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张朝阳作为金鹰节颁奖嘉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中国互联网现在已到了决战的时候,这是一场巨头之间的战争。巨头有七个: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以及盛大。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但应该不会出现秦灭六国的情况,最后可能是几分天下。这场战国七雄的争斗最多五年可见分晓。”
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
截至目前,搜狐市值17.25亿美元。而新浪市值相当于4.94个搜狐。网易相当于25.37个搜狐。百度相当于51.20个搜狐,阿里巴巴相当于272.73个搜狐。腾讯则相当于329.62个搜狐。
遥想在1999年的时候,搜狐打算招聘一个COO,几轮面试之后只剩下两个人,其中一人便是马云,但张朝阳却留下了另外一位。被刷掉的马云后来创立了阿里巴巴。留下来的那位叫古永锵,他后来也没有留在搜狐,而是选择离职创办了优酷网。
对比张朝阳当年的预言,如今秦没有并吞六国,目前的局势是两超多强,腾讯和阿里跻身世界互联网巨头行列。而小米,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等后起之秀相继亮相。按影响力算起来,搜狐却是连强也算不上了。
究其根本,还在于搜狐门户获得巨大成功之后的创新和转型并没有成功。
搜狐靠门户网站开启了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
2000年搜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同年收购了中国最大的年青人社区ChinaRen校友录,树立国内最大的中文网站地位。并且搜狐还是2002年国内首家互联网行业实现全面盈利的公司。
在鼎盛时期,搜狐集团拥有搜狐门户(曾经最大的媒体之一),搜狗输入法(曾经的三级火箭,输入法-浏览器-搜索),搜狐畅游,搜狐视频,搜狐焦点,搜狐汽车,搜狐新闻客户端,搜狐微博社区等产品。当时几乎影响着中国网民的方方面面。
同年,搜狐业绩和股价首次超越新浪。
09年搜狐畅游上市,张朝阳成为当时唯一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互联网领袖。此时,张朝阳的个人声望达到顶点。
在互联网门户时代,搜狐在业务多元化的布局堪比今日的腾讯和阿里巴巴。除了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领域,搜狐基本都进行了布局。这也说明了当时张朝阳对于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
但当局势都向着自己这一边的时候,人就容易膨胀,容易忘乎所以。
那张朝阳干嘛去了?
进军娱乐圈去了。他忙着接受记者采访,半裸登上时尚杂志封面。
张朝阳还带着孙楠,李冰冰,高圆圆等明星爬雪山,玩游艇,办聚会,甚至索性在搜狐媒体大厦顶层开私人聚会。他带着娱乐圈明星在此夜夜笙歌。
可即便如此,他确有老本可吃。手下有龚宇,古永锵,李善友,韩坤,陈一舟等爱将。这些人后来分别离职创立了爱奇艺,优酷,酷6,秒拍,千橡互动(旗下产品人人网)。
后来的事众所周知,搜狐和新浪在门户和微博上竞争异常激烈。09年新浪推出微博,张朝阳随后也推出搜狐微博,表示“投入上不封顶”。
这就像迈克尔.波特所提示的:
“挑战者必须找到不同于领先者的新竞争方式以取得成功。”
实际上搜狐在搜索领域本也可以大有作为。只是当时张朝阳还沉浸在门户的盈利喜悦,并没有过早意识到分类导航最终会走向搜索引擎,流量导入了百度,彻底断送搜狐关键词的搜索机会。搜狐门户时代的效率被百度的搜索颠覆,张朝阳错过先机,后来的搜狗便显得步步艰难。
在这几年里,搜狐人才大量流失。
COO王昕,CFO余楚媛,搜狐视频CEO邓晔,搜狐网总编辑刘春等高管相继离职。视频业务旗下大将古永锵均离职创办优酷网,龚宇创办爱奇艺,李善友创办酷6网,韩坤创办一下科技,旗下有小咖秀,秒拍等产品。可惜的是,当时的张朝阳并没有像雷军一样选择投资它们使得他们成为搜狐系。
不过,说当时的搜狐是互联网视频领域的黄埔军校也不为过。
而搜狐在很多新的风口面前都显得保守或者是慢了半拍。这可谓是内忧外患,张朝阳迷失于金钱和娱乐,却感受到了深深的虚无感。他整个人在一次登山之后出问题了。抑郁症让他一度濒临崩溃,于是决定彻底淡出公众的视野,与世隔绝,这件事震惊了业界。
2013年1月,张朝阳重新出关。出关后感慨道:
不得不承认,当时百度,阿里,腾讯,奇虎,网易等公司分别在搜索,社交,电商,网络安全,游戏等各个领域扎根。搜狐早已没有当年的多领域优势,而老友新浪也仅仅靠着微博在这场江湖厮杀。
此时搜狐的核心业务仍然是四块。门户,视频,游戏,搜狗,且每一块都相对独立。
张朝阳当时认为新闻门户仍是刚需,会产生两种内容消费。内容消费有三种模式:一是基于板块导航的消费,有频道有编辑,满足顶部需求,二是基于个性化订阅和推荐的消费,基于大数据,自媒体这类“连接”技术满足长尾需求,第三种是基于SNS的信息消费。
12年创办的基于大数据推荐的今日头条甚是吸人眼球。这种模式就是内容消费的第二种模式,基于个性化订阅和推荐的消费。
实际上,张朝阳在今日头条刚刚创立的时候就接触了其创始人张一鸣,并判断是否达成投资协议。但可惜的是,张朝阳还是判断搜狐旗下的新闻客户端已经趋于成熟,就无须投资其他的创业公司。
然而,今日头条在这几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在16年年末融资10亿美元,估值达到110亿美元。搜狐新闻却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好比康师傅方便面做到了方便面领域的极致,但是打败它的,并不是方便面,而是外卖业务。
事实上,搜狐的自制剧《匆匆那年》《法医秦明》《屏里狐》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播放量。但相比于爱奇艺制作出了全网史上首部破百亿的自制剧《老九门》,并且自制剧让爱奇艺收获了超过2000万的付费会员。在付费内容上,搜狐可谓又慢了一步。
脱胎于搜狐视频自制剧《屌丝男士》的大电影《煎饼侠》当年为搜狐创造了2900万美元的净收入。但这部电影也只是昙花一现,之后搜狐视频又继续陷入了亏损。竞争对手爱奇艺、优酷都已经成立了电影公司,而搜狐并没有继续深挖电影产业价值的打算。
搜狐视频自制综艺也是乏善可陈。对比来看,爱奇艺今年推出了现象级综艺《中国有嘻哈》,搜狐却是好久没有听过什么大火的节目了。
面对着BAT背景的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搜狐可以说完全没有这个能力来和巨头来拼比资金。丰富分资金意味着可以产出更加优质的内容,优质的内容聚集更高的人气才能收获更高的收益。视频领域资源是向优质的内容靠拢的。
除此之外,2014年张朝阳曾坚持不做视频领域的硬件。而在2015年小米电视、乐视电视开始抢占市场,传统电视厂商也纷纷入局后,搜狐的电视盒子才姗姗来迟。
放弃了“我秀”业务的搜狐视频又一次赶了个晚集,16年才发布移动直播平台“千帆直播”,张朝阳为宣传自家的直播平台,每天都在直播读英语新闻。
但面对着斗鱼,映客,花椒等的竞争。局面不容乐观。
相比之下。抓住直播红利的快手成为新晋独角兽公司,而陌陌也靠直播风口完成华丽转型。现在,搜狐视频早已被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挤下视频领域第一阵营。
在游戏领域,搜狐游戏部门搜狐畅游赖以生存的游戏是《天龙八部》。而天龙八部的玩家也流失的很快。游戏的画质仍然是几年前的水平。除了画质,一些玩家表示对于天龙八部的充值系统也不满意。
同样的,你在腾讯游戏里面玩《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游戏如果你充值,游戏设定是会让你变强,可以满足你的虚荣心。但是在《天龙八部》里面却是各种各样的收费道具,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才能使得游戏人物强大。
并且,《天龙八部》里面的装备更新速度非常快,并且新装备可以很轻松地打败老装备,这是想让玩家持续的充值。《天龙八部》想快速盈利,但是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不利于游戏的长期发展。
搜狐畅游依靠着以前的《天龙八部》老用户,却不想着玩法和画质上的创新,不想着如何做出新的游戏爆款形成良性循环。于是乎,搜狐畅游业绩持续下滑,被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远远甩开。
至于搜狗,前阵子上市了。张朝阳和王小川共赴纳斯达克敲钟。这也是张朝为自己的第三家上市公司敲钟。搜狗并没有辜负张朝阳当年的期望,现在成为了搜狐旗下最优质的资产。但即便搜狐管理层仍拥有对搜狗的最大投票权,但腾讯持股45%已是搜狗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搜狗已经不是搜狐的亲儿子而是腾讯的干儿子了。
这几年,互联网公司紧盯未来风口,在O2O,直播,共享经济,人工智能领域频频投资布局。搜狐没有太多和其他公司投资合作的行为,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卖掉大部分搜狗的股权给了腾讯。
这么一分析,搜狐原来的四大业务,要么没落,要么转投巨头门下。
说起来还有一个业务。
搜狐现在最值钱的东西是当年在五道口买的那栋房子,已经值十几亿美元,基本赶上了搜狐市值。
张朝阳在互联网颠覆最繁荣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谦卑感,并且不幸的患上了抑郁症。于是几乎完美的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所有风口。搜狐在门户时代的转型并没有取得成功,产品技术也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
要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何况还是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
但或许,搜狐在10年前已经完成了自己承担的历史进程的责任。这就像杨致远的雅虎一般,雅虎本是世界互联网的拓荒者,现在已然也成了拾荒者。
我们需要对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更何况这是一个越来越动荡的世界;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
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
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这是一股从未有过的革命浪潮,为了让大家彻底认清时代究竟在发生什么,水木然写了下面几本书:《工业4.0》探讨的是科技进步,《跨界战争》讨论的是商业重组,《时代之巅》讨论的是经济变革,这三本书关系层层递进,合称为变革三部曲,《天才创造世界》探讨的是自我管理和提升,《新零售时代》探讨的零售业态的改变;这五本将帮你认清社会的发展动向和未来商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