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集群的区域化品牌化发展趋势前沿资讯资讯中心

民宿最早作为旅游景区的住宿配套,在经历了以独立个人房屋市场化租赁、依托资源景观改造的旅馆的民宿1.0模式,以及集团化小规模村落集中化存在的民宿2.0模式后,民宿逐渐向嵌入群落化、区域集群化的3.0模式演进。

索引:民宿3.0时代不仅是单体民宿之间的竞争,而是民宿集群的区域品牌之间的竞争。

01民宿群落化是保持民宿的”本意“,同时又能升级发展的需要

民宿本质上是对居住群落、原生社区或特定环境的介入式体验,这种体验已经超出了一般旅游住宿的功能性需求,从而成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甚至是休闲旅游的目的地。从这个角度讲,民宿集群化应该是民宿的一种本源形态,只有形成集群才能有原生社区或群落的体验感受,否则缺乏完整的民宿群落的体验。同时,单体民宿做到一定的规模很容易失去“建筑和自营结合的尺度“、”主人文化和客人互动的温度“,区域民宿群落即能保持民宿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又能维系民宿独特的内涵与意义。

02打造民宿集群,破解民宿配套和公共供给不完善

单店民宿痛点很多,不可能将运动体系、休闲娱乐、文娱空间等容纳到每个单体民宿之中。但是通过民宿群落的方式,比如结合20家主流民宿业态,在加上上下游产业链,比如文创、娱乐、休闲等功能区间,都可以融入到民宿当中。用不同的上下游产业链将几十种单一的品种形成一个民宿的聚集区,这样的方式或许可以解决单体民宿的痛点,真正形成嵌入式的旅游体验社区。比如几个民宿单店不能很好的把咖啡厅经营起来,餐厅也不能获得可观的回报,相应的文娱等区域公共设施或业态的供给不充分,不能形成有效的运营,但是通过民宿群落的方式,发挥他们经营民宿的专业性,将所有的公共配套交给其它业主来做,就能解决了单体民宿发展的痛点,升级和丰富民宿群落化的旅游体验。

03把单体民宿的品牌资源转换成名宿集群的区域品牌资源

民宿做得最好的往往是那些网红的品牌民宿。因为它们有很强的品牌号召力,有很好的客户资源,有很好的媒体支持,所以它有很好的效益。但毕竟这是极少数,通过民宿集群打造区域民宿品牌,能够充分的将单店的品牌带动效应转换成民宿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从而扶持和带动域内其他民宿的整体发展。成体量的民宿群落能带来可观的流量,提供相应的客流保障,一些往往通过单店很难拿出大量资源去做的推广工作,通过民宿集群区域品牌的系统化集中推广,能够为区域整体的民宿业带来持续的口碑效应,形成品牌价值,避免单店对旅游OTA平台营销的过渡依赖,丧失打造自身品牌的能力。

既然竞争的趋势是由单体民宿品牌的竞争升级到民宿集群的区域品牌的竞争,那如何用区域品牌的思维来打造民宿集群的品牌?

一、构建政府、协会、民宿主三位一体的民宿集群的区域品牌顶层架构

因为区域品牌的“公共”属性,一个由当地政府、协会(民宿联盟)、民宿主(民宿企业)三位一体的民宿集群区域品牌顶层架构设计是关键的第一步。在现行的体制下及民宿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由政府主导,协会和民宿配合的方式更符合国内大多数区域的实际情况,民宿集群的区域品牌构建要突破行政区域分割的限制,建立专门的民宿集群区域公共品牌协调发展机构,制定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策划先行,明确区域民宿业的定位、发展方向,再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公共资源供给。在发展比较成熟的民宿集群区域,以实力较为强厚的龙头民宿企业成立当地的民宿协会或产业联盟进行主导也不乏是一种更具市场导向的架构设置。

二、重视民宿集群区域品牌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形成区域品牌资产平台

三、制定明确的民宿集群区域公共品牌战略

四、发挥民宿集群的协同效应,打造群落式民宿的原生社区

单个民宿“暴款”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少数,取决于民宿主独特的资源和个人特征,更多的在地百姓和民宿经营者资源相对有限,民宿集群是将一个村落或区域作为整体来进行打造,能从在地文化和群落特征来进行整体的规划,有着更强和更丰富的旅游体验性,也能更好的规划与之匹配的群落公共文化体验设施和业态设置,开展符合区域文化定位的公共节庆活动等,更全面的体验原生社区的居住文化。避免因为民宿主的参差不齐和分散个体经营所带来的劣势,同时又保持了其独立性和个性化。

五、民宿集群区域公共品牌的形象与营销协同

民宿集群区域公共品牌在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时,要避免域内经营主体之间的各种冲突与消减,比在如在形象资源、形象定位、市场策略和活动之间的冲突与消减。集群区域公共品牌的构建就是要形成良性和集约化的营销协同机制,其内容包括:1.策略协同,区域内不同产品和服务营销策略要与区域整体形象定位方向一致。在建筑风格、文化内涵、风俗民情上传达了集群区域的大形象;2.目标协同,不同营销主体对区域形象营销的目标保持一致,或互补支持,至少在各领域的营销目标没有冲突。国外的研究表明,不同区域营销主体的目标和利益是否一致,对于区域形象的建立和发展至关重要;3.市场协同,首先,细分及其差异化策略不应与区域形象的基本定位相冲突,区域形象传递的核心价值与各细分市场品牌形象传递的核心价值保持一致。其次,如果各细分市场的形象定位与区域形象有所差异,但在根本价值的定位上要保持一致,其它定位的价值应相互支持,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市场活动,做到良性互动和相互增值的协同。

总之,民宿发展到今天,从遍地开花、蜂蛹而至到今天的市场降温,也是一个行业成熟必经的过程,每一个低谷期都会带来更多的淘汰和升级创新,民宿产业集群化、区域品牌化是一个由分到合的过程,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合而不同、合而更多”。另外,民宿集群的区域品牌化也给了民宿更大的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THE END
1.民宿发展概况及经营管理模式分析课件.pptx文档介绍:该【民宿发展概况及经营管理模式分析课件 】是由【rdwiirh】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民宿发展概况及经营管理模式分析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https://m.taodocs.com/p-966346372.html
1.民宿行业市场现状前景趋势研究分析(简版)民宿行业是指利用合法的民房、农村宅基地、集体用房等民居资源,结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社区生产生活特色,基于合理的设计、修缮和改造,以旅游经营的方式,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的场所。 民宿作为住宿业的新兴分支,以“非标准”为核心特征,与个人业主的短租业务有重叠部分,但更注重地方特色的打造和舒适氛围...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3040199&efid=9GzYFEqN4icLItZifTDq8A
2.民宿过时了吗?乡村业态的新风口正在崛起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曾经炙手可热的“乡村民宿热”似乎正在降温。许多投资者开始质疑:民宿这种重资产、高风险的商业模式,是否已经过时了? 专栏 从选址到转让,民宿运营手册 作者:宅村 88币 1,328人已购 查看 民宿的困局 民宿行业从萌芽到爆发,承载了无数人对“田园梦”的憧憬。然而,随着市场的成熟,...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0305822149657151/
3.关于民宿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5月中旬,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我市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调研组实地走访了6个乡镇15家民宿,了解不同类型民宿的产权、主题、营销方式、客源市场、日常经营等情况,听取了市文旅体局工作汇报,召开了市住建局、公安局、资规局等部门、有关乡镇和民宿业主代表参加...https://www.ruiwen.com/baogao/7700099.html
4.2019民宿行业的变与不变,2020年又将如何发展?名居民宿7月,新版《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发布实施,细则中将民宿2个等级升级为3个等级,分别是三星四星和五星,首次对民宿的经营数量和面积做出规定,“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并且要求房东参与接待。 首先,新国标的出台,透露出国家对于民宿行业的重视。其次,通过内容细化和严格的规范,收紧把关行业发展,...https://m.gujianchina.cn/quote/show-5099.html
5.乡村民宿运营的四种运营模式及“专业化托管”趋势–69农业规划...69农业规划网.2018年乡村民宿(农家客栈)设计资讯:乡村民宿运营的四种运营模式及“专业化托管”趋势。 乡村民宿已经远不是想象中的农家乐,这牵涉复杂的运营模式、运营流程、运营技巧。宿主的经营能力各有差异,在乡村民宿业专业化、品牌化的路上,想让乡村民宿走得更远,那就是“托管”的诞生。 https://www.69agri.com/60522
6.了解民宿:扒一扒各国民宿的经营模式台湾民宿是仿效日本模式,在台湾发展约有20年之久,开始时式样接近日式,其后慢慢展现出自己的特殊风格,而且民宿管理办法晚至民国90年底才正式公布施行,期间各地民宿如雨后春笋,在各地依各自独特环境发展出别具特色的民宿。 目前台湾民宿经营模式可分为三类: https://m.jia.com/zixun/article/557046.html
7.乡村民宿策划方案(精选12篇)发展中期(5~8年),在浙江省旅游资源较集的地区开设分店,力图改善创新,成熟经营模式,打响品牌知名度; 发展后期(9~10年),在全国旅游资源城市招引加盟,调整资产结构,传播品牌形象,向中国主题式酒店的知名品牌进军。 三、竞争分析: 我们选择了一定范围内的价格定位相似,提供产品相似的民宿作为竞争对象。依据此方法,结...https://www.oh100.com/zhichang/4942660.html
8.乡村振兴之路:农村民宿发展新篇章智能化民宿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家居、物联网、大数据等,提升民宿的舒适度和便捷性。同时,通过线上平台实现房源预订、支付、评价等功能,提高民宿的经营效率。 最后,合作共赢模式有助于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民宿经营者与当地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特色农产品、旅游纪念...https://www.shuzixc.com/operating/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