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下面第二张图美国的价格有点不准,可能没考虑消费税。但大差不差,中国的定价几乎全球最高。如果再考虑GDP的差距,那中国星巴克的定价可以说冠绝全球。
如果考虑GDP倍数简单换算,中国星巴克的定价实际是日本韩国的3倍、美国的4.5倍。妥妥的暴利,确实应该有人修理一下。
2,中国有多少潜在咖啡人口?购买力相比日韩如何?——达到日韩收入60-70%水平的中国人口也就是1.2亿人上下
按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看,日本韩国人均GDP都是33000美元上下,而中国是12700美元。
我们达到日本韩国平均水平60-70%的人口数是多少呢?把北上广深杭苏州无锡南京宁波等等,加起来也就是1.2亿人左右。这1.2亿人可以认为是比较有购买力的人群,尽管平均收入也就是日韩的60%-70%。
注意:日本人口是1.25亿;韩国人口是5100万。
(2)日韩咖啡消费从杯数角度到底多少?中国呢?
瑞幸23年平均12500家店,流水大概300亿RMB,均价14,一年大概卖出20亿杯。
如果市占率70%,那总杯量更少一点,是40亿杯。人均在7-10杯的范围。
(注:
1,6亿已经是往大了算,也就是说人均杯量尽量往低了算,尽量高估未来潜在杯量提升空间。毕竟其余8亿我感觉永远不会喝咖啡,收入也较日韩差的太远。
2,瑞幸披露过累计会员人数2.3亿,假设50%的中国咖啡消费者是瑞幸会员,那中国咖啡总人群也就是4.6亿。)
(3)关于日本、韩国高杯量的巨大误区?
(上期我们算到台湾咖啡馆一年大概卖出4亿杯,对应2000万人,大概人均每年20杯。这个数字和日本差不多。)
当然这里也看到,其实速溶咖啡或者说RTD那种咖啡市场潜力还是挺大。
4,中国咖啡馆市场、瑞幸销售额潜在空间?
好了,上面我们基本搞清楚了以下数据——
1,日本人均一年咖啡馆消费大概是20杯,台湾也差不多。而韩国人是真爱咖啡,一年能有40杯。
2,中国目前(有消费能力和习惯的)人均大概在7-15杯这个范围。
那么,这么看,如果中国这些人的咖啡消费习惯能提升到日本、台湾的水平,那意味着中国咖啡馆市场潜在的杯量空间还有1倍。当然,似乎也只有1倍了。
5,日本第二名咖啡连锁销售额多少?
6,库迪一杯咖啡成本?这里我引用一下,做记录使用。
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
对于库迪咖啡来说,单杯咖啡的咖啡豆成本是2-2.5元,再加牛奶、糖浆、包装,原材料成本大致为5.5元。
因为我们已经把大店模式转换成小店模式,所以房租和人工的成本都随之下降了,现在库迪是以面积在二三十平方米的快取店为主,每日销售咖啡约400杯,以此平摊,单杯咖啡的房租成本约1.25元。技术化手段使得人工成本进一步下降,降至2元以下。同理平摊后,单杯咖啡的杂费成本约0.2元。
这样算下来,一杯咖啡的成本是在9元以下,当然,这属于规模化成本,而库迪咖啡已经具备了这个规模。所以,售价9.9元,联营商依然有利润,而且,并非所有消费者都会只买9.9元的产品。在我们看来,单杯咖啡的售价应该在10元到15元之间,这属于合理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