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TikTok先于抖音推出PC版迎合海外用户直播观看习惯,同时开放公会搭建直播生态链,在流量分发、红人孵化、红人管理方面逐渐走向成熟,有望随着商业化的推动实现持续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90.1/95.6/100.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7.22%/6.12%/5.32%,2023-2025年调整后净利润为-0.70/1.94/4.24亿元,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同比增速达118.44%。根据可比公司目前的情况和PE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目标11.8倍PE,港股目标价为14.28HKD$。
宝尊电商创立于2007年,提供以品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一站式商业解决方案,涉及店铺运营、数字营销、IT解决方案、仓储配送、客户服务等5大内容。旗下有三大业务线,分别是宝尊电商、宝尊品牌管理、宝尊国际,覆盖全品类产品。目前公司业务遍布包括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6个国家/地区设有办事处。从规模上来看,公司覆盖中国超过30个主流电商平台,2022年底品牌合作伙伴超过400家。
1.1.公司沿革:数字化进程加快,加码服装、奢侈品投资并购
历经15年发展,宝尊电商的发展已由“扩张型”转向“专业化运营”的第二成长阶段。
1.2.股权结构:创始人持续增持,阿里深度持股助力公司发展
公司股东仇文彬和吴骏华为创始人,近年来陆续增持。其中仇文彬持有6.34%股权,2022年年报披露其持股数量为1118.12万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控制公司总投票权32.38%;吴骏华持有2.56%股权,2022年年报披露其持股数量为450.87万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控制公司总投票权13.35%。
1.3.管理层:团队稳定,吸纳职业经理人开拓GAP中国业务
公司创始人仇文彬、吴骏华深度参与公司管理,并分别任职首席执行官、首席增长官的核心岗位,除肖泳外的其他高管均于2019-2021年期间开始任职,且公司核心管理层近一年无重大调整,整体较为稳定。2023年初,公司宣布完成对GAP中国的收购并任命肖泳为区域首席执行官,负责GAP中国业务;肖泳曾担任意大利女性牛仔时尚品牌MissSixty的全球首席执行官,在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均有丰富经验,其加入或能为GAP带来新的经营策略,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2.1.网上零售渗透率持续提升,代运营市场进入专业化竞争阶段
网上零售交易额增速有所放缓,零售渗透率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较2021年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原因为疫情下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小幅下降。从网上零售渗透率来看,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渗透率为27.2%,较2021年年上升2.7pct,系疫情影响下网络购物成为主要消费模式。随着消费恢复、经济信心增强,网上零售交易有望回暖增长。
代运营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衍生服务中的电商代运营市场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整体来看,随着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逐步消退,加之代运营市场通过更为专业化和深层次的全渠道线上运营能力抓住新渠道带来的市场增量,我们预计未来代运营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1)第一阶段为2003年到2015年。此阶段C2C、B2C电商模式相继崛起,在此基础下催生出品牌端(卖家)对代运营的需求并持续高涨,在此阶段,电商代运营市场初步形成,呈现低基数、高增速(2011-2015年复合增速70%)的发展形态。
2)第二阶段为2016年到2019年。在此阶段电商代运营进入精细化运营,市场增速放缓,同时竞争格局逐步形成,资本化进程加速,代运营产业走向专业化、集中化,到2019年代运营市场规模也突破万亿。
3)2020年以来,代运营进入第三阶段。品牌端更重视建设自身线上运营的能力,对基础的代运营需求减弱,加之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渠道兴起,代运营商需要建立起更有竞争力的全渠道多层次服务能力,才能获得品牌商的青睐。2021年,代运营市场规模达到1.37万亿元,2018-2021年复合增速12.6%。
2.2.代运营市场竞争激烈,宝尊电商营收规模远超可比公司
代运营市场较为分散,竞争激烈。除宝尊电商外,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从事代运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包括青木股份、壹网壹创、丽人丽妆、若羽臣、凯淳股份;其中壹网壹创、丽人丽妆覆盖美妆垂类,其他可比公司覆盖较为广泛。根据公司披露的GMV数据测算,宝尊电商代运营GMV占市场总交易规模比例为4.87%,第二名壹网壹创为1.98%,代运营市场整体较为分散。根据艾媒咨询,2008-2022年,中国代运营行业投融资金额累计540.9亿人民币,投融资事件共计710件,代运营市场参与公司多,竞争激烈。
宝尊电商营收规模处于行业前列。从可比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来看,宝尊电商2019年以来营收规模为第二名两倍,远超其他四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规模、净利率、毛利率指标由于代运营公司经营品类、经营能力、所处阶段不同,呈现出差异化波动。
2.3.宝尊电商主业稳健,积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2.3.1.商业模式:提供多层次服务,深度参与电商产业链
2.3.2.宝尊电商经销业务稳定,非经销业务收入/GMV有较大提升空间
宝尊电商2022产品销售业务(分销模式)营业收入为26.44亿元,同比降幅为31.7%,主要由于公司优化经销业务产品结构,经销模式下小家电和电子品类销售收缩所致,总体而言近年来经销业务模式稳定;服务收入(服务费模式和寄售模式)2022为57.56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稳定增长。GMV数据和营收数据类似,经销业务GMV有所下降,非经销业务GMV保持低增速增长。根据测算不同业务的收入/GMV,经销业务近年来保持在0.89的中枢,商业化能力稳定,非经销业务有小幅下降。
2.3.2.1.经销模式品类结构优化,未来开拓“品牌管理”新模式
宝尊重点品类近年来由小家电向服饰与配件品类过渡。根据2022年Q4经销模式各品类现有数据收入测算,小家电占比最大,达42.35%;服饰与配件品类全年正增速,2022年营收达到了11亿元;同时,2022年Q4披露品类快消品,其营收为0.81亿元,同比增速为30%,是增速最高的品类。
公司经销业务GMV向收入的转化较为稳定,与此同时宝尊电商在原有品类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以寻求增量:
1)发力高奢、时尚品类,优化营收结构
宝尊加大高奢、时尚等品类的全产业链服务。2021年3月,宝尊全资收购高端奢侈品咨询公司FullJet;4月,与复星时尚集团达成战略联盟;6月,宣布全资收购时尚品牌电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奕尚;2023年初,宝尊完成对GAP中国的收购。
服饰与配件营收有所改善,快消品增长迅速。2022年第四季度,线上店铺产品收入中的服饰与配件品类收入为3.67亿元,同比增加1%,仅次于快消品的30%高增速。进一步细分,2022年服饰与配件品中奢饰品占比最高,达35.41%,且同比增速为28%,超过运动服饰、其他服饰-9%、0%的增速。
2)深化产业布局,开拓“品牌管理”业务
我们认为电商代运营企业为实现增长,自有品牌成为重要突破口。首先代运营商有着丰富的运营经验,在发展自有品牌上有优势;其次,自有品牌的运营可以增加代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的覆盖广度,从而带动业务增长并升级运营能力。
非经销业务具有可持续性,各业务均保持增长。非经销收入主要为服务费模式和经销模式产生的收入,多数细分业务在和品牌方达成合作后可持续产生收入,包括公司为品牌商提供网店运营、数字营销、客户服务、仓储配送及IT维护服务所产生的收入,除此之外还有极少的一次性网店设计及架设服务收入,2022年为此部分收入为0.81亿元,仅占非经销收入的0.97%。分具体业务来看,网店运营2022年以来同比2021年各个季度均保持增长,数字营销和技术服务、仓储物流除2022年Q2、Q3增速同比小幅下降外,其余季度均保持较高水平同比增长。各业务占比维持稳定。
合作品牌数量稳定增长,全渠道提供服务。从网店运营合作伙伴数量上看,宝尊电商稳步增长,截止2022年年末,公司已有超过400个网店运营的品牌合作伙伴,且2018-2021年增速在15%以上。从渠道来看,公司通过多年的布局,能够在官方平台店铺、品牌官方商城、社交媒体渠道、新兴渠道、O2O/新零售提供服务,在当下多渠道并行发展的电商环境中,宝尊有助于为合作伙伴扩宽销路。
宝尊电商不断调整,在通过增加渠道提升非经销GMV的同时,通过提升仓储物流优势、持续升级技术以带给客户更全面和优质的服务,来提升GMV的商业化空间:
1)全渠道覆盖,逐步减少对单一渠道的依赖性
宝尊电商增加了对全渠道的覆盖,实现品牌与消费者在多平台的交互与交易。2020年,非天猫渠道GMV占比首次超过25%,其中非官方渠道GMV占比也首次超过10%;2021年非天猫渠道GMV占比增长5pct,达30.7%,逐步减少对单一渠道的依赖性。2022年非天猫渠道GMV占比增长2022年非天猫交易平台及渠道产生的GMV占比约为30.7%,同比2021年基本持平。
2)仓储物流优势进一步扩大
2021年,公司引入了菜鸟的战略投资,结合菜鸟的规模优势及基础设施,将提升公司在仓储物流上的优势。反映到营业收入上,2022年仓储物流服务在非经销业务中占比最大,且有较为稳定的增长。
3)持续升级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受整体消费环境、行业竞争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增速短期放缓。2021年,宝尊电商营业收入达到94.0亿元,同比增长6.1%,2022营业收入达到84.0亿元,同比减少10.6%。主要系产品销售收入的降低导致线上店铺收入下降,部分抵消了包括数字营销和技术服务在内的增值服务带来的收入增长。而产品销售收入下降主要系2022年度宏观经济和消费疲软,导致经销模式下电子和小家电品类产品销售收缩所致。
宝尊电商早期以经销模式为主,2016年之后服务费模式和寄售模式的比例增加。从历史数据来看,产品收入(经销模式)的占比从2015年的74.7%下降到2022年的31.5%,主要系经销业务增速放缓,而非经销业务增速较快,导致收入结构有所变化。
从成本构成来看,宝尊电商产品成本比例逐步减少,从2015年的67%缩减到了2022年的27%,主要系产品销售收入有所缩减,同时毛利率有所上升;履约费用在2021年和2022年有小幅增加,系2021年以来收购频繁,带来履约费用的上升;营销费用比例有所上升,2022年占总成本的比例较2015年扩大了一倍,主要原因为发展销售及营销团队,以及营销力度加强;管理费用占比整体较为稳定。
费用率方面,2022年公司营销费用率为32.0%,研发费用率为5.1%,管理费用率为4.4%,我们认为营销费用率上升主要因为公司营销力度的加强,随着进一步投放资源为品牌合作伙伴及其他客户扩展数字营销服务,短期销售及营销开支将持续增加,长期来看,公司积极提高营销效率,营销费用率或得到有效控制。
净利润方面,2020年前宝尊电商净利润整体增长较为稳定,2021年开始净利润转亏,主要是由于2021年期间未变现投资亏损2.10亿元,以及宏观经济环境转差导致经营盈利能力疲弱所致。
产品销售业务整体较为稳定,重点布局的细分品类收入增长在10%左右,非重点品类收入有下降的趋势,2022年产品销售业务同比减少31.7%。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2023年或受益于消费需求回暖而有较强表现。我们假设2022年产品销售收入增速为1.85%,未来随着重点品类优势体现,产品销售的收入增速或将有所恢复;在服务方面,未来随着公司全渠道能力的提升,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预计收入/GMV比例将会有持续的改善,结合2022年服务收入4.2%的增速,未来有望保持在10%以内的增长。
2022年公司前三季度已经发生较大的亏损金额,为3.69亿元,四季度收购GAP后亏损进一步扩大,2022年总体亏损6.53亿元。随着公司业务模式的调整和成本的优化,我们预计2023年亏损有望持续缩窄,2024有望回归正常利润水平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90.1/95.6/100.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7.22%/6.12%/5.32%,2023-2025年调整后净利润为-0.70/1.94/4.24亿元,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同比增速达118.44%。根据可比公司目前的情况和PE估值(表8),宝尊电商未来三年PE均小于可比公司PE平均值。给予公司2024年目标11.8倍PE,港股目标价为14.28HKD$。
1、品牌合作伙伴需求下降风险。若品牌合作伙伴线上销售的复杂性及难度减少,或品牌端增强本身内部的电子商务能力以替代公司的解决方案及服务,将导致合作伙伴暂停或减少与公司的合作,同时,公司与现有部分品牌合作伙伴有竞业条款,因此合作伙伴暂停或减少合作将对公司的业绩有较大影响。
2、渠道变动风险。渠道可能对自身的业务模式、政策、系统或计划作出重大改动,可能会降低公司或合作渠道销售产品的能力。
3、投资新业务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投资于新解决方案、服务及新兴渠道涉及不确定因素,如GAP中国后续运营不及预期,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或会受到不利影响。
4、业绩不达预期风险。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53亿元,主要因为未变现投资亏损0.98亿元、出售投资亏损1.07亿元,未来公司盈利能力或存在不确定风险。
5、选取的可比公司与公司在不同市场上市,不同市场存在一定的估值体系差异,存在可比公司估值差异偏差风险。
感谢您的打赏
用户罗戈用户186****6610
升级为钻石会员啦!!
用户禾火
升级为黄金会员啦!!
用户天天向上
用户罗戈用户178****9438
用户右擎橘
用户Luke
用户张炎涛
升级为白银会员啦!!
用户小妖
用户阿果
升级为VIP会员啦!!
用户方Tong
用户罗戈用户177****0507
用户正大光明
用户景好
用户迈克
用户cherryli
用户罗戈用户159****4466
苹果社招运营与供应链类岗位
华住集团2025届秋季校园招聘供应链管理等岗位
白象食品2025全球校园招聘供应链类等岗位,截至25年6月1日
顺丰社招运作主管;KA客户经理;SME客户经理;供应链财务岗;网点主管等
淘天物流部社招履约产品、产品经理、商业数据分析
中国物流集团社招仓库管理员-泰州;财务出纳专员-常州;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市-丰台区
宁德时代社招物流工程师-YBSJ;高级物流工程师-进出口;海外物流规划工程师;物流规划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