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宿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很多地方的民宿,都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状态。一方面是那些环境好、服务水平高、消费者体验感上佳的民宿,仍旧供不应求;而另一方面,很多民宿却面临乏人问津的境地。与此同时,很多曾经体验过民宿的消费者,对民宿行业也颇多吐槽声音。
其次,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规范,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感。由于民宿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大部分民宿是由个人房东经营,缺乏专业化培训,整体管理能力不足。尤其是一些偏远乡村,环境有了,消费者希望体验的乡愁也有了,但是由于民宿从业者基本上就是当地村民,缺少专业的培训技能,不管是服务意识还是服务水平,和酒店宾馆相比都相去甚远,自然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感。
民宿行业要想得到健康、良性发展,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一定不要盲目跟风。因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是抱着一种体验的态度去入住民宿,黏性不高,成为回头客的概率自然也不高。如果投资者盲目入局,导致民宿数量供大于求,彼此之间就会陷入恶性竞争,最后谁都挣不到钱。
在保持民宿总体数量合理的前提下,民宿经营管理者,既要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突出特点,同时又要在服务管理上坚持走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这并不是矛盾的,我们所说的独特个性和突出特点,主要指的是民宿所处的环境,内部陈设乃至民宿外观的设计,要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要能够和当地的环境融为一体,还能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以此来打动消费者,吸引消费者。
但是在民宿的内部管理和服务上,则要向城市的星级酒店看齐,坚持规范化、标准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民宿的投资经营者,可以聘请专业化的民宿管理团队给自己管理,或者是请专业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人员进行各项工作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唯有如此,民宿才能在软硬件方面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从而吸引更多人入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