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暴利说”:违反常识,不负责任评论频道

星巴克因为在中国内地的单杯咖啡售价高于美国等地,受到道貌岸然的指责。这种缺乏经济学常识的指责遍地都是,比如以土地价格与建安价格指责房价过高,以中、美、欧等地人均收入指责中国消费品价格过高,受此指责波及的包括眼镜、牛仔裤等,现在是星巴克。

物料成本并不等于星巴克咖啡成本

即便一个普通老百姓也知道,成本的构成并非仅为物料。在地价日益上涨的今天,在一线城市的繁华商业区,物业租金非常之高,往往占到成本中很大比例。除此之外,装修、人力、日常运营的水电气费、税费等,都构成了商家的成本。媒体岂能仅以物料成本来计算利润率呢?贴膜小贩在大街上忍受夏日酷暑、冬日寒风,不也是一种很大的人力成本支出吗?

《华尔街日报》根据星巴克2012年财报绘制过一张中国星巴克定价依据图,以一杯售价4.8美元的星巴克拿铁咖啡为例,具体构成为:房租1.25美元,占26%;利润0.85美元,占18%;店铺运营成本0.72美元,占15%;原材料0.64美元,占13%;劳动力成本0.41美元,占9%;一般管理费用0.28美元,占6%;税收0.24美元,占5%;设备成本0.17美元,占4%;其他运营费用0.23美元,占5%。

成本不决定价格,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商品的价格包含成本,但成本并不决定价格。这是经济学常识。一件商品的成本几块钱,售价十几块或几十块钱,这并不必然表示它的价格就“高”。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CarlMenger),曾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论述:“再生产的因素,绝不是决定价值的重要原理”。

实际上,成本如何并不重要。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在市场中,决定价格的并不是成本,而是稀缺性。这一点,中国古话也说过,物以稀为贵。实际上,在竞争的市场中,对单个厂商而言,成本其实是相对次要的东西:产品好,利润再大也卖得出去;产品不好,价格低于成本也无人问津。

充分竞争的行业本就该由企业自主定价

很多媒体的眼中,产品的定价法应该是这样的:原材料的价格加上其他摊销的费用,再加上一定的利润,OK,定价完成。但一般来说,定价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基于成本的定价,一种是基于竞争的定价,还有一种是基于需求的定价。

比如说,白菜进货两元一斤,我加到两块半卖出,那就是成本定价;竞争对手的产品卖两块,我就卖一块八,这是基于竞争的定价;消费者觉得一杯咖啡值三十块,我就卖三十块,这就是基于需求的定价。

在星巴克的品牌运作之下,在星巴克喝咖啡已经成为一种小资身份的象征了,在星巴克喝咖啡,不仅仅是那一杯咖啡,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同时,星巴克的咖啡并非刚需,政府也没有对咖啡行业有着任何的准入限制。那就是说,开咖啡店这事,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呢?如果它不值这个价,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央视又何必来操这个心。

当“成本说”站不住脚之后,又一个攻击目标被抛了出来:星巴克在中国内地的单杯咖啡售价高于英美等地,是对中国人的歧视,并且受到了@人民日报官网微博“杀气腾腾”的指责。而这,又是一个缺乏经济学常识的典型案例。

星巴克成功不是因为美国大众品牌在中国伪装高级品牌,而是永恒的商业成功逻辑:有竞争力的价格+令人放心的品质。

单纯比较不同地区的价格没有意义

仅仅在数字上对比北京、伦敦、芝加哥和孟买等地的咖啡定价,也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其税收、租金、物流以及消费喜好、消费心理、品牌形象等,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商品定价。甚至在中国国内,同一件商品在北京、上海、武汉等不同城市的定价,恐怕也都会不同。

说洋品牌黑心,民族品牌又好到哪儿去呢?

央视等媒体一方面在不断痛批星巴克定价高,另一方面还在不断地拿国外的价格做对比,却忽视了最应该对比的对象,即国内的咖啡市场。抛开星巴克,国内一些并不知名的咖啡店,普通的咖啡也要30元以上,何况人们去星巴克主要不是为了喝咖啡或舒适地喝咖啡,而是为了实现一种身份,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化为某个消费群体特有的集体无意识般的消费行为。

说星巴克贵的人可能很少进咖啡馆,星巴克价格平均水平略低于街上各种知名的或山寨的咖啡馆。星巴克成功不是因为美国大众品牌在中国伪装高级品牌,而是永恒的商业成功逻辑:有竞争力的价格+令人放心的品质。

打蛇打七寸,物价高别只揪住星巴克不放

星巴克的价格也许是高,但是光讲价格高,不讲为什么高,容易造成情绪化的误导。这就像中国市场上的一辆卖上百万人民币的高档进口车,同款的车型在绝大多数国家只卖30多万。

真要把进口车的价格压到与国外市场同步,中国的消费者肯定答应,国外汽车厂家估计也没意见。但国产车企第一个会跳出来不答应,政府的决策部门、税收部门肯定不答应。媒体维权如果在“拿谁是问”的核心问题上避而不谈,指着用被歧视的习惯心态,煽起民众的屈辱情绪来抵制消费,显然是低估了消费者的自身判断能力。

星巴克的价格高,可以不去它那儿消费。奥迪Q7的冤枉钱太多,就让愿意花的去买。这是气话,却符合无奈的国内消费市场现状。权威媒体如果找准了造成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价格奇高的七寸,并且有能耐一刀砍下去,倒也是为中国消费者维权,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对“暴利”的不恰当指责,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批评者市场经济常识的欠缺。不过,知识不足,补足便好,再不济也可求助于专家,但令人疑虑的是,这些报道却意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往小了说,此类报道不够严谨,缺乏说服力

从几家媒体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操作报道的记者编辑缺乏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这里甚至包括专业的财经报纸,而这种常识往往在中学的课程中就能够得到。

其次,这种观点先行没有逻辑的报道是不负责任且缺乏说服力的。它一味的迎合着所谓的“低价格”的民意,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原理。这类的报道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往大了说,市场经济搞了二三十年,许多人还是计划思维

暴利批判者,把矛头对准了生产商的贪婪,消费者的虚荣,忘记了市场正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自由市场由竞争决定价格。垄断由反垄断法规制,自由定价是市场的权利。

长久以来对所谓资本、剥削等概念的负面认识,成为滋生民粹主义的根源

而更深层次的背景,则是某种深植人们头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压过了市场经济常识。在当下中国,虽然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模式,但还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社会运行的工具,而非人民的信念与判断世事所依赖的知识。而长久以来对所谓资本、剥削等概念的负面认识,成为滋生民粹意识的根源。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以道德上的快意恩仇,逼问企业有没有道德血液,是拿民粹主义来要挟市场,让市场掺入了太多的非理性情绪,反而让市场上的投资者心存疑虑。

THE END
1.关于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以星巴克为例.docx运营成本问题第四章 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和思考 4.1 星巴克成本管理改进方案 4.1.1 加强本土化 4.1.2 与回收企业合作 4.1.3 关闭部分门店 4.1.4 引入技术和重新规划 4.2 近期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4.2.1 星巴克“硬币事件” 4.2.2 关于“硬币事件”的分析和思考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不足 5.3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致谢...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114/8113131020005030.shtm
1.星巴克的困境折射“高端咖啡”的尴尬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具体举措方面,星巴克表示将在全球市场减少新店扩张,着力于原有门店翻新,将原本的开店成本用于空间改造、服务提升等方面,包括简化菜单、优化出餐效率、重新设计门店、重新开设调味吧台等。 同时,星巴克对价格战进行反思,重新调整价格策略。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比如在北美市场取消更换牛奶所收取的额外费用;减少打折频率,在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24053
2.星巴克在中国星巴克我们希望通过每一杯咖啡,将星巴克的咖啡传承与独特的咖啡体验带给我们的顾客。 历史 1999 星巴克内地第一家门店 星巴克于1999年1月,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对星巴克来说,中国目前已成为星巴克发展速度最快、最大的海外市场。 门店 https://www.starbucks.com.cn/about/?ivk_sa=1024320u
3.加盟星巴克成本,加盟星巴克咖啡多少钱加盟星巴克成本 星巴克咖啡自从创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现在星巴克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因为总部追求手工煮泡、虹吸等高品质的咖啡制作手法,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咖啡产品,而且总部自从创立以后仅靠消费者口碑相传,现在总部已经有了上万家加盟店面...https://www.33cy.cn/zixun/14294.html
4.星巴克咖啡成本分析(简要)因此,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的物价成本=2+0.6+2=4.6元。仅仅从物价成本来看,星巴克的咖啡的利润空间大约在13.4~23.4元左右,因此,很多人会根据物价成本来分析星巴克的销售价格属于“暴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在总成本中,咖啡的成本不仅仅包括物价成本,还应计算咖啡的运营成本,分别包括——人工(约5.5%)、水电广告(约...https://www.jianshu.com/p/8e353a9051e3
5.星巴克咖啡成本多少钱一杯,一杯星巴克的成本多少最近,很多人询问星巴克咖啡的成本,这让大家感到好奇。作为咖啡爱好者,我们知道星巴克的咖啡价格非常昂贵,但是成本是多少,我们并不清楚。 星巴克咖啡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虽然星巴克咖啡的质量非常高,但是它们的成本并不只是由咖啡豆本身的价格所决定的。此外,星巴克还需要支付员工工资、租金、广告费用以及其他运营成本。https://www.coffee.cn/blog/post/155167.html
6.一杯28的星巴克咖啡成本多少钱?——顶端新闻顶端新闻是河南日报社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部署,落实省委实施换道领跑战略要求,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打造的新时代党端、青春版党媒、平台型智媒,是河南传媒数字化基础平台、服务治国理政新平台、网上便民服务新平台、服务产业链接新平台。顶端新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3404058
7.论星巴克在华暴利别再拿物流成本说事前面说了,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星巴克拿物流成本过高为自己开脱自然不足道,央视将此事提升到民族大义上说事大概也属伪命题。但不管怎样,餐饮业物流成本还有下降空间却绝对不是个伪命题。不用举别的例子,就拿星巴克的同类百胜旗下的肯德基说吧,看看人家是如何控制物流成本的? http://www.360che.com/news/131111/28200.html
8.星巴克翻车,门店为降成本不要人文了?——中国青年网但在利益的驱动下,星巴克门店却以“公司要考核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如果食材成本花费过高,这些数据会不好看”为由,心安理得地使用过期食材。 星巴克品牌地位会动摇吗?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咖啡逐渐在中国消费者生活中普及,中国咖啡市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2112/t20211215_13353473.htm
9.暴利星巴克:拿铁卖27元成本不足5元据央视报道,同款的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售价最高。他们采访并对比了北京、伦敦、纽约、孟买的星巴克同款拿铁咖啡的价格,北京最贵27元,孟买的最便宜,只有14元。 上海咖啡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振东表示,这杯售价27元的拿铁咖啡,物料成本不足5元,星巴克价格高,在他看来源自国内消费者对洋品牌的迷信。 http://news.huaxi100.com/show-13-372521-1.html
10.韩国星巴克宣布涨价,应对咖啡豆成本飙升此次调价还包括全豆咖啡和VIA即溶咖啡产品,意在将增加的咖啡豆成本转嫁至消费端。值得注意的是,全豆咖啡零售价将迎来18年来的首次上调,VIA产品则是13年来的首次调涨。 这是继2022年1月全面上调菜单价格300韩元之后,星巴克韩国在大约两年半时间里的又一次价格调整。目前,星巴克在韩国的门店总数已达到1930家。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40731/46947103.html
11.央视批星巴克暴利新华网反驳称卖的是文化昨日,星巴克突然成为了热点话题。原因是在前一天,央视报道称,星巴克对中国消费者存在“价格歧视”。报道指出,星巴克中杯354毫升拿铁咖啡在北京的售价为27元,这一价格比美国售价贵三分之一,比印度售价贵一倍,而其物料成本不足5元。此前,有其它媒体报道称星巴克中国谋取“暴利”,亚太区利润率为欧洲16倍。 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3_10_22_180131.shtml
12.「人有人的用处」:人力成本视角下的星巴克与瑞幸在门店运营方面,星巴克的物业成本保持稳定,而瑞幸咖啡的租金效率则不断提升。此外,瑞幸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G&A比率反映出其门店的数字化含量较高,这也许是其能够保持较高运营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员工效率的角度来看,星巴克的模式更倾向于机器服务于员工,而瑞幸则是员工服务于机器。虽然星巴克的单店员工数量远超...https://www.yoojia.com/ask/17-13831455953634642916.html
13.星巴克第四财季净利腰斩:成本增加,门店利润率下滑同期,星巴克净利润为8.7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7.6亿美元下降了约50%。该公司称,由于员工工资上涨、对工人进行新的培训,以及供应链、食品和材料成本增加,门店的利润率有所下降。 报道指出,在关键的中国市场,星巴克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6%。星巴克称,继续面临与防疫有关的挑战,在截至7月3日的三个月里,在华同店销售...http://3g.taihainet.com/news/finance/gjcj/2022-11-05/266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