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出问题"就是"没问题"?看完315仍想喝奶茶?你的身体正在求饶!
与以往的315不一样
今年315真是让观众们
吃了顿“大瓜”!
国内多家知名奶茶店
存在频改食材有效期标签
新旧食材混合等恶劣行为
看到这些新闻之后
不同人群会有不同反应
本就不爱喝奶茶的人:
“和我没啥关系”
偶尔喝奶茶的人:
“以后还是不要喝奶茶了”
以奶茶“续命”的小伙伴:
“我喝了这么多也没出问题
那就是没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即使没曝光,我们也对它是否健康心知肚明,但是否会选择相信,全凭大家的喜好。
琅小壮
小康,你平时喜欢喝奶茶吗?这次315曝光的几家奶茶你喝过吗?
我对奶茶一般般,但这次曝光的几家我还真喝过......
琅小康
不过,315的曝光确实让这些奶茶店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但是我身边仍有些朋友会无视忍不住去买,他们觉得“没出问题”就是“没问题”。
希望今天这篇科普,能帮他们认识到这其中的危害!
每个地方的的街头巷尾
都随处可见奶茶店
有些商场、步行街内部
会有“奶茶一条街”的现象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新茶饮委员会与美团新餐饮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我国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由534亿元增长至1038亿元。
实际上奶茶在食品健康
黑榜上已经有年头了
但仍有人控制不住自己?
有没有养生又好喝的茶饮代替?
今天疾控君就来讲讲
饮品界的“流量担当”
01
奶茶并不能让人快乐?
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情感障碍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喝奶茶可能会导致成瘾,并且与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有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北京的5281名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1岁,发现77%的参与者在过去一年里至少喝过6-11杯奶茶,其中,20.6%的人每周喝2-3杯奶茶,2.6%的人每周喝4-6杯奶茶,1.2%的人每天喝一杯。
为什么喝奶茶会成瘾?
国家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注册营养师薛庆鑫介绍,大脑中存在奖赏系统,能让我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感到快乐,而这是通过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来实现的。当人或动物满足饥饿感时,大脑中特定区域的神经元被活化,分泌多巴胺释放到伏隔核,让我们变得快乐,并想要再次体验这种快感。
甜食、脂肪可以激活中枢神经,刺激多巴胺的产生,让人获得满足感和快感。而奶茶正是这样,大脑基于对快乐的渴望,会让你有事儿没事就想点杯奶茶。
02
长期喝奶茶的危害
远不止长胖这么简单
加速皮肤衰老
食物中添加太多的糖,产生的多余葡萄糖就更容易与蛋白质、氨基酸或脂质反应,产生糖基化终产物(AGES),而AGEs能糖化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加速皮肤的衰老。
导致龋齿
糖分会给口腔中的细菌提供“舒适”的生长繁殖环境,细菌和糖联起手来就会逐渐地把牙齿搞“垮”,最后形成龋齿。
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奶茶中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过多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痛风
喝奶茶摄入的果糖还会促进尿酸生成,过多糖的摄入还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间接减少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此外,奶茶还含有咖啡因,高剂量的咖啡因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精神紧张、焦躁以及失眠,千万不可滥饮。
03
有哪些健康美味的代茶饮?
越来越多的店家尝试将中药材与年轻人喜欢的茶饮相结合,制造出木棉花青柠、枸杞牛乳茶、陈皮雪梨,既能解奶茶瘾又能养生。
中药代茶饮是指将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按照泡茶的方式制作而成的饮用品。它不仅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辨证论治的传统,而且具有用药准、药味少、药量小的特点,携带、饮用都十分方便。
但是,中药代茶饮多数是治病的,它有着中药组方的偏性,并且有些口味并不容易接受。所以,并不建议随意选用中药代茶饮。要替代奶茶,并且能用于日常养生,我们还是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结合自身身体情况选择口感美妙并适合普通人群日常保健养生的中药养生代茶饮。
中医药师教你自制代茶饮
如果你想要口感好,当然首推各种花类中药,菊花玫瑰金银花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药,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喝过以它们为主要原料的养生代茶饮。
除了采用芳香的花类药材制作养生中药代茶饮,还有一些传统中药,本身味道就不错,推荐一款适合干燥天气的代茶饮,原料是西洋参、麦冬、少许陈皮,适量蜂蜜。
西洋参补气生津,麦冬润肺养阴,陈皮健脾理气止咳提味,但由于其燥性不适合放太多,蜂蜜补中润燥又能改善口感。
西洋参、麦冬煮水后放入少量陈皮浸泡,待水温变凉后加入蜂蜜,一杯可口的秋季润燥代茶饮就做好了。
奶茶问题层出不穷
不要因为喜欢就忽略
实在想喝的话
疾控君建议您自制茶!
本期封面:
临沂疾控综合健康时报、广东省中医院、生命时报、央视财经、中国青年报、九派新闻、湖北经视、上海消保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