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商业模式的要素拆解成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我们就称为一个要素。只不过不同的学者他的角度不同,所分成的模块数量也不一样。但是不管有多少模块,多少要素,它们都是我们所说的商业模式内容的一种学术性的总结。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一下商业模式的三要素模型,这里面,把商业模式分成了三个模块:
1、价值主张——企业可以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
2、目标客户——企业把产品和服务提供给谁
3、价值链——如何把企业的价值主张传递到目标客户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什么是企业的价值主张,企业的价值主张其实就是Valueproposition,企业可以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这个产品和服务对于你的顾客而言是有意义的,相较于其他产品有共性、有特性、而且能引起客户的共鸣,并且这种需求能够吸引客户,反过来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价值。
在价值主张之后,是目标客户,我们要确定好我们的产品服务是适用于怎样的一些客户群体,是不是要进行客户细分,把我们所有的消费者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群体之间体现出不同的消费特点,我们的产品服务是不是只针对其中某一类消费群体,这叫目标客户。
商业模式的差别首先就要从价值主张和目标客户开始,而且价值主张和目标客户的匹配是商业模式成功的一个关键。
第三个要素就是价值链,价值链这个问题,今日我们暂且不做深入的分析。简短来说,价值链其实是迈克尔波特作为一个管理学大师,他所提出的帮助企业分析自身的竞争能力、竞争优势所处位置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在这,我们的学者把它作为商业模式的一个构成要素,放到了商业模式的内容里。
当然这种三要素的模型似乎有点模糊,它的价值主张、目标客户为前提,然后把后续我的产品和服务的实现系统,乃至于如何传递这些价值,包括从客户手中重新获得利润,为企业创造价值,通通归于价值链这个构造之中。
在这个基础上,也有其他学者把这种商业模式三要素模型往前做了一个推进:
客户的价值主张指在一个既定价格上企业向其客户或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时需要完成的任务。
资源和生产过程即支持客户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的具体经营模式。
盈利公式即企业用以为股东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
更新后的商业模式三要素模型,包括客户价值主张、资源和生产过程以及盈利公式这三块内容。相比较前一个商业模式三要素而言,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客户的价值主张囊括了前面所说的客户定位和价值主张的问题,把他们合二为一;把前述所说的价值链的内容一分为二,分为资源和生产过程以及盈利模式。这种分法之后,我们觉得第二种三要素模型似乎理解起来更为具体一些。
当然这两种模式并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我们理解商业模式到底是怎样构成以及从哪几个层面去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