差异化吸引游客。与传统酒店不同,精品民宿更多地强调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例如为住客提供私人管家、定制化行程等。
3、主题民宿
主题民宿是根据特定主题设计和打造的住宿形式,要求具备明确的主题定位,常见的主题包括自然景观主题(如山景、海景)、文化历史主题(如传统民俗、文学名人故居)、娱乐休闲主题(如艺术、瑜伽、运动),以及特定文化现象主题如二次元文化、古风文化)等。
主题民宿通常具有较高的市场区分度,吸引了小众、高端市场。游客选择主题民宿,更多是为了体验其所提供的特定主题活动或环境。相比普通民宿,主题民宿的溢价能力较强,且客户群体相对稳定。
4、共享经济型民宿
以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民宿模式,改变了传统住宿业的格局,途家民宿、木鸟民宿等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将房东和游客连接起来,实现了闲置房屋的高效利用。这种模式凭借灵活性和成本优势,迅速风靡全球。
共享经济民宿的核心在于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运营。房主可以利用平台发布房源信息,游客则可以通过平台进行预订。这种模式使得房主可以在不需要开设实体前台、雇佣大量员工的情况下,灵活出租空闲房屋,实现增收。
共享经济民宿提供了多样化的房源类型,从城市中心的公寓到乡村的独栋别墅,甚至是海边的木屋、树屋等特殊住宿形式,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游客可以选择短租或长租,并且价格相比于传统酒店更加灵活,这种多样化供给提升了民宿的吸引力。
三、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同质化严重
2、品质的不确定性
在民宿行业风光一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品质不一。这不仅深刻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也给整个行业市场带来了不稳定性。民宿行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经营者的热情和投入,但这种模式也带来了管理上的不规范和标准的不统一。与大型连锁酒店不同,民宿的经营者通常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和系统化的服务培训,这导致了民宿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民宿可能拥有一流的景观和装潢,但服务却跟不上。而有些民宿服务到位,却在设施上捉襟见肘。这种不确定性让消费者无法对民宿行业形成稳定的信任感,最终导致了消费的转移。
3、市场饱和
四、民宿发展该怎么去面对
1、加强差异化经营,打造特色品牌
差异化经营是民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策略。民宿业主必须探索自身独特的品牌定位和风格,避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民宿应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自然资源和历史特色,结合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住宿体验。
民宿还可以通过差异化的体验式服务,如手工艺、农家乐、乡村采摘、户外探险等,以及定制化服务,如主题活动、私人定制路线等,提升顾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从而形成独特的产品体系和市场竞争力。
2、提升品质与服务标准
民宿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独特的风格,还在于稳定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体验。提升品质与服务标准是民宿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首先是硬件设施的升级,确保每一个房间的卫生、舒适和安全。其次是服务流程的优化,从预订到入住,再到退房,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无缝衔接,给消费者带来愉快的体验。最后是品牌的建设,通过口碑营销、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一套可衡量的服务评价体系,并根据客户反馈不断改进,也是确保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3、市场细分与分散开发
4、优化运营模式
传统的民宿多为个体经营,管理方式松散,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运营机制。为应对这一问题,民宿可以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运营平台,提高管理效率。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预订、入住管理、顾客沟通等,简化运营流程的同时提升顾客体验。
此外,民宿可以探索跨行业合作,形成多元化的运营模式。与文创产品、餐饮、手工艺等结合,延伸产业链,增强游客在民宿内的消费体验。例如,某些主题民宿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售卖特色手工艺品,举办主题文化活动,这不仅丰富了顾客的体验,还为民宿带来了额外收入。通过优化运营模式,民宿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灵活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