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开始,北上广深的精英白领们,已经走出了「租房」、「买房」以外的第三条路——「酒店长租」!不同于传统观念里的“贵”、“性价比低”,如今的酒店,已经成为部分人们眼中「真香」的存在。
小红书博主@吴忆辛,在过去一年都住在五星级酒店里。作为万豪大使会员,因为久住,他和酒店签订了长住协议,又因为会员身份,酒店直接升级套房。
小红书博主@吴忆辛
过去一年他大概花费了15万人民币;也就是说,他以每晚500多人民币的房价,每月花费12,500元,相当于「租了」:一个套房+一个车位+物业服务费+全屋深度保洁+健身月卡+游泳月卡+每日餐点+水电网费。
小红书博主@阿苏不酥
好利来二公子罗成,在成都有房,却还是每个月花20W+的房费,在成都瑞吉酒店原本每晚3.8W的帝国套房住了2年多,也是因为便捷,和一系列管家式的贴心服务。
事实上,我们发现「酒店长租」不仅是笔经济账,在其背后,是当代年轻人们对于工作与生活的重新定位。
我们连线对话了三位正在酒店长租的体验者:
某新媒体公司总监“Yang”
投资机构高管“Tom”
正在找工作的北漂“青莜”
(*排名不分先后,按行业及交稿顺序排列)
Yang,38岁
某新媒体公司总监
工作需要的酒店长住者
消费基本在500元一晚,从经济舒适型酒店公寓(类似雅诗阁旗下的馨乐亭)到国际连锁商旅定位酒店(类似万豪旗下万怡),旭哥均有体验。
寻求稳定,
是长住的核心。
顾客永远都会被细节打动。
小红书博主@大雄Kyne
当问起印象深刻的居住体验时,Yang提名了上海某家万怡酒店,和这家万怡的结缘源于2018年。
当时是出差到当地,和客户约了上午拜访,于是临时预订了这家酒店的无障碍房型。
因为特殊需要,我提出和酒店借用防滑浴凳,他们送了一个比较标准的防滑凳过来。
细节不止于此。Yang说,这家住久了,和酒店的工作人员也都熟悉了,于是会非常了解他的偏好和习惯,每次入住都基本预留固定的房间,长存行李和防滑凳都会提前放好。
人的本能是寻求确定性,对于酒店这样的服务业,稳定是对服务品质最高的肯定。
归属VS漂泊,
家VS酒店。
就像开头小红书博主@吴忆辛所说的:
或许是你放松情绪的地方,或许是你出来玩乐的地方。但绝对不应该成为家。
绝大多数长期住在酒店的人们都会面临「归属感」这一议题。
有人在酒店里「安家」,将酒店房间装点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有人则放弃寻求归属感,将生活安置在当下,活得开心、舒适最重要。
从这方面来说,Yang的观念则比较传统:“家和酒店的感觉不同,在家可以更随意。对我而言,酒店归根结底还是差旅短停的地方。”
在酒店全套设施、细节服务的方面,确实也掩藏着不少短板。比如,不少酒店需要单独付费购买洗衣服务。尤其是如今疫情反复的压力环境下,Yang所长住的酒店也开始选择了减量不加价的策略。另一方面,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服务品质难免滑坡。
如果明确要长期租,Yang的建议是,直接和酒店销售谈。现在特殊时期,长住价格会给到比较大的优惠,生活习惯细节和酒店工作人员提前沟通好即可,通常合理需求酒店都会满足。
Tom,33岁
投资机构高管
出差以外,计划正式开始长住酒店
不同价位的酒店以及民宿,Tom都有过深入的体验和了解。
服务有参差,
优点与缺点毕现。
小红书博主@Colin生活笔记
在Tom看来,高端酒店的服务基本差不离。比如万豪旗下的W和丽思卡尔顿,都算是物有所值。如果要说同价位的酒店有什么高下之分,可能在于积分会员体系的成熟度。
在这一点得点名表扬万豪系的会员增值服务,虽说细节,但给顾客的感受就是非常人性化。
普通会员可能可以延至下午两三点,但如果是白金或大使会员,则可以延到下午六点。也就是说,花一晚的钱,最多可以住满30小时。
除此以外,万豪系部分高端酒店还有夜床服务(TurnDownService),令Tom印象深刻。服务员会调整好你习惯的灯光亮度,把拖鞋摆在你常用的位置,甚至睡前还会端来一杯牛奶。
谈了这么多「宾至如归」的优点,Tom心中其实也积攒了一些「槽点」。比如曾有一次住在南京的香格里拉,就明显感觉到酒店服务培训的重要性。
当时想让服务员送个餐具上来,还给送错了,来来回回沟通了很多次,也耽误我休息了。
Tom回忆起那一次不太愉快的经历,「服务员的专业度太重要了。」
事实上,在常住酒店的话题下,洗衣服是个绕不开的大问题。但我们也看到,诸如全季、亚朵新店也已经开始增设自助洗衣服务,为顾客增添便利。也许在未来,它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算好经济账,
正式长住酒店。
聊至最后,Tom表示,自己其实已经在物色上海的酒店,做正式的长住计划,这笔账他算过。
比如说在上海、北京、深圳这种一线城市,要租个100平左右市中心的盘子,一个月也要15,000元以上。但如果住酒店,尤其是淡季,五星级一晚上也就500到800元不等。
尤其是算上酒店能够提供的附加价值,这笔账就显得更为划算。比如行政酒廊、happyhour、健身房、泳池等设施,相当于不再需要多花费什么。
而对于Tom这样的商务人士来说,在酒店的咖啡厅跟人谈事情,就比星巴克等一般咖啡厅更安静,环境更好。
另一方面,可能戳中不少现代年轻人的痛点,就是「解放双手」。居住在酒店,相当于每天有阿姨打扫卫生。长住客人一般会把垃圾整袋放在门外,由保洁阿姨处理;甚至衣服也不用自己叠,洗完晾干的衣服,阿姨自然会帮你整理。
从以上这些优势出发,就足以让Tom下定决心长住酒店。尤其是现今上海因为疫情缘故,酒店客流不如从前,房间空置率高,让他觉得有很大的议价空间。
对于酒店的选择和谈判,Tom有一些基于个人经验的建议。
比如虽然水电默认包含在房费之内,但有些酒店是商业用电/水,还是得注意一下对方是否会在合同上约束你使用水电的标准。
价格方面,其实飞猪等平台上会有个人卖家,用酒店高级会员的会籍帮忙订酒店,赚取差价。对你而言,可能比市场价能便宜四百一晚,也算是一个渠道。
青莜,24岁
北漂找工作
长住酒店至今一个月
追求性价比
和其他两位受访者不同,青莜刚毕业,来到北京找工作,酒店算是她过渡期的长期居所。问及为何选择长住酒店而非租房,她坦言:
从我打算到北京找工作开始,看过不少租房信息,一般租房都要三个月起并且有押金和中介费,酒店不需要,付了房租之外没有额外花销。
小红书博主@梧桐公寓彤彤戴
事实上,像青莜这样的「北漂」、「沪漂」等「漂泊」人群,也是酒店长住的一大顾客群体。在此前对此的报道中,甚至有遭遇了被房屋中介欺骗的经历后,才兜兜转转开始租酒店的。
极致性价比,
年轻人首选。
长住酒店,青莜只有目前这一家快捷酒店的经验,青莜说:“比许多公共卫浴的青年旅舍都便宜。”
这是我能在北京找到的最便宜的有独卫的酒店,有窗户,有晒衣服的阳台,空间也不算小,有18个平。
酒店月租1800元,确实已经算极致性价比之选。
青莜租的这家酒店不为长住顾客提供清洁服务的,所以需要自己准备垃圾袋和倒垃圾。其他基础配套用品比如浴巾、沐浴露、洗发水,酒店都会提供。但青莜自己也准备得比较齐全,几乎都是用的自备产品。
此外,她还单独买了一套三件套,力求把小小的一方空间布置成自己舒适的样子。
北上打拼找工作的阶段,青莜还是能省则省。青莜算过,除了基本房费以外的开销。一些生活必需品,加上养生壶等小电器,以及每日餐费、交通费,林林总总加起来不超过一千元。
「后浪研究所」就对话过与青莜处境相似的一群年轻的酒店长住用户,他们也许是租房被骗,也许是寻求性价比,也许是单纯看中其中的新鲜感,最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长住酒店。就如其中一位所说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住酒店很贵,但如果他们真的去找那种价格合适的酒店,说不定会打开新的思路。
预定长住酒店,青莜还是建议直接去前台,和销售当面谈价格。网上预订有中介费,面对面则更有议价空间。
与三位长住酒店的过来人聊完之后,更加感到,对于这些尝新的人们而言,「归属」还是「漂泊」,这一命题永远在博弈。
或许在这样的需求增长之下,酒店长租这一服务,会往更加完善的方向走去;或许未来的人们,将会探索出更多「安家」的形式。