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房”的民宿,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资本在投?乡村旅游住宿塌房客栈家庭旅馆民宿精品线路

但另一面是政策继续支持,8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及要培育一批中高端民宿品牌;盘活农村闲置房屋等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服务。资本也在“反向”加注,2024年8月以来,民宿赛道已有9起融资案例,超过过去两年总和。为何会出现如此状况?未来的民宿赛道是否还有投资价值?本文将尝试讨论分析。

民宿的十年人生

中国民宿行业的兴起的大背景是国内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大,核心推动力是消费者个性化体验需求的增长、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旅游产业政策的支持。当然这背后也体现的是消费升级和旅游发业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在线预订平台的兴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民宿发展面临的流量瓶颈,让民宿预订服务变得更加便捷和规范化,并且大幅降低了行业门槛,众多创业者涌入这一赛道,因此说一句它打通了民宿行业的任督二脉可能并不为过。

图表1:近年来国内民宿市场规模(亿元)

不过进入到2024年,民宿行业遭遇了一些新的挑战和变化,不少民宿老板开始“遭不住”了。根据新华网的报道,今年暑期,民宿行业普遍出现了遇冷的现象,这与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些民宿经营者表示,今年的客流大幅减少,入住率表现不佳,房价也出现了下滑,有的民宿房价甚至降至平时的一半。这种情况在多个地区都有出现,如华东的旅游度假区、大理、三亚等地。

民宿为什么不好做了?

企业数量激增,民宿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产品同质化不可避免,特色没了,“小而美”变成只小而不美了。因而“卷价格”成了各家必备的竞争手段,但这不是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要面临酒店的横向冲击。

二是消费降级。消费者在选择住宿时更加注重性价比,导致民宿的定价空间受到压缩,进而影响民宿的收入水平。尽管消费降级,但消费者对住宿品质的要求并未降低,甚至有所提升。民宿主需要在保持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以应对收入压力。

三是新奇感的消逝。新奇感是民宿行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新奇体验可以是独特的设计风格、与众不同的服务、融入当地文化的活动,或是令人难忘的自然景观等。

但随着民宿行业同质化问题的加剧,新奇感正在快速消逝。然而,当新奇感消逝后,民宿行业如果不能及时跟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提供符合他们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就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四是安全隐患和灰色产业链。民宿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些民宿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消防设施不完善、建筑安全不达标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民宿位于城市小区或偏远地区,可能存在治安隐患。一些民宿可能在清洁卫生方面不符合标准,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宿主为了牟取私利,甚至与偷拍团伙勾结,默许或纵容偷拍行为的发生。这些问题给行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让民宿品牌带上了“民诉”印象。

资本为何还在投?

图表3:2024年以来民宿赛道主要融资事件

分析背后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地方层面也在因地制宜,积极出台政策引导和规范民宿行业发展。比如5月份,广东发布了《乡村民宿等级划分与评定》《乡村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两个团体标准,旨在提升乡村民宿和乡村酒店的品质,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

二是市场需求仍然很大。民宿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市场扩展到规模化、标准化阶段,逐步成为旅游住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是关键。底层逻辑是,旅游规模越来越大,那么民宿行业市场前景依然可观。根据文旅部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27.25亿,同比增长14.3%;旅游总收入更是跃升至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国内未来旅游市场的增长潜力依旧非常大。

三是中国民宿市场竞争激烈,但也存在机会。大型在线预订平台、本土民宿品牌和本地生活平台都在争夺市场份额,这是一场惨烈的生死淘汰战。那么在此过程中,民宿在线预订平台可能依旧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向,这类企业客户也不仅是民宿,还有酒店。

而在民宿品牌白刃战中,差异化、个性化表达、丰富的内容体验依旧是核心竞争力,具备这些特点的品牌会在大浪淘沙中留存下来,所以需要寻找和投资具备市场洞察力民宿经营者,这类人不多,但绝对也不少。

想要好做还要做好哪些?

任何预期都是有前提的,民宿也一样,市场发展空间还在,但前提是前文提到的系列问题需要被解决,这就需要行业玩家和监管部门一起发力。

一是解决安全隐患,如卫生状况、消防安全及治安问题,需加强监管和自查自纠,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是做到真特色而不是假抄袭。解决同质化竞争严重问题,需推动民宿行业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避免简单的价格战和模仿跟风;并且大部分民宿对地域文化深度挖掘不足,缺乏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导致文化内涵有待提升。

三是灰色产业链问题,如虚假宣传、偷拍侵犯隐私等违法行为,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大打击力度,维护行业的健康形象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THE END
1.中国民宿报告2.2.1 日本民宿发展概述 2.2.2 民宿行业发展情况 2.2.3 民宿业新法案分析 2.2.4 大阪规范条例分析 2.2.5 民宿市场投资火热 2.2.6 乡村民宿经验借鉴 2.3 中国台湾 2.3.1 台湾民宿特色分析 2.3.2 台湾民宿发展现状 2.3.3 产业运营数据分析 2.3.4 台湾民宿价格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37832.html
1.宜昌乡村民宿十大模式工作动态近年来,宜昌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质量和民族文化特色,坚持将发展乡村民宿作为盘活农村资源资产的重点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避暑康养等新产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推进共同富裕。现推出乡村民宿十大模式,供各地学习借鉴。 http://nyj.yichang.gov.cn/content-43852-2102545-1.html
2.日喀则乡村旅游:两种民宿运营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在民宿的运营模式上,这两个乡村做了不同的探索,颇有代表性。 吉甫村的民宿由一家公司统一运营管理,并聘任当地村民成为专门的服务员,民宿的服务标准比较统一,村民只收取租金、不参与民宿的直接运营。 而庞达村的民宿则由提供房间的村民自己来管理运营,更能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游客也能更好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801378
3.山楂小院的成长之路:乡村民宿的投资运营模式及发展经验–69农业...山楂小院是北京市乡村民宿的典型代表。其代表性不仅仅在于对闲置农宅的重新设计改造,营造出“屋里五星级,屋外五千年”的乡村休闲度假体验场景,更在于蕴含在光鲜外面背后的商业运营模式和与乡村的共生共荣、利益联结机制。源自北京延庆的山楂小院运营模式已被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旅游扶贫的有效模式在河北省涞水县南峪村推广...https://www.69agri.com/114710
4.夯实精品民宿运营深化产业帮扶模式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为扩大帮扶民宿产业规模效应,北科建集团正加紧推进“门头沟小院”创艺乡居精品民宿产业二期9套院落的建设,优化产业运营模式,不断提升项目品质和服务质量。以期通过文旅产业赋能帮扶脱低,打造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新模式,为梁家庄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https://www.workercn.cn/34070/202112/10/211210081651855.shtml
5.20242029年中国民宿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锐观网第五节、我国乡村民宿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旅游发展 二、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三、突出自身特点,打造知名品牌 四、各部门齐抓共管,规范行业管理 五、积极开展市场宣传营销,提高知名度 第六章 2020-2023年民宿产业商业模式分析 第一节、2020-2023年短租民宿平台运营模式分析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562244.html
6.2024年中国民宿行业研究报告整体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民宿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在线预订平台为依托,乡村、城市民宿并行发展的市场结构,并且在未来几年内,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旅游体验的需求持续上升,民宿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第二章 产业链、商业模式及政策监管 2.1 产业链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6d12a608e9f097af44fa369
7.乡村民宿策划方案(精选12篇)乡村民宿策划方案(精选12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s://mip.oh100.com/zhichang/4942660.html
8.乡村文创专题研究案例解析创新模式:连锁品牌+品牌战略运营。 文化价值 以香草文化为核心价值,深耕感动,创造幸福经济,传递超乎寻常的幸福体验与极致的人文关怀 品牌战略 打造9个休闲农业品牌,创造休闲农业多品牌战略的新典范 熏衣草森林经营模式成功后,同步复制其模式到其它的休闲餐饮市场,包括休闲农场、餐饮、民宿、游憩、香氛、婚宴、商品、策展...https://www.kchance.com/LandingPage/Ruralculturecreativity_c.html
9.白烁之等:建始县民宿产业有待提档升级(一)现有民宿运营模式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引导民宿产业发展的村集体经营公司负责人多为村干部,要兼顾行政事务和运营村集体经营公司,往往精力有限,不能做到专人专职。另外,民宿旅游产业往往需要多个村镇联合发展,目前各个村镇及村集体经营公司还处于较为封闭的管理状态,缺少联合发展的模式。目前,当地政府也没出台相应的村...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1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