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科技编者今天为大家推出,一个新的运营案例分析——《共享充电宝运营案例分析》。
共享充电宝成为投资人追捧的对象
4月5日,智能充电宝租赁来电科技宣布获得SIG、红点中国领投,九合创投、飞毛腿董事长跟投的2000万美金A轮融资,是目前行业内最大的一笔融资。4月9日,媒体爆料:由腾讯、元璟资本领投,鼎晖投资、道昇资本及上一轮天使投资人王刚、金沙江创投、德同资本、盈动资本跟投,「小电」获得了1亿元的A轮投资。同时,新入局者不断,目前已经有电小鸟、云冲吧等十多个共享充电宝项目都在找投资。具体信息详见下表:
市场硝烟弥漫,资本频繁布局,但“蝇头小利”的充电宝,其市场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对于消费者和商户而言,充电是真痛点还是伪需求它会给共享经济带来新的希望,还是会陷入高开低走的窘境
虽然生长于共享经济的黄金时代,但共享充电宝的现在和未来仍然不算明朗。
伪需求还是大生意
1、伪需求
(1)将原本免费的需求升级为付费,用户难以接受
在共享充电宝未出世之前,大多数的商城、餐厅、咖啡厅,大多都会提供免费的充电线,原本在咖啡店里我可以自己找地方充电,如今服务生却笑吟吟地给我递上一个充电宝,并告诉我使用一个小时要交1元钱用户的消费升级难以实现转型。
(2)充电宝成本并不高,可以直接买
(3)充电的场景本身就是低频的
2、大生意
(1)跑马圈地,收益可观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每次充电一小时收费1元钱(不足一小时也按一小时计费),一个不足百元的充电宝可以反复循环使用近800次,假设充电宝一天就借出去2个小时,每天收入2元钱,45天充电宝的本钱就收回了(当然这还没算前期营销、柜面租金等成本)。有了资本撑腰,从业者显然并不急于盈利,快速跑马圈地成为共识。
如果以北京20万的本地商户(餐饮、休闲娱乐)和公共服务设施(机场、高铁、车站),每个商户放置20块充电宝的话,一年整个市场的潜在规模接近30亿元。如果整个市场在全国全面铺开,算是上海、广州、深圳及广大二三线城市,整个市场的潜在规模要轻松超过百亿元。
(2)把共享充电宝做成城市的基础设施
充电是刚需,充电宝也是刚需,共享充电宝到底是真需求还是伪共享
街电CEO王哲是这么看的:现在还没有很多人知道我们,当我们铺设的够多、量做的更大,用户就知道有这样的一种基础设施了。从我们这个团队角度讲,我们更希望把这个东西做成基础设施。
当把共享充电宝做成城市的基础设施,在用户出门在外手机没电的用户场景下,自然而然就想到共享充电宝,成为一种城市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哪一种是真正需求的用户场景和运营模式
1、目前的三种产品类型
(1)桌面充电
桌面充电代表企业是北京小电科技,有3个插口。
(2)小机柜
小机柜,代表企业是街电科技,可以放6-12个充电宝。
(3)大机柜
大机柜,代表企业是来电科技,可以放置30-40个充电宝。
(4)共享充电宝,小机柜潜力无限
小机柜的机电模式不同于桌面充电和大机柜,走的是B2B2C之路,即将小机柜放在合作的B端(如商城、餐厅等),以解决原有的出租充电宝高维护费问题,而用户在线上下单后即可取走,用完于其他点位归还即可(模式类似插桩型单车)。小机柜避免了固定电桩的不良体验,也绕开了大机柜的重资产模式。
覆盖率大:一个商城可以覆盖1、2台大机柜,但是小机柜能覆盖到一个商城内的每家餐饮、每家商店,作为用户你更愿意跑到指定点租赁共享充电宝还是就近的商城商店租赁。小机柜可以直白的理解为上下游通吃,桌面充电和大机柜的所有应用场景,小机柜也都可以。
可移动性:与小机柜、大机柜不同,桌面充电得终端是一台容量为16000mAh的移动电源,通过从端口引出带有三个端头的充电线为手机等设备充电,不可租赁带走。
商家合作:相比于大机柜,小机柜的模式可以结合合作商家,解决了原有的出租充电宝的高维护费和推广费用,同时,用户是通过小机柜模式的LBS功能主动寻到商家店铺来的,这种强大的消费者引流能力,无疑是商家更看重的,用户来店里租借充电宝,顺便买点吃点,顺理成章获客逻辑。而桌面充电只是在用户进入店铺后可以享受的充电服务,不具备吸引客流的能力,但可以提高用户的留存率。
共享充电宝行业多地兴迎接挑战
1、同行竞争加剧(资本战、市场战、法律战)
有了资本撑腰,从业者显然并不急于盈利,快速跑马圈地成为共识:来电科技提出了“百城百万点”的目标,目前已经进入了80多座城市,小电科技也表示暂不考虑盈利,先拼密度与规模,目前已入驻北上广等5座城市,接下来将会开通20至30座城市。可以预见为了抢占线下网点,共享充电宝将是继共享单车后又一波资本战。
另外,在资本战、市场战之前,共享充电宝首次进行一波法律战,近日来电科技发起专利诉讼,状告街电科技“专利侵权”这不是来电科技掀起的第一次专利战了,去年他们还将“云充吧科技”告上法庭,今年2月又对“云租吧”提起侵权诉讼。
2、用户习惯从0-1的培养难
共享充电宝的模式还处在从零起步阶段,市场较为空白,用户的需求还没有被完全刺激出来,习惯也尚未养成。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充电宝还不够多,还不足以在用户手机没电情况下,看到共享充电宝想到使用充电的反射,了解了三种模式差异之后,就很容易理解现在的风火融资入局共享充电宝行业,因为拼的是速度,当用户四周铺天盖地布满你的共享充电宝,自然而然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
3、充电宝的安全隐患
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人身体的危害,现在充电宝的质量良莠不齐,更何况要辗转多人之手,其质量有可能如共享单车一样难以得到保证。如果出现爆炸等安全事故,这对于品牌乃至整个市场来说都会吹过一阵寒风。其二是数据安全。用户是否能够在充电的同时,保全自己的数据安全隐私呢难以让用户产生信任感,更谈不上使用。
4、尚无清晰的盈利模式
共享充电宝的设计方案、盈利模式也并非尽善尽美,仍有很多痼疾无法解决。首先,共享充电宝的属性是由线下流量导入,无需任何线上推广,产品往那一方自己就给自己导流了,这也就决定了它的运营成本会很高。其中设计了场地租金、人工运营成本、设备成本等多项成本,要想达到高密度、大范围投资更是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行业运营策略
1、你有我也有,抹平差异
2、跑马圈地,占领市场
目前共享充电宝还处在从零阶段,先跑马圈地扩大规模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抢占市场等于抢夺用户,拼的是效率,拼的是资本,盈利不是这个阶段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3、刺激商家协助培养用户习惯
4、大力推行信用免押金租赁
目前共享模式的押金无疑是新用户不能进入的最大阻碍,共享单车结合芝麻信用分大力推行信用免押金,共享充电宝也可以做到,目前街电、来电都是芝麻分600分以上免押金。来电将“芝麻分600以上免押金”在机柜上展示,但是很多用户并不知道街电的信用免押金。
硬件提升
1、快速开发小程序
2、实现快充,减小充电宝体积
4月26日最新资讯显示,iphone8,两块电池20分钟充满电,以及Applewhach表或成为随时充电宝,种种资讯显示在快充技术的普及和智能机续航能力的提升每日突飞猛进,要想不被别人干掉,自身就必须先在别人之前研究充电宝新技术。就算到时候共享充电宝模式不通了,遇瓶颈了,起码可以结合新的技术进行转型,不会穷途末路。
3、迎合年轻人口味,美化充电宝外观
毋庸置疑,共享充电宝的使用群体以90后居多,90后喜欢新潮,喜欢好看的东西,要想相较于对手吸引到90后的目光,建议可以结合充电宝外观入手。
4、技术升级保护用户信息盗取
虽然自身品牌不会在充电宝上插入不安全元素,但是也要谨防其他人利用充电宝装入危险元素,危害到用户的利益,充电宝代表的是公司,必须提升技术保护用户信息。
5、机柜的自动杀菌功能
充电宝毕竟是随身物品,如果长期的租借,必定会造成充电宝的卫生隐患,如果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机柜的自动杀菌,可以排除用户的顾虑,提高转化率。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从很早之前的团购大战、到如今的叫车服务、共享单车大战,以及目前的「共享充电」大战。当前对于他们而言,更重要的如何快速铺开、增加密度,以及获得资本青睐以应对激烈竞争可能带来的价格战,甚至是补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