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风险的分析与对策

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招标文件本身就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同文件重要依据,而合同又是对招标文件条款及合同条件的细化、补充明确。因此在招投标阶段,应对招标文件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审核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充分了解招标内容及范围,详细勘查现场情况,仔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清单,逐条认真分析研究合同条件和招标各项条款,尤其要慎重综合考虑现有建筑市场条件下发包人借优势地位在合同条件设置免除自身责任增加承包人责任排除承包人权利等显失公平的条款。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判定是否能满足要求,尽可能在投标书中作出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的有利选择,做到心中有数,熟悉掌握市场要素价格,有针对性制定投标策略,以减少工程中标后合同签订履行的风险。

(二)合同洽谈签约阶段

工程中标后即转入合同洽谈和签约阶段,该阶段是合同风险管理过程极其重要的阶段。承包人应对合同条件进行周密审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最终签订有利的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的洽谈应由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对合同条款的严密性、规范性、逻辑性认真加以研究,根据招标文件条款及发包人的要求,逐条进行研究分析,避免合同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过于苛刻的权利义务不平衡条款及不完善的风险、索赔、损失、违约责任划分的相应条款。在合同洽谈过程中,谈判策略和技巧是极为重要的,应选派有合同谈判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人员为主进行合同谈判,通过洽谈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任、权利关系平衡,尽量避免发包人单方面苛刻约束条款,分析合同条款中各种可能情况下的不利因素,采取特殊问题单独谈判方式,逐步达到签定对自己有利合同的目标。

(三)合同履行阶段

(一)合同订立前

对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在合同未成立时,不得泄露或不正当使用,构成了合同订立前或第一阶段的合同风险。

(二)合同订立阶段

发生重大误解、显失公正,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合同当事人不适资格或者资格缺陷,乃至恶意串通等等而订立合同,会导致合同订立阶段的合同风险。

(三)合同订立前和订立这两个阶段的风险,可以称为合同前期风险。

(四)合同履行阶段

这是实现订立合同时合同利益设定目标的重要手段。

(五)合同终止后阶段

合同当事人的合同利益交易即应停止完结。

合同终止的事由不同,则合同权利义务停止完结的方式和程序就有区别,如,合同义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完毕,合同当事人的协助、保密义务仍然存在。

合同风险是指合同利益遭受损失的可能。

合同风险的产生,有合同当事人的原因,也有合同当事人之外的原因,如遭遇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利益的取得或实现出现障碍。

在民法典上,广义的风险是指各种非正常的损失,它既包括可归责于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又包括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

狭义的风险仅指因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带来的非正常损失。

合同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项是价格风险,而所谓价格风险,是指货物发生损坏或灭失时买方是还应支付货款的风险。

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如下:进行合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始终坚持利益原则;慎重选择合同商签人员;等等。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合同风险的分析与对策的法律知识,实践中合同风险的分析与对策因合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THE END
1.风险分析及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两点风险:1.组织实施风险:按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求,创新链布局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对于实施中存在的风险尚不能准确评估,一方面需要提高顶层设计的针对性,同时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评估和动态调整,降低实施风险。2.协https://miv.cumt.edu.cn/66/93/c16160a485011/page.htm
2.风险分析和应对策略.pptx风险评估的标准风险发生概率通过统计分析、专家判断等方法,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风险概率划分为高、中、低等级。风险影响程度根据风险事件对企业目标、财务、声誉等造成的潜在损失,评估其影响的严重程度。分为严重、中等、轻微等级。风险承受能力结合企业的资源、实力和风险对策,评估其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水平。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0/6111241103010150.shtm
3.风险分析与对策.doc文档介绍:该【风险分析与对策 】是由【木木在江边】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风险分析与对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工程施工文档...https://m.taodocs.com/p-865207128.html
4.对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对策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的对策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企业经营者面对财务风险,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对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地分析研 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范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就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预见、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http://www.sbasf.cn/resources/faq/962
1.关于风险分析以及对策(通用8篇)尤其在采购工作的各环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廉政风险。本文拟从廉政风险的角度分析采购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表现,探索防范采购岗位廉政风险的对策,以便树立全体采购人员廉洁办事、干净办事的良好廉政氛围,做好采购环节的各项工作,从而促进单位健康向前发展。 一、采购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与范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hv472.html
2.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6篇(全文)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个产品从它的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消费者购买使用它,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环保风险、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并筹划出相关的对策,争取将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5jq183x.html
3.需求分析文档BRD内容结构分析,小白看了也会写BRD(商业需求描述)是产品定义阶段的关键文档,用于说明市场分析、产品规划和盈利模式等。本文详细介绍了BRD的撰写结构,包括方案背景、产品规划、运营规划、收益与成本、盈利模式和风险对策,旨在帮助产品经理有效编写BRD。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BRD为“商业需求描述”的简称,全称为: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是基于...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906192/article/details/111583874
4.中国农业银行风险分析和防范对策中国农业银行风险分析和防范对策 南京农业大学 | 许忠前 开通知网号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银行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点却很难达到,许多商业银行为追求盈利性而忽视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导致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骤增。当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便会爆发,甚至演...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0005203.html
5.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并对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和预期收益均有重要影响,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欢迎阅读与收藏。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篇1 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在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基础上,从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识别、预测、防范、控制风险,将有助于...https://www.yjbys.com/bylw/caiwushuishou/84897.html
6.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通用8篇)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的对策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企业经营者面对财务风险,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对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地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范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就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预见、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把...https://www.oh100.com/peixun/caiwuzongjian/284165.html
7.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安全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建议从汽车OTA远程升级的系统框架分析,在远程升级的每个流程中均存在安全风险,常见的安全风险包含远程在线升级云服务器风险、软件数据传输风险、远程在线升级服务器与车载远程在线升级控制单元之间的通讯协议风险、车内通信网络风险、软件在线升级数据包被篡改风险[15-16]。据统计,利用OTA 远程升级端口的攻击方式已成为汽车产品...http://cntransun.com/home/news/id/893
8.我国保险业洗钱风险与对策分析保险市场我国保险业洗钱风险与对策分析 从国际国内洗钱犯罪趋势来看,伴随近年来银行业实施日益严格的反洗钱措施,利用银行系统进行洗钱的难度和成本增加,洗钱者转而寻找反洗钱措施相对宽松的其他行业。其中,保险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导致洗钱风险不断增加。 我国保险业洗钱风险分析...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10-01/25-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