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验营销经典案例一、读者一本体验人生的杂志1981年,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上游岸边的城市兰州,诞生了一本不起眼的杂志,她的名字叫读者文摘。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伴随着中国人的迷茫、躁动、不安和憧憬,她历经风雨,痴心不改,不断壮大,数次刷新中国杂志发行量的记录。创刊20年来总印数已达6亿多册,据央视索福瑞公司的调查报告说,这本杂志的传阅率达到了10个人左右,是中国同类杂志里传阅度最高的一本,形成了令人惊奇的“读者现象”、“读者经济”。原国务委员吴仪在一次回答记者问“平时出国带的什么”时说“除了文件外,就是一本读者”。据说她看这本杂志已有十多年。读者的读者从中学生到专家学者,从蓝领到白领,
2、从打工仔到企业家、老板经理,几乎涵盖到各色人等。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读者的成功?答案是:读者给读者创造了独特的心灵体验。读者是人性的,她选择了真善美的人性追求,以一贯之地铺陈和展示,乐此不疲。她试图找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那些优美的故事、文字和图画,感染人们,轻轻触摸到各色人等心灵的最软处,使人们从中得到领悟、抚慰、联想、净化、认同、关爱、甚至援助的阅读乐趣;读者是理性的,她既入世而又出世,永远用一种思索的神态看待这个世界;读者是知性的,她成长的每一步,都表现出一种小心翼翼的探索。她再现历史,是为了今天的进步。她表达现实,目的是面朝明天;读者又是平民性的,她和老百姓一样生活和呼吸。她体现了一
3、种看似超然,实则亲近的人文关怀,仔细入微地守护着人类自身存在的绝对认可。作家余秋雨说:读者日日夜夜收集着海内外点点滴滴的精神甘露,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地广洒九州,洒向时代、社会和人心的干裂处,不知负载过多少人生的冷暖。她还使人又找到了摆脱孤独的道路,使原本在精神上无为的人群变得有为。作家李书磊说:一般来说,男人喜好金庸,女人喜欢琼瑶,但男人和女人都喜欢读者,她提供了金庸和琼瑶都无法提供的东西。尚雅的人认为她雅,爱俗的人认为她俗她实际上就是一种通俗的高雅。她向人们提供一种精神沐浴,她维持着一种常识感与平常心,揭示着一种有效的现实生活。这就是读者。她提供给人们弥足珍贵的经验、思想和情感,像空气那样弥
5、这种时尚且雅致、豪华而亲切的浓郁环境里,人们放松心情,摆脱繁忙的工作,稍事休息或是约会,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与报偿。将喝咖啡变成“星巴克体验”。星巴克的价值主张之一是: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在星巴克,咖啡只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一载体,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情调传送给顾客。一方面,他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达到了发狂的程度。无论是原料豆运输、烘焙,以及配制、配料的掺加、水的滤除,还是最后把咖啡端给顾客,一切都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且恰到好处。另一方面,将产品本身的功能提升,让它与品尝它的人们达到一种情感上的默契。从起居室风格的装修,到仔细挑选的装饰物和灯具,煮咖啡时的嘶嘶声,将咖啡粉末
6、从过滤器敲击下来时发出的啪啪声,用金属勺子铲出咖啡豆时的沙沙声,都是顾客熟悉的、感到舒服的声音,都烘托出一种“星巴克情调”。星巴克通过承诺其独特的“星巴克体验”,改变了咖啡,改变对咖啡的看法,改变了咖啡的消费习惯,改变了咖啡赢利模式,改变了咖啡的经营方式。星巴克成功地突破了价格障碍,星巴克品牌似乎成了咖啡的代名词,星巴克咖啡的利润约等于行业平均利润的5倍。正是独特的“星巴克体验”的价值,使这个1987年才创建的小小的咖啡店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成为被商业周刊称作“最大的赢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许多著名品牌价值大跌的2001年,星巴克的品牌价值却猛增了38%,在世界100个著名品牌中位居第一。目前
8、然后他像一个成功的斗牛士那样向喝彩的人群鞠躬致谢。这里的人真是活力四射!这就是位于美国西雅图市中心的派克街市场的真实景象,该市场原是当地一个传统的公开市场,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派克街市场规划完善、商品齐全,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销售方式,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有近900万的游客到此观光。派克街市场内的鱼市以精彩的销售方式吸引顾客:前台售货员将顾客的需要吆喝着告诉后面的工作人员,后面的工作人员一起重复吆喝一遍,并手脚麻利地把鱼像投篮球一样扔向前台的售货员,又快又精彩。他们不但为顾客提供了一流的服务,还创造了愉快的购物体验,派克街鱼市场因此而闻名全球。一个普普通通的鱼市成了美国西雅图著名的旅游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