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文旅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指出,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在酒旅行业分析人士杜远看来,这是旅游业逐步恢复的重要节点。“在周边游之外,出行的可选择方案增多,有助于整个行业信心的恢复,并进一步激发用户的暑期出行意愿。”
事实上,随着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旅游业正从“求生存”阶段进入“求发展”时期,有人黯然退场,也有人继续向前走,在这个十字路口,从不缺少选择。
几乎每一位业主都会在酒店转让的信息中提到“客源稳定”和“忍痛割爱”。
辽宁一家单体酒店业主贺锡4月起曾在朋友圈多次发布转让内容:“黄金地段酒店,几乎天天住满,30个房间15万元出兑,谁拿走谁赚钱!”但直到6月,他才终于找到肯盘下来的人,以比预期更低的价格出手——12万元。
“其实我们去年才重新装修完成,花了几十万。”贺锡称,原本希望能够在春节旺季多赚回一点成本,但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计划。“一切都泡汤了,开业无望,贱卖可能是止损的唯一途径。”
回忆过去的几个月,浙江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前台员工王敏感慨,本该是倒班制度的工作,因为疫情期间入住的客人过少,硬生生变成了上满一个白班后休息两天。而她所在的酒店拥有近300个房间,每天最多仅有20余个房间有客人入住,骤减的工作量甚至让她有些无所适从。尽管给员工发放着最低标准还要打八折的工资,努力熬过了6月,但到7月初,这家酒店还是坚持不下去了。“酒店在转让了,我真的要失业了。”
每一家还在营业的酒店都经历了苦苦支撑的阶段。多位酒店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即使没有客人入住、处于半停业状态,酒店也会在亏损的情况下维持经营。不同的是,员工实行轮岗,每天2-3人到店,保证设备不停机,相应的,薪水降低至基本工资水平,以最低负荷运转,为的是可以在得到通知与批准后随时开业——如果彻底停业,重新开业的成本反而更高。
但只有现金流稳定的酒店才具备这样做的底气和勇气,相比之下,更多的单体酒店和民宿房东除了等待,就只有放弃。太阳认识的一位民宿房东去年一口气扩张了20余处房源,均为中大户型。“现在就很惨,他基本上或长租或短租地都租掉了。”
长沙民宿房东、民宿摄影师半仙则彻底告别了这个行业,4月初他在朋友圈出售了书和摆件等物品,随后将两处房源都改为了长租。现在,他开启了需要坐班的全新生活,与民宿完全无关。
全球同此凉热,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7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各国采取的“封城”和“封国”防疫措施使得今年5月跨境旅游人数同比下降98%,今年1-5月跨境游客同比下降56%,减少约3亿人次出游、造成3200亿美元损失,损失规模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三倍以上。以意大利为例,据普华永道研究结果,当地65%的酒店餐饮企业面临年内倒闭风险,或因此减少约100万个工作岗位,直到2022-2023年之前,意大利旅游行业都不可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但也有人一直在黑暗中等待曙光。
离职一个半月后,曾经的途家自营员工柳松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新起点,新征程”。
疫情对民宿平台的打击是巨大的,途家不得不断臂求生,“一体两翼”战略如今只剩下了机舱,作为“两翼”的自营和智能化业务均被裁撤,柳松是坚守到最后的途家自营员工之一,办公室退租、家具的变卖交割、协助进行解散沟通......“团队不在了,但大家情谊还是在的。”他说道。
柳松告诉新浪科技,大多数离职的同事退出了民宿行业,其中途家自营团队一半的一线员工选择了转行,但核心团队的管理人员基本都留了下来,他们在此基础上重新搭建了创业团队,依然从事为民宿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业务。“离职后大家都比较迷茫,是我们的老板把我们征召到了一起,和我们几个城市经理一起讨论,期间我们对民宿行业和接下来要做的业务都是认可的,我们说如果继续奋斗的话,不要工资都行,”
谈及上述朋友圈,柳松称之为“一个特殊节点”,当天核算盈亏时,团队发现整体业务实现盈利,因此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旅游业艰难前进、众多同行难以为继的当下。“这说明我们集体上岸了,疫情的反复中我们能活下来并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不容易的,目前大家越来越有信心,下一步就是恢复到业务的常态化拓展上。”他还预计,用户在旅游方面的消费需求一直存在,国内游或出现一波小爆发,“花式境内游”产品将有更大的可发挥空间。
尽管对今年旅游业的恢复不抱乐观态度,太阳依然扩充了房源数量——从4套增长至6套。目前除了1处房源正常经营,其他几处都在长租状态。“我在房东群里入手了2套位置比较好的房源,不过,还是等疫情结束后再考虑做民宿赚钱吧,长租出去保住房源才是目前的出路。”
更多的从业者走上了花式自救的道路。
贺锡认识的一位酒店业主盘下了隔壁的食杂店,出售便民熟食,尽管在酒店成本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但也不失为一种求生手段。还有酒店员工送起了外卖,饿了么发布的《蓝骑士就业复苏调查显示》,疫情期间转行/兼职的外卖骑手主要来自服务业,占比达31%。
讲到直播,就不得不提到携程。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亲力亲为,扮过唐伯虎、穿过夜礼服、唱过Rap、跳过海草舞......造型从不重复,带货的努力程度可见一斑。携程公布的数据显示,其近4个月的直播GMV达11亿元、产品核销率近5成、为千家高星酒店带货超百万间夜。
航空公司也对机票产品进行了创新,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10余家民航企业推出“随心飞”类型产品,以首发的东方航空“周末随心飞”为例,花费3322元即可半年内不限次数乘坐东航和上航的周末经济舱,在改善企业现金流的同时,以低价激发用户的出行需求。
亏损是航空公司的不能承受之重。据中国民航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民航业累计亏损达740.7亿元,亟待回血。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洗牌不可避免。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强调,此次因疫情造成的机票、酒店等旅游产品退改,将造成数亿元级别的资金需求。这对于携程、同程艺龙、飞猪、马蜂窝等OTA体量较大的平台来说,尚能从容应对。但对于大多数中小旅行平台来说,大批量旅游订单的退订与营业缺口或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众多中小平台退场,旅游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文中杜远、齐湘、太阳、贺锡、王敏、半仙、柳松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