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搬走节约粮食路上的三个“绊脚石”——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风尚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事关国计民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舌尖上的浪费”在我们身边为何还是时有上演?
一是“好面子”意识在作怪。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好客是国人传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然没错,但对“好面子”的过度坚守,反而是对价值观的误解。有人认为,亲友欢聚把酒言欢,看中的是感情,若餐饮数量、排场跟不上,不仅热情表达不够,更是没面子、掉档次;还有的人为了体现好客之道,原来只需几个菜就完美的一顿饭,刻意要点上十多个;还有的人认为只有豪横一点,才能证实自己财富实力有多雄厚,才能刷出存在感。这种“重面子、轻里子”的认知及过分热情之举,忽略了亲朋团聚的本质,助长了盲目攀比歪风。“好面子”导致的铺张浪费还体现在红白喜事的大操大办、高价彩礼上。
三是“眼球经济”走偏越轨。近年来,不少美食类直播平台为了吸粉引流,不惜以“大胃王吃播”为噱头博取网友们的眼球,通过举办“大胃王”比赛,误导网民们热衷“免费的午餐”,无限放大了对食物的欲望,导致了畸形的“吃播浪费”现象。在有力整治下,该现象虽然得到遏制,但部分线上主播“流量至上”的理念根深蒂固、“眼球经济”乱象随之反弹,甚至有平台抱着“打擦边球”的侥幸心态,以“达人探店”“网络种草”等为新噱头的“大胃王吃播”在自媒体卷土重来,让“量大吃多、暴饮暴食”浪费奢靡之风像幽灵一样,荼毒广大网民们的“精神家园”。
节约粮食是古往今来不变的价值追求,在当前推进厉行节约的道路上,只有认清现实缘由,方能凝聚起搬走“绊脚石”的力量,筑牢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坚固堤坝。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