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中高档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酒店(又称为宾馆、旅馆、旅店等)的基本定义是提供安全、舒适,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空间的商业机构,即给宾客提供歇宿和饮食的场所。具体地说,酒店是以它的建筑物为凭证,通过出租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组织。

酒店行业市场等级分为奢华酒店、超高端酒店、高端酒店、中端偏上酒店、中端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等6个等级,同时也可以整合分为奢华和超高端、高端和中端偏上、中端和经济型3个整合等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中将酒店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5个等级。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中,将STRGlobal的等级标准与《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的等级标准大致进行了对应,高端以上为五星级,高端和中端偏上为四星级,中端为三星级,经济型为二星级及以下,通过对主流分类标准的比较,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行业发展现状

(1)酒店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同时,我国酒店行业供给持续增长,中国酒店客房数量从2015年的215.01万间增长到了2019年的414.97万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87%。

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发展在行业内部呈现明显的结构分化特征。以五星级酒店为代表的豪华型酒店受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和“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影响消费需求快速萎缩,同时由于运营成本高居不下、地产投资高峰等多重因素影响,豪华型酒店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增长速度呈现连年降低的态势。以如家、汉庭等连锁酒店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在经历过高速增长高峰后,由于同质化严重和供给过剩,现已进入洗牌阶段。2018年全国经济型酒店共241.99万间客房,2015年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12.40%,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增长正逐步放缓。

而中高端酒店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和中产消费群体的快速扩大,加之经济型酒店和豪华型奢华型酒店的消费转移影响,近年来中高端酒店迎来行业红利时代,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2)中高档酒店行业发展现状

在行业需求端,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中产消费群体的规模扩大,我国中高端酒店行业主要消费受众群体不断扩大。我国消费的增长主要源于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中产和富裕家庭的快速膨胀,到2020年我国的中产及富裕家庭数量将翻一番,达到1亿户。2017年中国有3.85亿中产阶级。中国中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11%迅速上升至2017年的27.7%。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支出不断向生活服务消费方向倾斜。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即花在食品支出的比重降低,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同比增速快于其他支出,居民花在教育文化娱乐方向的支出比重提高,从2014年底的10.7%上升至2017年底的11.6%,消费结构出现变化。

在行业供给端,随着国家相继出台“中央八条规定”、“六项禁令”等限制公务消费政策,酒店会议和宴会数量急剧萎缩,部分城市或地区把五星级酒店拒于政府采购名单之外,全国五星级豪华酒店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豪华酒店市场的降温给价格合理、住宿舒适、服务温馨的中高端酒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高端酒店相对于超高端与豪华酒店具有成本更低、坪效更高、回收周期更短及价格更加贴近主流消费人群等特点;中高端酒店相对于经济型酒店具有住宿更舒适、服务更体贴及产品更丰富等特点。随着中产崛起、消费升级、政策调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酒店业在经历了超高端及豪华酒店发展浪潮与经济型酒店发展浪潮之后,进入了中高端酒店的发展浪潮。

在需求与供给的双重推动下,中高端酒店以其精准的客源定位、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等优势日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促使了我国中高端酒店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18年全国中端酒店共63.42万间客房,同比增长率57.24%,2015年至2018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73%,实现了高速增长。若以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2018年我国酒店业市场整体规模6,000亿元和中高端酒店的结构占比27%模拟测算,我国中高端酒店行业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1,620亿元。

(二)行业发展趋势

(1)中高端酒店发展仍有极大空间,未来将成为行业结构主体

目前我国酒店行业豪华、中高端、经济型的比例约为8%、27%、65%,目前国内酒店市场由低端经济型酒店占主导。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成熟的酒店市场通常呈现两边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目前欧美酒店业豪华、中高端、经济型的比例约为20%、50%、30%,未来我国酒店行业结构布局将向欧美等发达国家酒店行业结构靠近,呈现中高端酒店为主体的特征。从目前国内酒店市场结构,中端酒店的发展仍有极大发展空间,未来中国的中高端酒店将迎来中长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2)酒店行业轻资产化经营模式兴起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去杠杆”调控措施,坚定不移的将“解决资金空转、遏制资产泡沫、扭转脱实向虚”作为调控的目标,重资产类酒店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必须通过出售资产、降低杠杆以达到增加现金流、降低财务成本的目的。同时由于我国地产投资周期原因,现有存量物业规模较大,酒店自持物业成本过高。酒店业从过去的重视资产运营转向重视管理品牌运营,从过去的不可持续的、消耗资源的重资产模式转向可持续的、租赁物业、重管理输出与品牌输出的轻资产模式。

(三)行业需求概况

1、旅游出行市场需求规模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节假日或者工作之余会以旅游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精神,而出行旅游人数的增长直接带动了酒店住宿行业的需求增长。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受益人口最多、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从单一入境游向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转变,旅游业发展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出入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整个旅游市场呈现国内旅游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入境旅游继续回暖、出境旅游回归理性的良好局面。2011-2018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从2.25万亿元增长到5.97万亿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4.96%。

从国内旅游人次来看,同样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2011-2018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从26.41亿人次增长到55.39亿人次,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1.16%。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4亿人次,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投资额2万亿元,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2017年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16-2017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在各大行业发展相对放缓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

2、商务出行市场需求规模

所谓的商务出行即商务旅游,又称公干、出差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高铁、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企业之间的商务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由此产生的商务出行需求也越来越多。2015年我国以1.9万亿元的商务旅行支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商务旅行市场。此外,近年来,全球商旅消费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全球商旅消费支出达1.3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已达到3,465亿美元,增速达9%,将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商旅市场的地位。铁路及民航交通出行的距离较大,基本与酒店隔夜住宿需求相匹配,近年来我国铁路与民航客运量基本保持平均每年10%的增长速度,预计因此产生的酒店住宿需求也将保持10%的增长速度。可见,商务旅行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样也为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四)行业竞争状况

从酒店行业总体竞争格局来看,近年来行业供给和行业需求增速相对接近,行业总体竞争格局呈现充分竞争的局面。目前,酒店集团占据了酒店行业主要份额,以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已开业酒店房间数这一市场规模指标来看,我国酒店集团前10强占据了超过65%的市场份额,特别是锦江国际、首旅如家、华住等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行业垄断竞争地位。

从细分行业来看,经济型酒店由于近十年的投资高峰和经济型需求萎缩,已经处于竞争过剩和“行业洗牌”的阶段,目前经济型酒店正面临行业规模和结构重整双重挑战的竞争局面,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以如家、汉庭、7天、格林豪泰、锦江之星等为代表的细分品牌龙头已经具备较高的垄断地位。豪华型酒店在规模上竞争格局已经相对均衡稳定,在内部结构竞争上,国内豪华酒店品牌如开元酒店、金陵饭店、锦江国际等逐渐超过外资品牌取得竞争地位上的优势。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5%;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6%,考虑人口增长因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1%,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2%,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1.3和0.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中产消费群体快速扩大,2017年末规模已达3.85亿,中国中产消费人群占全国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11%迅速上升至2017年的27.7%。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特别是中产消费群体规模的稳步增长,将为中高端酒店行业贡献稳固的增长基础。

(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住宿酒店业发展

(3)旅游业发展增加动力

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出入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整个旅游市场呈现国内旅游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入境旅游继续回暖、出境旅游回归理性的良好局面。我国旅游业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将有利于我国酒店行业,特别是符合主流消费发展趋势的中高端酒店行业的发展。

2、不利因素

(1)整体管理能力不足

我国的大部分酒店虽然在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但是在追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忽略了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成熟的酒店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尤其是一些小规模酒店企业偏重于对其他酒店企业管理经验的借鉴和模仿,在借鉴和模仿过程中不注重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具体需求,导致其发展受到阻碍。

(2)专业人才缺乏

酒店业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比相对滞后,特别是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引进、培养方面比较欠缺。首先,酒店管理教育相对落后,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理论等方面都与社会需求脱节,酒店管理行业中现有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其次,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积累,造成了行业专业型人才流失严重,人才体系不健全。

(3)缺乏权威、统一和全面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

(六)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相对其他行业而言,酒店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主要如下:

1、直营模式

通过独资、控股等直接或间接投资方式来获取酒店经营管理权并对其下属系列酒店实行相同品牌标识、相同服务程序、相同预订网络、相同采购系统、相同组织结构、相同财务制度、相同政策标准、相同企业文化及相同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

2、委托管理模式

酒店管理方接受饭店业主的委托,按照酒店管理公司的管理规程、服务规范、技术标准、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等规章制度,向被管理酒店输出管理,派出管理团队或管理人员和培训受托管理酒店学员,受托管理托管饭店。酒店主体的产权关系和法人地位不变,酒店管理公司作为饭店业主的受托方按照管理合同的约定经营管理酒店。

3、特许经营模式

4、咨询管理模式

咨询管理模式是指酒店管理公司可以与酒店业主达成一项或数项业务服务协议,服务内容主要有以下内容:(1)项目决策咨询:为业主投资酒店建造项目与酒店改造决策提供顾问咨询服务;(2)开业筹备咨询:制定酒店开业前的各项工作计划,包括对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开业物资的采购、酒店形象设计和整体营销等,筹备酒店开业典礼;(3)酒店运营指导:根据项目运作和业主需求,派出管理顾问,为业主日常经营提供建议和帮助;(4)饭店人员培训;(5)饭店战略规划;(6)与酒店业主达成的其他单项服务。

(七)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酒店行业的上游是为酒店经营提供场地、原材料的行业,主要包括:房地产行业、酒店用品行业等;酒店行业下游是酒店产品的直接消费端和间接消费端,主要包括:旅游出行者、商务出行者、旅行社和酒店在线预订平台等。

1、上游行业对酒店行业影响

酒店上游的物业租赁行业为酒店提供经营场所,酒店物业一般是通过自建、购置或租赁获得。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冲击,商业地产的空置率较高,使得酒店物业租金成本增速呈现下滑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酒店物业的租金成本压力。

酒店用品行业为酒店提供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酒店日常经营的消耗品,包括:棉织品、清洁用品等,消耗品是酒店经营成本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成本占比仅次于酒店物业租金、装修摊销和人工成本。酒店消耗品的价格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酒店的利润水平:当酒店消耗品价格上涨时,酒店的运营成本会上升,其盈利水平会下降;反之,当酒店消耗品价格下降时,酒店的运营成本会下降,其盈利水平会上升。

2、下游行业对酒店行业影响

酒店行业主要下游的旅游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根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64亿人次,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投资额2万亿元,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因此,下游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将直接带动酒店的市场需求增长,有利于我国中高端酒店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民航和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铁路与民航客运量基本保持平均每年10%的增长速度,预计因此产生的酒店住宿需求也将保持10%的增长速度。可见,商务旅行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样也为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酒店运营模式应选择委托管理?特许经营?还是自主管理?酒店经营的商业模式主要可分为委托管理模式、特许经营模式和自主经营三种模式。酒店项目选择哪种运营模式,需要考虑酒店项目的地理位置、现场的优劣势、市场定位(产品定位、档次、规模体量、设计风格、客源市场、竞争对手);开发成本及投资回报情况等因素来综合评判。具体运营模式分析如下: ...http://www.northstarhk.com/newsinfo/4874397.html
2.酒店委托经营法律问题浅析国内外差旅人士不断增多,由此带动了酒店行业的发展,但随着国内外差旅人士对酒店选择品味的提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酒店品牌公司基于战略发展的需要,逐步开始选择由酒店管理公司这一专业化的外部顾问型企业对酒店进行整体的指导,大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策略、小到酒店的装饰装潢等,本文将主要分析酒店委托管理经营模式下的...https://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33430.html
3.合作模式酒店品牌 企业发展 客房预订 入住时间 离店时间 合作模式 1、全权委托 与业主签订全权委托管理合同,派出以总经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根据品牌运营体系的要求,按照品牌服务特质,对托管酒店进行全权委托管理,并按照经营业绩提取管理费。 2、租赁经营 挑选优质项目,与业主达成租赁协议,自主经营。或受让现有承租方的经营权...http://www.hqhmhotels.com/cn/about/Company/CooperationMode.aspx
4.木莲庄酒店集团官网多种灵活合作模式 同股同权与投资人共担风险, 降低投资人合作门槛 品牌发展稳健 凭借多年与三大国际酒管集团合作经验、 洞察市场,持续输出高质量品牌切入细分市场 IT系统优势 自主研发的酒店管理系统,CRS系统、PMS系统, 中央预订系统专业的酒店信息系统已达行业领先水平 ...https://www.themulian.com/home/cooperation
1.以案评析:浅析酒店委托管理模式下的法律风险(一)——“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以下简称:“业主”)看好旅游行业,顺应大势投资酒店行业。但由于很多业主对酒店管理行业缺乏了解,一开始往往会选择委托管理模式:即通过签署《酒店管理合同》,约定把酒店的管理运营权少则3年、长则10年全权委托给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管理方”)。 https://www.huiyelaw.com/news-1539.html
2.从业主角度看我国酒店委托管理模式从业主角度看我国酒店委托管理模式,管理合同,业主,管理公司,合作,激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内的现代酒店业也随之快速成长。从最初的政府主导到现在的民营资本昂首阔步,不断...https://wap.cnki.net/lunwen-1013209322.html
3.委托管理模式下X酒店成本管理对策研究【摘要】:现代企业管理手段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成本管理,它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基于企业成本的构成以及业务特点,将其经营成本进行细化管理以及量化管理,最终实现对企业经营成本全过程的深入管理。企业在经济核算、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突破,有效提升竞争优势,均离不开成本管理。酒店行业中,国内酒店持续扩张以及国际酒店不...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89-1021628279.htm
4.酒店经营的基本模式(连载9)三、委托经营(Management Contract) 又称为委托管理,即通过酒店业主与管理集团签署管理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确保管理集团能以自己的管理风格,服务规范,质量标准和运营方式来向被管理的酒店输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管理模式,并向被管理酒店收取一定比例的”基本管理费”(约占营业额的2%至5%)和”奖励管理...https://www.liuweihotel.com/index.php/home/article/detail/cid/27/id/125.html
5.君澜与桐乡乌镇黄金水岸大酒店签署委托管理协议打造度假新模式近日,君澜酒店集团与桐乡市乌镇黄金水岸大酒店有限公司签署了酒店全权委托管理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乌镇度假新模式,可见君澜度假圈正在不断扩大,已深度布局中国多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地或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目的地。 杭州2019年11月13日 /美通社/ --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19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显示,外地旅...https://www.prnasia.com/story/264361-1.shtml
6.战略合作受托管理形式,是指公司通过与酒店业主签署管理合同,将公司的管理模式、服务规范、质量标准和管理人员等输出给受托管理酒店,并向受托管理酒店收取管理费和订房服务费。 (二)服务内容 1、委托管理 代表业主及酒店,以合理预期方式对酒店进行全面管理,实现酒店效益最大化和持续发展。业主可自主选择使用新品牌或自有品牌。http://www.hljlt.com/article/detail/81
7.主题公园运营模式的思考8篇(全文)2、物业管理和盈利项目整体委托外包。政府出让公园委托经营合同期内的经营收益,用以抵扣日常管理开支,并且鼓励经营企业不断改善和提升公园的环境和设施,增加盈利项目的吸引力,最终达到以园养园的目的。 (四)委托管理模式 委托管理是一些比较发达的地方经常采用的模式,主要是指由政府园林部门通过社会招投标形式确定年度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bi4kdte.html
8.酒店委托管理合同范本(精选10篇)酒店委托管理合同范本(精选10篇) 随着法治精神地不断发扬,人们愈发重视合同,越来越多的场景和场合需要用到合同,合同能够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合同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酒店委托管理合同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酒店委托管理合同 1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着互惠互利精诚...https://www.yjbys.com/hetongfa/weituo/1196857.html
9.君亭酒店深度:直营&委管重运营,打造本土酒店高端化品牌阿尔法直营营收主要来源于住宿服务,2022年/2023年H1酒店运营业务实现收入2.58/1.68亿元,同比+ 4.39%/56.56%;其中住宿服务收入为1.97/1.42亿元,占总营收的57.56%/64.26%,餐饮服务和会议、宴会及酒店物业出租等服务收入占比较疫情前有所提高。在委托管理模式下,公司通过向委托方收取技术服务费(50-200万)、基本管理费(50-80...https://www.cls.cn/detail/xk/65b1b4de9b1398dddf34d7b5
10.上市以来一直增收不增利,君亭酒店困在何处?界面新闻目前,君亭酒店集团旗下共有君亭、君澜、景澜三大品牌线。其中,君亭定位于中高端商务酒店,经营模式大多为直营;君澜作为高端度假酒店品牌,主要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经营;景澜定位为中高端社区生活酒店,经营模式主要是委托管理,一小部分是特许经营。 以委托管理模式经营的君澜和景澜酒店,恰恰是君亭酒店集团轻资产发展、规...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152932.html
11.项目合作服务模式 SERVICE MODE 委托管理 受业主全权委托,事业部委派经营管理班子全权负责酒店日常经营运作,以实现酒店收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按照酒店业绩收取管理费。 开业管理 酒店经营权归业主所有,事业部委派项目负责人,以及人事、工程、市场、财务专项人员组成筹备开业小组,负责酒店筹备开业期间所有管理工作,直至酒店顺利开...https://www.lzdchotel.com/xmhz1.html
12.普通老百姓投资产权酒店主要注意事项有哪些摘要:所谓"产权式酒店",就是由个人投资者买断酒店客房的产权,即开发商以房地产的销售模式将酒店每间客房的独立产权出售给投资者。每一套客房都各拥有独立的产权,投资者如购买商品房一样投资置业,将客房委托给酒店管理公司分取投资回报及获取该物业的增值,同时还获得酒店管理公司赠送的一定期限的免费入住权。 https://www.66law.cn/laws/475786.aspx
13.酒店的租赁合同(精选12篇)一、甲方全权委托乙方代理出租房屋,并以乙方的名义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 二、甲方委托乙方出租的酒店位于__,楼层 __,房号__,建筑面积平方 米。 三、委托代理期限:房屋出租的委托代理期间从___年___月___日起至___年___月___日止。 四、房屋出租的条件: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hetong/zulinhetong/750901.html
14.姚小舟:酒店总经理的人格分裂症一直以来,酒店职业经理人最理想的就职方式就是获取一家酒店的“委托管理模式”。理论上的运作方式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裂”,业主方与管理方按游戏规则做事,业主老板不必担心自己的产业被忽悠,不必每日到酒店贼眉鼠眼打量总经理是否偷吃带拿,而没有了业主的蛮横莅临现场,总经理这个本质上的“店小二”可以理直气壮颐指...https://www.meadin.com/17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