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走向“分水岭”|投融界

成立50年的星巴克,开始谋求“变局”。

前不久,星巴克中国内地首家“共享空间概念店”在上海开业,矛头指向“第三空间”的一次创新。该门店200平米左右,设置了近100个座位,店内空间的划分和布局与其他门店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包括付费会议室、半开放办公区、沙发区以及休闲区。

值得一提的是,该概念门店是继星巴克全球首家环保实验店(星巴克向绿工坊)、中国内地首家非遗概念店后,由星巴克自主开发设计的又一全新门店类型。

星巴克对“第三空间”的演绎,是否路径偏了?

星巴克这个动作,对于咖啡赛道玩家意味着什么?

01

押注错位

星巴克究竟想干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

我们先来看星巴克共享办公的故事线:早于2020年,星巴克就在日本开过一家类似的店(SmartLounge),相比于上海这家店,smartlounge的规模要小,门店为185平,只配置了43个座位。在星巴克看来,它的目的在于解决“办公室资源紧缺的问题”,也是对它第三空间理念的一种延续。

留心的人会发现,星巴克第三空间理念已经在发生改变。

某种程度上来说,共享办公是共享经济背景下基于工位出租模式的一次迭代。在商业模式层面,相较于传统房地产行业,共享办公空间模式类似于“二房东”,看起来是集中式管理,但买账的人并不多。

以WeWork为例,就曾经历了估值过高、上市历程坎坷等问题;无独有偶,优客工场和氪空间等国内玩家也相对惨淡。在业内人士看来,共享办公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要完成“自动结算平台+商业办公社群”和“客户需求分层+平台角色扮演”,继而实现“共享空间自营+商业品牌加盟”,考虑到构想与真实场景、客户需求上的差异,能否实现长期盈利,还值得商榷。

循着这个逻辑再来看星巴克的共享概念店,它的卖点是带有隔间的办公区和四间私密付费会议室,通过线上预定进行扫码点单。但与现实相矛盾的是,概念店中的四个区域,仅有付费会议室提供带靠背座椅,沙发区座位与茶几齐平,会议室价格为50-180元每小时不等,在一些人看来,这算不上多划算。

02

是星巴克,还是南极人

经历连续几年的超速扩张后,星巴克在运营层面上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就连舒尔茨本人也曾承认,“无度扩张正导致星巴克体验的平淡化。”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历史学教授BryantSimon曾在《Everythingbutthecoffee》一书中这样评价星巴克,“上世纪90年代,星巴克还是一个轻奢品,但到了2008年后,人们对星巴克的认知与麦当劳并不二异。”因此,当舒尔茨在2008年重回星巴克后,他当即决定陆续关掉600家门店,进行业务整顿,开始转向高端品牌,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体验。

一个明显的感知是,眼下的星巴克门店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臻选烘焙工坊,高端业态还包括臻选门店(Reservestore)和甄选咖啡店(Reservebar),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各类旗舰店、概念店,让外界直呼看不懂星巴克这家公司。

对于星巴克来说,品牌IP化或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以咖啡为中轴,星巴克的多元化一直在进行:生产出许多走俏的品牌周边;紧抓联名热潮,涉及生活用品、鞋服、美妆、节日礼盒等。但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是否也意味着,星巴克咖啡所笃定的主营业务(卖咖啡)开始见顶?

03

咖啡生意的“进与退”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Statista研究,2017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只有0.1kg,远低于美国(3.6kg)和英国(1.8kg)的欧美国家,但中国却是全球咖啡消费增速最快的市场,根据Statista的预测,2010年-2021年十年间,中国咖啡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6%,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单一国家市场,咖啡占三大热饮料市场的份额也将从3%上升到12%。

由此可见,国内的咖啡市场依然是一个增量市场。

但问题是,国内咖啡赛道正变得愈加拥挤,撇去老对手Wages、Costa、瑞幸不说,近年来崛起的新茶饮玩家们(奈雪的茶、喜茶、Manner),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布局咖啡赛道,比起星巴克,这些新玩家们的入局,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星巴克。

具体来说,新兴咖啡品牌Manner、MStand、Seesaw在今年均已获得融资,其中,小而美的Manner估值更是达到了28亿美金,永璞、三顿半、时萃SECRE等线上品牌也接连开启线下门店饮品零售业务,除此之外,平价奶茶玩家们也在上架咖啡饮品,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和便利店也在推广供应咖啡。

早在1983年,舒尔茨就曾勾勒过“咖啡+社交”的市场蓝图,即以高品质产品作为基础性价值,换取人均消费数量、用社交空间作为附加值,最终提升消费额度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能看到,星巴克不仅仅是在卖咖啡,还在贩卖星巴克式的生活体验。

针对“第三空间”理论,国内的新茶饮玩家们同样有话语权。

彭心在为奈雪的茶第一次选址时曾谈到,“我要开一间星巴克一样的空间,但我卖茶。”虽然咖啡和茶品类不同,但同样是即时消费品,不同的是,星巴克的社交商务属性更强,而新茶饮的第三空间更强调休闲娱乐属性,相应翻台率也更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茶饮业的品牌效力不及星巴克,在租金方面也不具备星巴克的同等待遇,所以我们能看到,喜茶、奈雪等新茶饮品牌在选择优化门店模型时,会推出更多小型店铺“水吧店”,主打小空间、平价咖啡的Manner,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祛魅“星巴克第三空间理念”,回归纯粹的咖啡生意。

新眸曾在《拆解星巴克》一文中提到,复盘星巴克50年历史,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归结为4个发展阶段:1.0时期(1971-1992):从诞生到转型,灵魂人物舒尔茨开启现磨咖啡市场;2.0时期(1992-2000):星巴克主要的动作是融资上市、树立品牌,高速扩张深耕区域市场;3.0时期(2000-2008):舒尔茨卸任,激进地高速全球扩张导致经营状况直线下滑;4.0时期(2008-2021):舒尔茨再次就任,提出拒绝盲目扩张,精简门店数和单店效益最大化提高经营效率,带领星巴克重回增长快车道。

便利性能够使得消费者提高消费频次和频率,甚至可以培养出路径依赖。

事实也的确如此,上个世纪90年代,热衷星巴克的消费者平均每月光顾星巴克约18次,这是其他零售企业难以企及的品牌粘性。如果你能理解这个逻辑,那么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舒尔茨会主张将企业利益的金字塔倒过来,顾客体验处于顶部,公司员工、股东次之。但就现在来看,星巴克似乎变得“焦虑”和“茫然”。

对于未来的星巴克来说,它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既有咖啡赛道稳住地位的同时,同时做好创新业务,但显然,共享概念店,并不是一个“好点子”。

THE END
1.星巴克“小杯”凭啥叫中杯?买哪种最划算世面 国际|内塔尼亚胡到加拿大会逮捕他吗?特鲁多:遵守裁决 00:50 世面 河南新密一只鹈鹕在街头闲逛:系从附近动物园跑出 已被带回 00:28 热点 青海玛多4人组团盗掘古墓 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00:30 热点 辽宁营口港鲅鱼圈港区一渔船沉没:官方电子巡航时发现 非事故 00:33 热点 国际|巴黎圣母院开放前...http://m.bjnews.com.cn/detail/155151125514180.html
2.星巴克咖啡以“第三空间”为卖点。?星巴克咖啡以“第三空间”为卖点。? A. 正确 B. 错误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已经抵押的房地产可以再次抵押。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缸垫安装时没有方向性 A. 正确 B. 错误...https://www.shuashuati.com/ti/a104e63c1e1f4dd5b777483dfca58b3d.html
3.starbucks星巴克app下载手机版2024最新免费安装类型:生活开发商: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沪ICP备17003747号-3A安卓版下载 苹果版下载 app介绍 app截图 文件下载 手机充值软件排行20名外 给你有关星巴克的一切讯息。 特色卖点 展示我的二维码积星星享好礼,还可随时随地查看星星、好礼和会员等级. 在APP中随心挑选和购买电子星礼卡,轻松完成支付,还能随时...https://www.liqucn.com/app-rn-523494-0
4.微信营销成功案例(一)星巴克音乐推送这就是星巴克音乐营销策略方案,直觉刺激你的听觉!通过搜索星巴克微信账号或者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发送表情图片来表达此时的心情,星巴克微信则根据不同的表情图片选择《自然醒》专辑中的相关音乐给予回应。这种用表情说话正是星巴克的卖点所在。只是笔者一直不明白表情区分是全智能的,还是人工服务呢?http://www.jiusi.net/detail/668__771__2950.html
5.星巴克下沉,面子里子难双全另一方面,作为首个将“第三空间”概念引入企业经营的品牌,星巴克高端化的卖点在于营造家和办公室之外的,供人放松、聚集和社交的第三空间。 这也是其品牌形象和消费文化得以风靡的重要原因。而主打“在线点,到店取”的啡快和咖啡外卖的专星送尽管拓宽了销路,但显然与公司第三空间的品牌调性背道而驰。 这不得不令...http://www.bianews.com/news/details?id=195502
1.探索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奥秘娱乐星巴克中国业务的概述 星巴克作为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星巴克开始积极拓展其在中国的业务,旨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咖啡体验。 星巴克中国业务的亮点 ...https://yuguanshoe.com/post/16175.html
2.星巴克营销的卖点:有用!海外视窗星巴克营销的卖点:有用! 一直在说创新营销。其实对于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有用”,星巴克在itunes上晒出最新应用Early Bird之后,获得了超乎想象的用户反馈。 其实简单,大多数人都用手机设置闹钟功能,而星巴克则在应用app闹钟功能中添加了按时起床的奖励“附加值”——享受折扣咖啡。http://www.linkshop.com/web/oversea_show.aspx?ArticleId=212525
3.星巴克即饮生咖清爽来袭美通社PR三大卖点加持,口味颜值双担当 这一次,星巴克用未经烘焙的阿拉比卡咖啡生豆原萃,萃取出蕴藏在咖啡生豆中的精华,淋漓尽致地释放咖啡的原生力。不止于此,每一瓶星巴克生咖都提供了恰到好处的轻咖啡因,约不超过同瓶型即饮咖啡产品二分之一的咖啡因[1],助力浅浅提神。同时更叠加真实果汁,焕出明亮多彩,赋予了即饮生...https://www.prnasia.com/story/441398-1.shtml
4.星巴克式创新,卷起“咖啡本味”桶酿咖啡的大受欢迎,被星巴克视为中国顾客愈加成熟复杂的咖啡喜好的例证。从制作工艺上看,数周发酵、定制烘焙曲线、无法量产——这些适用于小批量制作、以往经常在精品独立小店出现的关键词,正在成为星巴克的卖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于标准化、流水线式的产品,星巴克桶酿回归豆子本身,注重匠心和手作,兼具稀缺和一期...https://www.cmovip.com/mobile/detail/32886.html
5.星巴克是体验而不是咖啡豆零售:舒尔茨《将心注入》读书笔记如果把意大利的咖啡文化移植到星巴克,或许会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伟大体验。舒尔茨在米兰待了一周后,决心把意大利的浓缩咖啡浪漫情怀带到西雅图。 舒尔茨对星巴克的这段改变,我觉得是真正“颠覆性”的。可以说,舒尔茨重新定义了星巴克的卖点:卖体验而不是咖啡豆。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香醇的咖啡豆,还有彼此的交流。而舒尔茨...https://36kr.com/p/1721344196609
6.咖啡竟成“暴利”行业解读星巴克“高价”之谜页面加载中点击刷新 食品商务网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https://www.21food.cn/hotnews/detail_771.htm
7.为什么喝星巴克的70%都是女生。我在星巴观察过很多次。是因为女性...星巴克的主要卖点是环境,糙老爷们对环境的要求没有小仙女门高 https://bbs.hupu.com/48745033-47.html
8.微信营销方案合集15篇这就是星巴克音乐营销策略方案,直觉刺激你的听觉!通过搜索星巴克微信账号或者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发送表情图片来表达此时的心情,星巴克微信则根据不同的表情图片选择《自然醒》专辑中的相关音乐给予回应。 这种用表情说话正是星巴克的卖点所在。只是笔者一直不明白表情区分是全智能的,还是人工服务呢? https://mip.oh100.com/a/202302/6151908.html
9.躺赚10年的星巴克,也要卷一卷了界面新闻·JMedia被瑞幸超越门店数量之后,星巴克也加紧了开店步伐。开外卖、做电商、探索下沉市场,咖啡市场一哥星巴克正在努力跟上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巨变。星巴克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不再高大上的星巴克,该如何找到新的卖点? 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已经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了。对追求个性的年轻人来说,30元一...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097507.html
10.微信营销方案(精选16篇)这就是星巴克音乐营销策略方案,直觉刺激你的听觉!通过搜索星巴克微信账号或者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发送表情图片来表达此时的心情,星巴克微信则根据不同的表情图片选择《自然醒》专辑中的相关音乐给予回应。 这种用表情说话正是星巴克的卖点所在。只是笔者一直不明白表情区分是全智能的,还是人工服务呢? https://www.unjs.com/fanwenku/271238.html
11.不想打价格战的星巴克,想打价值战?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经济日报》曾在发表一篇题为《向“第三空间”找卖点》评论文章中称,星巴克的盈利之道从来都不仅仅是咖啡。 星巴克的第三条护城河是星巴克会员。 对于一家消费品牌来说,品牌会员,特别是核心会员、忠实会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如前文所述,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星巴克中国会员数量超过1.27亿,其中90天活跃会员规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